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张广天:农业小资

张广天 · 2006-07-03 · 来源:张广天的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农业小资
  给小资做点技术定性:
 
  一、小资90%来自农村,一般还是比较贫困、边缘的农村,儿童时期基本没有吃过冰激凌、没坐过几样交通工具、没见过啤酒、不知道在茶以外还有咖啡、可乐之类的饮料、没读过西方诗歌和剧本、不可能去影院看电影、博物馆和游泳馆也是偶尔从书上看到的。
 
  二、小资多出生在大男子主义严重的家庭,成长期普遍遭受过程度不同的家庭暴力,非常缺少“关爱”,不论在外面与人发生什么冲突,回家准是先挨老子一个臭巴掌,从来没有申辩的机会,被傻爸爸管得太严(这类傻爸爸一般都是在单位受尽领导欺凌,回家作威作福杀熟的一类)。
 
  三、小资读书的学校一定是个最SB的学校,从小到大一次都没碰见和他投缘的老师,从来没有一个领导欣赏过他。因为先在家里被老子打傻了,进了学校也从来不敢反抗。
 
  四、小资和小资恋爱,命运也比较惨。尽管非常痛恨他的前辈,但举手抬足间还是爸爸大男子主义那老一套,结果气走了美眉,却始终不明就里,或一夜之间变成愤青,或一觉醒来学流氓痞子。但小资的命运永远是小资,他除了把美眉看成有消费成本的昂贵奢侈品,从来就未解风情。
 
  五、这样的小资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学,不幸考上了进城,就傻了眼。城里的一切对他都是新鲜的,为了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他必须买一千张外国碟片,他必须喝可乐去星巴客,他必须先买点假名牌混迹人群,他必须跟上一切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的潮流……一句话,他必须紧紧盯住风口浪尖,生怕暴露他的出身和伤痕。其实他的劳动者出身是可以令人骄傲自豪的,他却想掩住这张底牌,恨不得脱胎换骨地爬到另一边去。
 
  六、所以,小资喜欢精英,喜欢右派,喜欢电子时代和快餐文化(当然,工业时代和正经文化是什么他没见过)。
 
  七、当然,小资是不幸的,是压迫和奴役的产物。他没见过好的,一次也没有,因此,他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把别人吹嘘的东西当成真的。小资骨子里还是农民,迷信是他习惯性思维。但要让小资参加迷信团体,迷信的外壳要包装一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层外壳不能有农村生活的符号,比如会道门要改成武侠小说,仙女要说女神,xx功要说成催眠术,群艺馆要换称画家村或者798。
 
  八、小资最恨爸爸和老师,进一步痛恨领导和英雄。但小资又最孝顺爸爸,最敬重老师,甚至最忠于领导,最崇拜英雄。成功的小资,正不知不觉中,从媳妇熬成了婆婆。
 
  九、小资中,在城市或乡镇长大的,也符合本文定性,只是他的家庭和环境非常接近农村生活。严格地讲,经济条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社团的奴性特别重。
 
  十、不过,看完以上这些,很多人会问,难道有人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吗?是的,尽管小资数量不少,我国的教育和家长有点愚昧,的确还有更多的人是在有爱的体验中长大的,他们撒过娇、被成人社会放纵过、被一些群体关注和包围过,那些人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多么拮据,但爱的营养可以使他非常宽松和健康地走完一生。
 
  (注:也有人天生性格坚强,即使在上述环境下成长,也尽一切可能伸张自我。这样的人有福了,因为愚昧和落后成了历练他锋利的磨刀石。)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木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