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 上

博客网教育频道 · 2006-05-29 · 来源:博客网教育频道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上午好!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非常重大的,又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教育、语言政策怎么确立,我们在社会舆论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恰当的为英语教育、中文教育定位,中国从100年前开始的教育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基本上是对外开放,荣辱世界主流文明的过程,在当代全球化的、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如何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当中,保持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

可以说目前还是有较少深入的研究,我们在这次会议承办当中,请过很多著名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就是说没有确定的意见和建议,我今天还是通过这个讨论来关心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和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逐渐的寻找到一个恰当的方案,和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当中,通过各种不同的实践。

今天参加的会议有几个方面的,有一些是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有一些是第一线的干部和教师,还有我们教育管理部门和行政部门的人员,当然还有广大的媒体。

今天参与现场报道的博客网,还有很多的媒体,感谢大家。


我们上午讨论英语教育,下午讨论中文教育,每一个专题有三个主题发言,三位发言之后有半小时的讨论。 首先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发言。

项贤明: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非常感谢21世纪教育的邀请,向各位学术界前辈和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总体感觉是越思考这个问题困惑越多,越来越觉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面临很多问题的困扰,有一些是理论上的,有一些是现实中的问题,还有一些是历史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个人看来,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我们重要的使命是要进行理性的反思,而不是煽情的东西。

杨教授给我这个任务之后,我们就研究这个事件,我们跟新华社有一个关系,我们每天给新华社提供20到25条的新闻,我们每周二有一个回顾上周发生的事情,在3月份我们有这样一个报道,当时说是06年3月27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外语专门分会发表研究报告,提出来,日本的小学英语要必修化,立刻在日本的民间和政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有的言辞非常激烈,我看到跟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很有趣。

在这个报道以后的第二天,朝日新闻东京知事召开记者招待会对这个政策特别提出了批评,说非常的荒唐,说日本的青年连日语都没有学好,怎么学英语?但是我们看一下事实,就是日本的英语教育是什么样子。在日本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比例是93.6%,如果跟中国相比,应该比中国要普及的多。我们跟农村中小学加在一起的话,肯定没有这个比例。

其中有75%的小学是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尽管法律上没有必修化,但是事实上日本小学英语一直在进行,为什么引起戏剧性的效果?我们联想一下中国的情况。在我看来可能是东方人,无论是经济实力强大也好,还是弱小也好,在近现代史上,我们都面临一个文化的威胁,老觉得我们处在威胁之中,这就是西方文化强大的穿透力。在我看来,构成西方文化穿透力的核心一个是《新约》,一个是《社会契约论》,这个一个是人与神的契约,一个是人的契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恐惧,面对这种恐惧,我们的知识分子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制造煽情,在我看来实际上有些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


项贤明:对我们来说,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个民族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应该通过理性的思考,要挑战它,使得我们真正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谈到传统文化,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批评,首先我们曾经骂过五四,现在骂的比较热的是英语,说我们对英语教学太重视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我们看一下全国,包括日本,他们一讲到日本教学的时候,他们同样反对,但是同样中央教育委员会,发扬要培养国际的日本人的话,没有人反对。如果不掌握国际化的语言,不光是英语,包括其他的外语,如果一个人只会讲自己的语言,还谈什么国际化的日本人。现在就是我们面对一个语言跨越民族边界,包括英语,已经不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大家可以经历,到了韩国、到了日本,到了法国到了德国他们的英语都不一样。

今天我们看到,不仅是学英语的问题,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中国人面临一个很大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要向世界言说,我们传统文化如果丧失了这样的一个能力,我们重新建一个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无论用什么语言,我们要向世界言说。英语学习尽管开的课很多,时间很多,大学甚至有一半的时间用在六级考试上,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效率有多少,是不是英语教学就危害了传统问题,这个是值得怀疑的。

问题出在整个社会的舆论,包括政策的导向,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格局,就是英语在我们社会里面成为了一个资格,哪怕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你的外语不过关,对不起不能到教授,不能通过博士生考试,成为了一个资格,成为了一个品位,好象讲英语的人过的小资一点,比别人文化品位高一点,当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带来了一个问题,带来了在我们的文化中间,英语的地位超过了民族语言的地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天还有一个是高中文理分科。在我看来,真正一种有活力的民族文化,它的这些文化创新缺乏个性发展的话,这个文化就没有希望,中国文化要有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必须要有个性发展,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最缺的一个东西,就是我们没有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今天不展开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有一个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神话。

我们另一方面看到,现在有一个假说,认为是人的智能构成是多元的。简单地说,杨丽萍简单的动作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但是让她做一个题目,她可能做不了;有的情商比较高,有的智商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从现在强制的分科,走向自主的选科。今天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展示一下美国人的课表,他们课表是什么样子,他们也有很多的外语,他们的高中的课表,也就是说,你这个学生天生是一个物理学家,在我的学校里面我就给你机会让你成为物理学家,你是一个数学天才,我就把机会提供给你。

有一个爱因斯坦的小提琴传奇,但是至少他没有出专辑。

也有人骂过五四运用,这是一个反省的问题,我们能否没有五四,如果没有五四,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反过来问一下,五四的主流就是否定中华民族传统吗?在我看来,对于传统文化更大的是文化大革命,它对我们社会与,对我们社会基本伦理的破坏我们的研究是不够的。包括我们今天教育的工具化,教育成为某些东西的工具,也有人研究过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在我们的教育目的中我们要表述什么,我们要表述的就是我们是中国人。今天要恢复中国民族文化就是新人本主义,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中国的教育是为中国人服务的,不为某些人服务,也不为某一个东西服务。

