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过程中增长与分配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终极目标,而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人们不仅要充分地利用资源、技术和其他要素创造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且还要分配和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如果不能从经济增长中分享努力的成果,人们就会逐渐销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以至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滞。更重要的是,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而合理的消费率又是同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密切相关的。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受到其冲击已经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消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不断蔓延并加深,经济减速势头超出以前的预期。为了把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缩减到最小,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中央方针指导下,省委省政府根据辽宁的实际,也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措施。这些应对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期波动和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痼疾。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说明,即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避免经济的周期波动和危机爆发。每次经济危机不仅通过破坏性的方式达到结构调整和市场均衡的目的,而且也会使现行体制不够完善的地方得以充分暴露出来,从而为改善制度安排提供契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比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改进,与不断在危机中反思、调整和改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还相当短,市场运行机制还很不完善,因此,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前,我们不仅面临着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摆脱经济危机困扰,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短期任务,而且面临着探索经济危机爆发与蔓延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的长期任务。能否将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有效结合起来,是我们能否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建立长期稳定增长机制的关键。
本次经济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并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的,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足,则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内部原因。内需主要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为什么会形成内需对增长支持力不足的状况?主要是消费需求出了问题。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需求比重低了30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辽宁经济增长14.5%,其中12.7是由投资贡献的,消费只贡献2个点,净出口是负0.2个百分点。从总需求内部结构看,消费需求会带动投资需求,直接增加总需求,而投资需求是把双刃剑,即增加总需求,也增加未来供给的能力。从中长期来看,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投资,而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单纯依靠投资和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非常脆弱的,是不能持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经济危机。因此,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问题。
消费需求不足的首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低,而居民收入水平低主要是因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报酬没有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增长。联合国的一份多国数据分析表明,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呈现先下降然后逐步上升的类似U型曲线的运动轨迹。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大多数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会保持在70%-80%左右。中国经济中劳动者报酬份额即使与那些劳动份额下降的国家比较,仍然表现出相对更低的特征。在1996年的辽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49.7%,到2007年下降到40.5%,下降了9.2个百分点。这导致较低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2007年,辽宁城镇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8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虽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33元,但仅仅是辽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9%。辽宁的第三产业一直得不到更大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直接相关。
其次,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储蓄倾向高,有钱不敢消费,深层次原因是我们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没有转化为即期消费,而是变成了储蓄,以便将来用于治病和养老。2007年辽宁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为8063亿元,人均年末储蓄余额为18760元,如果除去人均因素,高、中档收入家庭的储蓄占收入的比重要高很多。启动内需,一方面要改善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解决没钱消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中等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解决有钱不敢花的问题。因此,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需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比较系统的制度安排。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辽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出版了这本《辽宁经济发展报告2008——制度与政策:建立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新机制》。这份研究报告以辽宁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变动轨迹的研究为基础,从制度和政策的角度,对当前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的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分配格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它的出版,无疑有助于推动辽宁经济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同时也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智力支持,为有关部门进行公共政策选择提供理性参照,为国内外关心辽宁经济发展的政府、部门以及理论工提供一个了解辽宁经济发展的窗口和信息平台。
近年来,辽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出版了三部辽宁经济发展报告,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获得了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部《制度与政策:建立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新机制》是2008年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又一新作,它以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为基础,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给我们一个发展中的辽宁。
在祝贺此书出版的同时,希望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们能够围绕服务辽宁、服务大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调查研究,多出精品,出好精品,做好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智囊团”。
2008.12.2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