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提到了要“守正创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就是着于两个关键点:第一是把握科学社 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第二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生产模式和经济体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本文将从源头上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要点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要
马克思主义学说,按照列宁的说法,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论述来看,他主要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一种阶级斗争的学说来对待。而我经过四十多年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实际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以商品为研究对象的商品经济学理论;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以社会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不仅可以从阶级斗争的维度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和理解。
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原理一一阶级斗争原理
“对私有制的最初批判当然是从充满矛盾的短缺本身表现得最触目、最突出、最令人激愤的事实出发,即从贫穷困苦的事实出发。”
“无产阶级和富有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二者都是由私有制世界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确定地位。只宣布它们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够的。
私有制,作为短缺来说,作为富有来说,不能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不保持自己的对立面一一无产阶级的存在。这是对立的肯定方面,是得到自我满足的私有制。
相反地,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不能不消灭自身,因而也不能不消灭制约着它而使它成为无产阶级的那个对立面一一私有制。这是对立的否定方面,是对立内部的不安,是已被消灭的并且正在消灭自身的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部分全面了叙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相互矛盾和相互斗争的过程,从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过去的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他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2,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
长期以来,理论界都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当作主要的探讨对象。而在事实上这是违背马克思的原意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是这样说明的: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给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征:第一,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第二,是在协作和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第三,是重建立个人所有制。
在这里告诉我们,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不是重新恢复封建社会的小私有制形式;2,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一种个人所有制;3,社会生产是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构成的。既然社会主义这种个人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为基础的。那这里的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劳动的个人所有制。而在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分析了作为社会主义生产主体的劳动者的特点:“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实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劳动者的生活消费是个体性的,这种个体性决定了劳动投入的个体性,从而决定了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所要体现的是什么呢?从所有制上来说,就是生产劳动的个体所有制。所谓按劳分配,也就是生产劳动个体所有制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对公有制、按劳分配、劳动者特点的分析等论述孤立地看,这“重建个人所有制”似乎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自相矛盾的。但如果把这相关的多个方面的论述结合起来看,那么就很容易弄明白了,为什么马克思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称为“重建个人所有制”了。
3,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论述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生产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个普遍性的对象名称。事实上生产力只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应该是“社会生产力”。
但是,一说到社会生产力仍然是一个抽象的名称,仍然需要具体化。例如,就当代而言,如今有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的区别。因此,社会生产力仍然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由此我们就会得到社会主义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封建社会生产力等等的更具体的生产力概念。因此,这时候的“发展生产力”,就进一步具体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等多个更具体的规定性。
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就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同的生产力一一社会主义生产力。因此,在当今社会,就社会生产力而言,具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性质区别。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呢?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
在这两句话中,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在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工人或劳动者已经是社会生产的主体,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人或劳动者的消费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即生产资料,已经成为满足工人或劳动者消费需要的手段或工具。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的生产资料,已经只具有手段性质,劳动者是作为主体存在了。
4,关于劳动人的论述
研究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西方经济学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经济人”。“经济人(economic person)”假设既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也是西方所谓企业理论的基础。
“经济人”假设始自斯密。斯密的古典“经济人”是以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为背景,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唯一信息是市场价格,其个人利益最大化惟一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从人类本性引伸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经济人”假设的背景和行为特征——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利润最大化,不难知道,斯密的“经济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本家,更恰当地说是资产所有者(既包含了资本家,也包括了股东等形式的资产所有者)的基本特征抽象而已。
而事实上,马克思在其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明确地对社会主义生产主体劳动所有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生产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象其它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做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做别的什么,把其它一切都撇开了。”很显然,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是以劳动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是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通过为社会提供劳动而取得消费资料或消费价值。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事实上也使经济活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事实上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同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在消灭了资产所有者,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差别的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已经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但是,这里的劳动者同时还有两种身份:既是劳动所有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但是,第一,作为公共的资产所有者,劳动者是可以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但是,在这里的劳动者只是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而不是独立完整的资产所有者,因此,劳动者在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时,必须以不损害公有资产为前提,或者说劳动者必须在保值的前提下利用公有资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二,作为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劳动者不能通过公有资产吸收剩余价值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只能通过自己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第三,劳动者由于是以消费个体性为基础的,劳动者劳动投入具有个体性质,劳动者在消费需要方面也存在着差别。因此,在保值的前提下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劳动满足自己和家庭的消费需要,这是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在这里,我们得到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劳动人”的假设。所谓“劳动人”与“经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目的是满足个人或家庭的消费需要,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劳动量在,而不是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权。
