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张宏良两位老师作序的《帝国兴衰与帝国边疆的崩塌》一书出版发行
美国搞乱中国新疆、南海、内蒙古、西藏的动作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国内的一些软骨头的学者,有意识地主张放弃中国在海疆和陆地上某些权益甚至领土。还美其名曰:“大国风范”。那么放弃边疆权益是否能够给中国带来安宁、统一和富强呢?这显然应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徐亮《帝国兴衰与帝国边疆的崩塌》一书日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孔庆东、张宏良两位老师做了一个集句式的序言。
《帝国兴衰与帝国边疆的崩塌》一书梳理了中国古代历史、近代欧洲与现代世界的几个代表性帝国,对他们的崛起、衰落与边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的结论是:
一、北宋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领土伸缩
问题之一:大国崛起有伴随着边疆领土萎缩的吗?是否大国崛起必须领土广大?大国崛起的韬光养晦是否意味着必然割让边疆?
1、领土萎缩不在“崛起过程中”。
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环顾历史,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大国崛起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展,即便是17世纪的小国荷兰,也在世界各地扩展殖民地。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商朝、西周、秦朝、唐朝、元朝,中世纪的罗马、阿拉伯、奥斯曼,还是近代历史上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现代历史上的苏联、美国,领土的扩张都是崛起的条件。唯一例外的是拜占庭帝国,它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是典型的皇二代分红。大国的崛起,面积广大意味着拥有广博而深邃的资源、人口、市场和战略纵深。荷兰、日本的本土缺乏足够的人口和国力支撑,导致扩张只能占有几个点,而不能覆盖面。英国虽然也是小国,但是英国的人口增长分散到殖民地,其后裔遍布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2、领土萎缩是失败国家
当一个腐朽的政权身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政权的存在高于国家的存在,它为了私利开始出卖领土和主权。一个崛起失败的时代是宋朝,它将经济文化繁荣和出卖国家的形式并存于一体。似乎历史的印象是只有一个国家陷入政治、经济的危机中它才会出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但是繁荣时期政权为了确保财富和政权也会出卖领土,这就是北宋主义。出卖领土和主权,确保经济繁荣,这种模式并不会导致大国的崛起。如果说在战国时期,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为了复仇而不得不当吴国夫差的孙子,吃他的大便,割让点土地,这是韬光养晦所需要的。现代国家的一极超强苏联,在崛起前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锋芒,而接受了希特勒的苛刻条件,割让了大片的土地。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根本的条件是双方是敌对关系,而不是普通的国家关系。
3、韬光养晦并不必然导致领土萎缩
在两个敌对、世仇的国家里,暂时的失败者为了积蓄力量而不得不割让土地给对方。如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最终的崛起会把丢失的东西加倍拿回来,法国成为一战胜利国以后,占领了德国的一些非洲殖民地,还出兵鲁尔工业区。但是如果不是敌对关系的国家里,竞争、普通、平等的国家关系里,韬光养晦的国家根本无须为了求得体面的和平而容忍领土被占领或和其他国家分割、共同开发。如果竞争的关系中,因为韬光养晦就割让土地,那么韬光养晦的心理就会成为列强在该国崛起前全面分割该国、将该国彻底瓦解的入口。
二、分离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统一
问题二:大国无法统一越来越远去的边疆能够崛起吗?
三、二元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体制分割
问题之三:大国崛起有腹地和边疆政治、经济、人口不平衡在作祟吗?
四、冒险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
问题四:四战之地的大国有崛起的吗?大国崛起中有如同中国崛起环境一样恶劣的吗?
五、精神分裂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精神
问题五:大国崛起精神分裂,没有价值观的软实力能成吗?大国崛起有竞争性意识形态的内外地之分吗?
六、遗憾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环境心态
问题六:真是只有大国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疆才容易崛起吗?大国的边境临近国家、地区是个破碎地带才能崛起吗?
七、能动主义要不得:大国衰落的边疆起因
问题七:普遍认为边疆分离是大国衰落的结果,大国的衰落标志是对边疆控制的萎缩,大国边疆转移了中心地带的政治经济是大国衰落的结果。是否主动放弃边疆会成为大国衰落的起点?
八、精英主义要不得:大国崛起的未来模式
问题八:自由、民主、充分分权国家就一定能崛起吗?为什么说一切崛起都是旧帝国的崛起?没有民众参与动力的发展能崛起吗?大国崛起有真正社会主义崛起的可能吗?
