“这是一个令人疑惑的星球”(以下称星球)是一位在B站拥有38万粉丝的UP主,他多次发布过有关家乡劳动者的考察文章和视频,成为近些年来互联网上考察之风当中愈来愈不可忽视的那一阵。
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位up主的考察视频却让一位叁零柒计划的读者朋友产生了“疑惑”。我们收到了他的来信,对于星球最新的考察视频,他提出了“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仅仅记录他们的主观感受,让他们'被看见',还是进一步去追踪他们的处境,以至于能够更好地帮工人‘算账’?”这样的问题。
这是个及时的提问。此刻的问题并不是作为对现有考察者的批评,而可以理解为接过他们手里未完成的问题,为了更深入地考察调研来开展的思考。
大家怎么看待这种“算账”想法的?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朋友的来信想法,叁零柒计划非常欢迎大家的补充与讨论。
文| 星球杯
特别鸣谢| 禅刀、蓝色
按| 叁零柒计划编辑部
最近在b站上刷到“这是一个令人疑惑的星球”的视频:“河南某建材厂年轻工人情况考察报告”(点此可跳转文字稿链接)。
在新视频发布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获得了超过五十万的观看
星球老师的调研内容很详实,可以看得出倾注了很多心血。文笔也是一贯的平实有力。作为忠实粉丝,我在认真看完视频之后,也与几位同样看完视频的朋友做了一些讨论,有一些心得、好奇与疑惑,在此分享给大家。
调研应该停留在“复述对方的经验”吗?
在“我是怎样搞调查研究的?”一文中,星球老师谈了一些他本人做调研的方法论与原则。例如:“我们需要认清社会调查的受众:我认为,真正的社会调查不是对上负责的,你不需要去想领导或者谁谁看到了会怎么样,真正的受众对象是群众本身。”
在同一篇文章中,星球老师还引用了他过去一篇文章中的观点:
如果你报告中写的农民,那么你就必须把报告的全文给农民读一读念一念,他们就是你的叔伯姨母或爷爷奶奶,他们必须听全听懂之后,那才算基本写成,倘若中间有听不懂的部分还需要你额外解释,那就把那部分给修改了,就按你解释的修改,否则是不过关的。多找几个人给他们念一念读一读,他们绝大部分都听懂了,那你才算是写成了。同理,你若写工人考察报告,也需要此等做法来验证报告合格与否。这个“合格”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你自我把关的“合格”,其二是你所写人物或群体本身要能听懂和理解,这两者都是必须且必要的。
星球老师强调访谈受众必须理解调研内容,这一点是我们很敬佩的。我们想要在这里想要进一步主张的是,进行调研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地陷入工人自己的体验里。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的:“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以星球老师提到的建材厂出发。要谈论“学技术”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首先要确定一个问题:对一个劳动者来说,我们如何理解“学技术”?是把它理解为单向的“刷题”或者“打怪升级”的过程,还是需要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去理解?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去理解,意味着你需要考虑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可以让你获得更高的收入?
某小游戏广告传达出读书技术提升所能够带来的晋升轨迹
两种思路的区别,其实是“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区别。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学技术理解成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大家也会觉得有道理。不管年轻工人还是老工人,直觉上也都大致上会同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工人的声音,看法与生活“被看见”,“被记录”。那么用“打怪升级”理解学技术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到了涉及职业选择,需要工人来认真替自己“算账”的时候,这样的理解可能就不够用了。我认为这也是有意做调研的同志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做调研的目的,到底是满足于让工人的生活“被看见”,还是更进一步地去提供对工人改善自身处境更有价值的信息,换句话说,工人看完之后,更有利于让对方把“账”算清的信息?
