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乌兰县茶卡草原上,有一个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不断胜利前进,使草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人民公社。这个公社就是由三百三十六户蒙古、汉、回、藏、土五个民族社员组成的茶卡人民公社。
解放前的茶卡草原,是各族人民的一座“人间地狱”。那时候,在总面积为一百八十七万亩的辽阔草原上,只有一万多头牲畜,其中百分之六十被八户牧主和富牧所霸占,七十户贫苦牧民只占有牲畜总头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贫苦牧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成年累月过着“野菜当食粮,黄羊皮作衣裳”的悲惨生活。
解放后,各族人民翻身做了草原的主人,畜牧业生产有了初步发展。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五个民族的社员团结战斗,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进一步改变了茶卡草原的面貌。
现在,这个公社各类牲畜总头数,已经由成立人民公社时的四万多头净增到八万多头,加上历年向国家出售和社员自食的,牲畜头数比十五年前总共增加了约四倍。
十五年来,这个公社还向国家出售畜皮十一万张,绒毛一百七十多万斤。茶卡草原过去是单一的畜牧业经济,人民公社成立后出现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四十八万斤,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七倍多。十五年中农业生产收获的粮食,除了社员食用并向畜牧业提供饲料粮一百多万斤以外,还集体储备粮食五十万斤。
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九七二年,茶卡公社的总收入,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了三倍以上。全公社现有公共积累五十六万多元,社员都在银行有存款。在昔日黄羊成群、野兽出没的荒草滩上,人民公社新建了两个定居点,修建了五千多平方米面积的社员住宅和学校、商店、卫生所、发电站、供水站等建筑物。
千百年来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牧民,现在一部分住进了温暖的房屋,家里有电灯照明,孩子们上了学校,生了病可以就近得到治疗,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团结战斗 建设草原
茶卡,是一个高寒干旱的草原。这里海拔三千多米,每年降水量只有二百多毫米,年蒸发量却超过降水量的十倍以上。“山高雨雪少,天冷霜冻早,风吹石头跑,旱年不长草。”这就是茶卡草原过去的一个写照。
人民公社成立以前,这里的各族牧民眼望着草原上几条沟溪里面的水白白地流走,却无力拦蓄利用。仓吉沟有三股泉水,人们也只能看看它分散乱流,白白地渗漏到沙石滩里。
一九五八年,茶卡人民公社一成立,各族社员就决定修筑大坝,拦截流泉,引水灌溉草原。公社党委进行了统一规划,从各个受益的生产队抽调一百多个劳动力开始施工。他们失败了不气馁,大坝被洪水冲毁,坚持再修。
各族社员豪情满怀地说,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我们紧密团结,坚持战斗,一定能够把水拦住。他们不断总结经验,连修五次,终于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大坝,锁住了流泉,使它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为农牧业生产服务。
就像筑坝拦水一样,十五年来,茶卡公社各族社员团结战斗,在草原上修起了引水渠道四条、蓄水池七个以及其他水利工程,灌溉着两万亩缺水草场和四千多亩农田。一九六六年,茶卡草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由于有了水利设施,这一年牲畜总头数却净增了百分之十一点三。
茶卡公社的各族社员,不仅在兴修水利上团结一致苦干不息,在进行草原其他各项建设中,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许多过去单靠一个民族的社员办不成的事情,现在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把它实现了。
第一生产队有一万多只羊,计划修建一座羊药浴池。但是,这项工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队里的蒙古族和藏族牧民不懂这方面的技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
一九七一年春天,党支部发动全队的各族干部和社员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负责领导农业生产的汉族副队长说,农业点上有的汉族社员过去在城市里搞过建筑,可以抽出来担负砌石灌浆等技术工作;蒙古族和藏族牧民也主动地献计献策。大家决定当年就自己动手施工。
三月的茶卡草原,还是天寒地冻,生产队的汉族干部带着农业点上的十个汉族和回族社员,与牧业点上的蒙古族干部和牧民一起来到工地。他们不避艰苦,从十几里外采来石头,在滴水成冰的露天和泥抹灰。只花了二十多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羊药浴池。
十五年来,茶卡公社各族社员团结战斗,在草原上总共建设了三个羊药浴池、五十四处牲畜棚圈,使牲畜能够抗御风雪,减少疫病,安全过冬度春,保证了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科学养畜 改良绵羊
茶卡公社现有的牲畜中绵羊占六万多只,其中产毛量高的改良绵羊达五万八千多只。改良绵羊的大发展,是茶卡的各族社员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所取得的一个成果。
过去,茶卡草原上的牧民饲养的都是土种蒙古羊。这种羊产毛量不高,毛质粗劣,经济价值较低,不能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牧民收入也低。公社化前,国家运来新疆细毛羊种公羊,帮助这里的牧民进行绵羊改良工作。但是,那时牧业生产合作社在物质上和技术方面都不能适应大规模改良绵羊的要求。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一共只育成改良羊一千五百多只。