我2000年的时候在香港大学做了一个语文调查,做完了之后,他们要求我做个发言,他们有人提问,就是我们是香港百年的,当时我就说,如果要说殖民地的话,是在内地而不是香港。因为我对比了一下教材,把几个主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比,我发现我们语文教学中间,毛泽东周恩来的东西太多,而我们语文文学的东西、给人熏陶的东西太少。举一个例子,在香港中学就有对联欣赏,但是在我们的教材里面也是见不到的。当初我们的古文比例很少。

中国的语文要发展,我们要寄希望于本土生长,我出过一本书,我试着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在我看到全盘西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战争毁灭性的打击,真正做的我没有看过成功的实例。而在此之前我们宣传本土化存在一个问题。在我们仔细的看来,我们的本土化是把西方的东西搬来慢慢的使它在民族意义上合法化,慢慢的把我们民族的东西挤没了,最后本土化了,最后实际上是化本土了。

前段时间有一个教授讲了一个孔子不如章子怡,他们那种文化是一种文物,真正的中国文化我们老讲振兴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要寻找,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过我们的媒体,通过各个方面使得它能够更加旺盛,使我们的年轻人能够接受它。

对于今天来说,我们更多的是怀旧的情绪与现代的乡愁,我们保卫我们的文化,很多人说我们的文化面临危机了,在我们今天看来,你到国际机场,中国人很好认,这就说明中国人还没有变成外国人,说话声音比较大的,逛商场赶飞机迟到的,所以不能说中国人不像中国人。而反过来,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他们有吗?传统文化是讲礼仪的。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思考。一方面要强调民族问题,本土的生长,另外一方面我们是处在全球化的时代。


项贤明:顺便讲一个语文教学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我们面临一个关键的时期,作为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字词句的教育,如果是这样的话,跟着爸爸妈妈就可以了,没有人说没上过学不会说话。在我们学校里面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熏陶。而我们语文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语言文学的语文教育,使人变成"文化人"。

在今天看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了一个工具,这个就不讲了。12周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我们看来,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出在小学,我们小学里面美文太少少了。我们有政治课,能不能多吸收一下优秀的民族语言的优秀作品。后面我不多讲了,没有必要把数学物理都学,在学习主要就是解决语文的问题,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去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等等。

在高中实行自主教课。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英汉双语教学是违法的

主持人:项贤明给我们做了一个开题,第二个发言是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马庆株先生,他对全民学英语这个事情的一些反思。

马庆株: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反思"全民学英语"和"双语教学"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非常必要,意义重大,事关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我向会议主办者表示敬意和感谢,祝会议圆满成功。

一、关于全民学英语

一个国家全民学一种外国语是史无前例的怪事。

(一)中国的英语热带动了世界,危害很大

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国际接轨,可是优秀外语人才奇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未经论证的情况下,想当然地独尊英语,英语热越来越热。英语教育,在双语教学口号的误导下,部分试点校几乎所有课程都变成英语课,有的城市还要在全市推广。升学、招聘、晋升,甚至连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都要求歌手会英语,于是中国形成了全民学英语的局面。中国的英语热,带动了亚洲,带动了世界。北欧国家大学本来不用英语授课,现在专为中国留学生开出用英语讲授的课程。

一个大国全民学英语,这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正在受到严重的伤害,民族认同感正在受到严重的扭曲(看下文二(二)1),教育教学质量正在受到全面的损害,这种现象很自然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独尊英语造成黄金大量外流。留学英国的几万中国学生每人每学期学费10000英镑,英国学生学费仅仅为1100英镑。英国财政大臣说,中国对英国出超,英国对华贸易有巨大赤字。英国只要向中国出口一样东西就可以实现平衡,这样东西就是英语。

留学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

独尊英语不利于世界多极化,不利于文化多样化。

(二)培养翻译,大量出版译著

学生学习英语而效率低下,于是有人开出了双语教学的药方,让学生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学英语,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滑坡,也解决不了优秀外国语人才奇缺的问题。语言学习关键是环境,有好的语言环境,短时间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解决翻译人才奇缺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办翻译学院,培养若干翻译人才。不必大面积地不顾实际条件强行推广英语。日本重视日本语,着力培养翻译,他们把外国著作翻译成日本语出版,日本语翻译著作数量世界第一,这就大大增加了日本语文献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日本语的地位和吸引力。日本的做法值得中国效法。我国应该集中力量培养翻译人才,争取翻译著作出版量赶上日本,从而提高汉语文献的信息量,增强汉语对各国外语学习者的吸引力。

(三)语种多样化,与多语种世界接轨

虽然英语是最重要的一种外国语,势力最大,但也不是世界上全都接受的,无论欧盟还是联合国,英语都不是唯一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某些人那样独尊英语,例如欧洲德国、俄国、西班牙、意大利都不会用英语上数理化。接受英语的国家不把英语置于本国语言之上,如日本、韩国,他们重视英语,但重视程度都没有超过本国语言。我的日本、韩国博士生和高级进修生都奇怪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英语。因为在各种语言中英语用处最大,所以我们不能不学英语,但也不至于非全民学英语不可。我国是《文化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签约国,全民学英语不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违反了《文化多样性保护公约》。全民学英语更不利于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总方针背道而驰。

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应该是双向接轨,即一方面学习外国语,一方面扩大汉语的国际传播,这才是全面地与世界接轨。与世界接轨不应该曲解为只与英语国家接轨,而应该与整个世界接轨。现在世界并不是英语世界,世界是多语言的世界,我国外国语教育语种应该多样化,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单一。学生学习外国语不应该限于英语一个语种。联合国新千年大会上191个国家代表用英语发言的是85个,占44%,没有占到多数,仍然是少数,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只有几个,另外几十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一外国语;用法语的50多个,占28%;用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发言的各有20多个,都超过10%;用俄语的有10多个;用中文的1个。除了上述联合国6种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葡萄牙语国家总面积也比中国大。我国周边的日本语、韩国语、马来语也相当重要。所有这些语言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世界各国语言,在中国都应该有人学。

