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的短信函
尊敬的朋友:您好!
谢谢您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读我们编辑的这本陈光柱先生专辑的小册子。显然,您知道了一些您不知
道的东西(信息)。肯定您有您自己的认识、看法、观点、意见……等。
我们只是想再次敬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告诉我们您的认识、看法、观点、意见……等,以便改进我们今
后的工作。
诚然,这还得要您对我们编辑的这本小册子感兴趣,有可读性的认可,有这本小册子存在的价值的认同,
有对这本小册子存在的不断改进、完善的“爱护”,您才有可能告诉我们您的认识、看法、观点、意见…
…等。
尊敬的朋友,我们殷切地期盼着您的赐教。
顺致以我们衷心的祝愿,以便我们共同的对本来就有的中华传统认识的提高!
《老子研究》编辑中心2006.6.
联系人:任凤梧先生.电话:(010)62250656.
联系人:邸振兴先生、萧谦女士.电话:(010)68526685.
联系人:李伯淳先生、洪彦女士.电话:(010)62266096(传真).
前 言
朋友们早就要我搞一个《老子》的注、译,我却迟迟未动手。这是因为,每当我提起笔来“译”、“注”
《老子》之时,我就难了:难的是我力量不足、难的是我知识太少、难的是我水平太差、难的是我对《老
子》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只能把前二十章的译、注迟到现在,才奉献给大家。并且,借此机会说一点
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必须搞清楚老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子做过什么事;《老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还必须知道一点我们自己的真实的历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或者“文献”上叙述性的历史);还必须知
道一点当时的意识形态之大致;知道一点殷商、西周的金文;知道一点殷商、西周的甲骨文等。
其次,应当有一点哲学常识(这不全是书本上的常识),知道一点人类发展的前景、憧憬一下未来是一个
什么样(这恐怕也很难)。还要有一点刨根问底(“归其根”)老子似的精神。
另外,必须知道:从殷商王朝到西周当时有一个中华民族特有的现象,这就是“人”和“民”的区分是相
当严格的。“民”就是“民”,“民”要成其为“人”是很难、很难的。中华民族的此种“传统”沿用至
今。谁都知道,谁都不说!“民”当“小人”的资格都没有,“小人”是相对“君子”而言的,于是“人
”中的“小人”和“女子”就是“难养”(“难养”就是“难教”,这是孔子的语言;当然,应该知道:
“小人”和“女子”都还是“人”的范畴)。所以,后来的孟子由衷地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显而易见:善政是目的,善教是手段。故此
,就形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哪个统治者不爱“得民财”!哪个天子不爱“孔”、“孟”?于是乎,
他们(孔、孟)拾取西周所摒弃的“仁”“义”“礼”“智”,如获理论之至宝,重返政坛,为天子一人
而效劳。不是吗,君不见,清王朝把儒家理论发挥到淋漓尽致,所有的人都是天子一人的奴才!“民”是
没有资格做奴才的,他们只能做奴隶,他们能有什么权力?
真的读懂《老子》很难吗,非也。只要你不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那么,《
老子》不但通俗易懂,而且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实话。是否这样,敬请大家查证之。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历
来人们都游离在老子的认识之外,原来他们都是“人”!他们都是向上爬的“众人”、“智者”(《老子
》的专用“词语”,3章、8章、20章等),焉能读懂《老子》!?
所以,迄今为止“人”是不懂得“民得”的,是读不懂《老子》的。不知道治国必须“正”君(教育君王
,高度重视自律、自警),同样是读不懂《老子》的。高度重视自律和保证、保障“民得”,这才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啊,这种传统美德可追根溯源至五千年前。
高度重视自律和保证、保障“民得”,这是古公亶父当时在《连山》的基础之上而作的《德》论篇章的唯
一继承、发展的“论断观点”。这个论断观点一直是周王朝(包括西周和东周)800余年的历史之中的指
导思想。然而,就是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统治者的自律不力,从周王朝建立以后,就每况
愈下了!
虽然,古公亶父当时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自律”定义为自己的“不得”只是针对殷商王朝晚期的“得”
风(相当于现在的贪污腐化堕落的不正之风)而做出的规定。经历了百余年的身体力行的实践,终于推翻
了殷商王朝而建立了西周王朝。但是随着周王朝的建立,伴随而来的每况愈下,这种残酷而现实的事实,
就摆在认真学习《德》论的两个人面前。
这两个人就是周宣王和比他大七岁的单逨。西周的历史在每况愈下趋势之下,周厉王的“信誉扫地”,竟
然被国人赶走至彘。他的儿子周宣王这时才六岁,正在召公府内与十三岁的小单逨共同学习那时候的唯一
的一本《德》论。他们有幸逃脱这一劫难,奋发努力共同学习六十年。深深认识到:西周王朝历来每况愈
下的原因,是统治者自己执行、履行古公亶父的规定的力度的逐渐松懈,甚至背叛古公亶父的当时的承诺
、没有了对待“民众”的诚信。故此,他们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严格要求、严格规定、严格教育统治者
一人!不幸的是,周宣王的突然病重,在临危之前只好受命于单逨去完成重新整理、修订《德》论的工作
。
《老子》一书正是在西周末期时写出的,所以《老子》内面的“道”就是:高度重视自律和保证、保障“
民得”。这个“道理”贯穿在《老子》一书的始终!历来人们错误的以为“道”是什么“玄妙”的认识,
那就错完了。老子的“道”就是“道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严格要求、严格规定、严格教
育统治者一人的道理。严格要求、严格规定、严格教育统治者一人是干什么,是为了保证、保障民得!离
开了这个唯一的宗旨,那不仅不能去读《老子》,也不会认识我们祖国的自己的文化,当然不知道什么是
我们的传统文化!
显然,这在认识上要分成两个问题:一个理论问题;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的单逨,在那样早的年代就已
经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在完成《老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严格的来这样论述了。这不仅是中华民
族的首创,也是人类世界认识史中的奇迹!
什么是《老子》书中的“道”,上面已经说过了。在《老子》的自然划分上(他的安排),基本上就是前
面的“三十七”个章节(这仅是汉朝以后的人为划分,不能说明就是“三十七”)。这就大致形成了《老
子》的理论部分,也可以说是务虚的部分。所以《老子》的前面基本上就是论述“道理”的文章,就是论
述“道”的文章。这也是单逨和周宣王他们两人的长期研究、探讨的心血的积淀,同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
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也是不为人们所识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什么是《老子》书中的“德”呢?简单的说,就是“高度重视统治者的自律”,把自律变成自己的行动。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保证、保障民得”的正确实行。如此看来,《老子》的“德”只是《老子》的“道
”中的一个部分。因为《老子》内面的“道”就是:高度重视自律和保证、保障“民得”。显而易见,《
老子》的“德”,不仅是对古老的《德》论的继承,也是根据西周的历史实践所作的发挥。这也就构成了
《老子》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单逨(老子)把这些作为实践的内容,安排在后面形成所谓的四十四个
章节。这也基本上是规范统治者应该如何去做、去实践,从而解决了实践的问题。这是一切统治者的紧箍
咒!
无论是古公亶父还是单逨,这中间的近三百年时间内,察看已经出土的西周的金文。我们看不到一个没有
死的统治者,自称有“德”,或其下属对他的恭维而颂其“德”。只有统治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盖了
棺,后人才颂其“德”。显然“德”在西周时是有严格规范的。如何才能表现出统治者的“德”呢,那就
是必须要“保证、保障民得”的真实和有效。这还可以从西周的记载“盘庚中兴”时的一句政治口号中反
映出来:“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只不过汉朝时,把“民得”改为“民德”,他们哪知殷商时根本就没
有“德”这个概念,当然就没有这样的字)。显然,这种重视“民得”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殷商时有《
连山》作指导;西周有《归藏》为基础。它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辛酸而悲壮的中国后来的历史,却斯文扫地。人们推出所谓的文化理念,置《老子》的认识于脑后,把中
国蹂躏得不成样子。他们还沾沾自喜,自我吹捧,妄自尊大,不可一世而觊觎着未来。虽然,看来好像《
老子》的基本理念他们歪曲得无一是处。在他们面前,《老子》的“绝礼弃智”、“绝仁弃义”,则大势
已去,已成覆水难收之势,一去不返而成其为“过去”。但是,这毕竟是个认识问题,理论问题,是个“
积非成是”的问题。它预示着现实的残酷性,漫长的历史磨练。只有民众的血肉之躯的前赴后继,才能逐
渐看到《老子》的“道理”的光环。她将拥有全人类!全人类也必将认同她!需要她!因为,《老子》中
的“民得”
是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民众的根本问题。任何国家的兴衰存亡都与“民得” 休戚相关。
周宣王和单逨共同探讨、研究总结的意识形态问题,而后由老子提出的“绝礼弃智”、“绝仁弃义”、“
绝学无忧”,就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主导认识。然而,在老子死后不久,齐国的管仲就率先提出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政治口号而作为“积非”萌芽的开始了;继之,孔子在春秋末又提出“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的政治口号是“积非”的继续;进而,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为之四德”的政
治认识是“积非”的发展;直到秦国的儒徒弟子李斯“公然背叛”他祖师爷的宗旨,不但建议要秦王下“
逐客”命令,还要秦王“焚书坑儒”!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当时社会上层的意识形态是不允许“仁义礼
智”的自由泛滥的,这应该是对“积非为是”的当头棒喝!直到后来公元前134年,借助汉武帝的不可一
世的权势,才让“仁义礼智”登上政治意识形态的宝座!这是一个典型的“积非成是”的萌芽、生长、发
展到肯定的长期过程,前后用了500余年!何止如此?从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到现在,两千六百八十年
已经成为过去,然而这样的“积非成是”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了。(之所以“仁义礼智”能够登上政治
舞台是因为“仁”的作用,而“仁”的起源又是因为统治者的“感情用事”而产生的。因此,就形成了中
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参见5章、18章、19章。)
“积非成是”是通过500余年的酝酿进展,借助汉武帝的不可一世的权势,致使“非”(不能符合客观事
物发展本身规律的认识)成为“是”的,从而促使“非”就为“封建独裁专制”的一人而服务的残酷手段
!于是乎,这一人在“积非成是”之“陋习”的影响下(中国的统治者们),就不自觉地必然的染上了沉
疴痼疾,沉沦在自我陶醉的一片歌功颂德的赞扬声中!更加显得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圣明”、“伟大”
、“英明”,这就已经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由此,伴随“积非成是”而来的后遗症:要么夜郎自大、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目空一切……要么我不如
人、崇洋媚外(还包括“汉奸意思”)、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
不仅仅是上述的问题,它致使我们的认识,乃至其他方方面面也就有了问题。而且,历史上的问题表现尤
为突出和更大。因为我们的历史几乎全是汉朝和汉朝以后写出的,而写历史的人又全都是儒徒,他们沿用
的都是孔子的春秋笔法!为尊者隐(讳)、为贤者隐(讳)、为亲者隐(讳),远不是我们实际而真实的
历史。这样的历史是为统治者的封建专制独裁而服务的历史,是为统治、奴役民众而服务的历史。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认识的历史拾零(可惜,没有文献收入),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老子,也许对大家的认
识《老子》有所增益。
最后,还赘述两点:一是对老子“神话”的问题,二是更进一步强调老子的世界普遍性的问题。
老子是人不是“神”。老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与我们今天的人一样。他也只活了84岁,就离
开了人世间。那些不实之辞,不是在抬高老子,而是在贬低老子。大家好好地认真地在理论上去探讨、探
讨,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那种“书不够,神来凑”的说法,绝对不能来搞老子研究。把老子神乎其神地
抬得越高,只能说明自己的理论水平越低。因为离开了客观事物本身的道理,去瞎侃胡诌,那能糊弄谁?
那样只能危害知识贫乏的小小老百姓!流毒社会,祸害民众!
老子这个人生活在西周末年,那时候的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上者(统治者、天子、领导人)必
须自警、自律,保证、保障民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不仅仅是西周末年才有的,这是西周以前一直传承下来
的。这一点不仅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而且是属于全人类的伟大的奋斗的目标!所以说这是一个世界普遍性
的问题。这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事,而是人类的未来必定如此的问题!西方不是在这个问题之上的认识
,比我们略胜一筹吗?大家可能还记得,美国的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1793年3月4日他的连任就职演
说中说道,“现在,我就在你们各位面前宣誓:在我执政期间,我若企图或有意触犯联邦法令,除遭受宪
法严惩外,我还将甘愿受到出席今天这一庄严仪式的所有人的严厉谴责。”这样简短的誓言是全部就职演
说词的一半,这就是乔治·华盛顿!这位从来不知道中国真正传统的美国人,然而他却能够意识到:执政
者“必须自警、自律”,在大家的监督下“保证、保障美国公民的利益(得)”!如果我们的祖先有灵,
他们只好尴尬地望着华盛顿微笑!
