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52)
听婵释禅
当前,中国各方面正在就如何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构建和重塑国家强大软实力等的重大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着广泛的讨论和献计献策。本文则应用听婵释禅的“世界文化架构理论”,侧重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一下专门探讨,希望有高手批评指正。
大家都知道,不管我们采用怎样的“文化体制框架”,或是叫“文化制度框架”,或是通过“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这种根本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或是通过五花八门的“文艺”承载体等形式化的“筐”去承载、装载、传播、宣传和创新“文化”。也即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方法和途径,或是叫采用现代化信息传播宣传贮存灌输洗脑手段和工具等进行有效快捷的整理贮存、宣传交流和创新创造 “文化”,但宣传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则是至关重要的。更何况是在“文化”这个主语的前面,加上了“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限定词的定语了呢!
也即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文化”是什么?“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怎样“内涵和外延”的专门性文化?是怎样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先进文化?怎样通过吸收所有人类文化有益的精髓、精华和精神,建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体系”的主要核心内容什么?只有把以上这些前提性的问题搞定了,才能谈得上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当然,一个好的“文化体制,或是叫文化制度”,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而一个坏的“文化体制,或是叫文化制度”,则要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很大的破坏拆台的负面影响和作用的。
一、什么是“文化”?
前面说过,要以听婵释禅的“文化理论”专门论述这一问题。因为这一“崭新的认知体系”更容易把许多莫衷一是的“文化理论”难点热点问题概括描述的更清楚明白。
什么是文化?听婵释禅下了一个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
“对“文化领域、文化体制”等概念的界定。凡是提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等这些活动以“知识、技能、思想理念、理论依据和哲学方法论”等的学理、学技、学术、学艺和意识形态等理论、思想理念内容的所有领域,都属于“文化领域,或是叫文化体制,或叫文化制度”等。政治体制,简称“政体”,也可以叫“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等,是与“经济体制、或叫经济制度、或叫经济民主制度,以及“文化体制、文化制度”等相对应,并相辅相成地构成了“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 而象“文化体制、文化制度、文化领域”等的这类概念,与“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领域”,以及 “经济领域、市场经济领域、计划经济领域、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等的概念一样,虽然在“定义”上的指向和表述的角度等会有一些差异,但其“宏观含概的基本内容”则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指向“同一运行体”的那么点屁事。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理念”等的思想性学科领域。其更主要的任务和功能是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提供“理论和思想理念”等的服务和支撑。
“文化”,是“知识、技巧、技艺、观念、传统、技能、学说、学理、学问、思维、常识、思想、理念、方法论、理论”等等所有能指导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行为和实践活动的“信息集合体”。我们用简化的概念---“思想理念”这个词加以概括(后文将主要以“思想理念”这个概念简言之)。人类所有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行为和实践活动,都是受这种叫做“思想理念”的“文化”所支配的。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和实践。不仅死人和植物人等“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的事实可以实证之,而且即使是一个农民,如果没有一点种植庄稼的“常识、知识和技能”等,其就没法去种植庄稼。而种植庄稼的“常识、知识和技能”等,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政治家的治国安邦,则不管其采用怎样的“思想理念”做为指导地去治理国家,其都得通过学习地选择并采用一些别的政治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的“思想理念”,或是采用自悟和自己创新发明的治国安邦的“思想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政治实践。而政治家所采用的所有治国安邦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的“思想理念”,就是治国安邦这种“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管是小到种田,大到治国安邦,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要受到其掌握和创新发明的“知识、技巧、技艺、观念、传统、技巧、技能、学说、学理、学问、思维、常识、思想、理念、方法、理论”等的“文化”的指导和左右。这就是人们们常说的:“思想或思想家统治世界”的原因。当然,“思想家”是统称,其是要划分为“政治思想家、军事思想家、经济思想家、科技思想家、哲学思想家、社会思想家、文化思想家”等的无数学科之“思想家”,或是叫“理论家”的。而这个世界,显然是由这些叫“思想或是思想家,或是理论家”的东西所真正意义地统治着。