要明确各级学校教育中外语教育的目标,恰当定位外国语教育;为英语教育正确定位,各级学校应该逐步做到提供多种外国语让学生选择,英语应当是诸多外国语中的一种,虽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要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和针对性,而不是违法改变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人才的社会评价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而不应该一刀切,要不拘一格培养和选拔人才。外国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要防止作为工具的英语的异化。

二  关于双语教学

(一)区分两种双语教学


民族地区实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教学体现中国各民族语言平等,目的是通过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这是第一种双语教学,它是合法的,应该坚持。我国在语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人权,做得比许多国家(如美国)好不知多少倍。

第二种双语教学是所谓汉英或英汉双语教学,客观上使受教育者由使用汉语经过双语阶段过渡到只使用英语,许多所谓双语教材是英语教材,所谓双语课其实是英语课。全民掌握英语,外国人会英语就可以获取中国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跟中国人交流,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这样汉语地位就降低了,汉语在英语的压迫下将没有生存空间,只能最后走向衰亡。第二种双语教学的倡导者对汉语缺乏信心。有人竟然说汉语不精密,阻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主张用英语教授数理化,似乎汉语不适合讲数理化似的。事实上,汉语理据性很强,有最理想的数词系统,特别适合数理化学习。中国获得奥林匹克数学比赛金牌最多。

教学语言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变教学语言就是国家主权的部分丢失,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主权不可分割,部分主权的丧失将导致整个国家主权的丢失。伊拉克原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英国占领伊拉克,在这里推广英语,培植出亲西方势力,这些人欢迎美英澳等英语国家组成的联军,认为联军是解放伊拉克人民来的,是给伊拉克人民送民主、送自由来的。结果首都巴格达几天就沦陷了。伊拉克亡国的教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决不能重蹈伊拉克的覆辙。

(二)教学语言改为英语,将全面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改为英语,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看都有问题,这里只谈教育教学质量。

1 降低德育质量,使受教育者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接受西方世界观和价值观,彻底抵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幼儿在希望杯英语大赛中说:英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英语教育使孩子爱英语超过了汉语。这孩子长大以后会怎样呢?一个北京女孩,移民美国3年,拿到绿卡,为了得到美国国籍而申请加入美军,表示"要效忠我的祖国——美利坚合众国",尽管她这时仍然拿着中国护照,仍然受中国保护,法律上还是中国人,可她认同美国,不仅把"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连起码的爱国心也丧失殆尽了。这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是过分重视英语的恶果。难道想要把下一代都培养成这样的人吗!目前大陆的英汉双语教学,是自我奴化,很像是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和台湾时期的皇民化教育,禁止汉语作为教学语言,推行日本语,培养出了李登辉(岩田正男)这样的亲日的台独头子。区别仅仅在于现在的推行者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

2 全面降低教学质量。首先降低英语教学质量,多数双语教师只能说不够标准的英语,先入为主的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学了不地道的英语以后再学标准英语就很困难了。其他课程用英语教授,学生不可能都听懂,课程内容都会大打折扣。英汉双语教学把各门课程都改成英语课,必然削弱各门课程的知识讲授,使各门课程教学目的复杂化,妨碍原先规定的教学目的的实现。英语的压力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重点大学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班学生竟然没有人通读《水浒》《三国》《西游》《红楼》四部古典名著。中华文明靠谁传承?香港是双语教学做的最好的地方,但香港数理化教学水平不如内地。主要因为不用母语教学。可见在中国英语用作教学语言是不妥当的。

(三)英汉双语教学是违法

请看法律条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0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教学语言改用英语,显然是缩小汉语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显然与宪法的规定是冲突的,与其他几项法律的规定是冲突的。基本的教学语言,应该理解为基本课程的教学语言,毫无疑问数理化、语文等是基本课程。对照法律,不难发现,目前所谓英汉双语教学涉嫌违反了包括宪法在内的多项法律。置法律于不顾,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不经科学论证,提出并推行双语教学是教育部门个别负责人肆意妄为,藐视和践踏法律,对祖国语言、下一代极其不负责任,误国误民。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立即对第二种双语教学叫停,甚至应当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庄严的法律代表国家的意志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呼吁新闻媒体批评违法的双语教学,呼吁人大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监督教育行政部门。

三  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须要反思我国的语言、文化方针和教育政策,制定一切政策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对得起纳税人。

建议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立项研究教育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1  英汉双语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  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3  取消中学文理分科的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实行文理分科,不利于人才全面发展,应该既重视科技教育,又重视母语教育、传统文化(包括"国学")教育。

4  学校教育中各语种比例关系的研究。要有宏观视野,坚决贯彻落实宪法和各项有关法律,站在扩大中国软实力的高度,讨论和确定各语种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培养小语种师资。

5  汉语文教学方略的研究。确定各级学校教育中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切实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汉语拼音教学,扩大汉语拼音的用途,教授语法等语言知识,把学生对母语的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培养千千万万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适应国外对外汉语师资的迫切需求;要确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级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从而保持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和民族性。目前应该停止淡化语法和汉语拼音的错误做法,停止语文教学为英语让路的丧失国格的荒唐做法。振兴中华必先振兴汉语。汉语是我国各民族族际交流用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国家通用语言,是我国综合国力的要素,是我们的软实力。停止违法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让汉语早日走向世界。

-----------------
主持人:项贤明给我们做了一个开题,第二个发言是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马庆株先生,他对全民学英语这个事情的一些反思。

马庆株: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反思"全民学英语"和"双语教学"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非常必要,意义重大,事关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我向会议主办者表示敬意和感谢,祝会议圆满成功。

一、关于全民学英语

一个国家全民学一种外国语是史无前例的怪事。

(一)中国的英语热带动了世界,危害很大

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国际接轨,可是优秀外语人才奇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未经论证的情况下,想当然地独尊英语,英语热越来越热。英语教育,在双语教学口号的误导下,部分试点校几乎所有课程都变成英语课,有的城市还要在全市推广。升学、招聘、晋升,甚至连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都要求歌手会英语,于是中国形成了全民学英语的局面。中国的英语热,带动了亚洲,带动了世界。北欧国家大学本来不用英语授课,现在专为中国留学生开出用英语讲授的课程。