相关的客观事物、客观史实的钩沉
在学习《老子》的进程中,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不断地吸引我。久而久之我就认识了她!这就是“统
治者的自律、自警,保证、保障民得”的精神。当我“跟踪追击”认真地翻阅查找文献,却不尽人意。然
而当我认真分析认识我们的史实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历史上“比比皆是”这种“精神”的光辉。但是,明
显的是春秋以后,就已经是一片混乱,与其《老子》的认识已是面目全非。所以,就我个人认识的有关客
观事物和客观事实的相关史料,这也是学习《老子》必不可少的“知识”,简单的罗列其部分,以致对大
家有所增益。之所以我要罗列一点,因为这是大家不知道的,也是我学习《老子》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学
习《老子》,必须扫清学习《老子》前进途中的障碍,否则是不能学习《老子》的。显然,它涉及的问题
比较多、比较大。但是,我本着面对客观事实的观点,无论涉及到什么问题,我们必须就事论事(实事求
是)。我想,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
有关远古的钩沉
1、关于伏羲、神农的传说:《老子》的80章有一个结绳问题,显而易见是指结绳文化的问题。而结绳文
化显然是“符号文化”以前的事,我们已知最早的“符号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河南贾湖)。这样,我
们就可以假定,这就是传说中的伏羲、神农时代。伏羲、神农是那时候民众的当然领袖、统治者、领导人
。他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的首领:伏羲时代长达二万年(或者一万八千年)乃至百
万年以上,神农时代则是符号文化之前的一万八千年(或二万年)以内的事情。“伏羲”又可称为“伏牺
”、“伏戏”。顾名思义也可知:“羲”乃“日”乃“火”,这是人类中最早认识“火”的英雄、是熟食
的先祖、是教人用火的“科学工”、是“巢居”、“穴居”的先行者、是教民娱乐的始祖;神农,则
是教人刀耕火种开始务农的祖宗,尝百草四处奔走为民众服务效劳而力图医治民众百病的“医师”。他们
的这些品德和行为,绝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得了的事情,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的人类史前的必然认识过
程。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为人民生存生活而服务的“忠实公仆”,看到的只是民众生存生活前赴后继的带头
人。他们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2、关于出土的“玉梳”:远在约5000年前(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上,镂刻的一组图案,这是
刻画在“梳子”上的图案。“梳子”是干什么的?“梳子”是整理、梳理头发而用的。5000年前的先民,
对于自己的头发整理、梳理是多么的伟大的事情呀。当时的先民不分男女,对于“拖”在脑后或“飘洒”
在胸前的头发,很是头疼。用树皮、草茎、兽皮去“扎、捆”头发,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它不利于生产实
践,不利于生存竞争,它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而会动摇预期的目的。事情本来可以成功的时候,却因为
自己的头发的干扰和被它物利用(“挂着”、“绊着”、被野兽或敌人揪住、扯住等不利的情况),轻者
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重者丢失掉自己的性命。于是,梳理、整理自己的头发,几乎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当在漫长的反复地实践经历之中,逐渐发现:把头发分为三股而“辫”时,则紧密得多;而只需要在“
辫稍”处系上小小的绳索,这就方便多了;进一步把整理好的“辫子”再以“S”形的方式盘起来,并且
在盘的两个中心部分用类簪子式的它“物”插上,就更加稳妥牢固了。这是惊人的壮举,于是在我们的民
族之中广为流传,并且把图案镂刻在梳子上,不是一目了然而利于推广、便于继承流传吗?显然,大汶口
的“象牙梳”正是我们先民当时的记录。正是五千年前人们生存斗争、生产实践的历史足迹。它还启发人
们在实践之中:必须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按一定的程序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践,有
利于自己的生存生活。所以这正是后来发展为王者的“律己”、严格“律己”、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的行为的前身。这样的精神孕育出来的品德能不高尚吗?这是西方世界所不能理解的中华民族精神啊!这
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共同的精神财富。
3、关于出土的“玉版”:离现在约4600年前(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龟”中间的“玉版”上面也有一
幅图案。这幅图案太好了,太伟大了,它简直就是大汶口“象牙梳”的姐妹篇。它是我们先民足迹的真实
写照,这是先民们认识了“龟”的价值的深刻寓意。从该图的中心部分看,这是后来甲骨文中“(贞)
”字和“鼎”字的写照。也就是甲骨文中的两“贞”或两“鼎”交叉垂直的实录,也就是先民的“食器”
的再现;离开中心“食器”后的“小圆”内,则是分向八方的八个龟头;八个龟头外“大圆”内分向四方
的四个龟头。这个具有图案的“玉版”,却是“玉龟”的中间组成部分之一,它分为“龟背”、“龟腹”
和中间的“玉版”。此“玉龟”出土于墓主人的胸口前。显然这说明是墓主人铭记心中的大事,就是“玉
龟”中间“玉版”上的这幅图案。这是什么样的大事呢?这首先得认识一下“龟”:龟,顺从,不伤人、
张口咬人,听从民的意志而皈依;龟肉能“填”饱民众的肚皮;民众要吃龟,方法非常简单;龟,性格坚
毅、忍耐,被人俘获后绝不乞求任何施与,俯首待命,任民所用;龟,长寿、泰然,与世无争;龟,可强
民之身,健民之体。等等。显然龟的这些优良品质,都是当时能够为民众着想的人的“楷模”,是应该仿
效的行为。所以,这才有“玉版”上的如是图案。这才会出现:大禹为民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模范行
为;后来的成汤禁三风为民众办实事的“王”者风范;后继者盘庚的“式敷民得,永肩一心”辉煌的政治
口号;后继人武丁所兴起“每事问”的老老实实的“记录”,王者的一切行为都经得起时人和后人的严格
检验(因为,“事无不可对人言”);古公亶父的《德》论的传世威力,震慑直到现在!西周的“匐有四
方”、“永保四方”、“经维四方”的政治口号就是直接来源于“玉版”的精神……“玉版”中心的“食
器”图案表示:只有以“食器”为中心的“事业”,才能保障四方(囊括八方)民众的生活、生存,安宁
永在。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民以食为天”的最早写照,也是“保证、保障民得”的精神的直接体现!正是
这些认识的汇集、也促使了人们对“龟板”的认识和怀念。甲骨文的出现也就有它不可埋没的盖世奇功!
这也就必定有它发展中华文化的巨大功绩!(遗憾而可悲的是,我们当代甲骨文的研究,还被清朝末年的
腐儒孙贻让、王国维之流的思想禁锢着,完全背叛了我们自己的祖宗的传统!歪曲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让
世界人类史也被蒙上羞辱。)
4、夏末时期,成汤、伊尹、仲虺三人针对当时夏王朝的上层官员的“巫风、淫风、乱风”之行为,为自
己的官员们立下了禁止“巫风、淫风、乱风”的规矩。这就是有名的《连山》,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无
字”的“宝典”!它是用三个玉版分别刻画的三个符号。那个时候我们的文字还没有,这时也正是甲骨文
开始发展的前期,当然就是我们符号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巫风”,其内容为:迷恋歌、沉于舞;“
淫风”,其内容为:沉女色、贪财物、恋游玩、迷畋猎;“乱风”,其内容为:不听先人的话、重用奸佞
的人、不尊老、不爱幼。)正是这个“理论”建立起来的“根据地”的发展兴旺,从而一举推翻了夏王朝
。(这也是后来人们传说的《三坟》;也是汉以后误传的《河图》、《洛书》。之所以是误传,乃是汉以
后的文人,根本不知道甲骨文的事情。想当然地去圆说、附会历史上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于是就说成是《
河图》或者是《洛书》。而后人再误传,就说成是《河图》与《洛书》为两本书了;现代有的人,当然更
加独出心裁,把《河图》、《洛书》搞得云里雾里,比现代的高科技还高科技,而不知所云了。他们忘却
了一个根本的关键:那时候的现状还只是“符号”发展的后期。能够做出惊人的不切合实际、想入非非的
事情来吗?)
5、殷商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政权建设也不是儿戏。成汤死后,其子未立而死,由乃弟外丙继承王位;
三年死后,其弟中任继承王位四年也死;由成汤的长孙太甲继承王位,太甲置“三风”的禁令于脑后而不
顾,伊尹以元老的身分,把太甲逐放于桐宫。这是伊尹严格执行过去的禁“三风”的承诺,而做出的必要
的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权巩固。果然,太甲三年的反省,还真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伊尹再次把
政权交还他后,他的政绩还真让后人永远纪念(甲骨文涉及到他的,可谓最多)。
6、政权的建设之所以不容易,从他们的“迁都”可以看出问题来。虽然,迁都有其自然灾害的原因,但
是更加重要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的“王”都还知道自律、自警,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官员的惰性、腐化堕
落之风会有增无减,“积非成是”地危害着政权。夏王朝覆灭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显然那时候的人们没
有什么理论能力,只能试验性作一些尝试。故而后来五次迁都,由亳至嚣(或“爻”)、至相、至庇(耿
)、至奄,最后由盘庚定都为殷。这些,都还是“王”者的“自律、自警”和“保证、保障民得”的表现
。
7、当盘庚定都殷后,认识到“迁都”也不是办法,于是在理论上率先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口
号。明确指出以“王”为代表的国家政权,必须把“民得”放在第一位的地方!(可惜的是,汉以后的文
化人们,歪曲了这一传统思想,擅自篡改为“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在整个殷商王朝的时候内,也就是
在殷商的甲骨文内,是没有“德”这个概念的,也就不可能有“德”的意思。)
8、一个好的口号,不仅执行起来有难度,即使能够认真执行也会为时并不持久。待到武丁继承王位的时
候,面对不能认真执行这个“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响亮而准确的政治口号,而感到无比的揪心。三年
不语的实际行动说明他的一切。后来我们看到的是了不起的丰功伟绩!(可惜的是清朝末年的王国维、孙
贻让之流,把这时候的文化歪曲成为不是东西!这样的认识目前还影响着我们的甲骨文研究领域。)虽然
,甲骨文的开创不在此时,然而正是武丁的时候,首创“每事问”的光辉品德。下面就有关“甲骨文”的
问题钩沉一、二。
9、甲骨文没有出现以前,就有了“符号”,这是大家知道的。符号出现很早,大约离现在8000年前,就
已经为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了(我们所能找到的实物证据)。最早的符号,无非是我们的祖先在客观实体
上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显然这有一个初始的问题:既然我们的先人可以留下印记,那么必定当时的先人也
会解读、复述这些印记。否则,是不符合情理的。我们设想一下,如何“定义”(规定)这样的两种人呢
?显然我们可以把留下印记的人叫做“卜”人,它囊括:刻、画、写、记(卜)、录、钻、凿、灼等能够
留下印记的活动;把能够解读、复述这些印记的人叫做“占”人。而“卜”和“占”是当时的口音而已(
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国家的发音不同而已),这已经无所谓了。显而易见这是我们祖先的初始行为,经
历了几千年的进展才走到甲骨文时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10、当甲骨文开始出现时,同样要碰到我们的初始问题,同样要解决留下印记和解读印记的问题。首先就
是在文字的“定义”(人为规定)“记”和“读”的问题,然而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记”和“
读”这两个字。于是“卜”和“占”就当之无愧地担此重任,舍此而有谁?(当然“卜”字毫无疑问是“
记”的直接传承,只不过“占”字的意思有点更加深入,它还包括“阅读”、“解释”、“复述”等功能
,并且在字型的规定上为:甲骨文字的“占”——在现有的“占”的外围,再加上一个大口字。)为什么
要说这些,因为甲骨文是我们文化的基础。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基础,那么我们的认识只能是在胡搅蛮缠!
