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有位欲知常的朋友在《经济学原理简说之三:两种主体之说》一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产所有者出现,这个容易理解。但生产资料共有,和劳动所有权的出现依然有不懂之处。因为目前发展阶段,生产离不开协作式的企业化生产,生产资料或个人所有或股东所有,或公有,前两者是资本主义的产权所有,而后者在过去的实践中是主体缺失的虚拟所有,权力行使是代理人制,代理人除了可能的个人利益还兼具受托的不那么牢靠的产权的保值增值要求。按照劳权经济学原理。这部分权力理应归劳动者集体行使,而劳动者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中也仅仅应该是获得其自身及家庭所需的消费价值。那么剩余就理应留在企业作为生产资料的积累。问题是,劳动者决定消费价值与生产资料积累分配的内在机制如何?其二,生产资料要素的流动如何形成?请赐教”(欲知常,2024-4-7,《经济学原理简说之三:两种主体之说》评论)。
欲知常朋友这段评论涉及到的问题为:
1,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什么会出现劳动所有权的要求?
2,在已有的公有制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主体缺失或虚拟所有?
3,在劳权体制下的产权与劳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4,在劳权体制下的企业形成的新价值量如何分配?
5,劳权体制下的企业内在的经营机制是什么?
6,劳权体制下的生产资料如何流动或配置?
本文现在就第五个问题作出回答:劳权体制下的企业内在的经营机制是什么?
所谓经济机制就是体现某种经济有机体的运动特殊性及客观规律的表现方式。这种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经济活动反映体制转变为某种类型的收入波动,这种收入波动再作用于有关的利益主体,使之产生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行为,而相应的管理体制则体现利益主体要求,改变经济活动状态。而当经济活动发生了变化之后,同样的反映体制又会把这种变化转变为某种收入的波动,这种波动又会引起新的调整行为。这就是经济机制的作用过程。
商品经济活动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还有相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机制和按资分配企业机制互相影响、相互作用下发展的。按资分配机制是一种已经发育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具体地认识这一机制,有助于我们建立健全有效的按劳分配机制。现在我们就以资本主义股份制为例来分析按资分配机制。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的老板是资产所有者一一股东,管理体制是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分配是以股票为形式的规范的按资分配体制,而企业生产结果是以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量。因此,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即按资分配机制实质上是剩余价值规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过程。
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首先是通过按资分配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剩余价值量的波动,这种波动作用于企业生产主体――资产所有者――股东。如果股东们得到的收益能够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肯定类似的生产经营行为,相反,如果得到的收益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管理体制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变化之后,按资分配制度又会把变化了的结果重新表现为新的剩余价值量的波动。这种波动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作用过程。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过程和表现方式,就是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原理。
到目前为止,存在二十年之久的生产队机制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唯一的按劳分配机制。由于建立了以工分为基本形式的按劳分配制度,社员的劳动收入不仅能够体现社员劳动投入量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生产队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由于劳动收入的波动强烈地作用于作为生产主体的社员,社员的利益要求在工分制的作用下得到了顽强的表现。因此,生产队模式是从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中唯一具有有效经营机制的公有制企业形式。
生产队的分配模式我们是熟悉的,那就是“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和农业生产责任制条件下的分配模式是一样的。在这里,作为生产目的出现的是消费价值量,是消费价值。因此,在生产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消费价值规律。也就是说,生产队经营机制实质上消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过程。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机制的本质区别。由于这种机制是通过按劳分配制度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表现为劳动收入波动的,因此,我们就把这种机制称之为按劳分配机制。
在资本主义企业或私营企业中,企业经营机制作用的对象――即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而生产队的生产主体是社员,这里的社员也不是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劳动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前面我们谈到,生产队经营机制是由劳动收入的波动的作用引起的。劳动收入当然只能引起劳动所有者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因此,生产队社员虽然也可以有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的身份,但是,事实上社员是以劳动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
生产队经营机制和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制度是按劳分配制度,而不是按资分配制度。在股份制企业,在建立产权制度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结果的分配是预先固定劳动力的价值,并在分配时预先支付,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盈亏变化;相反,在生产队的生产结果的分配过程中,优先补偿的是生产资料消耗部分,而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消费价值量的波动。这一区别正是按劳分配制度与按资分配制度的根本区别。
总起来说,按劳分配机制是消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过程,其收益波动表现为劳动者消费价值量的波动,这种波动所作用的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而体现劳动者利益要求,调节企业生产活动的管理体现则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管理体制一一即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相对应的员工大会和员工管理委员会;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结果的制度则是与股份制相对应的工分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