一个大国全民学英语,这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正在受到严重的伤害,民族认同感正在受到严重的扭曲(看下文二(二)1),教育教学质量正在受到全面的损害,这种现象很自然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独尊英语造成黄金大量外流。留学英国的几万中国学生每人每学期学费10000英镑,英国学生学费仅仅为1100英镑。英国财政大臣说,中国对英国出超,英国对华贸易有巨大赤字。英国只要向中国出口一样东西就可以实现平衡,这样东西就是英语。

留学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

独尊英语不利于世界多极化,不利于文化多样化。

(二)培养翻译,大量出版译著

学生学习英语而效率低下,于是有人开出了双语教学的药方,让学生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学英语,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滑坡,也解决不了优秀外国语人才奇缺的问题。语言学习关键是环境,有好的语言环境,短时间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解决翻译人才奇缺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办翻译学院,培养若干翻译人才。不必大面积地不顾实际条件强行推广英语。日本重视日本语,着力培养翻译,他们把外国著作翻译成日本语出版,日本语翻译著作数量世界第一,这就大大增加了日本语文献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日本语的地位和吸引力。日本的做法值得中国效法。我国应该集中力量培养翻译人才,争取翻译著作出版量赶上日本,从而提高汉语文献的信息量,增强汉语对各国外语学习者的吸引力。

(三)语种多样化,与多语种世界接轨

虽然英语是最重要的一种外国语,势力最大,但也不是世界上全都接受的,无论欧盟还是联合国,英语都不是唯一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某些人那样独尊英语,例如欧洲德国、俄国、西班牙、意大利都不会用英语上数理化。接受英语的国家不把英语置于本国语言之上,如日本、韩国,他们重视英语,但重视程度都没有超过本国语言。我的日本、韩国博士生和高级进修生都奇怪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英语。因为在各种语言中英语用处最大,所以我们不能不学英语,但也不至于非全民学英语不可。我国是《文化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签约国,全民学英语不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违反了《文化多样性保护公约》。全民学英语更不利于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总方针背道而驰。

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应该是双向接轨,即一方面学习外国语,一方面扩大汉语的国际传播,这才是全面地与世界接轨。与世界接轨不应该曲解为只与英语国家接轨,而应该与整个世界接轨。现在世界并不是英语世界,世界是多语言的世界,我国外国语教育语种应该多样化,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单一。学生学习外国语不应该限于英语一个语种。联合国新千年大会上191个国家代表用英语发言的是85个,占44%,没有占到多数,仍然是少数,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只有几个,另外几十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一外国语;用法语的50多个,占28%;用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发言的各有20多个,都超过10%;用俄语的有10多个;用中文的1个。除了上述联合国6种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葡萄牙语国家总面积也比中国大。我国周边的日本语、韩国语、马来语也相当重要。所有这些语言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世界各国语言,在中国都应该有人学。

要明确各级学校教育中外语教育的目标,恰当定位外国语教育;为英语教育正确定位,各级学校应该逐步做到提供多种外国语让学生选择,英语应当是诸多外国语中的一种,虽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要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和针对性,而不是违法改变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人才的社会评价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而不应该一刀切,要不拘一格培养和选拔人才。外国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要防止作为工具的英语的异化。

二  关于双语教学

(一)区分两种双语教学


民族地区实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教学体现中国各民族语言平等,目的是通过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这是第一种双语教学,它是合法的,应该坚持。我国在语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人权,做得比许多国家(如美国)好不知多少倍。

第二种双语教学是所谓汉英或英汉双语教学,客观上使受教育者由使用汉语经过双语阶段过渡到只使用英语,许多所谓双语教材是英语教材,所谓双语课其实是英语课。全民掌握英语,外国人会英语就可以获取中国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跟中国人交流,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这样汉语地位就降低了,汉语在英语的压迫下将没有生存空间,只能最后走向衰亡。第二种双语教学的倡导者对汉语缺乏信心。有人竟然说汉语不精密,阻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主张用英语教授数理化,似乎汉语不适合讲数理化似的。事实上,汉语理据性很强,有最理想的数词系统,特别适合数理化学习。中国获得奥林匹克数学比赛金牌最多。

教学语言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变教学语言就是国家主权的部分丢失,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主权不可分割,部分主权的丧失将导致整个国家主权的丢失。伊拉克原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英国占领伊拉克,在这里推广英语,培植出亲西方势力,这些人欢迎美英澳等英语国家组成的联军,认为联军是解放伊拉克人民来的,是给伊拉克人民送民主、送自由来的。结果首都巴格达几天就沦陷了。伊拉克亡国的教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决不能重蹈伊拉克的覆辙。

(二)教学语言改为英语,将全面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改为英语,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看都有问题,这里只谈教育教学质量。

1 降低德育质量,使受教育者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接受西方世界观和价值观,彻底抵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幼儿在希望杯英语大赛中说:英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英语教育使孩子爱英语超过了汉语。这孩子长大以后会怎样呢?一个北京女孩,移民美国3年,拿到绿卡,为了得到美国国籍而申请加入美军,表示"要效忠我的祖国——美利坚合众国",尽管她这时仍然拿着中国护照,仍然受中国保护,法律上还是中国人,可她认同美国,不仅把"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连起码的爱国心也丧失殆尽了。这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是过分重视英语的恶果。难道想要把下一代都培养成这样的人吗!目前大陆的英汉双语教学,是自我奴化,很像是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和台湾时期的皇民化教育,禁止汉语作为教学语言,推行日本语,培养出了李登辉(岩田正男)这样的亲日的台独头子。区别仅仅在于现在的推行者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