11、我们人类对“石器”的认识,是生产的记录,是“工具”的演进,它保证、保障了人类的生存。我们
人类对“食器”的认识,是生活的记录,也是“工具”的演进,它保证、保障了人类的生活的光辉前景。
“食器”(有人曾经要我重视陶文化的作用,这很有道理)在中国人的眼里,具有特殊的地位。夏王朝没
有文字记载,我们一无所知。然而殷商王朝告诉我们:原来管理“食器”的人员,是率先进入政权建设管
理人员的行列中来的,也是他们才有机遇成为“识文断字”的人。原因是“贞”字告诉了我们的这些,因
为“贞”的甲骨文写法与“鼎”字的写法基本一致。那些所谓的“贞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后来官员的腐
败问题,与我们的文化进展没有关系。(参见《〈周易〉与〈连山〉、〈归藏〉没有任何联系》——《老
子研究》第二辑.)
12、另外还有一个“巫”字,在殷商以前都只是指:从事歌舞的人,与所谓的封建迷信没有关系。殷商至
西周是对祖先进行祭祀,并且殷商显得特别的多!这只是表示忠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群体”、自
己的向往,有什么不好?封建迷信在中国起源晚于西方,只在春秋时候才开始有封建迷信的萌芽和发展,
最盛行之时是汉朝!
13、再者,还有一个“灼”的问题。“灼”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属于“卜”的范畴的。(后来,才在人们
的认识之中分化开来。这个问题被某些人“定义”成为“龟卜”的封建迷信的“铁证”。的确,使人立即
被他们的言论所迷惑,如痴如醉地堕入他们所设立的圈套之中。)什么是“灼”?用炭火或高温烧红的木
棍或者铜棒(殷商这时已经有了铜器)去“烫”它物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灼”。“灼”在人们眼里,
在人们认识开始的时候,它与“卜”是一回事,都是“记”。经过漫长的时间认识,后来“灼”就从“卜
”(记)的内容上升到“验证”、“认可”、“收讫”、“判定”等诸多内容。相当于后来和现在的“印
章”的作用,这是人类认识史的必然。殷商在开国后,建立起来的“汤刑”之中的“墨刑”,就是“灼”
的一种说明。(“墨刑”正是成汤等领导人自律的表现:当他的下面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他犯错误而不加
规劝或制止,过后一旦明白,立即对此下面的人,处于“墨刑”,永不再用。可惜,对这样现实的事情,
也许现在的我们会一笑了之。)那么大量的龟甲板上,按固定的预先穿凿有“痕迹”的地方,再去“灼”
,只是表明这个“意见”、“语言”是某人说的而已,别无它意。(那时候的人,有什么特殊功能,能够
分辨出什么与什么的不同?我们现在的人是想“神话”祖先吗?这是给自己抹黑还是贴金?)离现在8000
年时,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有“灼”过的痕迹。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留下印记的是,离现在大约6500年
前的事,是在羊的骨头上和兽骨之上。这只不过表示:或已经食用多少该动物,或还有该动物多少,或我
们应该归还别人该动物多少,或者表示其它什么的,或者是表现我们祖先的某种“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某
种程度。奇怪的是我们的专家学者,把这件事情说成是“冷卜”的“证据”,实属滑稽可笑而不敢见人。
14、于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甲骨文,正是我们当时的实录,是我们文化起步的初始。我们的教育专家们,真
是应该选一些出来进入我们中、小学校的课本之中。我们的国家不应该把它禁锢在高等研究的院所之内。
他们能够研究出来什么?在世界人士面前,不实的认识,只能是有辱先人,也是自己的奇耻大辱!这怎能
够使我们的甲骨文,堂堂正正立足于世界人类辉煌而又必然的认识史发展的前进旅途之中?
有关西周的历史钩沉
15、古公亶父针对当时殷商晚期的“得风”(贪污腐化堕落之风)猖獗,分析、认识、看清了它的危害。
在对《连山》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并总结殷商王朝的先王“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光荣传统,认真做
出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公元前12世纪的时候,用甲骨文字“刻画”写出了我们国家的第一部伟大的“典
册”。这就是后来周康王二十三年所称谓为《德》经的典册;也是《老子》文中所说的《建言》(建国安
邦的言论);是孔子所称谓《韦编》(实乃“行为规范篇”,简称《为篇》,只不过后人讹传成为“韦编
”);当然还是后人所传言的《龟藏》或《归藏》(藏在龟甲内的“典册”)、或《五典》(是由五片龟
板所刻画的文字所连成册的治国宝典)。其实她的真正名字应该是周康王所说的,《德》论的篇章。因为
她的精神是,把原来殷商武丁的“每事问”的行为,严格规范成自己一人的行为:以自己不得的精神,必
须保证、保障民得。并且把这种行为称谓为“德”的行为,明确告诫他所有的官员必须“朝夕相谏”、随
时随地地监督他。所有能够继承他位置的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它!古公亶父的《德》论,奠定了西
周根据地的理论基础,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终于在殷商武乙三年,得到了殷商王朝的认可:“命周公亶
父,赐以岐邑”。从此,就在殷商王朝的眼皮子底下,埋下了一颗摧毁殷商王朝的定时炸弹。这个根据地
又经百余年的不懈奋斗,在殷商王朝帝辛(纣王)“五十二”年的“十有二月”取得了全面胜利。推翻了
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政权。
16、正因为有了《德》的规定,在西周建国后的初期百年内,西周出土的金文之中,“得”字就绝迹了,
起而代之的就是“德”。并且可以看到它的严谨:这个严谨,表现在西周王朝的统治时间内。看不到一例
活着的统治者,自称有德,或其下属对他恭维而颂其德。只有统治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步,盖了棺材,后人
才颂其德。
17、从西周出土的金文内,看到了“得”字的复出,就预示着西周社会的“德”风(统治者的正气之风)
每况愈下!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且是极其残酷的现实问题。西周出土的金文内的“得”字复出是在周穆王
以后所发生的事情。
18、然而,正是周穆王的在位,他执政时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天子”的称号定格于这时;二是兴起“
吕刑”,细微达三千余条。虽然“天子”的称谓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过,那时只是“王”对下属诸侯的称
呼;或者下属尊称“王”为“天子”。如:“朕臣天子用典王令”(西周早期、《荣作周公簋》)。显然
在周穆王之时和以后,就定格为统治者的一人称谓了。西周的“德”风的沦丧,这时最盛,后人奇异的传
说也就事出有因,穆天子的“佳话”就不胫而走。
19、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的理论水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匐有四方”、“永保四方”、“经维
四方”;“不中不刑不聿”……这是理论工的“疏忽”。问题可能是:由于不认识甲骨文和金文,有
一些问题说不好,说不清楚。这样会使自己“威信”扫地……
20、还有很多问题,都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真正“官员”的形成也只在殷商时期;历史上“史官”记
录史实的事情只在西周末年和以后;甲骨文和金文基本上是王权文字,没有得到王的允许和受命,任何人
是不能使用的……等。
最后,还有一个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这就是人与民的问题。
在远古,也就是结绳记事的时候,我们是以“群”为单位的人群的规模并不太大。随着地理环境的问题,
彼此分散的人群的“敌我”矛盾并不突出。除了小的摩擦、打斗的教训以外,通过长时期的相互调整、协
调,比邻的群体的友善合作和通婚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正因为有友善合作和通婚等等的事情,不时地发生
,也促进了人类的经验认识的传播和扩散。所以,这就促进了我们的什么“旧石器文化”的形成、成长、
成熟,而又基本同步进入“新石器文化”的形成、成长、成熟。当然,在我国所谓的“新石器文化”就包
括什么“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这里有一个可能被人们忽视了的问题,就是当时人群中的人,
可以“选择”自己人群内的“头头”!并且彼此群体间也可以“选择”或依附或容纳相应的群体。这样的
“社会”行为持续的时间,也是相当漫长的。直到殷商王朝晚期,古公亶父迁到岐邑的扩大,就是这样的
行为表现。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人群的主体是大家,这是“人”不是畜牲。虽然,这些“人”相当单
纯、简单,但是“不能再过(生活、生存)下去了”,就只好另投“别家”。
在我们母亲河一带,曾经因为“治水”而“大名鼎鼎”的“禹”,不但是某一个人群中的“头头”,而且
是“部落联盟”的“头头”就是当然的事情了。(这以前可没有什么黄帝的事,他的故事都不真实。不但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找不到他,就是《老子》和管仲、孔子的言论之中也没有黄帝的踪迹。)至于他的后继
之人如何承接以及这时候的社会性质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由于当时只有“符号文化”,而我们又没有
解释符号的特异功能,所以不太容易。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夏时只是在殷商前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
“夏王朝”的某些的萌芽,在殷商王朝就会真实体现出来
在殷商王朝时期的正式明确了以分管“食器”的人员,代理“官员”的职务,而日趋完善。这就出现了一
个特殊阶层,一个国家政权、政务管理人员的阶层(国家工具)。并且明显有国家机器的另外的一部分—
—军队和执法人员。这已经是“国家”的典型象征了。此时,有杀戮,有血族复仇的“战俘”(可能沦为
奴隶),有奠基,有人殉等等。然而,面对自己的人群,面对自己结盟的伙伴群体,面对自己国家内的所
有的人,为了这一切,就不得不做出上面的事情来。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那时候只有这样的认识,也只能
有这样的认识。对待自己人群中的人,除了上对下的“服务”外,别无所求。殷商王朝的几兴几衰,它就
表现了最高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如:成汤、太甲、盘庚、武丁等,都是“英明”的主。他们深得人心,无
怪乎,盘庚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口号。为了保证这种口号的履行,在后继王的施政之中,狩猎
和操练军队都要选择民众的秋收以后。即便是这样,并且还要反复询问,是否会对民众造成什么样的灾害
(“往来亡灾”)?
所以,古公亶父承接殷商王朝的这种精神,针对当时殷商王朝“贞人”集团的猖獗,上层人员“得”风盛
行,开创了“德”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进一步具体规定统治者一人的行为,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紧箍咒。这
有利于国内的基本民众生活生存的保证和保障。虽然,后继之人的每况愈下,然而这种精神性的口号,金
文之中处处可见。如“不侮鳏寡”,“得纯亡敃”……等。这还是西周当时人人尽知的“道理”。
上述,我们的漫长而悠久的远古历史,都汇集在盘庚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口号之上,这就是西
周当时人人尽知的“道理”。西周末年的《老子》一书正是根据上述人人尽知的“道理”,在周宣王的受
命下,刻写出来的。故此,《老子》一书的每个章节都不能背离这个简单的“道理”。《老子》一书不仅
是我们中华传统的意识形态,也是当然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的总结,这才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唯一的理论基础
!“式敷民得,永肩一心”,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事情,也是世界各个政治集团为人民奋斗的方向。显而易
见,同样也是世界人类未来的归宿!
恰恰西周以后在上层意识形态上,虽然没有公开背叛这一理论。但是,在执行上,在某些人的实践上,背
离了古公亶父的“德”的本意。把统治者头上的紧箍咒,逐渐取消而下滑。把“德”的“规定”,在人们
的心目中变异为对“官员”的规定,对“君子”的规定和约束,对“仕”的规定和约束以及自律。这种意
识形态已经通过春秋发展,蔓延至战国的大部分的地区,已经铺天盖地而不可逆转了。这个理论的最大受
益者,是天子,因为所有的人都必定是天子的奴才,所有的民众必定是奴才的奴隶;其次,是“学而优则
仕”的“御用文人”(官员),及其向上爬的“智者”、“众人”、“庶官”们。直接受害的是民众!所
以,这种“服民”、“役民”、“使民”的理论,必定会得到天子的赞许和奖赏;国家治安的矛头肯定是
:刁民、顽民、贱民、劣民……而这一切恰恰又是“封建专制独裁”的出发点。显然这是违背时代前进的
逆流,必须清算它的险恶而狡诈的本来面目,才能求得我们的健康发展。
闪闪发光的历史“瞬间”的火花:
“式敷民得,永肩一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所在!
