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的成功学总是告诫我们要去实现所谓的“成功”,去默默地吃生活的苦,并声称:“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且不说这种“成功”本就是由资本家们所定义的,通常表现为有车有房有多少资产、地位,总之就是实现了阶级跃迁;难道环境、生活真的不值得我们去抱怨吗?
有时候这种“成功”确实不是个人的“奋斗”就足以实现的,抛开外部环境空谈个人奋斗本就非蠢即坏——从哲学上看这就是典型的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论。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初来北平时何尝不努力拉车挣钱,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自己也沦落成了一个街头混子。而造就祥子的悲剧的,不正是黑暗的社会环境吗!身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过着底层牛马的生活,不去抱怨,难道反而是去内卷到死、一无所有吗?
抱怨环境、抱怨生活,并不意味着消极颓废的心态,而是去思考自身所经历的苦难的缘由,并且去寻找改变的出路。事实上,李大钊、鲁迅乃至我们无数的革命先辈,不都是对着社会环境破口大骂的人吗?事实上,抱怨环境,恰恰是改造环境、改造社会的开始。
前文所述的成功学的起源,其实无非是社会上一些人吃上了时代红利,实现了阶级跃迁,成为了既得利益者;然后,他们就向后来者鼓吹着自己成功的经验:努力呀,奋斗呀,还爆出了诸如“996是福报”这样的经典逆天言论。然而却只字不谈大环境的变化——时代红利已经被瓜分殆尽了啊,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几个人能通过努力去实现他们所说的那种成功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事实上现代社会的这种成功学无非就是鼓励人们都去追求一个“超我”状态即所谓的“成功”,从而压抑着群众的“本我”即追求快乐的本性,从而造成了普遍的心理问题、精神危机。在这种言论的主导下,有时候我们进行休息、娱乐都要有一种负罪感,因为会有人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你:“你休息、玩的时间,别人都能做好几道题/背好多单词/冲好多业绩呢!”
破局之路就在于,要认识到这些成功学、鸡汤文学的虚伪,它们无非是既得利益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产物,就是拿来蛊惑底层牛马的。我们可以大胆地放弃努力内卷,大胆地去抱怨这一切。
有时候对于环境与生活,我们确实应该多去抱怨,因为抱怨意味着认识到不公平的现实,进而去对社会做整体的结构性的反思,然后去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