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陆续公布的房市调控目标,被舆论称之为是房价上涨目标,进而楼市的调控目的到底是让房价下降,还是慢点涨成为了普遍的追问。为什么会如此呢?恐怕还是“卖地财政”所导致。
如题为《江苏无锡保障房50%被放弃 半数申购者无钱付款》报道所述的问题已经是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吧?在我们感叹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可否想过保障房为什么不转为廉租房呢?而廉租房为什么又要出售呢?如果不是“卖地财政”使然,会如此吗?
题为《上海经适房门槛瑕疵和有限产权的漏洞》文章所述的瑕疵、漏洞,如果没有“共有产权”、或“有限产权的制度”,还会有这类问题的产生吗?
题为《调查称97.5%的人确认身边存形象工程 七成人反对》文章所述的“一个贫困县斥资数百万元建‘山寨世博中国馆’、‘山寨悉尼歌剧院’;年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县计划一年内完成20多亿元的市政工程建设……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形象工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类现实最终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实现在短期内将地价抬高,不少地方热衷于搞各类什么“园区”、办各类会展、或运动会,很多不也是与房地产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吗?某些项目不就是为了配合房地产商抬高房价吗?
如题为《南京梧桐:一座城市的经济迷失》报道所述的“2000年以后,南京又看中了江宁等南部地区。市政府决定在江宁发展工业,在这里布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一系列高校再次搬迁至江宁,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这个问题,不就是通过高校带动人们留驻当地,进而为地价、房价做开路先锋吗?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城,在看看我们身边“被搬迁”了的大学、中专,甚至是中小学,还有众多的政府机构、人文古迹\建筑等,又有几个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带动地价、房价飙涨,进而将未来的收益悉数揽入囊中呢?日前题为《国土部称今年用地或远超计划 土地违法风险增大》、《70房企存货高达8479亿元 年报曝光资金链“黑洞”》这两篇土地“不够用”与“囤地”并存的报道,或就是不错的佐证。
又如,前段时间云南昆明动物园搬迁所引发的争议,又何尝不是“卖地财政”使然呢?一个盈利的动物园,搬迁到几十公里外,其考虑的所谓“动物福利”恐怕也是为拉动一方土地价格所穿的“外衣”而已;比较典型的恐属已搬迁的沈阳动物园,题为《沈阳动物园死虎被酿虎骨酒 国家林业局调查遇阻》的报道已很说明了“嫁衣”问题的实质了。
再拿近期所发生的如“投资10亿元打造‘人工大瀑布群’”、“安徽淮南计划投资3亿元建造一座外形如乒乓球拍的体育宾馆”这样的什么“政府不出钱”来说,以此来抬高地价,并制造住房的“刚性需求”、或所谓的“商圈”需求、“商铺经济”,又是在花谁的钱呢?
而题为《调查称近三年科级腐败正在加剧 小官巨贪成隐患》报道所例举的案例和“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敢于对包括自己上司在内的官员吼叫:‘是我弄来的钱给你们开支的,你们都是我养活的,没有我来赚钱,你们只能去喝西北风。’”之现实,以及如题为《开发商曝地方政府压制保障房 卖地财政是元凶》这类报道,是不是很好的佐证呢?没有“卖地财政”,又哪里来的“捞钱有道”之《贫困县书记“日进万金”》呢?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也才有了《广州开发商直言:不要单相思期待楼价大降》之底气和限价目标大多沦为“涨价目标”了吧;进而也就有了中国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这样的观点、理论的比比皆是了。或也可以说,把房价增长幅度与GDP、人均收入绑在一起的雷同调控答卷,预示着新一轮“卖地财政”盛宴的开始吧;或也还再度佐证了一些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绑架了不少银行,进而使得很多实业“被凋敝”了吧。看看我国证券市场“阴阳怪气”的、就如同希腊、爱尔兰这些发生债务危机国度一般的表现,是不是在提前预演、释放着金融风险的来临呢?
因此,与其《让双职工7年买房》,不如改变现行的人人买房的住房和房改政策,这恐怕才是“卖地财政”不止、房价疯涨的根源所在。不是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