2 全面降低教学质量。首先降低英语教学质量,多数双语教师只能说不够标准的英语,先入为主的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学了不地道的英语以后再学标准英语就很困难了。其他课程用英语教授,学生不可能都听懂,课程内容都会大打折扣。英汉双语教学把各门课程都改成英语课,必然削弱各门课程的知识讲授,使各门课程教学目的复杂化,妨碍原先规定的教学目的的实现。英语的压力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重点大学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班学生竟然没有人通读《水浒》《三国》《西游》《红楼》四部古典名著。中华文明靠谁传承?香港是双语教学做的最好的地方,但香港数理化教学水平不如内地。主要因为不用母语教学。可见在中国英语用作教学语言是不妥当的。

(三)英汉双语教学是违法

请看法律条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0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教学语言改用英语,显然是缩小汉语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显然与宪法的规定是冲突的,与其他几项法律的规定是冲突的。基本的教学语言,应该理解为基本课程的教学语言,毫无疑问数理化、语文等是基本课程。对照法律,不难发现,目前所谓英汉双语教学涉嫌违反了包括宪法在内的多项法律。置法律于不顾,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不经科学论证,提出并推行双语教学是教育部门个别负责人肆意妄为,藐视和践踏法律,对祖国语言、下一代极其不负责任,误国误民。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立即对第二种双语教学叫停,甚至应当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庄严的法律代表国家的意志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呼吁新闻媒体批评违法的双语教学,呼吁人大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监督教育行政部门。

三  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须要反思我国的语言、文化方针和教育政策,制定一切政策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对得起纳税人。

建议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立项研究教育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1  英汉双语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  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3  取消中学文理分科的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实行文理分科,不利于人才全面发展,应该既重视科技教育,又重视母语教育、传统文化(包括"国学")教育。

4  学校教育中各语种比例关系的研究。要有宏观视野,坚决贯彻落实宪法和各项有关法律,站在扩大中国软实力的高度,讨论和确定各语种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培养小语种师资。

5  汉语文教学方略的研究。确定各级学校教育中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切实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汉语拼音教学,扩大汉语拼音的用途,教授语法等语言知识,把学生对母语的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培养千千万万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适应国外对外汉语师资的迫切需求;要确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级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从而保持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和民族性。目前应该停止淡化语法和汉语拼音的错误做法,停止语文教学为英语让路的丧失国格的荒唐做法。振兴中华必先振兴汉语。汉语是我国各民族族际交流用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国家通用语言,是我国综合国力的要素,是我们的软实力。停止违法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让汉语早日走向世界。

------------------
学英语: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主持人:下面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讲一下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

滕星:大家好,我认为刚才讲的有一点偏激,我国的文化能不能上升,是在自己,我认为现在的文化资源是整个人类的资源,英语也是,汉语也是人类的资源之一,政府的责任是把这些资源都提供,老百姓愿意学什么有文化选择权,不要逼他学什么。只要把资源提供了,政府提供了,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这个是政府的责任。说你必须学英语,必须学汉语,这个是一个极端。

所以我觉得不要特别民族主义,咱们是全球人,为什么大家都学英语,你想一个问题。因为说英语的人有钱,这是一个道理。你要中国人有钱,人家肯定都要学汉语。咱们改革开放20年,为了跟国际接轨,为了把外国人的钱赚过来,所以都学英语。所以中国人有一个很好的思想,就是中庸,中庸就是平衡,过去都学闭关锁国,学中国的东西,后来发现一下落后了,然后就学工具理性的,然后就摆过来,所以这个世界就是摆来摆去的。我觉得中庸就是很好。

这里我讲一下全球化的情况,今天我感觉有点像反全球化的意识在支撑。这个东西我觉得需要检讨一下,在国家框架里面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如果按你说的,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学汉语呢?用同样的价值观去看一下弱势群体。我觉得全球化语言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拿来我可以用。现在每一个家长都在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到两门优势语言,为什么?让他以后能够养家糊口。

下面我讲一下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这个也反思一下,中国人要不要学英语的问题。

我今天讲四个内容,第一个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是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

第三是现实主义的多民族、多语言文字国家。我国就是这么一个现实,谁也不能忽视。

第四讲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我这里有一个简易的示意图,20世纪后50年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两起两落概略示意图。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第一个事情就是民族识别,就是确定了有56个民族。第二件事情调查中国语言文字状况,调查的结果最后争论不一样,但是大百科全书定了一个认可的,35种文字,60多种语言,现在有说100多种语言,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事情。这个就是一个现况。

这个图讲了什么,从52年开始,共产党政府秉承了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一个文化自觉的核心概念,说一个民族要想跟小民族跟大民族平等,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文字,所以就是有一些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创造了文字,给12个民族创造了16个文字。造了字之后,从52年开始到58年,用母语教学主要是扫盲教育,这个是第一个高峰,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黄金时期,到了58年之后,又下来了,一看直线下降,为什么?58年大跃进,说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有序的,不能跳跃的,所以有先进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之分,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就是这样的,要最后发展到共产主义。当时就认为,既然少数民族的东西都是前社会主义阶段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落后就不要用,都用汉语,所以从58年开始全部都用汉语,从58年到70年代这个期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民族地区全部都是用汉语。这段时间是完整的同化教育。到了74年,一批少数民族精英开始恢复民族语言教育,然后就是有一个迅速的滑坡,这次滑坡也有政治原因,但是完全是市场经济的因素,全球一体化,少数民族的家长不让孩子学这个语言了。说那个时候学完了之后,又不用,我们又成文盲了。这次不一样了,就是继续学汉语,学了之后,才能上大学,才能到东部打工,这个阶段市场经济因素造成迅速滑坡。