——这是出在我们国家最早可以知道的执政的“誓言”,她出自殷商王朝盘庚时期的“记载”之内。那个
时候社会上还只知“得”,不知道“德”的任何意思。所以我们看到的“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原文是
“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只能是汉朝以后的擅自改动。因为,这时候“德”的规范已经下滑到滥用的地
步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明】
根据通行本,参照帛书本:删去通行本多出来的四个字,因它们出现后,使文章离开了主题;同时也删去
帛书《甲》、《乙》本中的八个“也”字和一个“所”字;再者,天地之始之“天地”二字,是通行本为
了“对仗”而出现的,应按帛书本还原为“万物”二字。因为按本文意思来看,是为了论述“异名同谓”
的问题的。所以,“无”和“有”的名,都是对万物起了同样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鉴于当时的人们对
“地”的概念还是有的,是什么样的字符,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所以,这里还是用“天地”二字,注
意它们与“万物”二字的含义是一样的。
现在,在探讨、研究《老子》的人们之中有一种极为不好的风气:要么,把《老子》按自己的观点说它是
什么“反动的”、“落后的”、倒退复古的……要么按自己所能知道“高、尖、精”的知识去附会,什么
自然科学、什么宗教理念、什么哲学尖端、什么特异功能……可是,谁也没有认真坐下来,好好地一个字
、一个字地读懂、读通《老子》!?诚然,读懂、读通《老子》的确并不容易,两千多年来,一些“积非
成是”的不实之词危害极大,简直已经泛滥成灾,这也影响了我们去认识《老子》。
学习《老子》首先遇到的就是“道”字,这个字在西周当时,人人都是知道的,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困难。
当时大家只把道路叫做“道”,如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的“逨道、单道、郿道、同道、原道、周道、
道以东、……木道左”等,这都是指的“道路”。另外还有三例,虽然分别属于西周早、中、晚三期,但
也只是“道路”的“道”。
那么这“道路”的“道”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认识一下“路”字,可惜的是西周金文内没有“路”字。即
便是在甲骨文之中也没有“道”和“路”的踪迹。显然我们的认识,把殷商时候的人们的发展社会现实估
计过高了。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了“车”,遗憾的是当时人们还没有意思到,要修条“道”或“路”来作为
通车的“道路”使用。所以,那时候的纪录就有,“畋猎”和“振旅”之行的前后,“王”都要“询问”
,对民众是否造成损害(“往来亡灾”)?因为,王的畋猎和操练军队的“振旅”,都是“大”的行动,
都是要走车子的。正因为这样,所以肯定要损害民众的“田园”。故此,这些行动都必须选择在“秋收”
以后(九月或九月以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显然人们还没有“道路”的概念。直到西周中期以后,西
周才开始修建当时他们所认定的“道路”!(我们国家重视道路的事情,还应该是春秋中期以后的事情,
见《管子》。这才有秦始皇的统一车道。)既然有了“道路”,那么就有了在“道路”上行为(走)的“
方向”和“规则”(方法),这就是一定的。虽然,这是一个实践问题,然而它已经存在(潜在)了一个
高深的理论问题。老子正是在这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上,迈出了他坚定而扎实的第一步!
【字词句注释】
道:在《老子》文中“道”有两种:一是指“常道”,路也;二是指“非常道”,理、道理也。显然
,“道”字,无论你怎样去理解它,(从“道路”或者从“道理”)它都含有一个固定的“方向”问题。
这个“方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方向性”更是不容易琢磨的。何况还潜在一个方法问题呢?同样
这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可,“之所以”的意思,特别称谓的意思,离开原来大家所识的意思。本文中出现两次“可”字
,后面三章中出现一次(不见可欲)都是与原来的主语相离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可”还含有“必然”
、“只能”的“推理”的意思,也就是“由甲必至乙”、“有父母就必定才有子女的可能”。
道可道,非常道:“道”字,之所以可称谓为“道”字,就不是原来大家习见的道(路),是“道理
”也,是思维中一定的“路径”(看不见的路径)、还潜在着一个固定的方法。
名可名,非常名:“名”是概念,是人为规定。名之所以为名,就是概念问题,人为规定问题,也就
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张三、李四”等具体名的问题了。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注意、注重之所以人们要规定
其名的道理,于是名也就有各个具体的名存在的道理。
无,名天地之始:“无”这个名有什么存在的道理呢?只要重视某物,即使不知其名,那么也就有了
某物的“无”名了。这就是说,最先给予某物所做出的人为规定之前就有了它的“名”了。所以说,“无
”这个名是认识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开始。
有,名万物之母:正因为认识某物,必须给予它一个人为规定。所以“有”这个名就是认识万物之母
了。于是随其第一个“名”之后,其它相应的“名”,也就逐渐从“无”名到“有”名了。这也是下一章
“有无相生”的内在道理,也是本章“无”、“有”的名的道理。
故:缘故、原因、所以、因此、因而、是以等转换的联系,是老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递进(逻辑推理)
的概念(名)。
常无欲:等同“常欲无”(这是我们老祖宗当时的倒装词句的用法)。欲,欲望、想要、希望、需要
等等的实现前的“思维冲动”和“意念愿望”,这是无可厚非的思维的正当行为。这样的思维的行为,不
仅仅是人所具有的。只有对“无”有了“欲无”的念头,才是人的行为。动物是可以“常欲有”的,唯独
人,不仅要“欲有”,且必须要“欲无”,才能是人。才能不断认识客观世界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
所创造乃至前进。
常有欲:等同常欲有。
妙:神奇、巧妙、奥妙、端倪。
徼:等同“妙”,并且加深了“妙”的内容。有寻根、寻边际之意、追索之意。
玄:用颜色或深远来解释“玄”都是错误的。要认识“玄”,还必须知道一点甲骨文。甲骨文内的“不玄
”和“不玄冥”是相对于“一告”、“二告”、“三告”而言之的。所以“玄”字与“告”字有同等功效
之妙,且其寓意更加深刻。“告”具有简单直白、明确表达的意思;“玄”则具有原因、为什么、之所以
等意思,显然“玄”字还包括分析、探讨、研究。所以,甲骨文内的“不玄”是隐藏自己的意见;“不玄
冥”则是洋洋多言、不着边际、究竟说的是什么、听不明白。于是《老子》文章内的“玄”字,就是认识
、探讨、研究的意思。本文的“玄之又玄”则是认识再认识、研究再研究的意思。诚然,当时什么认识、
研究、分析、探讨、原因、为什么、之所以等都是没有的,这只是现代语言。但要明白的是,当时是有这
些意思的。(注:对甲骨文中的“玄”字的认识,是我的认识,与“权威”认识相左;显然“他们”只是
清末认识的继续而已。)
众妙之门:“百科”(各种科学)、“百艺”(各种技艺)的大门(研究的必经之路);百科、百艺的门
道。
【译文】
“道”(理)可以称为“道”(理)的,就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道路之道;“名”可以指定为“名”的,
就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通之名。
例如:无,这个名是认识万物的开始;有,这个名是认识万物的起源。
所以,常常(随时随地)地求索“无”,就能看到客观世界的奥妙;常常(随时随地)地去求索“有”,
就能认识大千世界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都来源一个出处,这是我们应该而必须知道的简单道理(道)。不断地、深入地
、反复地求索、认识,就可以认识各个具体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走向自己的认识天地。立足于社会之中
,正确的认识“百科”(各种科学)、“百艺”(各种技艺)之问题。
【读后】
这是《老子》文章中的标准独立结构的完整篇章。运用的是双向思维方法,得出准确无误(至少到现在还
看不到它的错误,就是在人类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也还是看不到它的错误之可能)的命题:“常无欲”以
观其妙。
1、为了说明“名”(概念,人为规定)的问题,启用假设的“道”,把原来“道”(路)换成了“道理
”(思维之路―—老子的认识。这个“道”在《老子》全书中含有顽强固定不变的个性。这就是统治者自
始至终都必须忠于他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于是构成了问题的提起,并且明显地循着双
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透过全文就知道,当他说“道”时,什么时候,都没忘记“道”的另一翼——“反
”;说“名”的时候,也注意到“实”。岂止如此,就是开头,也是由“道”和“名”共同一起进行“名
”的思维的。
2、对问题的提起后,马上以“无”和“有”为例,说明了一个未曾引起我们注意到的作用问题。这就是
精妙的,恰如其分的哲学语言,双向的、一览无余地包容着人世间所能涉及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当我们
学习《老子》全文以后,再去涉足一个全新的认识领域。)
3、以“故”为转折,“故”前为原因,“故”后则为必然之结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是一个
命题的导出。当然是一个双向的命题的导出,是一个破天荒的“人性”问题的导出。
4、再次强调了这种思维方法的重要,强调了“人性”道理的重要。可惜的是,我们直到现在,还游离在
《老子》一章的认识之外。
5、“异名同谓”是本章导出的重要理论论述方法,后文多次用到。
这一章并非专门论“道”,然而却又实实在在地在讲“道理”(每一章都是在讲道理)。且还是人之所以
是人,而从人的本质上、根本上来论述道(理)的。
人的本质是能够认识“无”,从“无”中创生出有来,才能“长揖而别”其动物界,才能生存生活而不断
谱写自己的人类历史。这个道理并不是老子专门论述的问题,而是不经意的就“带出来”的一个真正的道
理。这充分说明老子的哲学功底的无穷力量,即便是过去和现代的哲学巨子也是望尘莫及的。因为,直到
人类社会的今天,大家对此居然“无动于衷”。
在西周当时还没有后来出现的“地”字。但并不能说明,西周当时没有指“地”的字符。它是什么样,我
们现在一无所知。然而,春秋和战国期间的人,去西周时间不远。把什么样的字符,翻译成“地”字,是
可能而现实的。于是,在《老子》全文之中,反复出现“地”字也就十分正常。
本章是老单(耽)自己的言论,是他自己的论述,结构的严谨为现代论文之少见。
老子第一个起了“道”(理)的名,一直用到目前乃至未来!
老子第一个总结出“异名同谓”的重要理论论述方法!
这里要说的话太多了,如关于“名、实”,“道、反”,“无、有”,等等“异名同谓”的问题,和“人
性”的问题,都是人们不曾注意的问题。
【历史性的错误】
凡是读《老子》、学习《老子》、研究《老子》的人们,都得“认真”面对《老子》的第一章内的“道”
!什么是道?千古以来,纷繁杂乱、五花八门而无一是处。人们却心安理得地自我解嘲为所谓的“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这是转移认识视线的托词,歪理邪说的护身符),从而歪曲、曲解《老子》直到现在,
以至于我们不独不认识《老子》,而且不认识、不知道我们自己祖先的“三代”历史!
这样的历史的错误,害苦了中华民族、祸害了中国广大的民众。
什么“实存意义的‘道’”的认识,什么“宇宙的生成”的大道,什么“对立转化的规律”,什么规律性
的道,什么循环运动的规律,什么生活行为的准则……等。奇怪的是这些人,不知何故,为什么要把老子
抬到如此高的境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出现什么样的新的认识,老子的“道”就统统包揽无余。无怪
乎,“现代人”说,老子是宇宙深处的“外星人”,他把“智慧”带给了“我们”,我们中国人得天独厚
……这样,还能够认识老子吗?诚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也给老子上纲上线:老子是代表哪个阶级的
?是进步?还是反动?在哲学上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什么老子代表没落阶级的利益,什么老子是
玩弄“权术”的“阴谋家”,什么老子主张上下都浑浑噩噩无所作为才能太太平平,什么老子是复古倒退
等等,不一而足。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样,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焉能说出“靠谱”的话来。这
里的关键,就是要知道老子这个人:要知道老子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干什么的?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来写《老子》一书的。《老子》一书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你知道多少?《老子》一书的离奇
的“经历”你知道多少……这些,即便你略知一、二,也就会对上述之“诸如此类”之说,而“嗤之以鼻
”!
人们对“道”太神秘化了。于是就对老子道理的“道”也无限神秘化,致使自己和大家都越来越远不自觉
地离开了老子而造成现实的事实。
老子的“道”,就是“道理”,就是公元前12世纪的古公亶父给统治者自己定下的规矩。这个“规矩”就
是:“保证、保障民得”而必须严格约束自己。
这个“规矩”就是统治者自己的天职!就是统治者自己、孤家、寡人的一人之“私”!而且统治者的终身
职责就是要“成其私”!就是要“爱民治国”而“成其私”!就是要杜绝“智者”、根除“众人”、消灭
“大患”、灭绝“国贼”……就是要民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就是老子“一以贯之
”的“道”,就是《老子》一书通篇的“道理”,也是人们所能够认识得到的老子的全部精神!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有关《老子》一书的教育对象问题。《老子》是教育统治者一人的教科书,这却马虎不得。否则,就会离
谱而不知所云。
有关“道”是“保证、保障民得”的问题。这是西周当时人人皆知的问题,所以老子全文之中都没有直接
的字样。但是,老子在全书之中都是围绕这一基本准则而论述的。这一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事情,而且
她也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必须首先着手认识的问题。
如何认识“无”的问题,这不仅是人文科学的事情,也是自然科学的事情。并且她不是小事,而是我们的
基础理论问题的大事。
有关“人性”的问题。还可以这样说:目前的人类认识史上,虽然有不少的人们在进行论述,然而离开客
观事物本身还有很大的距离。而我们的老子在那样早的时候就已经论述在案,并且是那样的恰如其分!我
们这些子孙、我们这些后人,应当有什么感想?显然,这可能还有这样的人,囿于己见而固守阵地,无视
客观真理。你也把他暂时没有办法,不得不等待历史的审判。
“异名同谓”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是哲学方法论的问题。她囊括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惜我
们不少的人的哲学功底不深,不能认识这一问题。
《老子》版本内的错字必须严肃、严格给予订正。这是我们认真着手“老子研究”的头等大事!否则,都
只能会造成对“老子研究”的损害!
