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恐怕很多人都以为电动汽车是新技术产品,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电动汽车出现的并不比燃油汽车晚。在当时,很多人都看好电动汽车,对燃油汽车不以为然。20世纪初,美国大城市的三分之一的汽车采用电池供电。事实上,1899年纽约的出租车90%都是电动车。但是后来,燃油汽车出现了一个扭转乾坤的人物:福特。在福特的坚定甚至偏执的开发下,燃油汽车在性能和成本方面迅速改进,很快占据主导地位,并最终淘汰了电动汽车和蒸汽汽车。今天,借着环保和低碳的东风,电动汽车又回来了,虽然电池的老大难问题依旧没有根本解决,但是它不排放废气的特点颇受人们喜爱。
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给与了大量的补贴,并且在政策上多方扶持。但是,本人作为能源行业的一员,对于现在中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持怀疑态度。很显然,电动汽车在路上开动时,的确非常的环保低碳,很少或者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不过,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动,就在于有电力供应。如果电力来源非常的清洁,那么电动汽车就真的非常有效。可是我们中国的电力主要来自火电,也就是说主要来自煤炭,煤炭是能源中最便宜的,同时也是最“脏”的,煤炭发电会带来大量的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中国应该在发展电动汽车之前,要先有较充足的清洁电力供应。在当下中国煤炭发电为主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不但不环保低碳,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恐怕要比燃油汽车更严重,化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结果却更糟,那我们不是太冤屈了吗?在英国,是否发展电动汽车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原因在于英国电力的28%来自于煤炭,因此一些英国专家认为电动汽车在本国并不环保,而我国的电力的80%左右来自于煤炭,难道我们有把握现在路上开的电动汽车就环保低碳吗?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我国电力大部分来自于火电,但是在火电厂可以集中处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这比在汽车上处理要简单节约的多。真的是如此吗?如果火电厂可以轻而易举的处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那么为什么西方有众多的人抗议和阻止新的燃煤电厂的建立呢?为什么世界不少的环保组织把煤炭当做“死敌”呢?这不就说明了燃煤电厂在处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方面绝非易事,这么多年来,燃煤电厂在污染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占很高的比例,因此那些认为在发电源头可以较容易的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人恐怕有些拍脑袋想象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想必很快可以发电供应电动汽车,这样不就非常的环保低碳吗?话虽如此,可是可再生能源难堪大任。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可再生能源的确发展很快,但是它的基数过小,因此长期内它将只起到花瓶的作用,中看不中用。我们应该面对一个现实: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中国的能源供应还将依赖化石能源,并且煤炭在其中还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中国没有发展电动汽车的条件。再强调一遍,要发展电动汽车,首先要有清洁电力。否则,发展电动汽车除了劳民伤财,除了一部分厂商靠补贴过着滋润的日子外,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
中国要发展,人民要生活,没有能源是万万不能的。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们的环境和人民健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对的,但是可再生能源也是问题重重,比如占可再生能源大头的水电被不少人诟病,发展可谓举步维艰。而生物能源,比如燃料乙醇等,被认为与人争粮,与粮争地,要为世界范围内的粮价飞涨负一定的责任,在全世界还有10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的发展就存在“道德”压力。当然,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今天就不细谈了。而民众和环保组织推崇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有其自身的技术问题还未解决,比如能量转化率和储能等等问题,要知道,这些问题并不好解决,因此发展前景还有不确定性,而且太阳能和风能比例过小,甚至连起到能源补充作用都很勉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发展应该如何呢?
我以为,中国在当下必须致力于减少能源中煤炭的占比,而比较现实的可行战略是大力发展天然气和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天然气虽然也是化石能源,但是它相对煤炭和石油而言,污染要少的多,并且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煤炭的一半。天然气的应用也很广,比如可以代替石油用于汽车,我所生活的城市中,大部分出租车经过一些改造,都使用天然气做燃料。世界天然气储量非常丰富,人们经常会谈论石油峰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当石油的产量越过峰值后,产量就会逐渐减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已经有人在谈论煤炭峰值了。以前也有很多人谈论天然气峰值,现在基本没声了,因为大量的像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出现,使得天然气的储量大大的增加了。我国的能源特点之一是“少气”,但是如果算上非常规天然气,我国的天然气储量也会大大增加,也算得上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国家。我国还紧靠天然气大国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可以很方便的进口天然气,尤其是以后我们可以大量使用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使双方在能源和经济上双赢。现在中东的天然气被压缩成液化天然气,装满油轮穿梭于各大洋,中国也是受益者。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天然气的供应是有安全保障的,价格也不会太高,这正是我们发展天然气的好时机。在以后新建的发电厂中,不妨多建设天然气发电厂,对于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有好处,这也是现在见效比较快的方法。说白了,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
还有一个是发展核能。在现在日本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很多人对核能惊恐不已的情况下,说这个显得不合时宜。但是,核能确实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变的非常重要的棋子,有必要辨析一下。核电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谈谈大家担心的东西。一说到核电,很多人都担心安全问题。其实核能真正的问题是核废料的处理问题,这需要很大的投入来解决。而安全问题并不严重,也许你会注意到,媒体一提到核电的安全问题就会说到切尔诺贝利和三里岛,这其实恰恰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核能还是很安全的,因为这么多年来,能提出的核能安全事件就这两个,当然,现在会加上一个福岛。其实,与其说这些安全事故害了人,不如说人们的惊恐对自己伤害更大。人们为什么对核能如此的惊恐,原因在于当年日本爆炸的两颗原子弹,它的巨大威力的确让人惊恐。其实,现代人很多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比如前一段美国人抢购碘片,中国人抢购食盐。前几天我看到一条消息,被BBC称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山口疆于去年1月去世,享年93岁,是日本政府认定的唯一一名经历两次原子弹爆炸却生还的人。他1945年8月6日在广岛出差,遭遇第一枚原子弹爆炸后遭烧伤,次日乘火车返回长崎,3天后再次遭遇原子弹爆炸。像山口这样的人,先是遭遇了爆炸,后来不知遭到了多少辐射,却依然活到了高龄。我们今天为何怕成这样。再说美国三里岛事件,虽然屡被提及,但是这次事故中没有人受伤,更不用说有人因此而丧命了。而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科学家们共同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其影响要远远小于人们最初的担忧。可以说,对于核能的担忧被我们自己严重的夸大了。这其中,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事求是的说,媒体是当今社会的风险之一,因为它有言论自由,报道事实的尚方宝剑,却往往在现实中不经意的或者刻意的夸大了所谓的“真相”,这也许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之一吧。相比较而言,核能还是非常安全的。就像我们说在交通工具中,飞机也是比较安全的一样。
要减少煤炭的能源占比,可再生能源短期内没有作为,比较现实可行的战略是大力发展天然气和核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