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红歌会网 郝贵生:《谈谈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对其前部分的评文如下。
我的评文在多重括号内,敬请读者注意。
最近,媒体上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笔者本篇着重谈谈文化的本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一、文化的本质及其性质
“文化”对绝大多数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了。具笔者所知,它大致有四层含义:一是最狭意义上讲 ,文化就是识文断字,旧社会把凡是上过学,能认识字,能写信、看书的人都称之为有文化、文化人,它与“文盲”相对立。二是特指从事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创作的工作就称之为从事文化工作。我们国家的“文化部”中的“文化”即这种含义。三是指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现象相区别,并与前两者构成人类社会的三种基本现象。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讲的文化就属于这种含义。四是最广义上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凡是人类依靠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语言、文字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符号,它也是最广义上的“文化”。再如研究古代文化,即通过出土的物质文物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本文这里研究的“文化”及其本质主要就是第三层含义即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只有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不存在人头脑外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只不过是对社会许多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认识得出的抽像概念。
除了自己头脑中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外,其他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是作为认识者的我们感受不到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现像,没有在我们头脑外看不到、摸不着,也无法感受的,只能存在于社会的许多人各自头脑中的意识形态。即它不是我们头脑外能感受到的社会现像。
因此“文化”就是,“三是指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现象相区别,并与前两者构成人类社会的三种基本现象。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讲的文化就属于这种含义”的论断是谬误。
任何一个社会,都只能有它创造并且还存在的那部分财富。那怕是现在世界上人口十几亿的数一数二的印度和中国,都不可能有“凡是人类依靠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凡是人类依靠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的被消费掉了,有的自然损耗掉了,剩于的分散在许多主权独立的社会的领土的各地,为各社会的各私人、集体、国家和所谓法人所有,没有生命和思想意识的财富,没有那个能动性将它们“总和”起来。
“精神只能存在于人的头脑中,除了本人能感觉和所有外,其他人看不见摸不着,更不能为其他人所有。而财富只能是存在于人的头脑外能为其他人所有的东西。因此,没有精神财富。【见我发表于红歌会网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无知妄为的吹捧》】”
顺便指出,“劳动”只不过是人的一种肢体行为,是“劳动”得“依靠”人,而不是人或“人类依靠劳动”。
去掉根本没有的“精神财富”,“四是最广义上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凡是人类依靠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无异于就是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或产品了,包括大炮、坦克和原子弹。
因此,“四是最广义上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凡是人类依靠劳动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的论断不能成立。
“本文这里研究的‘文化’及其本质主要就是第三层含义即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由于在我们头脑外,没有“社会的意识形态”,能研究什么。》》》》》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就是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国家政府部门、政党、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物质设施构成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而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等构成思想上层建筑。文化就是指思想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还把全部社会现象区别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中的全部物质现象,社会意识即社会生活中的全部精神现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层次之分: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心理,它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它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系统自觉理论化的反映形式。这种形态有明确的分工,且内部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有低级高级之分,直接间接之分,这是其差别性,同时二者有内在的联系。社会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心理,且影响和指导社会心理,但不能归结为社会心理。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划分意义讲,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或“文化建设”主要专门就是指社会意识中最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就是人,绝不是“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 础)、上层建筑”。
任何事物的力都是事物派生的,都不是事物本身的“基本构成”。事物派生的力绝不会决定派生力的事物本身,从而也绝不会决定这个事物的内在关系。只不过是社会生产产生的“生产力”,同样不能决定产生这个“生产力”的社会,从而同样也不能决定这个社会的内在关系或内在关系之一种的“生产关系”。何况,社会根本就没有“物质生产力”这个东西。所谓“物质生产力”,只不过是根据社会生产出来的稀缺效用事物或财富而被人们认为的“力”,或所谓的社会支配自然的“力”。对此请看我发表于红歌会和的《评360百科的生产力论》,不再赘述。
任何事物由以构成的内在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事物的“基本构成”,而是构成事物的事物内在基本要素。事物内在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多只能说是它的“基本构成”之一。
“生产关系”只不过是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一种。只不过是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一种的“生产关系”,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
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人的社会关系,都只能是社会中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根据什么,只是其中的一种的“生产关系”,居然就会“总和”起来成为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是离开人就不能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且都是既无生命又无意识的,它们其中的“生产关系”,哪有个能动性“总合”起来,而且能凭着什么就会成为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的经济基础”。
何况——如下将指出,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层建筑”。
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离不开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从而由“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形成的“经济基础”,也只能是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离不开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而“上层建筑”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只能是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或形成的。都是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或形成的,凭什么“经济基础”能决定“上层建筑”。
关键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能是同一个社会中的存在。因此只能是同样一批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经济基础”,在同一时间,决定只能是同一批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或形成的“上层建筑”,人哪里来的分身术。这绝对不可能。
当然还有政治。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对社会的统治和围绕对社会的统治展开的活动和斗争。也只能是同样一批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经济基础”,在同一时间,决定, 也只能是同一批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或形成的“上层建筑”的政治。这也绝对不可能。
加之,如上所述,既无生命又无意识的“生产关系”,它们哪有个能动性“总合”起来,形成“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态”,只不过是对存在于社会中的许多的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认识得出的抽像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作为认识的社会对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就是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是伪命题。