[NextPage]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说明】
依帛书本删去通行本的“生而不有”四字。补进通行本应该有的而帛书本抄写漏了的“故”字,补进通行
本所缺少的“恒也”二字。
这是老子在说“道理”的基础之上,开宗明义来阐述问题的,所以是《老子》全书的基本前提。可惜的是
,谁也没有注意这一问题。不知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待到河上公来解《老子》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背离了
老子的宗旨。(大概是因为“智者”和“众人”们要帮助统治者转移客观事实、事物真相的视线,经春秋
、战国、秦和汉,久而久之才形成河上公的如是说。)于是,大家对老子的文章以及文章的语气都没有搞
明白,就在那里糊里糊涂地卖弄自己的风骚而瞎琢磨,怎能与老子的本意有所符合?
本章是老子以周幽王的“教父”(42章;周宣王在自己临死前,当着周幽王的面要老单:教育好周幽王,
并且重新修订古公亶父的《德》论。故此,老子则是周幽王的当然“教父”,何况老子比周宣王都还要大
七岁)的身份,来教育周幽王以及后来的子孙的。因此,《老子》全书所有的语言都是对最高统治者说的
,本章毫不例外。所以“美”与“善”的实际含义是指统治者的“言”与“行”而言的。
【字词句注释】
天下:点题之笔。这是君王的口气,也就是周宣王的认识。他才可以面临西周之统一的“天下”而言之,
但这是老单借君王之口而言之的。当然“天下”也有其狭义的含义,是指“大家”的意思、所有人的意思
。
美:在《老子》全文之中,所有的“美”字都是指“言”。所以“美”与“恶”都具有同一出处,“异名
同谓”也。其判断标准是不固定的,可以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然而,在《老子》全文中,“美”与“
恶”都具有同一的作用,是愚弄民众、欺骗民众的。
斯:于是、乃是、就是。
恶:是与“美”相对而言的,与“美”具有同一的作用
善:在老子文中,基本上是指行为。本章是指统治者的行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说美与恶的现象和善与不善之行为的起源。“有无相生”是“言”从“无”到
“有”滋生起来的;“难易相成”是指“行”(为)从“难”到“易”进展而来的。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是说美与恶的现象和善与不善之行为的发展过程。前者是“言”通过说长道短相
比较;后者是通过议高论低(下)不断改善充盈,致使“行”(为)“圆满”、“完美”。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最后见诸于君王身上的“言”“行”了。作为统治者的我,一唱“百和”、一
行“万随”。显然,前者是“言”,后者是“行”。
恒也:指“美”与“恶”之“言”,“善”与“不善”之“行”,从滋生到发展到定型的过程是必然的。
也就是统治者的言行所形成的进程都离不开这些过程,古今一个道理。它们(言行)的目的都只能是为统
治者一人服务而远离民众。故此,其言其行绝不能任意。
圣人:仅指统治者一人。《老子》全文中的“圣人”,除指统治者一人外,还含有“圣人”必须受到教育
和严格规范。所以,《老子》文中的口气,几乎是命令似的。这却透露出:一是古公亶父的言论;二是周
宣王自己的话;三是“老单”在周宣王授权下,以“教父”的身份教育“圣人”、教育统治者、教育后继
之诸天子。如本章“命”其“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教育“圣人”的!
无为之事:不能为“善与不善”之事。
不言之教:不能说“美”与“恶”之内容的话。
万物:万事万物。此处指“言”“行”所能涉及到的“民事”,社会内之诸事。
万物作而弗始:你能指使民众该做什么事,或不该做什么事吗?你能代替民众、规定民众所做何事吗?
为而不恃:民众之所做的事,你“推动”、“帮助”他们,使他们达到目的,这只是你应该而必须所做的
事,不应该自我把持、自张、自显。你决不能“自恃”、恃才自傲、恃强凌弱
功成而弗居:民众所能办成功之事,不是你的功劳,只是你应该尽力的事。你不能自持有功,让民众感激
你的“救世”之恩,或什么“皇恩浩荡”,乃至圣明、英明等等。
是以:所以、因此。
不去:指不居功而客观上“功”(尽力)在,民“安居乐业”是你最大的社会之功,抹煞不了。
【译文】
大家知道:美言之为美言,其实就是恶语(它们异名同谓也);知道善良的行为同样会隐藏着不善的脸谱
。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实现象。造成上述现象来源是怎样的呢?它们是这样发生、进展、定型的。所以
,“言”是从“无”到“有”而滋生的,“行”是从“难”到“易”而造成的;“言”是在“说长道短”
或“扬长避短”相形之下进展的,“行”是在“议高论低”(下)或“就高去低”不断修正而完善、盈满
的;于是,使我能“说”则“和”者必“多”,我“行”则“跟”者必“众”!这种潜在道理从古至今是
不变的啊。仔细认真地“玄之又玄”,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与我们主观善良的愿望完全相反!
所以,(要杜绝上述怪现象,必须认识其进展过程,必须提高认识,高度自律)要处无为之事(不能做善
与不善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能说所谓美与恶的言论)。
因为面对万事万物,特别是涉及到民众的万事,你能去让他们应从哪里开始、去做而作他们的主宰吗?你
的执政行为只应有利于他们的衣食住行的保证和改善,仅此而已。
这难道不是你应该做的事而企图“把持”(恃强、恃才)它们,进而背离民众的衣食住行吗?民众的正常
劳动、养家、繁衍、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各成就各自这些“事业”,你只能保障,保证这种正常的环境
。即使你有益于这些方面,你又有什么可表白的功劳?所以,你明白了这些,能让民众安居乐业,你的功
劳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这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读后】
本章和一章一样,也是标准独立结构的完整篇章,运用的是双向思维方法,以言行这一统治者自身的普遍
现象,讲述了一个几千年来人们并不重视的深刻道理!统治者的言行是多么重大的问题啊。
全文分四段,层次清明,严整:
1、统治者稍微不慎,其言其行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乃至灾害。此后的章节逐渐揭露出来的“智者”、“
众人”、“大患”、“贼”不就是出于统治者的“不慎”吗?这些给苦难的中华民族造成多么大的危害,
触目惊心啊!
2、这些错误,会在你不知不觉中滋生、蔓延、发展,在一片叫好声中成长、壮大,谁不为它鸣锣开道?
一旦成为统治者自己的言行,则又会在奉承声中巩固它们的地位而不可一世而忘乎所以。但最终是荼毒民
众,贻害无穷啊!
3、所以,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就是老子的结论。
4、只有按此结论言行,才能有利于民众们的生活生存,这种盖世功劳是挥之不去的啊。
本章讲了一个道理,要统治者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可是一个亘古以来所未曾提到议事日程上
的事(统治者们)。
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问题呢,《老子》文中,是通过现象,进行追根而认识的。仅以“不言”而论:(在西
周时)贤、智、仁、义、礼、学、巧、利等,都是“骗民”的,都是为天子一人而服务的。与“民”有什
么相干?与“民”相干则是“骗民”。这就必受到智者(众人、庶官)们的诱导,就必受到他们的妄言,
而层出不穷的理论翻新。由他们的嘴皮子功夫,颠来倒去,玩弄“理论”于股掌之间,献媚于天子脚下,
以达其役使民众之目的。民众却日复一日,依然如故地挣扎在生存生活的线上。
“圣人”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如西周中期的“师望鼎”的铭文:“弗忘圣人之后”。其次
当属晚期周宣王时的“逨鼎”,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的十二个“逨鼎”,就有十一例:“圣人孙子”。显
然,西周金文中的“圣人”的意思还只是对有功于周王室之功的已故臣子的尊敬称呼。然而《老子》一文
是率先和《诗经》内的《大雅·荡之什·桑柔》文中的“唯此圣人”一样,是指较好的统治者。并且强调
、规范他们,如何才有资格做“圣人”!做一个较好的统治者,做一个对民众有利的统治者。
本章是《老子》全文中纲领性的文件,全篇基调均在本章之中。之所以是“基调”,因为“言”与“行”
是统治者无时无刻不可或缺的必然“行为”!这也是统治者每天每时每刻所必须自警、自律的必修之“功
课”。
老子第一个提出要统治者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历史性的错误】
历史上长期以来错误地以为本章是“美”与“善”之“标准”,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
后”当成并列的彼此不相关连的、杂乱无章的词语堆砌,这怎么能读得懂《老子》?显然,人们进入到一
个自我设置的“研究天地”,而“神乎其神”地自我叙述一番,当然也会“情文并茂”而“引人入胜”!
近现代以来,人们在没有读懂“辩证法”情况之下,又生拉硬拽的把本章牵连到是什么“对立面”的“辩
证法”的问题之中。他们不仅把人们的认识弄糊涂了,也把《老子》歪曲得不伦不类。
要知道,在那样早的年代里,老子能够认定一个“道理”,这本身就不容易。能够始终如一,把这个“道
理”坚持到底,就更不容易。这就是我们伟大的老子啊!
本章是《老子》全文中纲领性的文件,是学习《老子》必定要进入、迈步走过的门槛,这是欲想避开而办
不到的事情。本章是“基调”,“基调”的音要是不准,那就没有资格谈论学习《老子》!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圣人”必须受到教育和严格规范,也就是说,统治者必须受到教育和严格规范。这是《老子》一书不同
于任何经典“书籍”的地方,也是老子伟大之所在。
“言”与“行”是统治者无时无刻不可或缺的必然“行为”!这也是统治者每天每时每刻所必须自警、自
律的必修之“功课”。
“万物作而弗始”,你能指使民众该做什么事,或不该做什么事吗?你能代替民众、规定民众所做何事吗
?是否应该引起统治者的高度注意?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继续去读《老子》的17章。就不会知道: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道理是什么?这就会局限在狭小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驱动之中,
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功成而弗居”的意思很值得我们研究;民众所能办成功之事,不是统治者的功劳,只是你应该尽力的事
。老子这样的语义是多么深刻啊!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说明】
通行本与帛书本没有原则上的冲突。相形之下,帛书本还有多余的字,故以通行本为是。
本章是老子统一“安排”下全书的第三章,也是《老子》全文中纲领性的文件之一。全篇的基调则在于统
治者的如何“用人”(使用干部)和“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之上。这也同样是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
。因为,“用人”和“用什么样的人”,也是统治者无时无刻都要慎重对待的问题。统治者稍微不慎,在
“用人”的问题上,也同样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乃至灾害。
【字词句注释】
尚:提倡、推崇。
贤:原意为“多才”。西周时“才”通“财”。故“贤”被引申为两意,“多才”和“多财”。“多财”
转变为“聚财”和“敛财”的不正之风,显然是“恶”言;“多才”成为多有“才能”的人,渐变为统治
者的“工具”(智者、众人及其庶官),这是“美”言。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其“贤”的哪一方面,都是
离开民众的根本利益的,都只是为统治者役使民众而效力的。它所带来的危害就是形成“民争”而不安定
,甚至产生“尔虞我诈”之陋习,也改变不了民众的根本面貌。所以“贤”字正是“言”的表现。遵守“
不言之教”就不能提倡“贤”字。而且“贤”字的第一个衍生物当是“仁”字,这在五章就会涉及到。诚
然,现在人们是不能理解这种认识的,这是西周时的认识。
不贵难得之货:不珍贵难得的“财货”,这是统治者的行为。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是必须
认真考虑的问题。显然这是上章中“善与不善”的问题。
盗:不正当的行为。这是在“善与不善”的“贵难得之货”的引诱下,而滋生的行为。民众中有了这样的
行为后,能杜绝得了吗?这将成为社会上的不治之症!事实真相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见:同现。
可欲:“可”字在《老子》文章中含有“特指”或“不同于”并且含有“递进”的意思。如“道可道”,
则“道”已离开了“路”的意思。欲:是动物和人都必须具有的本性。一章正是认识“欲”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在此章之中,“欲”前加“可”字则是指,有别“欲”本身的“非份之欲”,是正当“欲”的“另
类”,是受到某事物的影响而“递进”出现的“欲”。这是指类似“尚贤”和“贵难得之货”之欲望,这
是“欲”中的败类!这种欲望的初始,不是民众中所能自发而出现的,这只能在有条件,有权势,有地位
中的人们之中率先表现出来。而由他们泛滥影响,推而广之波及开来,成为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这正是
“乱”的开始的真正原因啊。
乱:是对“争”和“盗”具体所指的概括,包容“争”和“盗”,并且更加宽阔。“乱”来自“可欲”。
虚其心:不要用美与恶之言(“贤”)去蛊惑民心。虚:没有、或“对美与恶之言”一无所知。
实其腹:民众所要的是温饱,不能让他们犯愁。民众犯愁,民众只能是感觉到,或者已经威胁危及到,对
于自己的基本生活、生存的“保证、保障”不管用、不起作用了。
弱其志:不要转移他们的视线,去思考成“贤”才:为着赚钱、敛财;或者当智者、众人、庶官等,都不是
“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所以,诸如此类之“美”言,都是于社会不利的。他们如果变成赚钱
、敛财之人,其受苦的还是剩下的民众;他们如果成了智者、众人、庶官,受害的同样还是民众!
