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有人提出中国的龙应译成 Loong,同时将西方的 Dragon 音译为“拽根”,如此才能体现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本质区别。常以“龙的传人”自诩的中国人,为何如此抵触西方的“拽根”?
古希腊神话中的毒龙
与农耕文明下保佑百姓风调雨顺的龙王不同,西方龙是海洋文明下兴风作雨、喷火食人的怪兽,常在地中海东部、古希腊、斯堪的纳维亚、不列颠群岛等地出没,如果非要对应中国上古时期的怪兽,倒是更接近于《山海经》记述的九头蛇躯怪兽“相柳”。在诸如《魔戒》《冰与火之歌》等西方文学作品中,龙的形象邪恶,体型庞大,身背尖刺,牙齿锋利,能喷出强烈的火焰。十七世纪时,欧洲一种能喷火的短滑膛枪还被称作 Dragon,配有此枪的人叫 Dragoon(龙骑兵)。
Dragon 一词源自古希腊语“darkon”,是“看,看守”的意思。Dragon 是人神共同的对立面,象征着远古时代人与自然、与野兽的对抗,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就曾用神箭射死过一条巨龙皮松(Python)。
《圣乔治和龙》(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意大利画家丁托列托(1518-1594)绘,油画,身骑白马的圣乔治左手拿着白底红十字盾牌,右手用长矛刺死毒龙
古希腊神话中的龙常被描述为一种体型巨大且长着翅膀的蜥蜴,能喷火,头似骆驼,耳朵后面是高耸的犄角,脖子很长,腿很粗壮,有着鹰一般的爪子和长长的尾巴。除了凶猛残暴,它们贪婪,喜欢储藏财富,尽可能收集成堆的钱币、宝石和魔法物品。
西方中世纪的艺术作品中,地狱之门常被描绘成怪兽的嘴,口腔内有火焰燃烧。罚入地狱的人被扔进怪兽的嘴,接受火的惩罚。这样的意象,源于《圣经》对龙的比喻,喷火的龙就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电影《霍比特人3 :五军之战》剧照,图中的巨龙史矛革是电影中的最大反派,它要夺取王国的宝藏并且毁灭整个中土世界
贪婪残暴的野兽,喷火魔鬼的化身,西方龙的意涵已经负面到尘埃里,成为西方文学巨匠表达恶意、厌烦的完美素材。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有一段爱德蒙语:“我的父亲跟我的母亲在巨龙星的尾巴底下交媾,我又是在大熊星底下出世,所以我就是个粗暴而好色的家伙。”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得知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说:“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
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讽刺斯巴塞太太:“走来走去的市镇上的人们都看得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银行的恶龙,在看守着那座矿山的宝藏。”
中国龙在西方的异化
龙在中国人心中是至高神圣的,在十九世纪前的西方人眼中也是如此。欧洲知识界的心目中,中国人是“高贵的异教徒”,中国龙代表着中华帝国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伦敦,绣有龙凤图案的中国刺绣服装被视为最尊贵且时尚的服装。1687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中载有孔子画像,画面上方配了一幅“双龙戏珠”图案。此后三百年间,这张酷似欧洲哲人的孔子像,连同两条粗糙的戏珠龙,被各种有关中国的著作一再翻印。
1735年,编写《中华帝国全志》的杜赫德明确地将龙升格为“中国人的国家象征”。
自从《华英字典》出版,直至 1898年,汉英、英汉类词典都延续了马礼逊的误译。这一段时间,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不断崛起与中国的不断衰落,对应着“龙”的 dragon 在西方政治漫画中身躯庞大,性情残暴,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受尽戏谑。排华运动时期英美两国流传着“辫子龙”。
《黄蜂》和《精灵》是当时表现排华主题最为突出的漫画杂志,1879年至 1882年之间,《黄蜂》刊载了多幅将华人画作恶龙的漫画作品,其中较早的一幅《多头吸血鬼——彻底地打击》中,一位白人女劳工骑着骏马,手持长矛,狠狠地扎入一条长着四个脑袋的吸血龙的其中一颗头上,这颗头上正好写着“中国人的诅咒”。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后,欧美各国生产了大量针对此事的屠龙漫画。
西方讽刺漫画《黄祸》,约 1910年,左侧张开大口的龙,代表着被西方丑化的中国,名为“欧洲”的船上各色人等戒备森严
在一幅叫作《复仇者》的漫画中,“复仇者”是一个翅膀上写着“文明”的天使,“黄祸”是一条中国龙。画面上,手持长矛的天使正模拟“圣乔治屠龙”的经典场景,击杀所谓象征落后势力的中国恶龙。
其间,法德两国发行了大量此类主题的纪念明信片。在德国明信片《列强征服中国》中,列强士兵全都被画成了圣乔治的模样,个个骑白马,着锦衣,脚裹护甲,手执长矛,招招刺在巨龙身上。中国龙形象在西方的不断异化,足可见一个单词背后国力衰弱的残酷现实。
1985年,中美两国学者在编撰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就“龙”的条目展开过争论,最终在百科全书第五卷的第 367页上,我们会看见“龙”有两个独立条目,其一是“龙 dragon”;其二是“龙 loong(dragon)”,特别将东方尤其是中国龙进行了大量解释。
《美国百科全书》也回顾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中的恶龙,对它们与中国龙形象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进行了细致区分。美国奇幻大师勒奎恩在其著作《地海传奇》中也不断强调龙是一种拥有智慧的、友好的、和善的神兽。无论如何,这样的改观令人欣喜。
(参考资料:郑振铎:《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施爱东:《19世纪西方漫画中的中国元素》;魏玉奇、李娟编译:《圣经名篇精选》;朱珺:《文化隐喻视角下的中国龙与西方 Dragon》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