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国创造的几个问题
田忠国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飞跃,但这个飞跃并非易事,我想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创造是个自由思想的问题
从中央到政府,几年来一直强调强化中国创造问题,这是从产品低端走向高端必须跨过的门坎,这个门坎跨不过去,中国就会一直遭受科技大国、强国的剥削。应对科技大国、强国的剥削,不是个抗议或反对的问题,而是个科技实力对科技实力的问题。
但是,创造源自哪里呢?
1)、创造源自思想的自由。二千多年前老子就说:“有生于无。”有是什么呢?要知道“有”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就必须先知道“无”是何物,如果不知道“无”是何物,有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在我研读老子的感觉中,老子的“无”从物质本源的意义上说是“道”,从人类的认知领域上说,“道”则是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道”与“思想”二者实是二合为一,分而为二的。正因为如此,到了宋代,朱子“理学”再度焕发出老子思想的光辉。
思想是烛照物质世界的、人类的智慧之光。但我们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思想源自哪里?我个人以为,思想既源于人类智慧的积累,又源于人类自由而不羁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思想源自三大基础,既:独立、自由与积累。
2)、创造源自独立精神。自由不羁的思想,如果没有独立精神作为支撑点,其实人类既自由不起来,也无以不羁,所谓把思想放飞到自由的天空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说自由是思想的空间的话,那么,独立精神则是思想的翅膀,也就是说,人类如果仅仅有自由而没有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思想放飞的翅膀。
3)、创造源自人类智慧的积累与对未知的追索
如果说自由是思想的空间,独立精神是思想的翅膀的话,人类智慧的积累则是思想放飞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思想的放飞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最后一个未知是什么呢?未知,是思想的方向,当然,在思想放飞之初,那个方向可能是莫名的、模糊的,但在思想升高的过程中,人类将逐渐意识到思想的方向。
二、自由思想是个制度保障的问题
我不知道在别的国家自由思想是个什么问题,但在中国,我以为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个制度保障问题。从近期我被莫明的监控经历上看,我强烈的感受到,在中国,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
对于制度保障思想自由的问题,我以为应该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突破阻力,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人们一思索新问题马上就被监控起来,人怎么去思索?没有思索,又怎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不解决新矛盾、新问题,难道让新矛盾、新问题毁灭共和国不成?还有,没有制度保障,人们又怎么为国家、为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一个国家连她的人民主动尽职尽责都保护不了,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不是太过悲哀了么?
我希望中央高层能听到我的声音。
三、制度保障是个保障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问题
制度保障到底保障什么呢?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比如说经费问题,但中国的问题不是个经费问题,而更多的是思想自由和独立精神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中国,人们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不仅得不到重视、得不到支持,还受到莫明的(监控)迫害,比如,我不知道哪个部门对我实施监控,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因为人家的监控与调查都是秘密的。我个人以为,如果不在制度上保障人们的独立精神和思想自由问题,中国提倡制度创新也好,科技创新也罢,最终都很难达到中央的预期的目标。
四、独立精神是不断再造思想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为什么一再强调独立精神?原因很简单,因为,独立精神是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一切都源于思想的创新,没有思想的创新,怎么可能有其它创新呢?世界上有谁见过天上掉馅饼的?如果没有人见过,那就从保障培育人们的独立精神开始,以独立精神为基础,创新思想、创新中国文化、中国制度。所谓思想创新,就是一个思想再造的过程。而思想再造的过程,其实是从怀疑已有开始的,也就是说,这是个怀疑、否定、肯定、再否定再发现的过程。不容怀疑就是不容创新,因为,任何创新都绕不开怀疑与否定。
五、创新的逻辑与逻辑的创新
怀疑、否定、肯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是个创新的逻辑过程。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可以背离创新逻辑的创新,如果有,我不知道,只得请方家高手指教了,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只能按照逻辑的创新调整思维方式了。
在这个创新思维逻辑之外,还有系统程序逻辑、制度逻辑、管理逻辑等等问题,但与本文虽然有关,但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故略而不述。
其实,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社会价值秩序,而维系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机制的,既是制度机制导致的结果,也是社会价值秩序催生的结果,但是,不论何种创新,都离不开思想的创新。
但愿中国创造在创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