1、历史上一切崛起都是旧帝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在历史上是某个大国精英的游戏,那里有什么真正的自由、民主和人权。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无非将人民看成是“黔者”、“庶民”、“黎民”、“部曲”、“小民”。堂堂一部中华正史,就是对人民歧视蔑视的历史。在统治者眼中,人民的生命是一串零,人民在大国崛起中被视成草芥。日本人的崛起在旅顺和南京杀个鸡犬不留,德国的崛起在波兰和本土迫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美国的崛起最终靠的掠夺其他国家人民建立的新式奴隶主“社会”主义,那里还有什么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呢,不过是延续了从勤劳走向堕落的罗马帝国模式而已。
2、人民作为主体的未来崛起
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对全球无情掠夺,而与之对抗的只有充满了人性、互助、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验已经给予世界以失望。但是苏联的失败只是模式之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精髓之衰败。当我们谈论中国的崛起,实际上中国在价值观的某个层面上已经崛起,比如说“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唯一被世界广泛认可的中国人的贡献:所谓毛主义”,正在世界大国印度掀起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不同的革新,也许这才是一种新的模式。人有希望才能生活,而人类有希望才能发展,我们希望的未来大国崛起,能够如同雅典娜一样从旧的头脑窠臼里冲刺出来,创造出新的崛起世界。
孔庆东序摘录:中国崛起要解决精神上“站起来”的问题;中国崛起要解决如何给予世界“新文化”和给予中国内部安全幸福空间的问题;中国崛起要解决“富起来怎么办”的问题;中国崛起做好使用武力崛起的准备;中国崛起要解决民族关系的和谐问题。我支持我们的青年朋友,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理性捍卫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大国崛起,无不依靠暴力拓展边疆;每个崛起或衰败中的大国都会面临着属于自己的西藏、新疆和南海问题(陆地疆域和海洋疆域,反分裂和反侵略的问题)。大国崛起带着激励会加速崛起,但是如果安于享乐和丧失尊严的和平,放纵分裂和被侵占,那么崛起就会泡沫化。
张宏良序摘录:对于中国来说,崛起还是解体,和谐统一还是动荡分裂,成为强大国家还是成为肥大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中国,终于走到了崛起或毁灭十字路口的最尽头,再也没有了半步回旋余地。徐亮的这本书以活泼风趣的形式对大国崛起进行新的阐释,他围绕了“边疆和大国兴衰”这样一个话题提出了一个“边疆萎缩、权益丧失的国家是否能够崛起”的问题;徐亮的书以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详实材料证明:边疆的控制和大国的崛起,是正比的关系,而几乎不可能是相反的关系。而且大国的衰败,与对边疆的控制力下降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也给目前深陷南海、藏南领土争端和西藏、新疆、台湾分裂危机的中国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中国领导人最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以看出,包括中国高层在内的许许多多中国人,已经把中国崛起看作是如同未来发展战略目标那样,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历史进程。如何看待中国崛起问题,在和徐亮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大致形成了这样一种共同认识:1、世界的历史转变,需要中国政治文明的引导;2、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崛起需要中国共产党;3、中国的崛起与东方文明的复兴是同步的;4、中国的崛起必须精神上崛起;5、中国的崛起必须注意防止贫富分化的危害。如果在边疆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不注重用文化复兴和精神认同巩固对边疆的治理,不注意在边疆省份发生的贫富分化危机,那么边疆就会成为两个共和国的体制,边疆的政治、经济、精神的崩溃就会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障碍,这也是徐亮一书想告诉我们的历史真相。
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或称民族复兴)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舆论与学术界所关注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大问题。美国、英帝国、法国、前苏联都在历史上或现实中呈现全球霸主的地位。英帝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对边疆的治理呈现和谐状态。而英帝国的衰落和帝国边疆的反殖民运动息息相关。前苏联的兴起体现为雅尔塔体系下,边疆领土的扩展,而其最终衰落乃至解体的导火索,却是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无论如何,中国应当警惕边疆三省蒙藏疆成为扩大版的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模式。中国的崛起和独立需要重视历史经验,历史“镜鉴”在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特别需要交代的是,需要警惕西方对中国边疆的不对等公共外交政策。美国军事力量和全国的公共外交力量正在开动机器,对中国的中央和边疆采取不对等的公共外交政策,而这种政策显然服务于美国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这种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容易导致边疆和内地在对待西方和平演变的态度和体验效果上发生畸变,这一点已经被苏联加盟共和国解体所证实。除了内部边疆问题外,在中国的周边国家,美国等西方势力也针对不同的邻国采取不同的公共外交政策,以服务于不同中国的边疆邻国在针对中国政策中不同角色的扮演。
我国的边疆安全观念需要革命性的调整,某种程度上要“有所作为”,从道义和责任的角度来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建国初期强调和平共处的同时也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一直如同地火一样在运行:那就是不允许其他大国插手中国周边中小国家的内政,尤其不允许其他大国利用中国周边中小国家对抗中国,这一原则是陈毅同志担任外交部长时期奠定的基础,可以命名为“陈毅守则”。中国边疆国际政治的“陈毅守则”,即“不干涉对等”的法则:即我不干涉,也不允许你干涉;你要是干涉,我就以短暂干涉的方式恢复你我都不干涉的状态。另外,通过“协议”、政府请求等方式进行干预,至少在道义上也是合理、合法的。毛泽东时代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不局限于国境线内,通过跨界民族的军事溢出,中国在20世纪有力地支持了朝鲜和越南的革命事业。
一个没有普世价值理念向世界推销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即便是短暂控制了世界霸权也只是昙花一现。苏联依靠共产主义,美国依靠民主价值观,那么我们除了传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还有什么创新性的系统贡献给世界呢?在和谐世界理念之后,我们拭目以待来者。也许从春秋战国王霸之道和毛泽东思想里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尊重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为我们的外交突围提供了思想的范本:通过对霸权国和周边邻国人民实行软实力“公共外交”培育,通过对边疆内部地区深层次的“公共外交”滋养,将能够为中国的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边疆环境和周边崛起环境,这个边疆,显然是大边疆。
简介:徐亮,北京青年学者,知名网评人。200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持或参与12项国家级、校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篇,著作3部,时评300余篇,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新闻史”、“两个共和国”、“制度毛主义”等观点和主张,在民间社会和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响。
该书书店 8月22日起 有售,请联系客服。
电话:010-51627564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客服QQ:951172898
读书群2号:163255752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