任何一种“文化”在现实世界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其本身是分不出好坏优劣的。只有进入到了人类的阶级社会,并在“文化”的前面加上有如: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本主义的文化、爱国主义的文化、卖国主义的文化等,才能在不同人群的认知体系中区分出好坏优劣来。而这个评判标准:就是对人类整体或部分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这样一些基本大原则和大前提。比如:“转基因”做为“科技主义文化”的一种思想理念内容和实践成果,其好坏优劣的评判标准,显然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了。如果是对人类“有害”,那就是一种坏的、恶的科技文化思想理念和实践成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肯定也是“环保主义文化”所排斥的科技思想理念了。
文化是一种“思想理念”的思维性东西。这种思维成果,通过代代积累和传承,变得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博大精深,并可以通过口头传诵、书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小说诗词歌赋戏剧等多种文艺等的载体形式进行流传、记载、储存、承载、积累、传承、传播和宣传。那些久经大浪淘沙而历久弥新的“文化”,就是人类思想理念的“精髓、精华和精神”。而那些时尚一时,过后都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文化”,就是应用时空有限的思想理念。
二、“文化三大级别类型架构理论”对各种文化架构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把“人类全部文化的内容”,从宏观大视角分出个主次里表来,听婵释禅提出了“文化的三大级别类型架构理论”,以方便人们对“人类庞大的系统非系统的“思想理念”多元化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把握和主次分明地抓住文化发展潮流的主要矛盾。
按“级别类型”科学分类的理论方法,将“文化”大致划分为:一是把原始共产主义文化、奴隶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封建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共产主义文化和共产主义文化等做为“最高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其虽然都是“同级别类型 ”的文化,但其却是具有“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走向。
二是把“管理主义文化、科技主义文化、国际主义文化、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国家主义文化、文艺主义文化、英雄主义文化、环保主义文化、儒教主义文化、理想主义文化、实用主义文化、现实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教条主义文化、卖国主义文化、投降主义文化、买办主义文化”等的几十种“思想理念”的文化体系、或是叫“文化思想潮流”做为“次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 “次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是为“最高级别类型”文化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的,并也在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各国或是各民族“自身”的“管理主义、科技主义”等的这类“思想理念”的多元化文化体系。 其特点:是不管在怎样的社会形态里,其做为一种文化思潮都是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有时某个文化思潮还能上升到很显要的位置,比如:“儒教主义文化”这种“次级别类型”的文化曾经有过的辉煌,但其始终处于“最高级别类型”文化的附属服务文化地位。 当然,“最高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也具有指导和指引“次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的重要作用。
三是把世界各门各派的所有各种学说、学理、学术、学技、学艺、杂谈等的文化,归类为“第三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第三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是为“最高级别类型”和“次级别类型”文化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并也在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各自门派或是思潮自己”的思想理念体系当然,“最高级别类型”和“次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也具有指导和指引“第三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添砖加瓦、丰富完善,或是破坏拆台、批评批判”的重要作用。
从以上对“文化”的纵向、横向分类中,我们可以站在宏观的大视角上,清晰明确地把握住“人类文化的全部架构内容,以及知道哪些是主流文化,哪些是依附、辅助的非主流文化”等。而正是这“三大级别类型”的所有不同文化内容的总和,才构成了“文化”这一庞大的系统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比如:“儒教主义文化”经过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丰富完善,就算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化的思想理念体系”了。而那些虽独立,但不成熟、非体系化,且只能做到一知半解的学科,或只有只言片语的技艺、杂谈等思想理念的文化,则属于“非系统的思想理念”。至于把“文化”分类成“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爱国主义文化、卖国主义文化,以及零散的学说、学理、学技、学艺”等的不同文化级别类型和体系,也就形成了“不同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而关于“文化”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是可以这样理解的。而根据这样一个“文化架构理论”去进行“专门性文化体系”的架构,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我们要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大发展大繁荣“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呢,这显然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文化”这种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专门性、专业性文化”的选择性推崇和热爱。因此,在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以及人类文化的全部内容架构等有了概要了解的基础上,还必须对“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本质性的认知和认识。否则在不知道“社会主义”是个什么的糊涂状态下,又如何可以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呢?
