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是领袖诗人、诗词大家,他在领导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写下了大量的电文、指示、书信、文章和诗词等,不仅指引着我们的革命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也留给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毛主席就最讲认真,不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他都一丝不苟始终如一。正如1944年11月21日他在致郭沫若的信中所说:“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作为党的领袖,这种严于律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不仅伴随了他的一生,也因此使党和人民有了一支廉洁勤政负责的干部队伍,进而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有了根本的保证。
毛主席的一生是用笔杆子战斗的一生,笔就是他的武器,他能用文房四宝打遍天下无敌手,能使他的对手胆怯而畏惧:他仅以百十个字的短评电文就能吓退敌人几万大军,不敢进犯;用一首诗词,便能让他的对手如坐针毡,阵脚大乱……。尽管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采飞扬,笔功已是炉火纯青,但他并没有据此止步不前,而是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更加地严格和苛刻了。为了能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地步,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去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反复地推敲和斟酌,有时还请人进行修改。在诗词方面,他更是以严谨诚恳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主动去征求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求使自己的诗词能成为既符合格律要求,又接近人民大众,还让人都能看得懂的作品。他对自己的每一首诗词,要求也都非常地苛刻,只要稍觉不满意就绝不随意地拿去发表,不仅在发表前,即便是在发表之后,也能广泛地听取读者的反映和意见。
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对诗词有较深的研究,著有《诗词漫话》、《通用诗韵》等,1952年元旦,他看到了还尚未公开发表的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长征》后,认为这首诗站位高远,以革命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和牺牲而英勇顽强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整首诗不仅凝练大气,也符合七律诗的平仄对偶格律要求,但唯有其中“五岭逶迤腾细浪”和“金沙浪拍云崖暖”两句,他觉得一首诗中有两个“浪”字,在格律诗中应避免重复,对仗联更应避之,视乎有点美中不足,如若将“浪拍”改为“水拍”,既不显得重复,又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于是便斗胆写信给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接信看后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随之复信罗元贞:“……感谢你的好意,此复,顺颂教祺。”。这首诗在1957年《诗刊》一月号正式发表时,已经毛主席修改,将“浪拍”改为了“水拍”。尽管是一字之改,但他没有一改了之,而是在词末专门作了自注:“浪拍改为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首诗虽署名毛泽东,但他没有忘记为他修改的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七律《长征》,就是经罗元贞修改后的版本,应该说他就是修改毛主席诗词的第一人。
臧克家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诗坛大师,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后又任《诗刊》杂志主编,2000年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诗词学会授予了他“中国诗人奖ㅡㅡ终身成就奖”,他也为毛主席修改过诗词。
建国之初,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经过了百年战争创伤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要在这个基础上搞建设,难度和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党和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尽快把我国建成一个强大国家的迫切愿望和积极性却空前的高涨,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条战线都掀起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高潮,文化战线也不甘落后,为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有关部门决定1957年出版《诗刊》杂志,以反映祖国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毛主席听到《诗刊》杂志即将创刊,非常高兴,于是便邀请了臧克家来谈诗词及出版发行的有关问题。交谈中毛主席说:“最近写了一些东西,《文汇报》向我要,正在考虑。”臧克家听后,觉得主席写的这些东西如能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岂不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和支持。于是便恳求毛主席能否先在《诗刊》杂志上发表。毛主席在稍作思考之后回答臧克家说:“那就给你们吧”。臧克家如获至宝,感谢毛主席对《诗刊》的支持。接着他又向主席反映说《诗刊》印数少,只印一万份,太少了,能否印五万份,毛主席答应了臧克家请求扩大印数的请求。之后两人便开始了谈论诗词的话题,在谈到《沁园春 · 雪》时,臧克家问毛主席,你词中的“原驰腊像”一句中的腊字怎么解释,毛主席觉得臧克家已经看出了点问题,自己没有解释,便和蔼地反问到:你看应该怎样解释好呢?臧克家说:我认为将“腊”字改为“蜡”字比较好,这样改就可以与上面一句“山舞银蛇”的“银”字相对,不仅贴切更符合格律,整个词就挥然一体,更有诗意了。毛主席思考了一下便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吧”。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首词就是经臧克家修改后的版本。