关于“学技术”
工人们觉得“技术才是铁饭碗”,这话在经验上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学技术”这个问题,比起年轻工人,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老工人”的经验。从两位朋友的经验来说,以下指标可能是很重要的:当工人学会“技术”之后,如果他脱离了现有的厂区,工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技术更方便地找到工作,乃至慢慢变成“小工头”乃至“小老板”吗?有一位朋友提到过一个电力装配设备的行业的情况。在那个行业,工人掌握工艺之后,可以靠原单位的关系,靠着更简单的工具承包某些工厂的“尾单”,用更通俗的话说:“接私活”。
然而,如果在厂内学到的“工艺”只在于熟悉本厂区的机器怎么操作,脱离厂区就不再“值钱”,那“技术才是铁饭碗”恐怕就立不住了。有一位来自河南的朋友聊到,当地许多厂的小老板很爱强调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他们总爱说:“工艺的全流程我都掌握了,销售我也掌握了,怎么打点关系,通上通下我也会,人情世故年轻人你更没我懂……”从经验上看,老板们特别喜欢重复这样的话术,强调并“创造”出自己不可缺少的地位。但是至于老板是不是真的不可替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似乎在说“我要是没你懂,那还能拿你挣钱吗”
进一步说,如果要认真讨论“技术是铁饭碗”,乃至于了解老板们是否在吹牛逼,恐怕就需要对每一件技术/工艺/复杂业务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识别到底哪一个环节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如果调研得到了这个层次的信息,可能会更有价值。因为这些信息真的可以让工人给自己更好地“算账”。
具体而言,星球老师在文中也提到了技术和工资的关系:
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在四千至六千之间(只有第一个月是四千,之后逐月涨五百),熟练工人的收入则更高。工资差距主要体现在分工和工龄上。这里的“工龄”并不是指你工作的具体年限,而是指你操控设备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例如你刚来到这个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学,第一个月就只有四千的工资,但第二个月你学会了一些技术,工资就涨到四千五了,第三个月你又学会了一些,工资就五千了。以此类推,掌握技术越多,则薪资越高。
这里的讨论可能显得略显宽泛。如果按技术标准去涨工资,那掌握技术的考核的指标是什么呢?或者说不存在严格的考核标准,涨薪与否是凭借考核标准,还是凭借领班或“老师傅”的判断呢?
星球老师还提到了工艺的问题:
一条生产线需一到两个人看管,且工人必须要清楚所有机器设备的调试参数及维护维修知识。当然,由于基本全靠自动化,工人不需多费体力,主要工作内容为调试参数、维护机器和开叉车运输。
除了生产职责外,工人还需要负责维修与保障,其实一些小厂,工程队,都是这样的。但一条产线如果从头到尾两个人照顾,那“技术”与“工艺”可能主要就是调整机器的各种参数。那么,如果设备更换、设备更新了,比如机器从300型号转为400,那工人们积累的“技术”是否还有用?如果“技术”是针对单一设备的使用经验,那这样的“铁饭碗”是否牢靠呢?
"啊?说改就改啊"
从我并不多的阅历上看,星球老师所描述的建材厂,似乎与印染行业的工厂更类似,每一个工序往往是工人协作操纵一台机器。据一位在该行业干过学徒工的朋友说,在这个行业,“学技术”确实很重要。然而,掌握了“技术”的老工人能够得到的待遇与地位,与该行业的具体生产组织形态有关。例如,一个机台的工人往往会一起找工作,在工艺较为复杂的工序当中,工人往往是以机台为单位进厂离厂,“散工”往往较少。而不同工序的“老师傅”则在工厂的整个生产组织方面拥有发言权(例如机器更新与原材料采购等等),而新厂区建立时,“厂长”往往也会带着一套自己熟悉的“领导班子”(包括管理,乃至有时候也包括具体工序的老师傅)一起前往。事实上,老工人能否获得更高的职位与待遇,也往往依赖于自己所拥有的人脉关系——当扩建新厂的时候,往往老师傅们也有通过个人关系成为更上层的管理的机会。那位朋友的师傅曾经告诫他:“技术很重要,但是我要教你的不止是技术,还有人情世故”。
总之,如果我们的调研强调的是更感性的体验,那么我们做到“知其然”,谈“技术是铁饭碗”,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获取更准确,更有价值的东西,则必须进一步追根究底,讨论工人所学的“技术”在整个生产组织当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安排使得“技术”可以给人带来“铁饭碗”。换言之,即便我们认可调研对象,即“群众“才是我们的调研的阅读对象,那我们必须再问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仅仅记录他们的主观感受,让他们“被看见”,还是进一步去追踪他们的处境,以至于能够更好地帮人民群众“算账”?
