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郭松民:《温州一家人》:温州人精神需要升华

郭松民 · 2013-07-03 · 来源:郭松民新浪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温州人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字:“钱”!和犹太人相似,钱是他们的信仰。但做为“中国的犹太人”,温州人必须牢记:犹太人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里才领悟了国家的重要。温州人应早早地把 “经商报国”做为自己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才可能续写辉煌。

  温州人常常被人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雅号?盖由于温州人特别善经商,也特别能赚钱。其中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许多人没有注意:犹太人长期没有祖国,四海为家。温州人也是四海为家。

  晚近三十多年的中国,总的来看,是人们的经济自由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国内市场存在巨大空白,这就为温州人闪转腾挪,发挥自己的经商才能预留了空间。温州人从家庭作坊、摆摊叫卖、沿街推销起步,一路走到前店后厂、股份合作、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网络贸易等,谱写了一个个积聚财富的精彩故事。

  36集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温州农民周万顺,在温州创业潮兴起之时,就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13岁的女儿周阿雨送出国外谋求发展,自己则把老宅卖掉,带着妻子赵银花和儿子周麦狗背井离乡来到温州市区。由此,一家四口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写。进城的周万顺从拾荒做起,皮鞋、开关、灯具、石油……什么赚钱做什么,终于发财。

  应该说,《温州一家人》形象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温州人精神。什么是温州人精神?著名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三访温州后,将其概括为“不甘落后,敢为天下先,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并且不断创新”的精神。经济学家钟朋荣则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这两种概括,不相伯仲,都有道理,优点是勾勒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外形,缺点是没有点出温州人精神的内核。那么,温州人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字:“钱”!温州人特别爱钱,特别能赚钱,也特别依仗钱。和犹太人相似,钱是他们的信仰,钱是他们的精神图腾,对钱的渴求和狂热追逐,使他们辗转反侧,五内俱焚,焦虑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那样一刻也不能安宁。钱驱使他们背井离乡,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温州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钱为他们带来荣誉,使他们获得了支配他人的巨大力量,但有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地捞钱,恶俗而又不失豪放地使用钱,也让他们饱受指责。诚如周万顺所言:“想赚钱呢,脸皮厚一点,嗓门大一点,胆子再大一点,钱就哗啦哗啦进来了。”

  仔细梳理一下《温州一家人》的故事脉络,我们会发现,温州人在处理“钱”与“家”的关系上,和其他地区的中国人是不尽相同的。一般中国人的概念是“赚钱养家”、“赚钱发家”,把“家”视作赚钱的最终目的,但对温州人来说,“家”却是一个赚钱的基本单位,甚至干脆就是一个赚钱的机构和手段。比如全剧一开始,周万顺执意要送13岁的女儿周阿雨去意大利,显然不是出于亲情的考虑,更非一个视女儿如掌上明珠的父亲惯常所为,而是他认为这其中存在巨大商机。此后,周万顺和儿子周麦狗、妻子赵银花不断因为如何赚钱的问题摩擦、争吵,甚至一度闹精神失常的边缘。剧中借一位意大利人之口对周阿雨说:“你们中国人太不可思议了,为了过上好日子,父女都可以反目成仇。”

  对温州精神中所蕴含的这种价值观,做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都是不必要的。周万顺式的温州人这种嗜钱如命的精神,使得他们成了中国市场经济中一条不折不扣的“鲶鱼”,发挥了激活中国市场经济的“鲶鱼效应”,他们给国内其他地区的人以深深刺激,对他们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观念构成巨大冲击,他们掌控的冲击力极强的现金流,在楼市、股市、煤矿、油田之间四处流动,兴风作浪,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能有今天这幅面貌,温州人居功至伟。

  其实,温州本地学者对周万顺式的温州人看得更清楚。温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就认为:温州人精神是特定历史阶段一种有效的商业文化精神,不具备超越时代的永恒性。事过境迁后,温州人精神可能会显现出其负的一面,胆子大可能会演变为致命的自负,过于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可能导致唯利是图,温州人那种市俗化、功利主义的入世精神可能会阻碍他们的视野和人生抱负。温州企业家要认识到,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谋求利益的机器,同时还是社会资源的利用者和权利行使者。温州不缺乏暴发户,但是温州缺乏一点贵族精神。

  如果说,马津龙教授的归纳,是对草莽阶段的温州人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话,那么《温州一家人》则是温州人精神的一个感性总结。周万顺一家的兴衰史,他们的拼搏、痛苦和快乐,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光荣与耻辱,他们的泪水与笑容,使我们感慨万千,嗟叹不已。

  也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草莽阶段的温州人精神已经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温州人精神需要升华。第一步,要理顺“钱”与“家”的关系;第二步,则要理顺“家”与“国”的关系。做为“中国的犹太人”,周万顺式的温州人必须牢记:犹太人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里才领悟了国家的重要。温州人决不能重蹈覆辙,应该早早地把“产业报国”、“经商报国”做为自己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温州人精神只有完成了升华,才可能续写辉煌,温州人群体做为中国人当中一个独具性格的群体,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荣的一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