《诗刊》创刊之后,臧克家又向毛主席索要诗词。1957年1月12日,毛主席致信臧克家:“……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么,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体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这就是毛主席对待自己诗词的态度。
毛主席对他人所提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在经过反复斟酌后认为是对的,一般都能予以采纳,他认为不大妥当的,有时也不采纳。1956年12月,毛主席将自己的《水调歌头•游泳》录赠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黄炎培,黄炎培看后,对“极目楚天舒”一句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但毛主席认为他提的修改意见不大妥当,与整篇词义不大协调。1957年2月21日,他便致信黄炎培:“……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故没有按照黄炎培的意见进行修改。
1959年9月7日,毛主席写信给胡乔木,让其将自己刚完成不久的两首诗《到韶山》和《登庐山》转送给郭沫若修改:“乔木同志: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主题虽好,诗意无多,只有几句较好一些的。”。 9月13日,他又致信胡乔木:“乔木同志: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郭沫若对两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只需对个别字稍作改动即好,毛主席便根据郭沫若的意见,对两首诗中的个别字句进行了修改。
毛主席是诗(词)作大家,但他却非常低调和谦虚。1961年12月26日,他在致当时任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到:“而且我对于诗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才有发言权”。
1963年12月,一些诗人和作家,受邀来到了丰泽园颐年堂,与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座谈会。当时,会议桌上摆着两张纸条,一张开列着受邀与会者的名单,另一张是会议的议题,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写的这些东西,请同志们一议”。那么是谁邀请到了这么多的人到此,他又想让大家讨论他写的什么东西呢。原来是毛主席要编选他的《毛泽东诗词选》,而召集大家来的。毛主席把自己的几十首诗词编出来了一个稿子之后,印出了一个清样本,送给了这些到场的人,还送给了没有到场的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一些文化界的人,像周扬、臧克家等一批人,他让这些人看完了清样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二十多人坐在一起,专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臧克家在认真仔细地阅读之后,列出了二十三条意见,交给了秘书田家英,待《毛泽东诗词》正式出版之后,臧克家与原版进行了核对,结果发现有十三条意见被采纳。
作为一国领袖的毛主席,如若要出版他的诗集,只需交出版社即可,然而他却邀请各位专家,来斧正他即将集结出版的诗词,这着实令人为之惊诧。许多人认为,以毛主席的文才和他举世公认的诗家地位,还用得着征求别人的修改意见吗,但毛主席做了,足见他对自己诗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他博大的胸怀。
毛主席虽然重视和尊重别人对自己的诗词提意见,但对于那些恶意解读和无端指责攻击的言行,他从来是鄙视和不屑一顾的。还在这本《毛泽东诗词选》出版前许多年,他的诗词成就已经举世公认。1945年秋,毛主席在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应诗人柳亚子索求,他便将自己的《沁园春 · 雪》一词抄录给了他,这首词几经传抄便在新民晚报副刊上发表了,一时轰动了山城。蒋介石看后非常震惊和生气,说毛泽东有帝王思想。于是就让陈布雷组织了一帮能写古诗词的文人,要求他们按照《沁园春 · 雪》的格律,仿效毛泽东的风格,写出能超过《沁园春 · 雪》的词来,然后挑选出最好的几首发表,一定要将毛泽东的诗气压下去,但当陈布雷将几首自己觉得可以能压得住毛泽东的词送到蒋介石的手里时,蒋介石看后,大发雷霆,严厉的训斥陈布雷,说这几首词,不但没有丝毫的诗词味,还都散发着棺材里发出的尸臭味道。蒋介石看到这些人写不出能压住毛泽东的词,便又让这些人写诽谤攻击抹黑这首词的文章,然后让各种报刊相继登载,一时在重庆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在重庆的王若飞便将登载这些文章的报刊寄给已回延安的毛泽东,他在致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的信中写道:“……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毛泽东蔑视蒋介石这种无能、遭人耻笑的下三赖作法。
陈毅和毛主席是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经常一起谈论诗词,一次,他便将自己的诗作寄给毛主席,让为其修改。1965年7月21日,毛主席致信陈毅:“陈毅同志: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毛主席非常谦虚,没有以诗词大家自居而为其修改。
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词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气吞山河,思想内容博大丰厚,艺术手法精深娴熟。既借鉴传统精华,又富于创造性,既站位高远,大气豪放,又委婉细腻,如潺潺细流,在中国诗坛独领风骚。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伟人的诗词,它无疑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史和奋斗史的诗意写照,是他对中国革命的展望和总结,也是他将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结果。读他的文章诗词不仅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更能看到他博大的胸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