5,关于消费价值(或消费资料)生产方式的论述。
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呢?关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事实上已经做了明确的回答: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对于这里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作过说明:“我们今天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明确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资产所有方面的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要求。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即资产增殖的模式,或者叫做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式。现在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剩余价值生产模式,即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采用股份制企业制度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我们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生产资料私有制+产权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即劳动价值化模式,或者叫做消费价值的生产模式。生产队模式,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公有制经济模式,就是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劳权制度=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按劳分配制度。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有了100多年历史了。除了苏联人建立的产权公有制模式之外,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劳权公有制模式。这后一种模式,即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因此,社会主义是消费价值(计划经济条件下为消费品)生产方式,既有其理论根据,即《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理论根据,也有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依据。
6,关于按劳分配与计划经济。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中,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对按劳分配的有关问题作了部分说明;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比较系统地说明了按劳分配问题。这些说明主要可归纳为四点:
61,马克思明确地论述了按劳分配的权利属性
按劳分配,顾名思义,它所体现的是“谁劳动,谁所有”、“谁劳动,谁受益”的权利,这与“谁投资,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资产所有权相对立的一种权利,即劳动所有者的劳动所有权。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说明了按劳分配权利的性质:他说,“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生产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象其它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做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做别的什么,把其它一切都撇开了。”很显然,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是以劳动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按劳分配就是劳动所有者的基本权利--即劳动所有权!而体现劳动所有者的劳动所有权,同时也是对资产所有权--即资产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占有权获取劳动成果的权利的否定。换句话说,劳动所有权和资产所有权是相互对立、互为排斥的两种权利,把按劳分配说成是资产阶级权利是十分荒谬的。
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谈及按劳分配原理时,说的是“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资产阶级法权”和“资产阶级权利”是两回事,两者是不同的,而且在这里指的是“按照原则”,是指平等的权利实际上包含了不平等这点而言,“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权利两者主体不同,性质不同,但就平等中包含某种不平等而言仍然是相同的,这应该是马克思的原意,但人们却把这里的“资产阶级法权”误作“资产阶级权利”,形成了“按劳分配就是资产阶级权利的荒谬论点,因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发生了方向性的偏差。
62,马克思论述了按劳分配企业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 --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
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用了很多文字论述了按劳分配企业生产结果--即”集体劳动所得“的分配模式,这就是集体劳动所得=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各种公共需要项目(含扩大再生产追加)扣除+个人消费品。很显然这一模式与产权模式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已经是体现“誰劳动谁所有”的劳动所有权模式,而且其价值构成--即“生产资料消耗价值量+公共需要价值量+个人需要价值量”与产权模式的价值构成也有了本质的区别:在这里,劳动者的劳动要么是满足不同范围的公共需要,要么是满足个体消费需要,都是必要劳动,再无剩余可言。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生产方式,她不需要也不可能采用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一旦真正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以及对立的劳资关系也就自然消失了,在社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将是劳动者相互关系和劳动者不同范围的利益关系。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一旦实现了按劳分配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消耗首先得到补偿,企业是不会发生亏损的;而且由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随着企业经营状况自然波动,企业也必然会有健全有效的经营机制和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但可惜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马克思着重说明的这一按劳分配模式,却未为人们理解和重视。
63,马克思说明了按劳分配的过程与基本形式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一方面详细说明了按劳分配企业生产结果分配模式,说明了如何从企业生产结果中分解出“个人消费品”来,另一方面他又说明“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取和他们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比较完整地说明了按劳分配过程。
对于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作了对比性的说明,指出这种形式“不是货币”“不流通的”而且是直接以劳动时间为单位的“纸的凭证”(《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二十三卷95-96页)。对此,理论界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形式适用于产品经济而不适合于商品经济,因此,我们现在采用货币工资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种观点恰恰是错误的。按资分配是与商品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而作为按资分配形式的的股份却偏偏就是一种“不是货币”的“纸的凭证”。这一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分配形式和经济形式并没有直接联系,关键是分配的基本形式能不能体现分配的基本要求。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过程和形式的说明连起来看,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决不应该是货币工资。因为工资是直接的货币量,工资预先确定,职工的收入也就预定,这种预定性割断了劳动者收入与劳动成果的相互联系,从而也违背了“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要求。
64,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规律的论述和说明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谈到按劳分配条件下劳动时间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劳动消耗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适当比例的调节。这无非是说,同一种计酬方式,不仅决定着消费品的分配,同时也决定着生产状态。但是,人们却忽略了这一要点,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只把按劳分配当作个人消费品的一个原则来对待,而另一方面又把有计划按比例当作另一个规律来对待。结果一方面在宏观上形成了所谓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微观上则形成了病态的公有制经济模式,这正是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重大挫折的关键所在。按劳分配中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主要规律,它既在分配中起作用,也必然同时在生产中起作用;既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也必然在宏观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离开了按劳分配规律的客观作用,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只是一种病态经济,又怎能不失败呢?