民族自决为什么会出现呢?中国共产党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这里面有一个民族平等,民族理论,后来演变到了斯大林,然后就介绍到了中国来,他意识形态的东西就是民族自决。1925年的时间,苏维埃,共产党没有夺取政权的时候,当时开会制订一旦夺取政权,中国可以成立联邦共和国,到了49年,毛泽东忽然发觉民族自决是一个悖论,如果搞中国就要分裂了。后来马上搞区域自治,不搞苏联的联邦共和国了。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给少数民族就创造了文字。

可是当共产党变成执政党以后,要维护过程的统一,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语言文化有81种语言39种文字,这是一个现实,学校教学语言使用也是多样性的。这个现实就给我们政府一个两难困境。一个是国家整合中的学校教育,我国这50年的教育,国家主义主要是靠学校,这个好处是可以实现国家整合,学校用官方语言达到国家整合的目标。但是民族自决与区域自治理论政策下的语言文化多样性迅速的就滑坡。当国家要完全国家整合的时候,语言文化多样性如何保留呢?如果保留的话,国家如何整合呢?这个是两难的,这是每个多民族的国家都要遇到的问题。所以这就是两难困境。

第二作为少数民族来讲,有两难选择,一个是生存,一个是情感。为了生存要学汉语,为了情感还想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化,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实行双语教育,可是自己的母语在市场经济下有没有什么用。少数民族也不是铁板一块,分精英和老百姓,精英有工资,吃饱了,开始提倡要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开始老百姓还在找饭吃,就是汉语教学。老百姓就说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学少数民族语言,干部的孩子都到汉语学校里面去了。因为在生存与情感之间,往往先选择生存,再选择情感。 语言选择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解释了这个,第一个是生存下去,第二个是安全问题,第三就是自我满足。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教育语言政策就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到底该如何保护。我们应该知道,语言文化是每个民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形成的人类的资源。

滕星 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活力,具有创造力,如果语言文化消失了,人类的活力和创造力就会丧失,所以这个社会就没有活力。所以在现在,我们如何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政府和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

现在的老百姓对自然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已经有非常强烈的意识,但是对语言文化这块并不像宣传的这么多,语言生态也是人们生存的一种环境,如果这个没有了,人们的生活就呆板了,创造力就下降了。所以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如何保留弱势群体的问题,是我们的政府要考虑的内容。谢谢大家。

------------------
语言就是一个教育工具

主持人:谢谢滕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下面是自由发言。

李楯教授:作为所谓教授这样的人,在个人的语言能力方面我是比较特殊的。英语我就会一句话,就会"对不起我不会说英语"。这就有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一个问题,要面对现实存在的真问题,当我们面对几个问题的时候,要区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被英语给损坏了吗?我们的教育质量是被英语损坏了吗?我觉得都不是。另有原因。刚才这位先生说,出去一看还能认出中国人,那个中国人是有文化传承的中国人吗?我觉得不是,你所谓很好认的恰恰是极特殊的计划经济年代,整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被改变了的中国人。对于英语来说,我个人是一个不合格的教授,我知道中国还有几位拒绝考英语,最后由于本人的成就也被评上教授的人。更特殊的,是我自己没有上过大学,所学涉及众多学科,是政府几个部委的专家,也是几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很多人认为我搞的都是"现代"的一套,洋的一套,不知道我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我在我同龄人中是接受传统文化比较多的一个人。

这就有一个问题,中国和别国不同。谈一下英语,英语有没有价值?我觉得英语在今天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你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和别人打交道,你就必须会英语。我不会英语,自己工作很困难,外国人要请我去开会,还得多出一份钱,让我带个翻译。

我们的恐惧来自什么地方呢?是《新约》和《社会契约论》吗?我们的恐惧来源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些从计划经济年代走来的人,有着过多的敌情意识,却缺少忧患意识。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从我父亲到周围亲属,到我的老师,凡是搞洋玩意的,出去的时候很多外语并不好,学成之后,都是三、四十年代一流的学者。有用,自然就学好了。现在,首先是对多数人无用。其次,是方法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待五四。我们说传统文化是五四给毁掉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两回事。但二者并没有毁掉传统文化。我们要分清什么是历史在当时的情状,什么是被事后解释过的历史。

我们今天谈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人,还是培养人才?二者是不一样的。人在世间就是两件事:作人;做事。教育首先是教人作人,教做事的教育必和作人联系起来才好。

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问题,第一我们失去传统了,我们讲汉语。我们的学生看自己的传统语言,看古文,如同学一门外语。就是我们在语言教学上我们失去了传统,第二,语言教学严重的属于官方强制的教学。刚才这位先生谈的很好,有民族语言,我们还有地方方言呢,人打交道以听懂,能够交流为主。一大堆考试,除了牟利,就是与人为难。比如我90年代做法官培训,有一些法官说,我们不是不会说普通话,我在当地审案,原、被告都是本地人,说本地话,我非要说普通话,距离就拉开了。

我们关键不要把语言作为必备的资格和考试。我觉得我们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我是重视英语,而反对目前这种英语的教学,反对把英语当成所有的毕业、当官各种资格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能在全球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格局下,能做到和人对等交流。如果你只会外国的,不了解自己的,你只能是人家的学生。所以我们能够做到对等交流,不仅是语言的词汇、语法,还有表述方法的问题。现在主要是教什么?就像北京市规定,为了奥运所有人都必须会说英语。我说你这不是歧视人家别的语种吗?人家法语怎么办呢?英语我就会一句话,我出去还丢了几次,最后还不是回家了吗?

