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民主,走群众路线,改革才能顺民意!
乌嵌事件为什么能够化解?是因为党尊重了乌嵌人民的民主权。还乌嵌人民以民主,则乌嵌人民还党一片太平天。
维稳就是维权,维权必须依靠民主,民主是宪政和法制的基础,这就是真理。改革又何尝不是需要民主?
也许中国,真的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刻了。不反思,我们无法前进,不反思,我们也难以找到进步的阶梯。
在中国,历代的改革者,都是是很寂寞的,因为历代的改革,最终都是和者盖寡,改革最终都是惨淡收场。改革者,往往感叹的是大众的不觉醒,遭遇到的是大众的冷漠,而没有人思考其中原因。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商鞅本人,却落得个“作法自毙”的下场,商鞅被车裂而“秦人不怜”,恐怕商鞅致死也不明白。王安石变法,因王安石被罢黜而新法自废,新法的生命力不如风中的蜡烛。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鲜血也没有化成天上的彩虹。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失败居多。为什么?因为历代的改革,走的都是“顶层设计”的道路。改革,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在改革中,都被国家利益所伤害,导致所有的阶层,都变异成了改革的阻力,是改革的路线和一些措施,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而不是改革本身。
少数智人推行的从上而下的改革,依靠的动力是这些智者的权威,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克服阻力的力量越来越小。一是改革首先要冲击原有势力的利益,这个阻力一直会伴随改革始终。二是改革会创造出新的利益群体,他们不愿意改革深入下去。三是大众利益在改革的始终都受到伤害和掠夺,享受不到改革的益处。所以,最大成就的改革,往往就会止步于新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兴起的时候(商鞅变法)。最糟糕的改革,在开始就被旧势力扼杀(王安石变法)。最失败的改革,往往引起的就是新的革命(满清的君主立宪)。
与以前的历史不同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也领导进行过多次改革,在多次的改革中,人民不断很觉醒,而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广泛地参与其中。
第一次改革:抗日根据地政府建设改革。从工农民主政府改革成抗日民主政府。标志是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和“精兵简政”。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的阶级基础,从单纯依靠工农阶级扩大成了一切可以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对根据地的巩固和人民武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民主和权力阶级共享是这次改革的特色。建国后的《共同纲领》也是抗日民主政府建设思想的延续。
第二次改革: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民的广泛参与确保了土地改革的彻底性。地主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从中国历史上彻底消失(改革开放30多年唯一没有恢复的阶级和阶层也是地主阶级)。地主本人及其家人,只要没有血债(有血债和民愤极大者被镇压),也给予了生活出路,分得了相应的土地。土改让所有的农民,有了土地、房屋、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三次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实现的。
合作化分为三个步骤:互助组、初 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互助组是劳动协作组织;初级合作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高级合作社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合作社最终发展成为了人民公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分为三个步骤: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7.8%,入社手工业者占从业人数的91.7%。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 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在涉及到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对所有制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自愿摆脱小私有制,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内部问题对待,保持和发展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关系,使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和社会主 义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为 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没有破坏生产力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完成的。更是在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第四次改革:文革。我不想多说。依稀记得在文革期间的1974年,中国海军以简陋的海军力量,打赢西沙海战,成功收复西沙,维护了中国的海洋权,西沙才牢牢地控制在中国的手中。
文革能够获得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恐怕跟全国上下普遍存在对官僚主义和新生官僚阶层不满有关。文革在政权的组织形式,第一次打破了新生官僚阶层对政权的垄断,具体体现出三个“三结合”,即:军队、革命干部、革命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工、农、兵三结合;老、中,青相结合。民主协商制是文革的主要民主形式。“四大”是大众对民主的主要表达方式。文革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政治要求,即参入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参入国家事务管理的要求。
在这四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中,共产党依靠的就是民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走的是群众路线,变革的政策和措施都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确保了这些变革,获得了大众的支持。大众的诉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大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巩固,激发了大众广泛参与变革的热情和激情。
所以,改革也好,社会变革也好,首先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大众。改革和社会变革还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主潮流。
有人说:改革必须需要人民的觉醒与支持。也说,工作中的问题和失误,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体制导致的。这就让人想起周总理,周总理为什么能够尽力为人民服务好呢?因为周总理不埋怨人民,也不埋怨体制,却总在反省自己离人民的要求有多大的距离。改革30多年了,我们的领导人还在埋怨人民,埋怨体制,却没有反思改革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予人民参与权。在人民根本就不能掌握改革的主动权和改革的参与权,只是被动地生活在被改革所驱赶、被改革所伤害、被改革所剥夺的“顶层设计”中,人民该埋怨谁?
改革30多年,人民一直在被动地接受,从来没有领导问过,这样的改革,是人民需要的吗?每次改革政策的出台,剥夺的都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大众只能在猥琐中拼命出卖自己的力气和肉体以获取能够体面生活的人民币。仰望星空星星却颗颗有主,脚踏大地大地已块块易人,人民怎么能体面地生活?
改革开放30多年,成果是什么?是270万人拥有人均超600万的财富吗?是8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吗?是到处是电脑CPU却是美国的吗?是能够组装的机轮船发动机却永远依靠进口吗?是把中国的本来有自主生产和科研能力的工厂变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吗?是把中国的品牌全部换成“洋品牌”吗?是把公有企业变成国有企业然后再化为私有?是中国的渔民不断地被日韩驱逐和审判军队不吭声国家只知道抗议吗?是政府卖土地企业造房子的经济发展模式吗?是买美国国债、送欧洲校车维持美国人的美好生活确保欧洲孩子上学安全而任由国内穷人穷困孩子上学经常出车祸吗?这种成果,是大众需要的吗?
改革改到大众冷漠只有少数人在捧场的时候,改革本身,就需要反思了。
在说这些话时,我也很害怕。我知道依靠权力推进的改革,为了新生阶级的利益,有时候是不顾后果的,“杀开一条血路”不是空喊的口号。但我还是要说,不依靠民主,不依靠群众,改革就一定难以顺民意,改革也难以为大众谋利。中国已经有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已经有了共同富裕的理想,注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走民主之路,只能走群众路线,靠大众的牺牲来成就少数利益阶级和阶层,大众只能对改革失去热情。
改革的后要求,无非是土地私有化、国有企业私有化、私有资本全面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新生阶级要领导政权,这些要求,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新生资产阶级的要求,这些要求,是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这些要求能不能实现,大众的发言权不能够忽略。
原文地址:http://chutianguke.blog.163.com/blog/static/76326322201223101746581/
为了能在发表,此文做了大量的修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