听婵释禅给“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下了一个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定义,即社会主义: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和按公权力分配”做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分配方式,并“主导和统领”绝大多数社会财富的“相对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平合理”的分配,而“按资分配和以公权力谋取私利分配”方式则处于“极为次要和补充”的社会财富分配地位而形成的社会基本经济形态。
也即只有采用“以公有制为基础、为载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并必然会采用“以按劳分配和按公权力分配为主导和统领,以按资分配和以公权力谋取私利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方式组合形态”,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由此可知,“共同富裕”,或是叫“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样的思想理念,无疑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核心”的价值思想理念了。这时所说的“共同富裕”和“社会财富共享”,是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共同富裕”和“社会财富共享”。不仅包括人类赖以“衣食住行用”等的“物质财富”层面的相对均衡分享式的共同富裕,而且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情操、遵纪守法、理想信念、娱乐安全”等的“精神财富”层面的提升高尚式的共同富裕。
而“以公有制为基础、为载体”,则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采用的必然且必须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而如果采用“以公有制为基础、为载体”的经济载体形式,则就会必然形成“以按劳分配和按公权力分配为主导和统领,以按资分配和以公权力谋取私利分配为补充”的“分配方式组合形态”,也只有这样的“分配方式组合形态”指导和统领的“市场经济之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也才能必然地实现“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也即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组合形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且有效的途径。
当然,这诸如“公有制、按公权力分配、按劳分配、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正合理、互助合作、科技效率、全局发展、理想信仰、信念爱国、改革开放、组织管理、规划计划、调节调控、监督约束、节能环保”等等的“文明进步”的思想理念,其不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而且也是为实现这“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服务并促成其实现的思想理念。 比如:只有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正合理”了,才能实现“人人有份的共同富裕”;只有把“以人为本”中的“人民”当成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资本家地主”等少数人的那个“人民”,才能做到“人人有份的共同富裕”;只有进行“公有制互助合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并采用高科技先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等手段和工具了,才能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等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才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可以充裕分配的“大蛋糕”;政府、企业、家庭等各层级组织体,只有对经济运行体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规划计划、调节调控、监督约束”,才能使经济运行体的运行实现“良性循环和合理演变”,才能避免各种形式的金融经济危机对经济运行体的破坏,才能保证“共同富裕”水平的稳定与提高;只有“节能环保、有机低碳”,才能提高“共同富裕”的生活质量,等等。虽然各种思想理念的具体指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直接或间接,其努力方向都是一致的,作用都是可以形成合力的,其不仅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而且也都是指向“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伟大目标的,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理想的“最核心”价值思想理念进行服务和提供支撑的。
很显然,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指以“马列毛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理念为主导和统领,围绕“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吸收有助于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发展的人类全部文化的“精髓、精华和精神”成果,形成具有推动、服务、支撑和保护社会主义实践和实现作用的庞大系统的“思想理念”体系。
“社会主义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理念”的思想性学科领域。其更主要的任务和功能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提供“理论和思想理念”等的服务和支撑的。
四、“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架构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内容
一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架构。从“文化的三大级别类型架构理论”来看,“社会主义文化”是“最高级别类型的文化”,是仅次于“社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文化”,并比较充分地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高级社会形态思想理念体系。所以,“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架构,就是要以“马列毛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理念为主导和统领,不仅要“横向”地吸收其他有如“封建主义、封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最高级别类型文化”中有助于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精髓、精华和精神,而且还要“纵向”地吸纳与“社会主义文化同方向”的有如“科技主义、爱国主义、管理主义、国际主义、环保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文艺主义”等已经系统化、体系化的“次级别类型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精髓、精华和精神;不仅要“纵向”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政经文史哲、农商军科工、医玄佛儒道、孔孟老庄周、诗词曲歌赋”等“非系统”的各种学说、学理、学术、学技、学艺、杂谈等对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添砖加瓦、丰富完善”作用的“第三级别类型文化”中有益的文化精髓、精华和精神,而且还要吸收全世界各国的各门各派有益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精髓、精华和精神,以便形成有助于推动、服务、支撑和保护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一最核心价值思想理念的实践和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体系”。 只有形成这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架构体系”,并进行庞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系统工程建设,就必然能够建立并形成围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特征和最核心价值思想理念”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体系”。