从实际来说,二个问题,首先是教什么,然后就是谁来教。谁来教,更是个难题。我们有合乎要求的足够的师资能应付这个教学吗?我们不要忘了这个问题,我们现代汉语里面大量的我们认为是汉语的东西,实际来自日语。一个民族的语言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所改变,整个影响你思维方式。另外,不要忘了现在我们讲的汉语语法,当年初创时,每一个学派都有一个外国祖宗。用了别人的法,来教的自己的语言,一代代学出来,就变了,已经不完全是自己的语言了。

再有一个是简体和繁体。我们现在强制用简体字,我们现在用横排版,所以形成我们的大学生要看《红楼梦》一定要买横版的。我对语言文字委员会的很多东西是不同意的。我虽然不是学校出来的,我搞法学,搞社会学。但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曾经也有过两位老先生都是我的老师。现代汉语黎锦熙,古代汉语陆宗达。语言文字最主要的是约定俗成,你都想什么都管起来,能有活力吗?管可以管部分,管中央文件,人民日报怎样用官方的语文标准就可以了。所以我们面对一个开放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世界。我们中国人应该想办法接续我们的文化传承,同时做一个能和开放的世界对话的中国人,能够成为一个活跃在世界、人类社会这个国际舞台的中国人。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

具体我们谈到很多难题。第三位发言的先生谈的很好,解决起来非常难。我们应该给学的人和教的人都有选择的空间。如果都管起来了,就死了,没有活力了。 我们看,一些老人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方言不改,但是我做过十几、二十年的农民工研究,在珠江三角洲那里,一些年轻的农民工,来了很短时间,都讲普通话了,一种语言,需要,人就会去学它,就能学会。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雷颐:我是搞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近我的研究里面引进了很多新词,我也注意到现在对于这个历史文学的讨论,我觉得对中国近代史多了解一下,100多年以前教育现代化开始对外国、开始对西方开放。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世纪前50年,那些学校里面培养出来的人,从胡适、竺可桢、闻一多这些人英语都非常好,国学传统文化水平都非常高,所以我不同意把英语和汉语对立起来的观点。比如说像林语堂,英语是英语,汉语是汉语。不像我们现代英语像汉语,汉语像英语,这就是我们教育失败的地方。

我们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在20世纪前50年,有很多教会学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英语是极棒的,但是他们中国古代的文化汉语也是极棒的。可以举很多例子,像燕京、辅仁,他们都很棒。在研究当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五十年代批判教会学校的时候,我觉得可以批判它的很多做法,但是在这方面得成功,我觉得专门搞教育研究的人可以具体研究成功之处,为什么它培养出来的人英语、汉语都很好呢?所以我觉得如果对这段历史了解的话,就不会产生英语会挤压汉语这种担心。

第二个产生的问题还是在教学方式,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其中我谈一点,我觉得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恰恰出在把英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我反对英语只是一种工具论,我们要学习外国问题,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全部,包括其中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吸取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价值观念,所以我不同意,我是学历史的,但是我搞了很多专著的翻译,我看了别人的翻译。你很难想出来德语翻译学院出来的人翻译出来的著作里面是错误百出。我觉得从洋务运动开始跟外国人打交道,叫做舌人,我们的问题就在这里。从考试到现在,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像从前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作为一种文化里面有很深刻的价值观念在里面。比如说我是近代史所,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先生,他们一问,都是孔德中学,也有辅仁中学里面毕业的。我们现在看棒球有的看不懂,但是他们一看就懂,他们都是温文尔雅,学问很深的。

在我们语文中,现代我注意到,因为我儿子的学习是我一直管起来的,但是现在要强了,现在语言教育最多把文言文作为一种工具。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不是一种工具,都是要吸取中间的文化在里面。

第三点我想将之所以会这样,还是社会环境决定的,最根本的还是背后的思维,把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是应该变一变。

我再讲两个小问题。我注意到,现在有一种新的语言开始出现,影响越来越大。就是有一种英语,叫做印glish,就是印度的英语,这些人大量的进入英语主流社会,带有印度的文化,把英语开始改变了。如果今后发达了,没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也慢慢会成为改变英语的某种东西。

第五点我还是讲历史,刚才讲到了,从日本的例子看,日本开国比中要晚,开始的时候,很多新词从中国引进,引进了几年,但是由于明治维新比中国要彻底,比中要发达了。恰恰中国大量的语言反过来从语言引进,比如我们现代很多词比如"党、政府、解放"等等都是引进的。日本恰恰是开放的比中国彻底,反而它的文化对其他地方的影响反而广,反而深。比如说我感到很遗憾的,英语蚕种的蚕就是从日本里面过去的。你想通过封闭缩减英语、缩减什么来达到保卫自己语言的目的,恰恰达不到。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台湾学生、香港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比我们高,但是他们的国语水平又比我们高。所以我想强调一点,两种语言不是对立起来的。

还有我们现在讲的汉语,现在国际上学汉语的人比从前多的多了。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发达了。现在学汉语的人恰恰比从前多了,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是封闭。所以人们一直有一种想建一种通用语言的方法,就是有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只是很少人在学。就是语言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听取哇声一片,很多人都用"哇",如果按照传统,我们古代也不是用"哎哟",是用"呜呼",还有现在的一些网语,包括酷,酷现在也成为了一个通用的语言,所以不了解这个,会造成很可笑的东西。我看到国家的很重要的机构,他说英国评选了一个贝克汉姆和辣妹是最冷漠的一对夫妻,我马上就知道是酷了,但是翻译成这样的话。包括以前"打的",的士是香港用的,香港是殖民地,我们在用这个,就是自我殖民地化。但是大家出门还是叫打的。

我要说明的一点,英语和汉语不是对立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想还是再有两个发言。

代谢晓晋发言:感谢杨教授,感谢21世纪发展研究院,我今天做一个发言,是提高母语能力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核心环节。

考虑到人均因素,中国算不上资源大国,中国却是人力资源大国,中国的未来发展要寄望于开发自己丰富的人力资源,不必说德国、法国人口密度远远大于中国的日本也开始鼓励生育政策。人口如果不是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合理的开发,就会成为负担。

好的教育体制就是把人转化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最核心的环节恰恰是提高各自的母语能力。刚才大家都谈到了英语教学的关系教学以及各方面的问题,这一点,我们的母语能力长期被忽视。今天需要引起人力资源对这个核心环节的提示。

