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药反腐风暴比较吸引人们关注。
房价、教育、医疗,可以说是压在人们消费的三座大山。
过去几年,我们在很多领域改革,房价和教育都有动过刀子,现在也轮到医疗领域。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反应比较多的问题。
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医保方面也做了很多改革,不断扩大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由国家层面去减轻人们医疗负担。
但问题在于,医保只是从报销途径,去减轻人们医疗负担。
但看病贵本身,却没有被改变。
只不过这个“贵”,因为被国家报销一部分,所以人们实际支出便宜了。
但等于也是由医保负担了看病“贵”。
如果不真正根治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等于是拿我们医保体系在便宜了那些蛀虫。
这会增加我们医保基金的收支压力。
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不但是为了减轻人们负担,也是会为了减轻医保体系的负担。
所以,医药反腐是势在必行。
在此之前,我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医药集采的方式。
2022年,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61个品种,平均降价48%。
据报道,2022年,协议期内275种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医药集采确实是比较有效的降低医药费用的方式。
但仅靠这个还不够。
因为用什么医疗器械,用多少价格引进、选择用什么药给患者的大权,是掌握在医院和医生手里。
如果让医院完全被利益驱动,很容易滋生出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等乱象。
如果同时有两种药,效果差不多,但一种很贵,一种很便宜。
明明有便宜的药,但有些医生就是基于自身利益因素,故意把贵的药开给患者。
如果不能把这种现象根治,单纯靠医药集采也不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这次医药反腐,最主要目标就是解决这种钱权交易,并把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的非法现象。
医药、医疗器械公司,贿赂医院,让医院用更高价格买入这些医疗设备、医药,那么这些高价成本,最终就要患者买单,变成了看病贵的主要来源。
比如,中纪委在今年5月就披露过一个案例,某医院花3520万元买入的直线加速器,实际进口价只有1500万元。
如此离谱的价格波动,背后必然存在钱权交易空间。
当时讨论购买该直线加速器事宜时,医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院长杨某俊却执意购买。
最终专案组顺藤摸瓜最终查清了杨某俊以借为名索贿1600余万元的事实。
这名院长贪污的1600多万元,肯定就会通过转嫁到患者身上,并且剥削医护人员来填补。
广东省纪委在8月1日也发布文章,披露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罗勇受贿一案的部分案情。
文章披露,该院长利欲熏心,从收受病人红包礼金、医药代表回扣到与医疗设备供应商结成“利益同盟”,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2980多万元。回扣款及虚增的药物设备价格计入医疗成本,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在这名院长被抓后,该医院看病费用就明显下降。
据统计,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今年1-5月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6.6%、21.4%,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可见,医疗腐败是导致人们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其实医疗反腐,是我们长期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今年力度比往年要更大,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15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超过去年全年数量的两倍。
本轮医药反腐风暴,是由一场会议动员发起。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此次医药反腐的重点突出三个“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
本次医疗反腐的深度、广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全链条覆盖,也意味着反腐并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包括众多医药企业也都是反腐重点,所以是强调“受贿行贿一起查”。
上个月就有两名医药公司的实控人被查,所以这次医疗反腐风暴,也给资本市场的医疗医药板块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医药代表以前往往跟“贿赂”有关,后来被严查整顿,特别是2020年9月发布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后,医药代表明目张胆的行贿现象要少了不少,但医药公司仍然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暗中去跟医生输送利益。
比方说,医药企业会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讲座,会邀请一些医生参加,而医药代表可以申请费用,去支付医生的讲座费。
这个过程,明面上是合法合规。
然而,医药代表支付给医生的讲课费高低,却会跟医生对其产品支持力度挂钩。
那么这就会滋生一些腐败空间。
我觉得这里还是要区分清楚,正常合规的学术会议,以及假借学术会议之名,实际变相行贿的行为,甚至还有虚构学术会议的现象,这种就应该被严厉打击。
在当前紧张的反腐风暴氛围,全国许多医学会议已经宣布延期,8月前几天就至少有10场学术会议宣布延期。
除此之外,医药企业的一些“营销”手段也被严查,有医药企业的营销群都被解散。
大家从最近铺天盖地的医药反腐新闻,也能看出本次医药反腐的力度是很大的。
我个人是认为,这样的医药反腐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从目前查出来的这些医药贪腐案例,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所以必须及时把这些蛀虫揪出来。
当然,我也不认为,能只靠这样一次医药反腐风暴,就彻底杜绝医药反腐空间。
医院作为离钱很近的行业,不管是院长,还是一些科室主任都有权利,而这种权利很容易在医疗医院企业变现。
如果不能通过制度上完善对权利的监督体系,彻底把医院这种权利变现的渠道堵上。
那么很容易出现野火烧不尽的情况。
另外,我相信多数医生是好的,而且一线医生本身就很累,我们也不能一棍子就把所有医生都打死。
同时,如果权利缺乏监管,犯罪贪腐成本很低的话,那么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在面临唾手可得的利益诱惑的时候,都能坚持初心,抵制诱惑。
如果在一个缺乏监督、制度充满漏洞的环境里,让人感觉只要随便伸手就可以捞到钱,而不会付出代价的话,那么往往就会变成人人贪污,出现系统性贪污,在那种环境里,如果你不同流而污,甚至都无法立足。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去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让这种贪腐成本代价大到普通人都不敢轻易尝试,而不是去指望人们自律自觉。
只有警钟长鸣,让人们在面临利益诱惑的时候,都需要考虑一旦伸手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才能帮助更多人避免在利益面前堕落。
所以,这样的反腐风暴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不定期发起的反腐风暴,至少可以不停的给人们警示。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所以,大家也不用觉得,这样的反腐抓不完,抓了一波还有一波。
反腐是个长期攻坚战,很难轻言胜利。
但至少每一次反腐,都是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能挽救一些还没有堕落的人。
其实最近不但有医药反腐,还有房地产反腐。
除了反腐之外,我觉得我们还得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去不断改善分配问题。
从之前说要调低存量房贷利率,还是这波医药反腐,我觉得都有一些想以此促消费的意思。
也说明当前整个消费形势也确实不太乐观。
但这些手段来促消费,都只能促一部分。
要真正促进消费,根本上还是得提高广大民众的收入,减小社会财富集中,让更多人享受发展的红利,这就涉及到最关键的分配问题。
随着我们改革进入到深水区,要改善分配问题,就会碰到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需要通过长期改革,不断啃掉这些硬骨头。
发展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