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无产阶级整体认知水平和组织水平的低下是资产阶级专政造成的,所以要在这种情况下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建立先锋队,无产阶级群众集中统一的领导下才有可能战胜资本的势力,无产阶级整体认知水平和组织水平才能获得提高并赢得最终的解放。
2、这本书我也看过,真的是让人愤怒之极,失去了阶级意识和先锋队的无产阶级,就要被这种小资产阶级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真是屈辱!组织起来!唯有暴力和组织,才能让这种人彻底闭上他们的嘴巴!
《乌合之众》中提到:“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学者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视为理性的胜利。然而,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推翻国王的理性呼声之后,还会出现雅各宾专政的恐怖统治。”
正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法国资产阶级保守派“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从“心理学”的角度开辟了他独到的研究路径。他通过超阶级地观察大众的“浮躁”和“非理性”行为,并推究背后的“心理原因”,认为民主的群体一旦形成,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就会“失去理性和判断能力”,“行为完全受无意识所控制”--最终变成他所说的“乌合之众”。
勒庞认为,个体加入群体就会失去自我意识,被“集体意志”所压迫,变得冲动、盲目、狂热、轻信。而这个群体本身就是“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的,且容易受到领导者的操控。除此之外,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占支配作用从而决定了群体的“普遍性格”。同时,群体中的感情和行动具有传染性,最终导致群体行为的同质性。
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是在巴黎公社后二十多年,距离十月革命也还有二十多年,法国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保守派反攻倒算,正处在暗无天日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中。“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这个时期西欧无产阶级的真实写照,革命死去了二十多年,西欧的无产阶级受尽了统治阶级舆论机器的愚弄,变得普遍失去了或从来不曾觉醒阶级意识。勒庞正是基于他对当时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民众的极其肤浅的观察,得出了他那些极其主观唯心主义的结论。
勒庞没有意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他的书中,任何时期的群体都是“同质化”的乌合之众。他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却将自己的作品冠以“大众心理学”的科学名号沽名钓誉树立权威。不去分析正是巴黎公社后统治阶级数十年的对无产阶级的愚弄和压迫让广大无产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呈现出愚昧的精神面貌。他唯心地认为,不管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还是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群众,都是他当时所高高在上地看到或臆想的那样愚昧、疯狂、毫无理性。
现在我们知道,不管是在资产阶级法国大革命还是在文化运动当中,都有既得利益保守势力的疯狂破坏。革命死后,这些保守派摇身一变成为“纠正错误”的形象,将脏水泼到无数革命者的身上来否定革命,以此复辟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一旦对真实的历史有所了解,回过头来再看勒庞,他不也是像他自己所说的“盲目”“轻信”“无异议”“低智商”的乌合之众吗?--自发地无脑维护反动统治阶级,还费劲心思构建所谓“大众心理学”的“科学体系”来使他的资产阶级保守主义世界观合理化。
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革命就是两个阶级你死我活的较量,而不是什么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理性的胜利”。历史上哪一次社会变革是进步一方与保守一方的理性谈判得来的?相反,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越是穷途末路,就越无所不用其极维护其阶级利益而阻碍社会的进步。《乌合之众》正是这样一本为了回答资产阶级保守派的主观唯心主义伪命题而制造出来的伪科学著作。
对于那个时期心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革命家,看到这种铺天盖地的资产阶级反动学说,他们的心境可想而知,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但资产阶级保守力量无疑还是如日中天。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像勒庞这样反动的资产阶级伪心理学家保守派的著作《乌合之众》和晚清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能成为现在赵国的畅销书了。通过这些这些“畅销书”所代表的所谓“主流舆论”,我们不难看见其背后的推手统治阶级的反动意识形态。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反动统治阶级并不会自动退出舞台,它会疯狂镇压那些试图推翻它的革命;在被打倒后它也有可能换一个面貌卷土重来复辟它的统治。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美帝国主义未来自行崩溃,必须要建立有严密的先锋队组织,并且融入广大工人阶级中参加他们的一切自发的斗争,同时去宣讲,去鼓动,让工人阶级觉醒其阶级意识,认识其历史使命。引导工人由自发的经济斗争向自觉的政治斗争转变。最终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这样就能抓住历史的机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下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