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到《十三钗》在报纸上,新闻上造势了,想一想之前类似的电影给广大群众造成的恶劣影响,包括财产上的损失,时间上的浪费,心灵上的伤害,有些话是不得不说的。
我们不能再象以前一样,口头上骂一骂就算了,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一切渠道,劝阻张艺谋导演不要再继续拍此类垃圾电影了,花个大价钱,制造个真垃圾,还欺骗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花钱买后悔。拍片子就是花钱的事情,拍出垃圾,让观众再花冤枉钱和时间,就是重复浪费的事情了,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事情。
围绕着《金陵十三钗》,有如下关键字:投资6个亿、90%的情节重拍、要的是精品。这些关键字反映的是事实,也反映了拍摄方和投资方的意图。
《金陵十三钗》剧情介绍:(注:引自百度搜索)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对于这么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变态故事,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此事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吗?如果是借着南京大屠杀,加入“妓女”元素,凭空捏造着这么一件事情,我们真要怀疑的险恶动机和阴暗的心理了,想要写书赚钱,不能这么乱搞的,这会把历史搞乱的,这是亵渎亡灵的,是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的。此种意淫,绝非有良心的人能想出来的。
对于这部大导演拍摄的大电影,央视也极为重视,作为文化新闻,专门做了采访,张导演说了,这部电影是表现人性的。不过呢,我要说一句,只要有人在电影中出现,电影都或多或少的表现人性的。只是有的人有人性,有的人有兽性;有的人人性多点,有的人人性少点。演员如此,导演也是如此。希望表现的是人性,而不主要是性。
在看了《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之后,有破口大骂者,有大呼上当者,有默认倒霉者,有茫然若失者,但绝少眉飞色舞者,侃侃而谈者。一般来说,看过了也就随看随忘了。情节是简单的,台词是苍白的,表演是俗套的。但是观众的钱被赚走了,时间被浪费了,情感被欺骗了。
事实上这些严重脱离了人民生活的作品是不可能会好看到哪去的。也不会对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什么提高。
张导的电影,在金钱的裹挟下,宣扬的是权力的威严,暴力的美学,情色的泛滥,场面的无度,缺少的是一般的智慧、公平和正义。或许他的电影的特点就是没有思想吧。靠的是选美制造噱头,情色勾引观众,场面吸引眼球。
一部咋呼着高成本、大制作电影,没有几句经典台词撑门面,实际上是说不过去的。张其实适合的去拍风光片。目前拍是有故事情节的风光电影,代表作之一就是《英雄》。张导的电影此类特点比较突出也比较突兀。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没有比较是无法看出张的电影的垃圾化倾向的。
恰好,这一阵又看了老电影《地雷战》,就更明白为什么如今的电影为什么这么下三滥和没文化了。我希望大伙去看看这部真正的电影,仔细体会里面的人物,情节,台词。再现了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展示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看完了以后,让人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此类电影是百看不厌的,而且很多老电影都是如此,精品就是精品,不是用金钱衡量的、广告吹嘘的、评奖蒙人的。该电影优点不一一说了,总之缺点是不太好总结的。
张的电影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特点一:场面大,无重点;特点二:人员多;个性少;特点三:台词滥,无经典;特点四:没思想,没灵魂。
说一千,道一万,两类电影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少数大腕在演电影,走的是精英路线,是精英创造历史。
一个是:人民群众在演电影,走的是群众路线,是人民创造历史。
这种区别决定了,在张的电影中,那几个大小牌演员,包括无名演员,就象提线木偶,而其余的群众演员则更象是行尸走肉了。老电影中,即使是一个小人物,都会有精彩的表现。
所以看《地雷战》,百看不厌,但是看张的电影什么《英雄》,《十面埋伏》,都是非常煎熬的事情。但是还是有些不吸取教训的观众,屡厌屡看,着实让人费解。
但是《十三钗》,是不是张在错误的艺术道路上,开始拿中华民族的尊严开刀,开始贬低中华民族了呢?十三钗,也就是十三妓是代表了谁的灵魂和人性呢?
这种人性超越阶级的观点,在汉奸电影《色戒》中,发挥到了极致。同样的靠色情吸引观众,宣扬超越敌我的一种价值观。说句不客气的,如果李安你的老母是王佳芝,会不会救一个杀死自己亲人和孩子的汉奸呢?这与禽兽有何区别,连禽兽都不如,即使是豺狼的复仇本性,也会叫你汗颜的。大概也只有禽兽不如的人,才能拍这种禽兽不如的电影吧。猪和人的一个区别标准是:猪永远是猪,人有的时候不是人。
从开拍前的种种选秀选美,造舆论造声势,到最后放到电影院里面,逐步的变成戏弄观众的一出出闹剧和悲喜剧,或许这一切都是张在导演。电影院里,作为被愚弄的观众,都是他导演的一部分,而电影本身只是这出戏的极小的一部分而已,是不是还包括央视的采访呢。
你以为你在看戏,实际上你也在演戏。
以前看张的电影就觉得很纳闷,无论从剧情上,表现手法上,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让我觉得很难受,看的过程中,真不知道接下来还要有多么难堪的对白和情节。这种心情在中国的另一个导演,导演的《无极》中也时有出现,直至有位壮士路见不平,演绎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算是给了个较为公道的评判,解了许多人压抑很久的愤恨。
对于此类大制作的电影,虽然看过以后不至于恨的咬牙切齿,但是在夜不能寐的时候想起这电影骂两句娘的情形还是偶尔有的。因此,一部好的或者稍微普通的电影,应该以不让观众看完有要揍导演两下的冲动为底线标准。
作为中国的观众,对好电影,除了要有恒心和耐心,更要有观看更烂电影的忍受能力和心理准备。但是,话说回来,某些知名的大导演,总不能老是这样折磨人民群众吧。希望导演不要在蹂躏完那帮演员后,通过电影再蹂躏观众。搞的观众空悲切了。
这些年来,精神世界上比较空虚的中国人民,在假消息中分辨真消息,在文化垃圾中拣点干货的生活之余,上了此类导演们的当已经太多了。你醒悟的,我呼吁不要再上当了,你不醒悟的,也不要继续沉沦下去了,就让这些导演和演员们自娱自乐吧,自我陶醉吧。不喝彩,就是净化电影界的文化;不鼓掌,就是对电影界堕落的救赎;不捧场,就是对那些沦落电影人的拯救。
对于这样的电影,全国人民,该罢看就罢看,绝不手软,绝不气短,一定要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不看就不看了,也不会缺胳膊少腿。品味垃圾,回味垃圾的滋味不是那么好受的。
希望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中国电影的早日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尽一份微薄之力。
不禁要问一句,在金钱统治下的中国电影,要么继续当金钱的奴隶,继续庸俗下去,要么摆脱金钱的奴役,回归到民间,除此以外,还有别的道路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