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的红星人民公社,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闪耀在辽阔的巩乃斯草原上。
白皑皑的雪峰下,绿草如茵,人欢马跃,牛羊满坡;河谷里,鳞次栉比的白色房屋组成的一座座村庄,掩映在白杨深处;田野间,渠道纵横,林带成网,拖拉机在平整的条田里穿梭来往。红星人民公社是以这样一幅生气勃勃的图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民公社化使这里的人们从游牧到定居,从使用砍土曼到有了许多农业机械,昔日的穷乡僻野,变成了富饶的地方。公社的九万亩农田,大都是水浇地,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公社成立初期增加了四点四倍,牲畜存栏总头数也比公社成立初期大大增加,全公社平均每人有五头牲畜,生产一千六百斤粮食。
由于集体生产的发展,红星公社的家底越来越厚。据去年年底统计,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的固定资产折价达一千多万元。全公社有汽车两台,混合拖拉机二十台,联合收割机十台,还有柴油机、播种机、脱谷机、剪毛机、榨油机等农牧业机械八十多部。半机械化的大型农牧业生产工具有九十八台。去年,公社建设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使许多居民用上了电灯。另外三个小型水电站,也正在建设中。
公社的各族农牧民,从过去住的草棚子、地窝子搬进了温暖敞亮的房屋里。过去,这里贫苦农牧民穿的是破羊皮,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现在,男穿条绒,女穿绸布,许多青年农牧民穿着毛料衣服。人们吃的是白面烤馕;茶叶、肉食、奶品的供应也很丰富。哈萨克族牧民说:“毛主席的恩情深似海,像这样的幸福生活,真是过去做梦也不敢想啊!”
红星公社的面貌,表明哈萨克草原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飞跃。
解放前,红星公社这一带的居民百分之九十多是哈萨克族。千百年来,他们一直是吆赶着畜群,驮着家眷和毡房,四处游牧。农业的经营方式也同牧业一样:春天骑马撒种,秋天马踩脱粒,收多收少,听其自然。那时,人无住屋,畜无棚圈,一场暴风大雪,往往使牲畜成群倒毙。
新疆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这里农牧业低产多灾的状况逐步改变。
一九五八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后,这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传到了巩乃斯草原,全社干部和群众学习大寨大队的经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公社成了全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草原上出现了一派更加兴旺的景象。
刚成立人民公社的时候,牧民们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牲畜也没有棚圈。现在,全公社四千多户农牧民全部住上了房屋。哈萨克牧民们还根据四季轮流划分牧场放牧的传统经验,搞了两套棚圈设备,共修建土石棚圈六百五十五个,接羔室、配种站、药浴池二百九十八个,使马牛羊群在冬春两季都可以在棚圈避寒。
在统一规划、保护草场的前提下,社员们还适当地开垦荒地,现在全公社耕地面积比解放初期扩大了一倍多。农业的发展给牧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和饲草,为哈萨克牧民从游牧变为定居创造了条件。靠着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这样由红星公社的各族社员,用自己的双手初步建设了起来。
(二)
红星公社的一万八千口人中,有十一个民族成分。他们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但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民族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大家说:“一个人搬不动一盘磨,众人齐心能移山;美好的革命理想,要靠团结的力量去实现!”
去年年底,在改选生产队的领导班子时,三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一致推举汉族社员韩永谦连任生产队长,哈萨克族贫农努尔夏提担任政治队长。哈萨克族社员所以这样信任韩永谦和努尔夏提,是因为他俩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人民,在改变这个队后进面貌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前几年,由于反党集团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这个队团结不够紧密,群众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没有拧成一股绳,结果当时粮食亩产只有一百斤上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韩永谦和努尔夏提被选为生产队长和政治队长。他俩从共事的第一天起,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做团结的模范。当时阶级敌人散布破坏民族团结的谬论,他俩就请老贫农忆苦思甜,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和阶级敌人散布的谬论,使大家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团结。
接着,他们又带领群众掀起了改天换地的战斗。经过两个冬春的苦战,全队两千亩农田基本上达到旱涝保收,一九七一年以来,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过“黄河”。
在这里,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事例,犹如烂漫的山花开遍了草原。一九七〇年,第一生产大队的四个农业队,有三个队初步实现了耕作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只有第四生产队落在后面。
原来这个生产队所在的巩乃斯河南岸的山坡,是大队在冬草场附近新开拓的饲料基地。由于耕地多,劳动力少,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大,顾了当前生产,顾不了长远建设,有一千六百亩地不能浇灌,粮食产量比较低。大队党支部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需要适当增加些劳力。但是,四队社员生活比较艰苦些,其他生产队的社员乐意到这里来落户吗?大队干部带着这个问题去和社员们商量。
消息传出以后,其他三个队的三百多户社员,踊跃要求到四队去安家落户。许多汉、回、维吾尔族社员还写了申请书,有的多次找干部提出申请。社员们说:“四队的哈萨克社员,为了顾全大局建设饲养基地,他们不怕苦和累,我们为了帮助兄弟民族发展生产,是完全应当的!”
