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研,放弃了。
丢掉了单词软件,丢掉了肖八肖四,丢掉了120万字的所谓背诵宝典。
考试还会去参加,但考上是压根不指望的,就是去玩玩。
虽然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慎终如始,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但问题是我连九十里都没走到。
上半年在应付法考和教招,一切尘埃落定已经8月了。
9月上班,本来以为在乡下当老师业余时间会多一些,结果带四个班,起早贪黑的,还隔三差五被拉去喝酒。
也不是说挤不出时间学习,而是时不时出现的琐事很搞人心态,没心情搞学习。
大数据显然是捕捉到了我的状态,玩手机的时候接连刷到考研弃考的文章或视频。
有的是努力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把握放弃的;有的是考上编制放弃读研的;也有的是一直停留在计划阶段,根本没学习的。
除了考上编不得不放弃考研的情况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摆烂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其实也不仅存在于考研的战场上,时下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年轻人该不该摆烂呢?
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这都不该成为问题。那时候举国上下都做着发财梦,也确实有不少人发了财,所以大家都相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人生。
可是现在经济下行,阶层固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寒窗十年比不上别人三代经商,干得好不如生得好,人为的努力再难撬动命运的齿轮,该不该摆烂,就确实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努力奋斗都变成了值得怀疑的一个命题?
这跟我们国家经济制度的转型有关。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取代,以前国家管每个人吃饭,现在不管了,大家自己去市场上找食吃。
而什么是市场经济?官话叫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白话就是市面上什么需求最紧俏,就重点生产什么。只要有需求,万物皆是商品,包括人。
所有商品里,人是最可贵的,也是最低贱的。说最可贵,在于人身上的劳动力是社会上一切价值的源泉,说最低贱,在于劳动力的价格极其低廉。
《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能理解,打工是很难发财的,它只能保证你不饿死,你努力顶了天也就是比其他同事好过一点点,但却为此付出了大量额外的时间,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久而久之,智慧的劳动人民哪怕没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凭着他们的感性经验发现了市场经济的真相——“只要我努力工作,老板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市场经济中,受益的不是劳动者,而是掌握了资本的资本家,用八个字形容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
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敦促你努力奋斗的人,不见得是出于好心,而是他嫌弃你给他赚的钱少了。这便是躺平摆烂观念兴起的底层逻辑。
当然,这是不是说,由于会被资本家剥削,我们就该放弃学习,放弃成长,不去工作,不去干活呢?肯定不行,因为我们要吃饭,不工作,连维持再生产的钱都没有。只是说,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生存后,还要不要进一步努力,比如加班,就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果遇到的老板人品不错,愿意提拔你,努力还是值得的;如果是个人品一般的老板,那就算了,就该让他知道便宜没好货。
综上所述,年轻人摆烂,与其说是年轻人在堕落,不如说是年轻人在以消极的方式自发地反抗日益堕落的资本主义制度。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自发的消极反抗并不会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很大的伤害,某种程度上,自己所受的损害还要大一些。
人生只有一次,决定命运的关键时期就在青年。应付资本盘剥可以摆烂,但节约出的时间不能光用于享乐,而应学习对自己成长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
近了说,便于在市场上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改善生活;远了说,一旦时来运转,便可成为无产阶级祖国的栋梁之材,给万恶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多埋上一铲土。
最后引用网上流传的一段话,我想,这才是现在年轻人面对艰难的时局和困顿的命运该有的态度:
“他叫你们去读书,
他说你们是太阳,
他说年轻人有希望,
他说你们就是他。
你们却往地上一躺,等他回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