强其骨:不仅仅满足民众的温饱,还要不断得改善他们的生存生活条件。
无知:本章的“无知”指,对于“尚贤”之“美”言,民众不知道才是最好。如果非要让他们知道,只能是
百害而无一利。
无欲:这里指的是不见“可欲”;“无欲”与“有欲”都是正经事。给他们生产知识传播推广,激发他们这
样的欲望,其乐无穷!一章说的就是这种无欲。
智者不敢为:“智者”在《老子》文中与“众人”一词具有同样的作用。在西周之时,有一句话是:“治乱
在庶官”!此庶官是基层官员,由于他们的违法乱纪,从而造成越“治理”越乱的局面。老子在他的文章内
,就是借用“智者”、“众人”而指这样一些所谓的基层官员的。本章,由于论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于是就可以看到“乱”之根本,正是这样的庶官、智者、众人的危害而造成的现实。民众只能看到自
己的基层官员,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民众的心眼里。正是他们贩卖的“可欲”,才使民众有“争”,有“盗
”,有“乱”。如果严令其“智者”不现可欲,民“乱”得起来吗?!当然“严令”是不够的,如果“智者
”不敢“为”,则民无知也!“乱”能产生吗?`另外,“尚贤”的言论是谁传播的,是智者们,把“贵难得
之货”说得头头是道,是谁宣讲的,是智者们。可欲成为欲的现象,是谁出的主意,是智者们。他们在统治者
周围,诱导统治者,“贪色”、“贪财”、“贪货”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些“智者”之敢为,如果让他们不
敢为,岂不是没有这些怪现象出现,“民”怎能争、“民”怎能盗、“民”怎能乱?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笑
逐颜开。
为无为:(与二章中的“无为”之有益的意思一样,)你不能掉以轻心,你的言行必须符合民众的根本利
益,必须符合民得,保证、保障民得,完善民得,这才是你的行为。
无不治:还有什么你所治理不好的事呢?
【译文】
不推崇尚贤的理论,使民众不进入尔虞我诈争斗的环境;不贵难得之货物,使民众不敢于萌发盗窃的行为;
不出现可欲的现象,民众的心决不会惑乱。
所以,在统治者正确治理之下,应该:不能让所谓的理论惑乱民众的心思,解决实际的基本问题,保证民众的
温饱;不要转移民众的视线跟着你去追求不应该追求的事。在保证、保障民得的基础上改善它们的生存生
活环境,才能强壮他们的体魄,减少疾病,得到健康。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使民众对你们所谓的理论一
无所知, 对你们所谓的欲望一无所知,于是你们的智者、众人、之始作俑者还敢任意胡作非为吗?
【读后】
本章与一、二章不相同,它是在一、二章的基础之上举出了“美言”、“善行”乃至“可欲”所带来的社
会危害。一针见血,一览无余,直面对主题“无为”而论述。
这是周宣王和单逨六十一年的合作,共同探讨和认识的结果,也是周宣王四十余年的执政经验,和老单七十
余年人生履历的综合总结。他们一辈子探讨问题的中心就是:“如何保证、保障民得”和“怎样改善民得
”!只有他们才敢于面对这样大的问题,说出惊天动地的话来。除他们以外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于是造成
直到现实的今天,都不能理解这样对“民得”十分有益的精辟语言!无论是什么样的美言,无论是什么样
的善行,其目的都必定在现实中与“民得”背道而驰。从本章中列举的“尚贤”一例,和后面马上接触到
的“仁”以及“礼”、“智”、“义”、“学”等之“美言”,又将如何,它们都暴露出了对“民得”蚕
食的真正嘴脸!
一、二、三章是《老子》全书的绪论,这已勾勒出《老子》全文的基调:为保证、保障“民得”而必须规
范统治者的行为。
“贤”字在西周,我们能看到的是金文之中作为“人名”的记录。显然,在使用上,不论是“多才”还是
“多财”的哪一种意思。都还是不妥的。离开西周很晚的时候,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贤”的
解释还停留在:“多财也,从贝。”其注文为:“‘财’,各本作‘才’,今正。‘贤’本多申之,凡多
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申之义而废本义矣。”
对“贤”字的认识,还很肤浅。纵览《老子》之全文,“绝弃”的是:礼、智、仁、义、巧、利、这“六
事”,以“绝学无忧”为纲。而“学”与“道”又是背道而驰的。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而损”
。而“学”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呢?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贤”字。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对“贤”字的
认识,还很肤浅。还没有走入“贤”字的危害“核心”。后来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墨子说,要“
尚贤”。显然,这都是与老子相对而对着干的人。
老子第一个在理论上批判了“贤”!并痛斥其危害。
老子第一个指出,:成为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始作俑者是“智者”!(“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才能无
不治。)这可与现时的认识不一。
【历史性的错误】
“不尚贤”,这只能放在《老子》的文章之中,大家都只把它作为“古人”的语言而已。在文献之中,在
人们的认识论述之中,谁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从汉、唐以来,哪个“天子”不用“贤”?哪个统治者不“
惟贤是用”而皆大欢喜?还无不以“举贤荐能”为国家之大事。当今不也是以“任人唯贤”为是吗?
另外,有些人说:老子反对当时流行的尚贤主张,反对新事物。他主张愚民。显而易见,这根本没有与老
子的思想沾边。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在老子面前“哼哼唧唧”?充其量,这只是如《老子》第八章所揭
露出来的“众人”之一员,是厌下而乐于“向上爬”的“标准人员”的嘴皮子“本领”!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用人”和“用什么样的人”,也是统治者无时无刻都要慎重对待的问题。统治者稍微不慎,在“用人”
的问题上,也同样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乃至灾害。
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这潜在着“乱”的开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民众所要的是温饱,不能让他们犯愁。民众犯愁,民众只能是感觉到,或者已经威胁危及到,对于自己的
基本生活、生存的“保证、保障”不管用、不起作用了。
不要转移他们的视线,去思考成“贤”才:为着赚钱、敛财;或者当智者、众人、庶官等,都不是“保证民
众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所以,诸如此类之“美”言都是于社会不利的。他们如果变成赚钱、敛财之人
,其受苦的还是剩下的民众;他们如果成了智者、众人、庶官,受害的同样还是民众!
不仅仅满足民众的温饱,还要不断的改善他们的生存生活条件。
老子所涉及的“智者”、“众人”的演变是“大患”、误国之“贼”的问题,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什么是“为无为”?统治者的言行必须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符合民得。保证、保障民得,完善民得
,这才是统治者的行为。这一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而且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统治者的问
题。
统治者是否应该高度自警、自律?
第四章
道中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说明】
西周时无“冲”字,只有“中”字,本章的“冲”正是“中”字。原多余的十二字,当移至五十六章中去
。
道:道理。“道中”是本章的点题,本章后面的语言,都是围绕“道中”二字转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之中”的道理。一个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紧紧把握在“道理之中”,都必须把握住古公亶父给我们规
定的“保证、保障民得”。统治者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恪守在该事的道理之中,去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实
践。
“中”是我们最早、最古老的一个字。它在我们祖先“结绳记事”时候起,就有了“中”字的概念。那时
候以一个“结”为“中”,表示“记住”或“解决”一个问题。这是文字的雏形最先在我们祖先中的思维
反映,也是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开始。直到殷商甲骨文兴起时,“中”字的基本意思就已经深深埋在殷
商民族的“遗传”之中了。流传到现在,大家在殷商的故土老乡之中,都会听到“中不中”?和“中”的
亲昵的古老语言。显然,这里的“中不中”是“好不好”或“行不行”以及“可以不可以”的意思。所以
,西周时期“不中不刑不
聿”的三大罪状之首,就是“不中”。什么是“不中”?那时候大家都学习射箭,射箭是要以命中“靶心
”作为检验的。不能命中“靶心”,那就是“不中”,就是不靠谱,就是不能完成射箭的工作,引申为“
不能忠于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是官员,那么你的职责是什么?你不能办事,你就是“不中”,就不能
再要你继续作为官员而坑害民众。显然,你是统治者,你也必须忠于你的“天职”。所以,在这种意义上
来说:“中”,就是靠谱,就是时时刻刻都要履行自己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就是坚持
在这种“道理之中”。
【字词句注释】
道中:道理之中。
道中而用之或不盈:每事都在该事的道理之中去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实践,你难道不觉得已知的道理不够用
或者已知的道理不太深入(肤浅、不够用)的问题吗?
渊兮,似万物之宗:明白一切要用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故此,能遵守这行为的道理,岂不具有深远的
实践意义。这是面临万事万物之根本(宗)啊!
湛兮,似或存:一切要用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的这种清楚明白的道理,岂不是那样清澈无暇,一目了然
,显然你将会清楚地看见它们存在万事万物之中。
帝:事物之始祖,最根本最先的存在(有形或无形的)。
【译文】
面对某一具体事物,必须进入该事物的道理之中去。面对该事物之行为时,用道理去指导自身的行为,这
显然会使你感觉到,你知道的道理太少了,太肤浅了!只要你有这样的认识,你不会放松你对该事物的道
理的探讨,去“玄之又玄”(认识再认识),这才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而能把握住自己行为之根本
;你同样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去把握、去实践而具有现实意义。这样简单的道理是谁派生出来的呢?它
是谁的儿子,它是帝之“母”啊!
【读后】
本章开始涉及“道”,说的是道理。并且面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时,必须会认识到各具体事物的具体道理
,不能偏离道理。显然这还只是半截子探索,还有话没有说完。尽管这样,却第一个指出了,对待万事万
物都必须坚持在该事物的一定的道理之中(道中)去把握、认识、研究、解决!
【历史性的错误】
历来人们根据“道冲”的文字来理解老子的“道”,这就不得不“冲淡”了对“道理”的认识。这一“冲
淡”,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与老子的把握、恪守在“道理”之中,就擦肩而过了。也就沉溺
在“道”是什么虚体的,“道”是什么万物的根源(虽然,这话不错,但是,你那样说,还为时尚早)…
…
另外,也有人在“冲”字上做起了文章。“冲”和“谦虚”也挂上了勾,什么“谦冲”也就成了“道”的
“美德”。“冲”还能虚而不满,同时还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并且还可以把“冲”当成“中”字来解
释,则又是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中庸”之道!这正是当代学者的功夫!或者说是当代学者的“中国功
夫”?
哪里来的那么多高深而不着边际的“阳春白雪”?在两千七、八百年前的当时的西周末期,能够让民众生
存、生活“过得下去,就可以了”。民众的要求不高,就是今天的社会之中的民众,也不过只是这样的要
求:“过得下去,就可以了”。即便是不少事业心很强的人,当诸多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他们也自然而然
地加入到“过得下去,就可以了”的民众的滚滚洪流之中,而默默无语地谱写人类自己的历史!
