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
田忠国
一
不知从何时起,因何原因,我成了一个少见的书迷。有人可能以为,我的好读书是受家庭或环境的影响,但我不得不说的是,我好读书与影响无关,但可能与我耽于幻想,并渴望看到幻想中的真实有关。当然,所谓幻想中的真实,不过是我把幻想和虚拟的现实连接起来,放到想象中的眼前,认真品玩。由于不喜欢听老师教我学习,所以,初中以后,每当有老师讲课,基本上在教室里就找不到我的踪影了,因为,每当听说有老师讲课,我便悄悄抱上一本或几本书,藏身梨园里的沟渠的草丛上,平静的一边读书一边想象,或者,趟过离学校不远的沙河,一头扎进苹果园里,默默品享想象的芬芳。
二
高中毕业,进入公社,于是,公社大院最后一排最西头的那个单人房间,就成了我读书的天堂。开始,由于记忆力特好,过目成诵,觉得读书不忘很没有意思。不想,一次偶然发烧,昏迷了一两天之后,发现读过的书想记原话也记不住了,不止为此大喜。因为,记忆还给了我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间。那时候书便宜,三毛二毛就可以买上一本枕头似的小书,够读一天两天的,不过,那时钱少,总是买不够读的,于是,高中毕业的学校及待我很好的老师们,就成了我读书的供货源。当然,为了报答老师的偏爱,我也总是利用在公社的“职权”,为老师弄上一点洗衣粉、肥皀之类,送到学校。
三
从公社到煤矿,我一下子从“特殊利益阶层”跌到了社会底层,并且,推矿车、挖煤炭,一个班下来,上了井常常累得不知道东西南北。唯一休息的办法,就是读书,因为读起书来除了知道抽烟外什么都不知道了。当然,每天的政治学习,我总是成为批评的对象,其理由是我爱读书。当时的逻辑,爱读书就是不安心工作,不安心工作就干不好工作。不过,对于会上的批评,因为我常常沉醉在读书的快乐中,听不到他们批评的声音,批评者也就白费了力气。哈哈,现在说声对不起了。
对于重体力劳动来说,没有什么休息方法比读书更好的了。
所以,每次开资,留下吃饭抽烟的钱,我便直奔书店。从书店回来,单人宿舍里就多了一堆书。但好景不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书价一提再提,工资虽然见长,但终是买不起书了。还好的是,我还有买得起书,并且买得起大量的书但是不读书的朋友,也有一些狠狠心能买书的朋友,还是无法断掉读书的书源,不过,由于没人乱张口借书的习惯,每天读一本书的希望是没有了。再就是家庭,天天吵架,从睁眼到合眼,吵起来没完,也是数天读一本书的原因。
四
转眼到了2003年,在孙卓龙、朱立新、苏士坡等先生的关照下,我终于拥有了三间屋的博大空间(之前一直是一间小屋),但在入住前,为了避免入住后的雨淋之苦,登梯子修房子时,想不到一下从梯子上掉下来,并且,还摔死了。据在场的人说,醒来已是近四十分钟后的事,而认识人则是数天后的事了。重新记起过往的人事,虽然值得庆幸,但读书时是边读边忘了。想想过去,为了尽快忘掉所读过的书,我曾经炼过气功,坐读时既不知道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经过那么一摔,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简捷的忘的办法,是完全必要费那么多周折的。不过,摔到什么程度不好把握,大家还是不试为好。
五
随着接触的人增多,我常常听到一种令我困惑不已的说法,比如,这本书读不懂,哪本书也读不懂。我让持此论的朋友拿来书我看,真的找不到他们说的那类书,有时我接过书边读边给他们讲解。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书便齐聚于我的案头,比如,什么爱因斯坦的狭、广义相对论,什么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耗散理论,什么玄空风水、皇极经世,自由经济学理论,如此等等。想想,除了那本叫“奇门遁甲”的书,初学时真的难为得我不轻,连续一个星期没合眼,再想不起什么书难懂了。
六
一次朋友办文学讲习班,让我谈谈读书和写作的体会,我讲了这么几点:
1、 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因为,权威的理论如果过一分,便可能由真理变成谬论。
2、 任何权威的观点,都要认真思索,只有认真思索了,那个观点才可能成为你爬山的台阶,而不会为你不可逾越的墙。
3、 墙是因为自己失去主体精神自己给自己竖起来的,不是别人给你竖起来,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能力为你竖起挡住你思索的墙。
4、 尊重世界上所有思想巨人的同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
5、 心怀对前人的感恩和对世界的悲悯之情,以及对世界的深深爱意,才能找到人类真正需要的智慧。
6、 尊重反对你的人,并认真倾听反对者的观点,你就可能找到你原先不可能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不允许别人批评、反对,你就永远堵死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7、 学会用思想微笑,才能迎来智慧的潮涌,供你品享。
8、 记住是学习的开始,但不是创造的开始,因为,忘记才是创造的开始。
9、 多元并列发散式闭环思维法,是减少智慧的盲区的有效办法。因为,扩大智慧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智慧的盲区。
10、 人生境界决定创造能力。这就是古人为什么一再强调学习时修炼自己的原因。
11、 用纯洁的心之眼,而不是带有欲望的肉眼看世界,你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寻找到别人寻找不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不同的观点是照亮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每一个观点都是一盏照亮未来的灯,纵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不会白错,也是一盏烛照世界的灯。
13、 努力建构自己的理论大厦,不如建构自己的思想雕像。
朋友们不解渴,说,还有呢,比如说写作?
每个人感知的世界不同,他笔下的世界也同样是不同的。当然,一个人的情感决定了他的思想倾向,而他的思想倾向,又呈现在他笔下的世界中。文学作品是这样,思想理论也是如此,所以,请不要相信思想和情感不是一回事之类的鬼话。另外,你感知的那个世界如何是世界上最好的表达形式,向别人学习写作形式就是放弃自己真实的感知和感知中的真实世界。再一点就是,写作就是孤独者的孤独的旅行,谁也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是帮助自己的上帝。
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