茶卡人民公社成立后,为改良绵羊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公社用公积金向各生产队购买了九百多只绵羊,集中全公社十多名贫下中牧优秀放牧员,建立了公社种畜场,针对改良羊羔成活率低等问题,进行科学实验,摸索和总结改良绵羊的饲养放牧规律,为在全公社大规模地改良绵羊创造条件。
种畜场负责人、共产党员巴巴(蒙古族),为了掌握一只母羊产羔前后的动态,他一夜起来五、六次仔细地观察。改良羊盖怕冷,他就把刚产下的羊羔抱在怀里取暖。经过巴巴和其他放牧员几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终于闯过了改良绵羊最大难关之一的羊羔成活关,创造出了“分群接育法”等一整套饲养管理改良绵羊的先进经验,使羊羔成活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公社党委运用这一典型经验指导全面,一九六四年,便在全公社形成了一个改良绵羊的高潮。
随着绵羊改良工作的全面展开,出现了新的矛盾。
进行绵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种,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公社的技术力量跟不上。而当时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公社有的干部单纯依赖上级派来技术人员,靠国家投资购买配种用的器材设备。结果,绵羊改良工作进展缓慢,投资也大,平均每育成一只改良绵羊要投资六元左右。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茶卡公社党委带领干部深入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树立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在绵羊改良工作中贯彻执行了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
他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采取办训练班、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大力从各族贫下中牧里培养绵羊改良的技术人员。现在,全公社已经有不脱离生产的各族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三十名,平均每个生产队有五名,他们担负起绵羊改良、畜疫防治的全部技术指导工作。
同时,茶卡公社还充分利用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自己动手建立了十五个绵羊配种点,购置了必要的配种用的器材设备,大大加快了绵羊改良工作的步伐。
如今全公社的改良绵羊已占绵羊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平均每只改良羊的投资由过去的六元降低到了六角。改良后的半细毛绵羊,被誉为“茶卡草原之花”。它的产毛量比土种蒙古羊多两倍以上,平均每只羊的产毛价值比土种蒙古羊提高了四倍多。
农牧结合 全面发展
畜牧业生产不断增长,特别是绵羊改良工作的迅速进展,光靠天然草场放牧已经不适应了,必须种植饲料作物和饲草,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而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又为这样做提供了条件。
茶卡草原上的各族社员,从一九五六年就开始开荒种地,当时的八个生产合作社,平均每社只有十九户,顾了牧业,顾不上农业。主要由蒙古族牧民组成的七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有充足的耕畜和肥料,土地平坦,接近水源;但蒙古族牧民却不懂农业生产技术。由汉、回、土族组织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有种庄稼的经验,但土地不好,耕畜和肥料都不足。因此,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茶卡人民公社成立的第一年,公社党委就领导各生产队全面规划了畜牧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倡导各族社员在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蒙古族牧民头一次拿起铁锹开荒和套牛犁地时,汉、回等族社员便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用锹,怎样套牛扶犁。
年复一年,许多蒙古族牧民不但学会了种青稞,而且学会了种小麦、豌豆、油菜和蔬菜,有的人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当改良绵羊大发展时,很多蒙古族社员同汉、回族社员一样,已能熟练地种植饲料作物和饲草了。现在全公社的耕地面积已经扩大到四千多亩,耕耙、播种、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在茶卡公社党委的统一安排和倡导下,各生产队越来越多的汉、回等族社员也学会了挡羊、剪毛等畜牧业生产技术。第一生产队的汉族和回族女社员刚学剪羊毛时,只会使用裁剪衣服的小手剪,不会用剪羊毛的大沙剪,一天剪两三只羊的毛,还累得满头大汗。蒙古族女社员就亲手剪羊毛给她们看,并告诉她们怎样使用沙剪才省力。在蒙古族姐妹的耐心帮助下,这个队的所有汉族和回族女社员,全部学会了剪羊毛的技术,缓和了在发展改良羊中遇到的劳力不足问题。
由于人民公社为各族社员互相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今天,茶卡草原上许多人从过去只会一门生产技能,变成了会农会牧的多面手。全公社六个生产队都实现了农、牧业结合,各个生产队的农业点上每年春播和秋收季节,牧业点上都抽人来帮助,畜牧业生产繁忙的季节,农业点上就派人去支援。每年农业向畜牧业提供二十万斤饲料和十万斤饲草,用于补饲改良绵羊和瘦弱牲畜;畜牧业每年向农业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和充足的役畜。农、牧业互相促进,比翼高飞。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五日新华社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