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任何物种都拥有了自己的生态位。自然界中的物种,通过竞争、捕食、共生、合作等关系形成稳定的生物链。传统的农民是在自然平衡状态下从事农业生产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然而,随着人口膨胀,耕地不断减少,食物短缺问题出现了。为保证粮食产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昆虫夺走一部分粮食,从而进行“虫口夺食”,并将昆虫分为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有人将能直接或间接造福于人类,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的昆虫称为益虫;将危害经济动植物和传播疾病,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的昆虫称为害虫,并发明了对抗害虫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农药。
然而,一个多世纪的对抗农业实践证明,农药不仅杀死了害虫,还杀死了害虫的天敌(王晓 等,2019;Henry et al.,2012),且由于害虫天敌的生命形态比害虫高级,其繁殖速率远远低于害虫的繁殖速率,失去天敌的制约,剩余害虫迅速繁殖,数量暴增。
在生态学中,害虫大多为r对策者,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生物逐渐形成了其对环境适应的生态对策。按照生物的进化环境和生态对策把生物分为r对策和k对策两大类。有利于发展较大r值的选择称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称为k 选择。r 选择的物种称为r 对策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对策者。
r 对策者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当环境越恶劣时,害虫会增加更多的后代;同时,害虫的基因变异率较高,对某种农药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Rehan and Freed,2014)。这样害虫就越杀越多,而农药越用越多,毒性越来越大,形成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导致“越打农药虫子越多,虫子越多越打农药”,从而破坏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破坏农田的生物链。研究发现,大量施用农药,不仅不能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还逐渐暴露出农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病虫草害抗性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吴春华和陈欣,2004;李顺鹏和蒋建东,2004;赵玲 等,2018;Calatayud-Vernichet al.,2018)。这种对抗治虫方法违背了生态学的原理,忽略了大自然的力量,破坏了生态平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