如何满足民众的这种基本要求呢?这就是要统治者必须坚持在“道理”之中的道理,就是坚持、恪守古公
亶父的规定:“高度自警、自律,保证、保障民得”!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道理之中”是多么简单的问题。可是,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它却纠缠着中国人的心,而使人们不认识
它。这奇怪吗?不奇怪,这正是“仁义礼智”的“功绩”!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能会旷日持久,甚至阻力
很大!
正是一些人利用民众“过得下去,就可以了”的心理,肆无忌惮地转移民众的视线,任由他们宰割。于是
公开而毫无顾忌地宣扬他们的“役民”、“使民”、“服民”……的经典文章。
岂止如此,文人墨客们,还会“紧跟着”时尚和“浪潮”,莫名其妙地把一些他们认为是他们所需要的理
论圆说,居然也可以“天衣无缝”。(这种现象的蔓延与延续,只能危害我们的国家,荼毒我们的民众!
这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
“道理之中”与“中庸”是毫无牵连的两码事。虽然孔子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其实,这已经是
自我暴露)。真正形成“中庸”理论的还是子思和孟子,这已经战国后期了。那时候,老子的“道理之中
”已处日益淡化之势。待到汉武帝时,已经完全不知“道理之中”的道理是什么?汉武帝只知道:加强封
建专制独裁一人的绝对权威。
[NextPage]
闪闪发光的历史“瞬间”的火花:
统治者的“高度自警、自律,保证、保障民得”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光荣传统问题。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说明】
据帛书本订正“闻”字。(统治者的行为,有的时候是来源于“身边人”的影响。故此,为“闻”。)
本章是一个下半章,是上一章的继续。上一章只是说了必须把握、恪守在“道理”之中的信念;这里说的
是具体实施把握、恪守在“道理”之中的方案的作为。
本章老子举出了两个实例来说明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如何?“刍狗”和“风箱”是老子使用的两个例子
。
“刍狗”以“祭”是明人之“心”;“风箱”以“实”是明人之“用”。
因此,统治者所应该表明之“心”是“实施自己应该尽到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的心愿
;统治者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是通过自己努力使“保证、保障民得”的实现而使民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于是乎,这样的统治者正是民众所期盼的领导者,也是老子苦口婆心所教育“圣人”的全部目的!也是周
宣王和单逨共同六十年学习古公亶父的《德》论的丰硕成果!更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显然这
也是我们学习《老子》的目的。
【字词句注释】
天地:此词虽然不见于西周金文,但是后来的人根据老子当时的字符翻译成“天地”二字是妥当的。
仁:“仁”字左边是一“人”字,右边是西周时的“上”字。“一样的两长横”是“二”字,“上短横下
长横”是“上”字。所以,“仁”字是从“上人”的一种行为,是善与不善的行为。故此,在西周还是根
据地时期,已经被古公亶父开始“禁止使用”或“革掉”这种为上者的毛病。于是,在西周建国后一直到
春秋战国时期,都不见于官方金文的使用之中有“仁”字。除了仅见的中山国在称王之后,“自铸”的鼎
上有“亡不率仁”之一例,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周王朝八百余年的时期内,在青铜器上有“仁”字。
“仁”字,在老子文中,都是被批判的对象。与“贤”字一样是美言、恶语之类的东西,是不能提倡的。
天地不仁:天地肯定是没有“仁”这个概念的,是不讲“仁”的。如果,天地有“仁”那就乱了套。那就
会形成“厚此薄彼”之陋习,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的事。
刍狗:“束草”为狗以为祭奠之物,简称“刍狗”,和现在通用的花圈一样。在这里老子为什么用这样一
个例子呢?这是一现实之中的普遍现象(生活常识)。当人们祭祀之前或祭祀之中,试问你对花圈(“刍
狗”)的态度如何?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你都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出诚惶诚恐“敬而诚之”地一
丝不苟。老子正是取此意而言说“天地”、“圣人”对待万物、百姓的态度。
橐籥:风箱。
屈:竭、尽。
愈:更。
多闻:闻、听也。多闻、多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那些始作俑者之言论。你决不能听他们的嘴皮上的功
夫。
不如守中:中、道理之中。本章的“结尾”是与上一章的“道中”相“呼应”的,办事必须要守在该“事
”的道理之中。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
【译文】
天地不要“仁”,天地对待万物是一个样,态度诚惶诚恐地“敬而诚之”地为万物效劳,所以万物“齐茂
”而生机勃勃;(圣人)统治者也应该不要“仁”而效法天地,诚惶诚恐地“敬而诚之”地对待民众而为
民众服务,则百姓安然康泰皆大欢喜。天地之间不是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中间是那样空虚,然而它运动
起来,永远有用不完的空气。正是这些空气的流动,才能使“风箱”运转起来,成其为之所以要有“风箱
”的道理。但是你别忘了,离开了这个框架离开了你所认识的事物之道理,不在该事物的道理之中,则是
万万不行的。所以,你在恪守古公亶父的“承诺”之后,就决不能听信始作俑者的花言巧语而离开了“为
民众服务”(保证、保障民得)的宗旨。你必须恪守这个道理,这就叫做“守中”。
【读后】
1、本章显然是上一章的继续,说明的是“道理之中”的问题,故而结尾则是“守中”。
2、本章严明的交代了一个立场问题:统治者必须“敬而诚之”地对待民众,民众是你的父母!你是民众
的儿子。只有“为民众服务”,才能守住这个道理而主使你的行为。离开了这个原则,无论你说的天花乱
坠,都与实际不符,都是变着花样欺骗民众!
3、回头我们看看从一章到本章:一章说了“观点”和“方法”;二章说了统治者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
言之教;三章说了一个不能听信始作俑者的“理论”问题;四章说了一个处事之时必须坚持在道理之中的
问题,而没有说完;本章正是补足在道理之中的问题,并强调要守中,守住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那就是诚惶诚恐地“敬而诚之”地对待民众!这是多么完整的绪论,但是也还没说完,第六章马上涉及
到。
4、“仁”字在《老子》全文之中是为人所不齿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五十六章之中;要统治者、智者、
众人和民众都要处于同一尘俗之中“是谓玄同”。他进一步规范道:“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因为得到“
仁”而亲密),“亦不可得而疏”(亦不可没有得到“仁”而疏远);“不可得而利”(不可因为得到“
仁”而享利于人世),“亦不可得而害”(亦不可因为没有得到“仁”而感受到在受害);“不可得而贵
”(不可因为得到“仁”而显得高贵),“亦不可得而贱”(亦不可因为没有得到“仁”而感到卑贱)。
这正是由于“仁”这一怪物的出现,才造成这六种现象形成之可能。进而泛滥成:是、非不分,真、假不
辩。由此而形成的十恶不赦之恶果,一直荼毒于中华民族的民众长达二千多年!
所以,老子第一个在理论上批判了“仁”这种行为!“仁”的危害,当是在古公亶父时期开始的,这是古
老的《德》篇中的内容。虽然已经不知道其原话是怎样说的,但是从《老子》文中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
当然也是周宣王和老单共同学习后的共识。
【历史性的错误】
王弼的“地不为兽生刍,为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的解释,可谓影响不小。“刍狗”竟然成为了
任其宰割的对象,并且天经地义!“天地”与“圣人”都是至高无上,哪里有什么教育的问题?哪里有什
么值得说道的地方?
固然,有的人也承认“刍狗”是用作祭祀的供品,但是却认为“人们对‘刍狗’的态度是相当随意的。于
是,可以随意用它,也可以随意抛弃它,甚至可以践踏它!我真不知这种人的处世态度如何?他们将毫不
亏心地、假情假意地可以参加一切他们应该而且必须要参加的祭祀活动!?甚至他们的任何亲属失去或永
别,都无所谓、不经意而享之安然地无动于衷!你忘记了吗?这正是那位庄周的自画像啊!这些人当然是
他的信徒。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是这个样子吗?能是这个样子吗?显而易见,这是毫无道理的道理!
另外,历来的错误在于人们把《老子》文中的“仁”字,当成我们的正常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来认识它,这
就使我们自绝于《老子》的大门之外。这也影响到我们继续认识《老子》。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民众是你的父母!你是民众的儿子。只有诚心“为民众服务”,才能守住这个道理而主使你的行为。离开
了这个原则,无论你说的天花乱坠,都与实际不符,都是变着花样欺骗民众!
第六章
欲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说明】
诸多本为“谷”神不死,但是,帛书《老子》之《甲》、《乙》本,均为“浴”。显然可知,在汉初以前
人们还知道老子说的是“欲”。但又有点忌讳此“欲”,因《老子》文中反复强调“无欲”的问题,所以
主观愿望上想说明老子是说的“干净”的“欲”,“用水洗过”的“欲”,故而用“浴”字来“翻译”在
本章出现的“欲”字。(虽然,帛书中并不可能确证“欲”通“浴”,因其他的“谷”也是用“浴”的;
另外我们必须知道:何况“谷”的读音也还是可以读“欲”字的字音的。)
“欲”是干净的,这无可非议。如:求知欲,正常的伦理之欲、饥饿等等,有什么不好。岂止如此,欲也
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前身。人若没有欲、就没有要求、就没有希望、就没有人类前进本身的推动力,就没有
需求、索取,就没有拼搏,就没有知识和认识,也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要谈人类文明都
将是空话。
另外,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楚简《老子》之中:《甲组》的第10简末到第11简开头,是“谷不谷”;在
《丙组》的第13简中间却写成“欲不欲”。显然在战国中后期,都还知道:“谷”通“欲”字。
再者《老子》文本之中对“欲”字也是有认可的地方,如:一章的:常无欲,(实为常欲无)和“常有欲
”(常欲有),以及《二十章》的末尾一句“我欲独异于人”(帛书甲本),“吾欲独异于人” (帛书
乙本)。虽然仅是帛书中才有《二十章》最末的这个“欲”字,然而在王弼本《二十章》的注文中,却有
“我独欲异于人”之句。显然是王弼看到了这个“欲”字,仅是在正文中把它删去了的。不认识“欲”字
,当然不敢使用它,故而多本把此字更改了。所以,当订正“谷神”为“欲神”。
【字词句注释】
欲神不死:“神”在西周时,人死变神。所以,圣人和管理、治理民众的都是人,他们死后就是神了。故
“神”是保佑人的,后人称它们为家神,被供奉起来。老子在这里是借用此“神”字而来说“欲”字,于
是这就是“欲神不死”了。按现在的语言,当是:欲这种精神是不死的!
玄牝:“玄”是认识、探索、研究。“牝”是雌性,在《老子》文中与“母”字同意,所以是原始的开始
。故“玄牝”是研究天地之根的学问。按现在的语言,当是“哲学”的意思。
勤:尽。
【译文】
欲这种精神是不灭的,这是万事万物之所以是万事万物的所在的根据和理由。能正确认识“欲”这个问题
的来龙去脉,这是一门寻求造物之母的学问,我把它命名为“玄牝”的学问。进入这门学问之中,我们就
会从天地之所以是天地的根源认识起!正确的把握住这种认识并能应用,那么将会看到客观世界内的万事
万物都具有连绵不绝而存在着一种道理,其对人类认识的前进作用无穷尽也!
【读后】
这是一篇纯哲学论文。伟大的老子,敢于在二千七百多年前认识“欲”的问题,这是人类史的首创。西方
世界认识“欲”,“晚”去很多,直到近几百年内,西方才重视“欲”的研究,而使他们钻到“人权”领
域和“经济”领域之中,取得目前的成果。万事万物皆“有欲”,这恐怕是不少的人还是一无所知的问题
。
就拿万物所具有的“占有欲”来说吧,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万物都占有各自的道理,所以《老子》文中
说“道者万物之奥”(62章)。“道”也是万物之一,显然“道”也必有占有万物的“欲望”。岂止如此
简单!“道者反之动”(40章),“道”还有占有“反”的欲望!于是“万物也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就成
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何人曾想过?
这可能说远了,回到人类社会中来吧!在西周当时,民众是社会中最低层的“人”。(可是,殷商和西周
、乃至春秋、战国都把“民”不叫“人”,要叫“人”的话,则是“小人”。)民众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
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王”的身上,所以,王的职责就必须保证每个民众
的基本需求。于是,保证、保障“民得”(民众的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占有欲)则是王的神圣的“天职”
。因此“民”的“不失得”就成了古公亶父《德》论的基础!而老单和周宣王正是在古公亶父《德》论的
熏陶下,共同探讨了六十年,才留下了这人类精华的共识!