二,作为共产党组织的初始党纲,《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行动纲领。
从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角度看,《宣言》是一个共产党组织领导劳动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纲领。而作为一个行动纲领,它本质是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及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一,在《宣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叙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相互矛盾和斗争所形成的必然趋势,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产生的客观规律。由此,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在《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说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同上书第39页)。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告诉了我们。他们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非常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特征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生产力特征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
(2),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
(3),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4),基于以上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a,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根本转变:即由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到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转变;
b,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主体由资产所有者到劳动所有者的转变;
C,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由体现资产所有者权利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向体现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制度的转变;
d,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到社会公共所有的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很显然,这四种转变是相互关联的。随着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私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自然也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自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劳动所有权成为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益要求;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生产也必须产生了生产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这些转变相适应,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有产权制度向劳权制度转变。
在《宣言》的第二部分,说明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
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者当家做主,也就是谁有钱谁做主;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做主。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实现从“谁有钱谁作主”转变为“谁劳动谁作主”的观念转变。
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资分配,即生产成果按照投资者的资产量的多少进行收入分配,而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即生产成果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量差别进行分配。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实现从“资产所有”到“劳权所有”的观念转变。
“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主要是要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关系,即资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只占有自己劳动力,从而劳动者不得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实现。因此,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既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雇佣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上正是要与这种所有制及关系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要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观念、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及制度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在提出了“两个决裂”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并阐明了共产党人与其它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处理策略等。
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纲领?
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和“两个决裂”,从而最终形成以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满足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及相应的意识形态。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中最重要的东西,即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抓住这一根本转变,才算是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纲,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纲,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实践及理论的成败得失。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开放的。但是,它的根本目的和贯穿始终的基本宗旨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要实体由体现资产增殖为核心要求的生产方式到体现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核心要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抓住了这一关键点,我们就不必在公有制形式上纠缠不清,也不用去管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理论上发展了那些方面,我们只需要认清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没有实现以上所说的“四个转变”,有没有实现“两个决裂”,由此我们也不难明白,苏联人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我们也不难明白,苏联模式的形成做到了形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那个阶段,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何种程度等等。
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我们必须紧紧地把握其核心要点,然后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行动方针,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事实上,《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它为我们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纲,这个总纲,就是要用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取代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就是要用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及意识形态取代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意识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来说,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一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在前面的两个部分,我们分别就两个方面的重要进行了扼要的讨论。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不能知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如下一些重要范畴:1,社会主义所有制:2,社会主义生产力及发展要求;3,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4,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体及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者和劳动所有权;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一劳权制度;6,社会主义劳动的构成一一公共需要劳动和个体需要劳动:7,社会主义价值构成一一公共需要价值量和个体需要价值量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用一条线把它串连起来,那就是劳动者利益要求的认识及劳动所有者权利要求的实现。把握了这一核心要求,无论是总结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还是对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都使我们有了正确的依据。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