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预测未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我想除了些“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人士之外,绝大部分人大概都会承认这一原则合乎人类天性,是正义与完美的,虽然也许这些人中会有很多认为这一原则太过理想化而不可能真正实现。然而理想的意义在于未来,它能否成为现实只有将来的历史才能作出证明。当然,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是相信这个原则会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的,非但如此,他们甚至已经用自己的行动,乃至鲜血和生命在为这个理想的原则而英勇奋斗!
列宁认为要从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其间需有一个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在我国,据某公所言,这个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且中国目前只是处在其“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标榜共产的中国非但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甚至也不能单纯地“按劳分配”。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而“其它分配方式”中就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这种说法似乎很专业、很学术,很文绉绉的,其实它的真正含义年纪稍大一点的,尤其是经历过毛主席时代的人们都清楚,就是“剥削所得”!时至我们今天这个伟大时代,“资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恐怕早已超过了所谓“国有经济”的份额,因而恐怕所谓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也已成为了今日中国分配方式的主体。
据说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效率”,分配制度是“吃大锅饭”从而伤害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一整套农业灌溉系统,以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成果都出自“没有效率”、“没有生产积极性”的毛泽东时代;可据某些人的说法,这些成果都是某某人、某某公主持工作期间,抵制住了“某某风”才取得的。这也不奇怪,“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么,胜利者,或自以为是最终胜利者的那派人物掌权之后怎会不把所有的功劳都据为己有,把所有过错都推给“敌人”呢?成大事者岂会在乎廉耻?
这派人物掌权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着手“改革”毛主席时代“一大二公”的经济所有制结构。于是“改革”便成了一个时髦词汇,并且渐渐成为了不容触碰的所谓“政治正确”的底线。当然不能说毛主席时代已经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显然那时代的分配原则比今日更接近这一共产主义原则。人的需要是个抽象的概念,几乎不可能加以量化,因此,“按需分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是,人的某些根本需要,诸如生存、居住、医疗、教育之类的需要显然是人的需要中的主要方面。对人民这些需要的满足本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国家把财富花在满足人民的这些基本需要上面,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让人民不再为失业、住房、治病、上学而担惊受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责所在!不可否认,在毛主席时代的分配原则之下也存在很多问题,“偷奸耍滑”的人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也有,可是同样也有一大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否则就无法解释毛泽东时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一制度下却存在大相径庭的两类人,可见并非制度不合理,而是问题出在人的思想上。在这种情况下发动净化人民思想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难道不是切中肯綮?
当年工农劳苦大众踊跃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不过是为争得一个能生存下去的饭碗。改革的目的又是什么?美其名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可现实是工人下岗、农民失地,大学生找工作处处碰壁……什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什么“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看看今天的现实,其实际结果不过就是渐进式的私有化;所谓“调动积极性”,恐怕主要调动的是资本的积极性,实际效果是为资本的剥削正名。社会主义本应多讲贡献,少讲索取,“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可改革的结果却是人人都在为一己的私利斤斤计较,人人都在努力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在中国“精于算计”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多,人们离真正的幸福就越远,我们离我们的初心——共产主义的目标就越远!改革——究竟还要深化到何时?!
警醒吧!该回头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