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生产力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立身之本,长期以来在各类媒体和学术界占据主流。唯生产力论认为,落后国家只有首先发展资本主义,等到资本主义发展了,补上生产力这一课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是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物质条件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说落后国家不能先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恰恰相反,历史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由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替领先的规律。在某一社会形态阶段起步较晚的不发达国家,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已经达到了基本不能相互包容的地步之时,反而容易发生革命并取得胜利,从而从后进变为先进,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前列。
唯生产力论把人类历史看作机械、线性的发展历程,认为必须依据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线条,逐一发展过来。上一形态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就绝不会进入下一形态的社会制度。这种机械社会发展观实际上也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历史与这一认识不符。下面我们逐一列举一些常见的历史事实。
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直接从奴隶制过渡到资本主义。1861年4月12日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保卫奴隶制度,脱离联邦,建立邦联。北方目的则在于打败南方,以恢复全国统一,废除奴隶制度,以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得到顺利的发展。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原料和市场,扩大工业品出口,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奴隶主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大量输入工业品,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双方的焦点在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最终经过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战胜南方,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那么,为什么美国可以从奴隶制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为什么走资派不去质疑美国需要补封建主义的课?美国刚建立资本主义的时候生产力是很落后的,美国南北战争胜利时GDP只有英国一半,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出口的也是农产品原料(棉花)而不是工业品,到1870年钢铁产量只有38万吨。与钟国相比,当时中国GDP是美国的十几倍,钟国这样先进的封建社会都还没进入资本主义,为什么美国能先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美国不去补封建主义的课?
再以德国为例,德国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在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后,又消灭了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对于新的法兰克王国的统治阶级而言,氏族制度过于强大会对王国统治造成不利影响。至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时期,氏族制已经趋于解体。公元6世纪的《萨利克法典》就代表着封建贵族的利益,其中规定,氏族中的人可以通过当众声名脱离氏族群体。随着过去给日耳曼人带来辉煌的氏族制度逐渐解体,新的社会制度逐渐形成——马尔克。马尔克作为新的社会组织,改变过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村社。村社中的土地、河流等资源为村社成员的集体所有,以家庭为单位划分给每个村社家庭使用,对于村社内未被分给家庭使用的土地等资源依旧是村社集体所有。《萨利克法典》中规定法兰克人的动产一类的财产可以转让、继承,甚至偷盗动产一类的财产会有惩罚。透过《萨利克法典》,我们可以发现法兰克人的动产一类的财产已经出现明确的私有化,而土地等不动产则并未明确的私有化。在法兰克王朝建立过程中,最明显的是王权高度绝对化,法兰克国王的王权凌驾于一切之上。自由人成为整个国家主要的生产者。作为国王亲兵的军事贵族们地位甚高,是封建大地主的雏形。在后来法兰克王国社会内的不断内部争斗中,军事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国王共食者罗马人逐渐变成封建大地主,而那些利益不断受到损坏的马尔克自由人逐渐向依附民过渡。分析这一段历史,我们同样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德国(或这一区域)没有经历奴隶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什么德国不需要去补奴隶制的课?
不同国家都有社会制度跨越式发展的例子,这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恰恰相反,只有承认不同国家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才符合唯物史观,而认为必须机械遵循五阶段、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课的人才是唯心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研究了欧洲封建社会形成中的非连续性,他指出:“与希腊和罗马相反,封建制度的发展是在一个广阔得多的地盘上开始的,而这个地盘是由罗马的征服以及起初与此有关的农业的普及所准备好的。趋于衰落的罗马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的蛮族对它的征服,使得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在日耳曼的军事制度的影响下,现存关系以及受其制约的实现征服的方式发展了封建所有制。”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部落所有制直接到封建制度的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互作用的特殊性:封建制度“起源于蛮人在进行侵略时的军事组织中,而且这种组织只是在征服之后,由于被征服的国家内遇到的生产力的影响才发展为现在的封建主义的。”同时他强调,不能单从占领和一个民族方面看问题,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民族的相互作用,“再也没有比认为迄今历史上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归结于占领这一观念更普通的了。蛮人占领了罗马帝国,这一事实通常被用来说明从古代世界向封建主义的过渡。但是在蛮人的占领下,一切都取决于被征服的民族此时是否已经像现代民族那样发展了工业生产力,或者它的生产力主要还只是以它的联合和现存的共同体形式为基础。其次,占领的性质是受占领的对象所制约的。如果占领者不依从于被占领国家的生产和交入的条件,就完全无法占领当地银行家的体现于票据中的财产…最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占领很快从这中很快到来的生产必要性中可以做出如下结论: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末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由于日耳曼公社不同于古代罗马公社集体联合的共同体团结形式,因此日耳曼对奴隶的使用不可能形成普遍的奴隶制度,它在历史上没有经历奴隶制度。日耳曼封建制度的形成不是由于内部生产力连续性发展造成的生产关系变革,而是在原始军事组织与被征服地区先进生产力相互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历史交往过程表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绝非仅仅是直接决定和单线连续发展。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也不是在一个单一社会单位内按部就班地连续积累起来的。
实际上,跟美国、德国等国家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少有国家完整的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基本没有国家是在上一种社会形态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进行下一形态的社会革命。恰恰相反,历史表现出另一种规律,就是已有社会革命中,往往是在上一种社会形态不发展、不发达的条件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前一种社会形态越发达、制度越巩固,就越不容易进入下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旧制度的“外壳“越坚硬,新革命阶级首先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们一方面看到宏观上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由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替领先的规律。在某一社会形态阶段起步较晚的落后国家,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已经达到了基本不能相互包容的地步之时,反而容易发生革命并取得胜利,从而从后进变为先进,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前列。
历史经验表明,进步阶级实行先进的制度,靠的不是自己掌握已有的先进生产力,而是靠的组建强大的革命部队,首先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然后推行自己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关系,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最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自身所代表的生产力。美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从美国内战结束到一战全面爆发之前的这几十年里,美国很明显地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社会。1870—1910年,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从23.3%提升至35.3%,英国的占比则从31.8%降至14.7%。到1914年,美国人已经开始喝可口可乐,开福特汽车,乘坐地铁,在摩天大楼里上班,推崇“科学管理方法”。美国人用电力来照明和取暖,乘坐飞机出行,可以打电话远距离沟通;美国人均收入为346美元,同期英国的人均收入仅为244美元,德国的为184美元,法国的为153美元,意大利的为108美元。
钟国的历史是完全同样的。新钟国的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连钉子都造不了,钉子都被称为“洋钉“,但在毛时代结束时,钟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工业国之一,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从两弹一星到工作母机,从钢铁、石油到家电、汽车等工业品都可以生产。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典案例——无产阶级扫除了落后生产关系的制约,建立起新的进步生产,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