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2年前瑞典文学院颁出那个诺奖,中国就同时出了一个"文学大师"和"文化汉奸"。
高呼"文学大师"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世界文学界的最高奖项和至高荣誉,能获此殊荣,就足以证明这位诺奖得主是一位顶级文学大师。
断喝"文化汉奸"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早已沦为美西方政治正确的工具,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砸在此人身上,是因为此人的作品充斥着汉奸之声、卖国之音、侮民之言和辱族之论。
那么,此人究竟是文学大师还是文化汉奸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诺贝尔文学奖。
众所周知,诺贝尔因发明炸药闻名于世、富甲一方。炸药的问世,给开采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高效,但炸药的滥用,却给战争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惨烈。晚年的诺贝尔因自己的这项发明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自责,因此在遗嘱中用自己的遗产设立了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和平、文学五个奖项,意在奖励那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人们。
和其它任何刚设立的文学奖一样,早期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欧洲贵族文人圈的自娱自乐。等到有实力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多后,奖因人贵,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这才逐渐扩大。
由于欧洲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傲慢,早期的评奖方向一直以欧洲为中心,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一度被欧洲作家所包揽。在欧洲人眼中,只有富裕的国家才有文学,贫穷的国家是没有文学的,即便是当时正在发展中的美国,他们也不屑一顾,直到美国在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他们才另眼相待。正因为美国成了西方马首是瞻的霸主,诺奖评选的话语权也逐渐被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所掌控。
分析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可以看出,获得诺奖的欧美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是描写温暖的人性、乐观的精神、超然的心态;而其他国家获得诺奖的作家作品,都是清一色的刻画黑暗的社会、愚昧的性癖、扭曲的心态。
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有了最起码的认知,我们再来看一看此人的获奖作品。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此人通过创作手法传递其错误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关于此人是文学大师还是文化汉奸问题的辩论变得更为理性,先跟大家简单阐明一个概念——隐喻。
我们知道,文学评论中提及的隐喻和文学修辞中的隐喻,有关联但不等同。不过,虽然说法有异,但本质还是相通的,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它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
二、把主观倾向性以写实为名堂而皇之地置于叙事结构中;
三、隐喻这个魔方玩得好,就能把真说成假、把是说成非,而且让信息接受方信以为真。
四、人类创造的神话、宗教、艺术等文化符号,都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
五、隐喻类似于潜台词、话外音,即的真实思想与意图通过人物外在的言行慢慢渗透出来,通过对人物、事件、背景的独特叙事与描写,来间接表明其对世界的褒贬态度,因此必须细加咀嚼,方能领悟。
此人的作品之所以被正直的、正义的、爱国的读者所否定,原因就在于他们搞清楚了此人正是通过隐喻手法对八路军、中国女性、中国大众、中国革命史进行无情的嘲讽、挖苦与否定,包括其在诺奖颁奖大会上的叙事性致辞,亦是如此。
而此人的拥趸之所以拼死捍卫其荣誉与地位,原因在于:有的读不懂其隐喻,不了解其真实的思想认识;有的虽然读懂了,但他们觉得其隐喻满足了他们对现实不满的渲泄。前者犯糊涂还情有可原,后者顽固不化,则不可理喻。
在此,希望不懂此人隐喻的拥趸们能够睁大眼睛,看清楚此人躲在隐喻后面的真实嘴脸。
《蛙》是此人获诺奖的长篇小说,题材聚焦中国的计划生育,以其敏感性获世人关注。
因篇幅有限,笔者不对《蛙》全文进行分析评价,仅就其中一段文字的灰色甚至黑色隐喻,帮助大家了解此人思想认知上的问题。
先上原文: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没看过这部小说的网友可能会对这段文字感到突兀,笔者再概括一下此前的文字大意:
姑姑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接生医生。她的父亲,也就是我大爷爷万六府。大爷爷是八路军医生,先学中医,后跟白求恩学西医,白求恩死后他回家养病。大爷爷原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人,病愈后被胶东军区强行要去。日军司令杉谷率兵扫荡,坐骑大洋马被地雷炸翻,他弃马逃走。大爷爷救活了这匹马,并成了夏团长的座骑。后来此马恋旧,咬断缰绳逃回平度城。杉谷得知八路军医院院长就是把死马医活的神医万六府。杉谷司令也学医,惺惺相惜,总想把大爷爷招降过去。便从《三国演义》里学诡计,派人把我老奶奶、我大奶奶、我姑姑绑架到平度城中,扣作人质,然后派人送信给我大爷爷。八路军许司令和黎政委得知后联名写信给杉谷,警告他如果他敢伤万六府三位亲人一根毫毛,胶东军区将集合全部兵力攻打平度城。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说中的这部分叙事,有着怎样的隐喻:
一、侵华日军司令不是我们通常认知中的杀人狂魔,而是能打动中国人的小青年:白脸白眼镜——纯洁;戴眼镜说流利的中文——文化人;文质彬彬,使用尊称——有礼貌;被中国人救活的马咬断缰绳跑回平度城——人有义,马有义。
二、杉谷从《三国演义》里学诡计——杉谷的绑架行为是中国经典教唆的,坏的不是杉谷,是中国文化。
三、被绑架的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没受罪,对日军司令没坏印象——日军原来不是侵略,真的是来建东亚共荣圈的。
四、被绑架的中国人内心感受日军司令的好,对外却说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决不动摇——原来日军的坏是中国人编的,中国人宁死不屈英勇抗争也是编的,原来整个抗日史,就是谎言史。
以上,就是此人通过隐喻手法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
类似的隐喻,在此人的作品中不是偶显,而是常见。此人的文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由此可见一斑。
请问,这样的“大师”还值敬重吗?这样的诺奖还值得称道吗?
窃以为,一个认贼作父的文人,得一笔美西方政治正确的奖赏,算不上文学大师,也算不得文化汉奸,而是文化汉奸大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