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乱弹诺奖新贵托马斯的一首诗

e_ddmm · 2011-10-10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乱弹诺奖新贵托马斯的一首诗

被授予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惜字如金。至今80岁了,只发表过163首诗,且多为短诗,一年平均两三首。他够不够诺奖条件我们且不论他,但至少说明他的认真。他对文学、对诗的认真态度,与当下有些中国作家一个月能写一部长篇小说形成鲜明对照。当然,这样的小说写得快也速朽,上半年出版下半年就朽了。现在我国国内尚未有托马斯的诗集出版。他曾来过中国,中国诗人北岛曾翻译过他的一些诗。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首:

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
我走到那白雪复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
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托马斯作于1979年3月,北岛译)

这首诗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表达,大约可以这样:

茫茫白雪望无垠,
小鹿偶蹄留印痕。
百态千姿活世界,
钝词虚意岂能陈?

不清楚这首诗的本意是什么,我个人理解,他是表达对文学、对现实生活中概念化的现象的不赞成。中国古代有过名与实的争论,西人也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写了篇有名的《反对党八股》的一文,文章列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其中一条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

毛泽东这段话是不是很像对这首诗的诠释呢?我看很像,只不过毛泽东有先见之明,这段话比这首诗早得多。

1964年毛泽东在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一次谈话中说: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十几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二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毛泽东这段话中的“概念”是什么?在语言学上就是“词”,他们是人类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准确反映现实?不一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一旦变成概念或词,就变得抽象了。用抽象的东西指导实际,就可能脱离实际。所以毛泽东不但一向要求学生要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更要求共产党的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陈云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这段时间我国新闻部门把记者“赶到”城市、农村第一线,开展记者“走基层”活动,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编造文章,就出来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民生的好新闻。

可见关于词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不但关乎文学,也关系到一切领域。

中国的自由派为什么不受人待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过于拘泥于“民主”“自由”一类抽象的概念,而脱离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实际。他们以为白宫就是房子,房子就是白宫,不知道北京的四合院也是房子,不知道白马也是马,不知道黄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从上述情况看,托马斯的这首诗还是很有意义的。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4.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7.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0.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8. 掩耳盗铃及其他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王忠新:清除内奸远远难于战胜外敌——苏联“肃反运动”功不可没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