“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根据对象事物——社会的什么或哪些现像事实的认识得出的论断。凭什么政治和思想会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能成为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的经济基础”。
什么是社会?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通过矛盾斗争形成统治,使用暴力或强制力和以其为后盾为威慑,并配以意识形态文化的教化,依规矩进行统治,来规制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权力或权利与义务关系,使由思想意织主导其行为的人,实现根本有利于统治者的,依其规矩规制成的规范或制度,有序地活动和发生社会关系,这样统治起来生活的许多的人。
在这样的社会中,哪里找得到什么“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决定的“上层建筑”。
顺便指出,有序的社会关系,就是权力、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有序的社会关系,就是统治者依规矩进行统治规制成的权力、权利和义务关系。
没有统治,就没有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有序的社会关系,就没有社会。把政治统治规制的规范或制度的人与人的权力或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一种的“生产关系”弄成“总和”起来而成的“社会的经济基础”,把对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而且文章的下面居然断言,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绝对依赖性”,是本末倒置。
社会根本就没有什么“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没有“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分和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
一切具有不以我们的思想意识为转移的感受和认识的对象事物,包括他人头脑中的思想意识,都是物质的。“国家政府部门、政党、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与“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一样,通统都是物质的。
而人,只能是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
社会,包括社会的经济,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就是由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构成的。根本就没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什么“经济基础”。根本就没有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什么“上层建筑”,当然也没有“政治上层建筑”。
“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等,不管是什么思想,都是只能存在于人头脑中的思想,绝不可能从人的头脑中跑出来成为什么“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思想上层建筑”。“文化就是指思想上层建筑”是地道的谬论。
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国家政府部门、政党、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物质设施构成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而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等构成思想上层建筑。文化就是指思想上层建筑”的论断,不能成立。
对“唯物史观还把全部社会现象区别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中的全部物质现象,社会意识即社会生活中的全部精神现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在”类似的理论,我在红歌会网的《 就美是什么与《美学原理》主编蔡仪同志商榷》、《<“唯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批评》、《 主体意识与社会规律》等发表的意见,认定为不能成立。为篇幅不能太长,不再赘述。
在人的头脑外,不存在人的思想意识,从而思想意识的现像,包括此处说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学科体系”等的思想意识现像。至于“社会意识形态”,如前所述,只不过是对社会许多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认识得出的抽像概念。
因此,“社会意识有层次之分:......。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划分意义讲,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或‘文化建设’主要专门就是指社会意识中最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谬误。》》》》》
因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部分,属于社会意识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由此导致“文化”的以下基本特点:
1、文化的历史性或者说时代性
由于社会意识绝对依赖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绝对依赖性。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存在是发展变化的,文化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也就是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些文化尽管有其继承性,也有其共性,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他们具有历史性或者说时代性。绝对不能混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的本质区别。也绝对不存在超越于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时代、适用于一切历史时期的“普世价值”的文化。当今对世界影响较大的文化即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影响较大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西方文化(即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存在”,就是以人为“基本构成”的“社会存在”,而人只能是思想意识主导其行为的人。“社会存在”就包括人从而人头脑中的思想意识。因此,人的思想意识绝对不能“绝对依赖于社会存在”。至于“社会意识”,在人的头脑外,根本就不存在。
不是“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存在是发展变化的,文化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而是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人的思想意识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人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也是社会存在。
由于的“本文这里研究的‘文化’及其本质主要就是第三层含义即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除了在我们头脑外,没有“社会的意识形态”外,这里的“文化”,只能是我们头脑外在的对象事物。因为,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还有“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都只能是人头脑外在的社会中的东西。不过,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所以,“文化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只能是我们头脑外在的某类对象事物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
那么,“文化”,作为我们头脑外在的某类对象事物能是些什么东西呢?
“狭义的文化,或的‘精神文化’,只能是我们头脑中的精神的外化, 是指这一类头脑外的现象事物:表示和传达思想意识及其情感,包括表达、影响和教化人的各种主义、宗教、伦理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知识,对人实施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教化的语言、文字、书籍、报刊、演讲、图画、音乐、歌唱、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教育、舆论、宣传活动等。总之,人的思想意织主导其行为形成或制成的,能被他人感知、领悟和认识其思想意识,从而旨在向他人表示和传达思想意识,以实现影响和教化他人的现像事物。【见我在红歌会网的《再谈文化、文明指什么东西 ——驳梁举某文有关的一段》】,“本文这里研究的‘文化’及其本质主要就是第三层含义即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应当是这些东西,不能是“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人的精神或思想意识有三种。其一,是对具有必然性的对象事物以符合其本身规定性为目的的认识及认识到的知识;其二,符合自已口味、利益的头脑外在的对象事物应当是或应当弄成是怎样的想法、主义,对对象事物的审美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其三,幻想。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人用文化能将所有自己头脑中的思想意识及其引起的情感向他人表示和传达。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向他人表示和传达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想意识的语言、文字、书籍、报刊、演讲、图画、音乐、歌唱、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教育、舆论、宣传活动等,而不能是马克思主义是文化,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文化。
除了“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和“超越于社会经济基础”外,高度赞同“这些文化(指所述的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化)尽管有其继承性,也有其共性,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他们具有历史性或者说时代性。绝对不能混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的本质区别。也绝对不存在超越于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时代、适用于一切历史时期的‘普世价值’的文化。”
必须指出,没有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传统文化之居于统治地位和主流的,是为维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文化,必须在根本上加以否定。》》》》》
23年12月5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