这三个生产队,最后选拔了三十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社员到四队去落户,同时还抽出四辆槽子车、二十匹耕马,在等价交换、互利原则下支援了四队。
第四生产队的哈萨克族社员,听说汉、回、维吾尔族社员要到这里来和他们同甘共苦,并肩战斗,都兴高采烈。当时,春耕迫在眉睫,来不及为新社员盖新房。哈萨克族社员就腾出自己的房屋,让新来的社员住上,大家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学习在一起。
四个民族的社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突击队,早上顶着繁星出工,晚上披着月光收工,苦干了一个春天,修道路、整农田,又从天格尔峰脚下海拔两千米的地方找到水源,修了五公里长的渠道灌溉农田。
各族社员共同学习农业“八字宪法”,改革了过去不选种、不施肥、不中耕除草的耕作方法,实行科学种田。他们团结战斗了两年,初步改变低产面貌。去年,全队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〇年增长三倍,除了自给的粮食以外,还为大队的畜牧业提供了三十多万斤饲料。目前,这个队的社员分配收入比一九七〇年增加一倍多。
(三)
红星公社的成就,是人民公社优越性的表现,也是公社各族社员艰苦奋斗的结果。
公社初成立时,牧民没有住房,牲畜没有棚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共产党员、六十多岁的哈萨克族贫牧安尼瓦尔别克,一马当先,带头垒土墙、苫野草,修建简易棚圈。可是,由于这里泥土粘性差,棚圈一经水浸雨淋,不到两年就坍塌了。
他决心用石头垒砌棚圈,便和老伴、女儿一边放牧,一边运石头,终于建成了第一座石砌棚圈,又用石头修筑了住屋和接羔室。公社党委向群众广泛宣传了安尼瓦尔别克的先进事迹,推广了他的经验。在辽阔的草原上,居民点与日俱增,每年都有几百户农牧民迁入温暖宽敞的新居。
红星公社地广人稀,平均每个劳动力经营二十亩耕地,饲养十四头牲畜,劳动力感到不足。为了帮助他们建设,国家给他们支援了拖拉机。当拖拉机来到公社的那天,人们欢天喜地地把拖拉机围得水泄不通,哈萨克族社员抚摸着拖拉机连声赞道:“佳克斯!佳克斯!”(哈萨克语:好)
公社党委根据各族社员对于实现机械化的强烈愿望,制定了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一大队党支部书记、维吾尔族老贫农克里玛洪带领社员群众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为实现机械化创造条件。他们坚持勤俭办社,开源节流。
大队原先计划盖一栋办公室,克里玛洪同大队的其他干部一起,自己动手修缮旧房,省下了这笔开支。他们还成立铁工组,自己修理和制造一些小农具,节省农具费用。这一带山上产药材,每年春耕结束后,社员们便上山挖药材。
这样积少成多,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大队逐步购置两台拖拉机,一台联合收割机,还有扬场机、脱谷机、柴油机、榨油机、选种机、播种机等机械二十多部,还有许多畜力播种机、打草机等半机械化农具,全大队初步实现了耕地、收割、脱谷、榨油机械化,播种、中耕、割草半机械化。
在生产斗争实践中,红星公社涌现出一批像克里玛洪这样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干家。就是他们,用砍土曼和牧羊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锦绣前程。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一九七三年九月四日新华社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