交流表达是几个国家提高的核心能力都位于首位。劳动部在数以千计的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到这样的结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苏步青先生,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苏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不合格的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都不行,别的学不成的。无独有偶,必胜参与英语工作,林茂孙先生近年来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学好中文。将汉语翻译成外语,翻译者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中文理解能力。 劳动部不仅认识到交流表达是最核心的技能,而且也有了CHC考试,今天一些有识之士已

经意识CHC在人力开发中的作用。比如北京考试学院05年06年的研究生考试也在用CHC。

十几年前,国家人事部开发了用于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今天中央机关大多数处级干部和一部分司局级干部都是通过这个考试进入国家机关的,这个考试明显提高了这些官员的素质水平。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CHC会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中产生更大的作用。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CHC,希望更多的人在人力资源开发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
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而非大学
主持人:下面请来自陕西榆林从事国学教育研究的韩海燕老师发言。

韩海燕:我是从陕北非常偏僻的小县城专门赶来参加这个会议,我参加这个会议还得从去年山西的一次会议说起,去年陶行知研究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一次教育研讨会,我参加了那次会议,那个时候我不认识杨教授,只听说,那天有一个教授要到大会做一次报告,我们早早的到了会议室门口等着,到了以后,发现有一个宣传牌子,上面有一句很醒目的话,"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有许多人都在看,没有人说话。看了老半天,有一个人突然发言,这是搞计划生育宣传的。他说这话以后,也没有一个人发言,好象大家都很认同这个话,我忍不住了,我说这是孔子在《礼运篇》里说的一句话。我把这个话解释了以后,杨教授突然把我的手握住,接着就把他的名片给我递了过来,同时要我的名片,我说我没有名片。然后我们俩就进行了交谈。

我们的民族文化竟然丧失到这种地步,参加这次会的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校长,居然不知道孔子的这句话。我们谈的非常投机,他就问我,你是干什么的,在哪个研究院?我说我没有工作,我在家里办了一个国学书院,杨教授说很好很好。然后他就走上台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他讲到,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两个大的丧失,一个是大传统的丧失,一个是小传统的丧失。对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所谓大传统就是孔子、孟子的文化,老子、庄子的文化,这些文化丧失了。这就是大传统文化的丧失。还有一个小传统就是从大革命开始到现在,我们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还有我们文化界的许多名人们,创造的文化,从五四以后创造的文化也都丧失掉了。我们大的传统和小的传统都丧失掉以后,我们就变得没有文化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文化,还能称其为民族吗?

刚才大家讨论的重点好象在语言上,我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民族文化的丧失、文言文的丧失,语言是不会丧失的。语言存在,文化不一定能存在。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先例。学英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偏重学习的是语言,而不是西方的文化。语言是一个工具。我们检查一下,我们现在到底学的是语言,还是文化?


 这个问题我觉得值得考虑一下,我是一个文化的侏儒,虽然我读了十多年的书,我的儿女们也都读了十多年的书,但是我们都是文化的侏儒。我有一首自嘲打油诗:"六十七年老蠹鱼,自幼不知读古书。岁暮方知经籍好,开口羞唱人之初"。我是文化的侏儒,我的父辈也大都是文化的侏儒,有一位比我大二十岁的老人,我问他你小时候读什么书,他想了半天,想了起来,"来来来,快来看,人有手、又有足,马有足、没有手..."。而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读的是"羊,大羊大,小羊小,大的大,小的小"。我的儿孙们读的书大都是小猫、小狗、小草、小花之类的东西,诸如:"鸟叫了,花开了"等等。这些没有文化内涵的启蒙教材,荒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年华。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侏儒。

  到我孙子这一辈,我觉得不能让他们再成为侏儒了,我希望他们能成为鸿儒。因此从五六岁开始,就让他们读四书五经,到现在十来岁了,就把《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都拿下来了,现在正在背诵《诗经》和《易经》。他们现在背这些书,不仅没有影响他们在学校学的功课,反而使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因此,我认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小学,而不是在大学。大学里经常发生跳楼自杀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并不奇怪,因为在小学基础没有打好,压根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人文文化的教育,所以上了大学以后居然还不知道怎么做人。有一个残疾人之子上大学以后居然弃父母而不顾自杀了,尽管他接受了所谓的高等教育,但他只接受的是科技文化的教育,而缺少的是人文文化的教育。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关键在小学,而小学教育关键又在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教的是什么书呢?都是一些浅而又浅的文章,我写的文章居然也能编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天,我的女儿念她的语文,我听着听着怎么好象是我写的,找开一看,果然是,那个时候我以《东方红》词李有源儿子的名义写了一篇《世世代代高唱东方红》,发表在《陕西文艺》上,那些编语文教材的先生们,怎么就把我的文章也编在里面了?那时我刚刚才学写文章,居然就一字不错的选在了语文教材里面呢?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启蒙教材。

我们在小学,根本就不给我们的孩子进行人文文化的教育,就是一些非常浅薄的东西,把我们的教师也教坏了。我接触过一个教师,他教了30年的小学,他说越教越没有了文化。我写了一篇题为《教育改革之我见》的文章,送给榆林报社,迟迟没有发表。于是我就想到了杨教授,发给了他,他看了以后,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然后就让我来参加这个会,以后有时间我再说。谢谢大家!

-----------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木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4. 侯立虹|谁在动摇“两个毫不动摇”?
  5. 以色列会亡国吗?
  6. 从两处战火看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
  7. 司马南:美国为什么没能把巴基斯坦彻底拉过去?
  8. 郭松民 | 评普京年度记者会:“过度轻信”及其他
  9. 这才是最难打的战争,国安部门刚发出积极信号
  10. 大陆认定台湾设置贸易壁垒,惠台政策即将终结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这是一股妖风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