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体系”。听婵释禅尝试地将“社会主义本身”和“其他十几种有助于推动、服务、支撑和保护“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形成的“最高级别类型文化和次级别类型文化”等的重要思想理念汇集在一起,集合成相对具体明确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体系”。
“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内容大至包括:诸如“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公有制、按公权力分配、按劳分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正合理、互助合作、科技效率、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宏观全局、效果效益、理想信仰、爱国保国、改革开放、组织管理、规划计划、调节调控、监督约束、公共公益、节能环保、有机低碳、英雄表率、模范榜样、求真务实、自由人权、和谐稳定、协调可持续、市场经济之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和合理演变”等等的重要思想理念(当然,不仅还需要补充这类“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而且在这里提出的这些也不一定很准确),就是代表社会主义文化最“文明进步”的价值思想理念的精髓、精华和精神,其无疑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并结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而这些“核心思想理念”,无疑是“马列毛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精髓、精华和精神。也即只要你是个理性、客观、智慧的人,你就能从“马列毛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找到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在主导和统领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当然,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最核心价值思想理念”要求的思想和表述,不管其是什么时代的领袖,还是什么时期的思想家,其的“思想理念”也是完全应该属于“马列毛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范畴的。对此就不一一论证、实证和例证了。而对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违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都要被人们称之为“不道德”的行为。比如:违背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正合理等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就会被“社会主义者”说成是“不道德”;搞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就会被“环保主义者”说成是“不道德”;搞韬光养晦等就会被“英雄主义者”说成是“不道德”;搞卖国求荣等就会被“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说成是“不道德”;搞缺乏规划计划的私占乱建就会被“管理主义者”说成是“不道德”等等。
“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不是建立在毫无文化基础之上的空中楼阁,而是在确立了自己的“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公有制、按公权力分配、按劳分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大原则、大前提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几十种有助于、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高级别、次级别和第三级别类型”等的“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等的精髓、精华和精神而建立起来的,是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精髓、精华和精神的空前大荟粹、大集锦。除了共产主义外,其它任何“这主义、那思想”,其光辉照耀人类的程度都如“太阳与群星”之间的天壤之别。
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公有制、按公权力分配、按劳分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核心、最实质价值思想理念”的“大道”这类“大原则、大前提”来主导和统领,并以此做为最终的评判和检验标准。任何不符合这一根本评判和检验标准的只为少数人谋利益、谋福利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设,以及依据这些“道德之母”所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等,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要求的。
五、“文化的趋同和同化规律”,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趋同和同化”全世界
文化的趋同和同化规律: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各国“文化”在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和相互斗争的基础上,不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和客观存在,而且还存在不断地走向“文化趋同或是互相同化”的现象,这就是“文化”的趋同和同化规律。也正由于飞机轮船火车高速路互联网等的交换交流手段和工具的跨越式进步,才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在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大交流、大融合和大矛盾、大斗争。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交流、大融合、大互补、大冲突、大矛盾、大斗争,才使很落后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赶了上来,使太超前的有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拉了回去,而这种“追赶和后拉”的“趋同和同化”的力量,是来自世界某些“主流文化”国家的“文化自信力”和锲而不舍和平演变的顽强“文化坚持力”,和其文化播撒在其“市场经济运行体”的实践后,所显示出来的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优势而形成的。哪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力、毅志力和坚持力强,哪个国家的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指导所显示的优越性和优势强悍,哪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世界文化的“同化”者,否则就是文化的“被”同化者。
也就是说,在这个文化发展程度极不平衡的世界里,你不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去“和平演变”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那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就会“和平演变” 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而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来说,也完全符合这种文化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逻辑。比如: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封建资本主义文化泛滥成灾问题,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灌输和演变”的力度减小,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的合理有效指导的迷失所致。
