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长期是我们社会上层的禁忌词。不想它却被上层人士自己抬了出来。微信圈里正流传《成都小区里的阶级斗争》,撰写此文的,是某个“高档小区”的业主,其核心诉求是:附近的高档小学只应收能住上“高档小区”的政商成功人士的孩子。若你年收入不到50万,家里养不起全职太太,无法支付去美国游学的费用,就不要让你的孩子进入高档小学,因为你的孩子肯定没有我们的孩子有素质。哪怕你自己有博士学历。
这样的诉求与说辞,肯定会激起“非成功人士”的愤慨。但站在“成功人士”的立场上,这却是天经地义的。这两造间的对立,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教育系统认同“成功人士”的诉求与说辞,意味着“成功人士”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政商资源而占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将自己的社会地位优势传给下一代。于是教育系统就成了社会阶级固化的助推器。
如果教育系统不认同“成功人士”的诉求与说辞。“成功人士”们就会抱怨社会环境恶劣,富豪出国潮会又多一个口实。
教育系统会作何选择,非我等所能臆测。但为何教育系统会陷入这两难处境,却很清楚:社会已经分化为两个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上层社会人口极少,却占有了几乎全部政商资源,并依靠这样的地位,要进一步垄断教育资源。他们对下层社会的教诲是:
“你可以选择不把娃儿送私立,但如果你连送私立的财力底气都没有,就不要指望通过学区房来给娃儿争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你可以选择不买学区房,但假如你连买学区房的财力底气都没有,也就不要指望通过划片给娃儿带来良好的教育”
“不用对自己的期望和压力太高,期望太高、压力太大、去争取不属于你的东西,反而累。”
最后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宣布:
“为国家培养下一代能吃苦耐劳,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于是,这个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将们的孩子培养为下一代统治者,他们所统治的将是由“非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的,“能吃苦耐劳,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
跳出此文涉及的具体事件,值得每社会个成员深思是:在一个社会里,教育系统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实际又在扮演什么角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