关于噪音等职业卫生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关于噪音和粉尘。星球老师提到:
在生产过程中,有噪音和粉尘侵扰,噪音倒还好(不影响说话),粉尘除了夜班打粉混料时的时候扬荡的多外,其他情况下都可由除尘设备管控到合理范围内。
一位有自动化行业工作经验的朋友对这些问题非常关注,虽然可能与本文主线无关,但是也不妨分享给大家。他认为,如果严格一些看,评估噪音的标准不应是“是否影响说话”,而是要看噪音是否达到一定分贝(否则就会产生危害)。在工业生产当中,为了屏蔽相关噪音,常见的操作是建立采用隔音设计的操作室。在密闭(如果是非密闭结构,效果会减弱)情况下才有可能将噪音效果削弱。不过,即使在有操作室的情况下 大家也会自备一些耳塞。当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了解,很多朋友都容易忽略噪音问题。
根据调研内容,该厂工人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我们无法测算车间的具体分贝数。但如果车间用的是大功率设备,很容易就会超过85分贝。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规定: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分贝。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分贝。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分贝。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分贝。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分贝。
国标附录提供的噪音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情况参考
为了达到以上规定,工作地点需要配备以下隔音设备:
1:基础减振、管道外壳阻尼、软连接
2、消声器
3、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障、厂房隔声
4、吸声喷涂
5、其他。
这些是生产设备中的隔音设施,后面具体到人的防护设备,有隔音耳机、耳塞、护听器等等,均应由企业提供。
另外,该厂生产墙板,我们眼下还不知道墙板的生产成分。如果要讨论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我们还需要讨论。包括化学气体防护标准等指标。当然,许多小厂在这类生产安全保护方面往往是普遍地不上心,不达标准。真正能在这些方面做到“合法合规”的,恐怕都是那些成规模的大企业。不过,在具体行业的各种“习惯法”当中,老板与工人往往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哪怕工人本身恶心、焦虑、想吐,但总要想办法自己克服,乃至于把相关行业内部的“职业病”视为一种必须承受的“代价”。
在劳保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敦促各种小厂“合规”生产恐怕不太可能。但是对于年轻工人来说,明白一些基本原理,评估在该行业工作的“长期影响”(此类行业的工资当然可能比别的行业高,但是这些工资“高在哪儿”呢?职业健康方面的额外成本也需要考虑),也是工人自己需要清楚的——对一些相关行业的老工人来说,这也是需要自己“算账”的部分。
结语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与星球老师可以达成共识: “我们需要认清社会调查的受众:我认为,真正的社会调查不是对上负责的,你不需要去想领导或者谁谁看到了会怎么样,真正的受众对象是群众本身。”然而,我们想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恰恰在于此:复述群众已经知道的信息,是否是真正“以群众本身为受众”的调研最好的方式?在我们看来,恐怕并不是这样:我们不需要帮“群众”做“群众”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说,如果和一个工人聊到老板,许多老工人自然会有自己的一套区分“好老板”与“坏老板”的经验。更进一步说,大家都想要“好老板”——从星球老师调研中提到的这位建材厂老板,到于东来。从我们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来说,期待“好老板”比思考一些更沉重的现实更加容易被接受,毕竟“明天会更好”的期许总比“迎接暴风雨”的焦虑更好受。但是我们认为,调研工作恐怕更需要有“凝视深渊”的勇气——毕竟对工人来说,老板好不好,好老板之后会不会变坏,往往都是不可控的因素。这点其实不用说太多,我们都读过马克思。
所以这是我们的观点:调研工作需要重视的,是那些溢出一般劳动人民(尤其是刚入行,需要行业“老鸟”指点的劳动者,他们往往是我们的调研最重要的受众)的经验,却又能回应其现实需求,能有助于劳动人民“算账”的内容。要做到这点,我们恰恰就是要有自己的“预设”——你要有自己的问题和判断,这些判断可能被调研中得到的经验事实证伪,群众可能觉得你的东西有偏见,有时甚至可能会被他们觉得特荒谬,被他们反感——被人骂总是不开心的,但是要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要做好被“打脸”的风险。如果错了,就虚心接受批评。
正如某位自媒体大v在某一年的总结中所说:“在‘骂声’中前进”。我想我们最终要做好挨骂和试错的准备,在疑惑与失误中前进。毕竟:
这的确是个令人疑惑的星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