也正是这种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力量的多年来的反复较量,才出现了当今世界的“三股文化洪流”蘖合杂交而形成的有如“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共产主义”等的特殊文化结构或是架构形式。但人类文化总的发展趋势,则是世界文化正在向着“文明进步”的“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主流文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他的“自信力、毅志力、坚持力和优越感”,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形成可以规避所有“四大类九个类别”的金融经济危机表现形式,并形成“共同富裕”这一无与伦比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优势,去坚决、持久、广泛地对所有落后社会制度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的影响、灌输、洗脑和演变,并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征服作用,使其成为有说服力的“同化者”,进而把“社会主义文化”推到“世界主流文化”的地位。也只有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灌输、洗脑和演变”的强有力的“同化趋同”过程,也即实现世界各国政府都以“共同富裕、公有制、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的思想理念为执政理念,并在全世界全面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这个世界各国之间“你争我夺”的对财富的剥削压迫掠夺和侵略战争才会停止、终止,世界各国人民才过上和平稳定安宁的幸福生活。
六、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文化体制,或是叫文化制度,是能否有效地把“文化”储存、承载、传承、传播、交流、灌输和宣传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思想家们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类思维的学术观点、科技学说、思想观念和理论建构等的总结、交流和创新创造而言的,这是一种“思想理念”的创新创造过程。至于“口头传诵、书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小说诗词歌赋戏剧等多种文艺形式等,则是把那些思想家们创新创造的“思想理念”信息进行承载、宣传和传播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途径。而“文化体制,或是叫文化制度”,则就是通过一定的有如“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等企业事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有组织、有领导、有规模、有传播方式和途径地对这些“思想理念”信息进行流传、记载、储存、传承、交流、传播、宣传、灌输和洗脑等的过程,用以统治和占领人们的头脑,并使人们再运用这些“思想理念”去从事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的各种实践活动。
灌输到人们头脑中的是“好的思想理念”,或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理念,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就会结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等的果实;灌输到人们头脑中的是“坏的思想理念”,或是封建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理念,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就会结出封建资本主义的“社会财富由少数人独享和以资为本”等的果实。
也就是说,如果象完全私有化的中国房地产业那样,在国家失去全部“住房定价权”之后,政府已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手段约束“住房价格涨跌”的情况下,这样的“私有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国民经济和普通大众的生存生活是非常不利的。而做为一种更带有公益性质并影响深远的文化体制,或是叫文化产业,或是叫文化制度,如果都是些为强势利益集团和少数人的私利奔走呼号的私有制企业和私有外资企业,那将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产生极大的拆台破坏的负面影响和作用。因为必竟这些私有制利益集团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和少数人的利益”,是与公有制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是相抵触、相矛盾和背道而驰的。也即是不利于“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传承、传播、灌输和宣扬的。
这显然是“文化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最实质性问题。如果“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是以“私有化、市场化、殖民化”做为改革取向,那这样的改革则将是“社会主义回归和复兴”的一场灾难。“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无从谈起。因为“私有化、市场化、殖民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向,客观上可以有效地推动封建资本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却因“两者根本利益严重分歧”而无法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现在已经基本实现“私有化、市场化、殖民化”的互联网文化产业,特别是各大门户网站的严重“封建资本主义文化”的宣传鼓动、灌输洗脑倾向可以实证。如果象互联网这种时代主流宣传媒体,都不能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那么降为次要地位的平面媒体再奔走呼号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为互联网与平面媒体之间的“受众面”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所以,若真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就必须把这些网络主流门户媒体企业公益化、公有化、或是公有控股化,使之成为传承和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否则这边建设,那边破坏,是不能有什么好效果的。既然好食品是好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外力可以管出来的,那么同理,“社会主义文化”也只能是一心向“公”的媒体真心传承和宣扬出来的,而不是一心向“私”并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私有内资外资企业”所心甘情愿传承和宣扬出来的。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而重庆卫视公益频道的开播,无疑是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益探索和尝试。
同时,还必须注意某些人把“文化产业”创造了多少GDP,当成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考核指标。这种以往的“唯GDP论”,如果再一次在文化领域重演,那就不知是什么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了。也即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需要宏观地架构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思想理念体系”,而且还要总结概括和创新创造出具有极强说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理念体系”;不仅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文化” 快捷有效、入理入脑地传承、灌输、宣传和传扬给本国人民,而且还要传扬到全世界。目的就是有效地推动、服务、支撑和保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并推动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形成影响,促进世界向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快步迈进。
2011年9月30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