这是哲学问题的专门章节,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大,当应有更深的哲学探讨。关于老子的哲学问题,根本没
有引起世人的注意,实属憾事。
老子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认识了“欲”!
老子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认识了“哲学”问题,并且给予“玄牝”之名!
【历史性的错误】
欲,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它。欲,则是“欲望”也。人类就应该有人类的欲望,没有人类的欲望就没有人
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主体是民众,所以没有民众的参与,没有民众的欲望同样也是没有人类社会的。这样
的道理,应该是很清楚明白而简单的问题,这也应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常识性的“认识”问题。在人类
社会中,民众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统治者”的身上,所以,统治者的职责就必须保证每个民众的基本需
求。于是,保证、保障“民得”(民众的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占有欲)则是统治者的神圣的“天职”!而
这个“天职”又正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唯一的“欲望”!这可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这可是严肃的人类社
会中的问题,这当然是世界性的人类社会中的根本问题!
显而易见,这不仅是各个国家的颠扑不破的一个必须认识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各个国家的实实在在的一
个必需力行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的涉及和披露是早在公元前八世纪的老子,你这个中国人应当作如何感
想?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保证、保障“民得”则是统治者的神圣的“天职”!而这个“天职”又正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唯一的“欲
望”!这可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这可是严肃的人类社会中的问题,这当然是世界性的人类社会中的根本
问题!
保证、保障“民得”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唯一的“欲望”,这是一个《老子》书中很重要的观点。下面的
一章中间的“成其私”,就是说的这个唯一的“欲望”。这就是他的天职或不可变更的职责!
一个统治者能够忠于这个唯一的“欲望”,肯定他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他是老子要求下的“圣人”,是民
众心目中的英明而伟大的领袖,是人们事实上的睿智而聪明的领导者!
没有人类的欲望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主体是民众,所以没有民众的参与,没有民众的欲望同样也
是没有人类社会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说明】
本章的“私”字,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故此各位文人墨客,也就失之交臂而不能接近老子的认识,因此
只好远离《老子》的文意。他们不得已,也只好自我乐于自己的认识之中,寻求最大限度的自我欣赏和自
我安慰!
【字词句注释】
天长地久:在西周人看来,天可谓长,地可谓久,什么事物都比不了它们的长久存在。
以其不自生:这显然是说天地长久的原因。天地从不为自己考虑、谋划、努力。天地干什么呢?联系五章
可知,它是有利万物生长的。它对待万物诚惶诚恐“敬而诚之”地为万物效力,而使万物郁郁葱葱生机勃
勃。这是天地以甘露、大气、阳光、养料等的.“无私奉献”,而使万物茂盛起来的。这才是“以其不自
生”的道理之所在。
故能长生:由于天地对万物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万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所以,反而促成了天长地久之
“永在”!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显然是排比句,是说圣人跟天地一样。圣人能诚惶诚恐“敬而诚之
”地对待民众而为其服务。那么,当民众有危难时,你难道不以身临之而会退缩在后?当民众有危难时,
你难道不会将自己的生命置之于度外,而吝惜自己生命害怕而避之?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什么是“私”,“个人”为“私”;相对而言“大家”为“公”。圣人、统
治者都是“个人”行为,所以他们的行为都是“孤家”、“寡人”的行为,是典型的“私”的行为。故此
,这里的“私”都是指统治者的“个人”行为,要忠于他的职责(天职),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是为
了民众之大家。所以,他们的行为决不同于民众大家的行为。为了民众免于危难不惜自己的身体而居(身
)先;不考虑其后果(惜其身则后)把自己的生命置之于度外,使民众免于危难。这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应该必做的“个人”行为,这才是圣人的行为,这才是他的“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的原因,是天地从不考虑自己的缘故,它无私地奉献、滋养、促成万
物蓬勃之发展,反而促成天地之长存。
所以,圣人、君王、统治者决不能同于民众的行为。什么时候他都只能把自身的利益“退”于脑后,时时
刻刻处处想着的是民众大家的利益;遇到什么事都不考虑个人的安危,首先考虑的是生死存亡之民众大家
的大事。这样,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的政绩”最优(生);百姓喜笑颜开,“圣人身态”安然(存)
。正因为这样,统治者应该什么时候都不要考虑属于个人的私事,(与民众具有的想法“同一”,这就不
是“圣人”的行为。)什么时候都要考虑民众大家的事,这就完善了统治者一人的行为(成其私),达到
治国的目的。
【读后】本章,必须联系五章老子所讲的道理,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否则认为老子的全文支离破碎,以诡
辩的方法而读之,则自绝于老子门外。
“成其私”是对统治者的规范:统治者什么时候都是考虑民众大家的事情,决不能考虑属于自身利益的个
人之事。可是,几千年来,却没有一个统治者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更不用说做到“成其私”!
老子第一个指出:统治者只能“成其私”、只能考虑民众大家的事情!
【历史性的错误】
老子所认识的问题,都是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所以他认识的问题、论述的道理几乎都是真正的符
合客观事物的道理。然而,由于人们的认识离老子的认识很远,同样也就离开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本
质。当然不能认识问题,也不明白事物发展的道理。老子是认真认识问题的典范,他和周宣王共同兢兢业
业一起学习六十年后,不得已做出的《老子》五千言。这不失为他老人家真是殚精竭虑又披肝沥胆,最后
用自己的滴滴心血而换来的“字字珠玑”!
“成其私”就是老子根据以前的历史,认识到统治者唯一的职责,而且只能是自己一人的“欲望”。可是
,后来的人们,歪曲了这一事实:他们声称统治者是天子,是君父,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权威……于是乎统
治者就是当然的天子,谁还再敢说“不”字?为了天子的绝对权威的巩固,智者们不惜兴起一些“理论”
来维护这个绝对权威。而这些“理论”的副产品就是什么“欲”呀,什么“私”……等的说教,就装在大
家的脑海之中!这样之后来认识老子的 “成其私”,除了诡辩之外,再就毫无办法。故此两千余年来,
就没有一个统治者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更不用说做到“成其私”!
圣人、统治者都是“个人”行为,他们的行为都是“孤家”、“寡人”的行为。这个论断是西周时代所形
成的观点。因为“孤家”、“寡人”的称谓,早于《老子》这本书的写出时间。《老子》书内的孤、寡的
称谓,显然是迟于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那种王公自称“孤家”、“寡人”的行为,是高度责
任心的表现,是尽职尽责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的表现!只不过,后来统治者(天子)的表演,一代不如
一代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使曾经是辉煌的“孤家”、“寡人”而自警、自律的行为,变成了封建专
制独裁而残暴的暴君的“形象”!
统治者要“成其私”,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统治者。统治者一人所想的,无时无刻所要考虑的,不就是为了
他所在的国家、所在的地区的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的保证、发展、完善吗?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成其私”是对统治者的规范吗?是否应该提出“成其私”?
正面注视我们西周时代的“孤家”、“寡人”的称谓,这是我们高级官员必须学习的传统文化,这是为民
众服务的根本,这是当好民众公仆必须懂得的道理。
闪闪发光的历史“瞬间”的火花:
美国的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1793年3月4日他的连任就职演说中说道,“现在,我就在你们各位面前
宣誓:在我执政期间,我若企图或有意触犯联邦法令,除遭受宪法严惩外,我还将甘愿受到出席今天这一
庄严仪式的所有人的严厉谴责。”
——这并不是说,乔治·华盛顿如何伟大,而认识他这种高度自警、自律的主观约束自己的意志。何况,
他这个讲话在他连任就职演说中,就占用了“一半”的时间。显然,这代表了他当时的“心情”和意愿。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明】
帛书抄本为“上善如水”,通行本为“上善若水”。“如”通“若”,但是“若”带有“应该”和“必须
”的意思。故用“若”字。
帛书为“有静”,通行本为“不争”。两相比照,“不争”强于“有静”,并且与主题“不争”相扣。
删去通行本的“与善仁”。此三字是战国时插入的:1老子对“仁”是遵照古公亶父之宗旨,禁止这种“
上人”的行为。2 《老子》全文对“仁”持批判、摒弃之态度。3 帛书《甲》本是对的,没有这三个字,
也可看出帛书《甲》本的官方性质。4 不符合老子“文笔”的“稽式”。举“六例”,都基本上是“俩俩
”言事而配对,二章就是明证。还有十章、二十四章、五十六章、八十一章也是“俩俩”言事而配对的。
故,“与善仁”三字当删除。
本章披露了“众人”的丑恶嘴脸:用“处众人之所恶”几个字,就反证出他们厌下而往上爬的令人作呕的
行为。真是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岂不入木三分?
【字词句注释】
上:指圣人、君王、统治者。与十七章的“太上”的“上”和三十八章的第一句后的“上德”、“上仁”
、“上义”、“上礼”一样,都是指统治者的。
善:“善于”的意思。“善”不是“善行”之名词之“善”,在老子文中,“善”字几乎都是动词,是擅
长、长于的意思。
若:像的意思。兼含有必须、应该。
上善若水:统治者必须像水一样。
处:居。停留。呆在。
众人:这是老子文中专用的名词,一共出现五次,二十章三次,六十四章一次和本章。“众人”是指“智
者”、“鹰犬”,且含有贬责之意,指一味的往上爬,趋炎附势之官吏!
处众人之所恶:正因为“众人”具有向上爬的本性,所以“众人”不能像水一样,甘心呆在低下的地方。
故此,为上者必须与“众人”心想所不同。另外,社会上,甘居于下的是老老实实的贫民百姓,他们也没
有向上爬的心理。如果有向上爬的心理的老百姓,他必定是老百姓中的败类,不在老子文中的“民”(“
民众”)之列。
几:接近。并且,含有应该、才能的意思。
故几于道:所以,统治者才能接近做事、立言的道理。
居善地:居,处也。地,地方。处在一个好的地方,但是,这对统治者来说很难。古今中外道理一样:统
治者都处在一定的小圈子之内,与民众愈来愈远地拉开距离。民心民意有不少的统治者一无所知,他这是
居住在一个好地方吗?统治者只能看到他小圈子的反应,民众的疾苦、民众的基本需求,小圈子的“众人
”们能告诉他吗?即便他装模作样地到民众中去转一转,也得“黄土垫道”才能“走马观花”而已(还得
劳民伤财)!所以,居善地,是对统治者最起码的要求和规范!
心善渊:渊,本意是深水的潭,深渊;老子这里喻为深远、透彻、明亮,清澈可以见底。(这就是我们看
到了殷商王朝武丁时候的“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公开透明的执政风格。)心善渊,就是统治者的心地公开
透明,一心一意为民众办理实事。显然可以看出居善地与心善渊是一样性质的问题。只有居善地与心善渊
的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进行下面的“事情”。
言善信:信,诚信;严守承诺,不背离自己的誓言,不背离传统的承诺,不背离“高度自警、自律,保证
、保障民得”的光荣传统!这就是统治者的“言善信”。
正善治:正,政务,统治者执政的政务;治,治理;善治,没有危害民众行为的治理,也就是“无为”而
治;正善治,所有的政务都必须从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做到无为而治。显而易见言善信与正善治,
也是同一样性质的“事情”。
事善能:事,统治者的政务的具体事情;能,事情做后的客观效果很好,是在为民众办理实事;事善能,
的确在为民众办理实事。
动善时:动,行为、行动、举动;时,合乎时宜、恰如其分;动善时,统治者的行为合乎天时地利。
夫唯不争: 夫,文言发语词。唯,唯一、只要,独一无二,强调后面“不争”两字的重要性;夫唯不争
,只要重视、做到不与民众去争夺利益……
故无尤:尤,过失、错误。
【译文】
作为民众的一个较好的统治者,必须像水一样。水的好处在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智
者)认为所讨厌最低下地方。正因为如此,好的统治者才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统治者能够和水一样,处在民众之中:听到民众的心声,知道民众的意愿,不被小圈子所迷惑而闭目塞听
。这样,他才心如深渊,清净透彻而沉静;这样才能言而有诚、取信于民,百姓康泰安居乐业。于是,所
有的政策、法令都是民众自觉而必要的最好的治理;进而才能从事的事都是民众亟待要解决之事,他的行
动也绝对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必合天时地利。
综上,统治者能听到民众的心声、言而必信,行为全部符合民众的利益,也就没有可能去与可怜的民众去
争什么,这就是“不争”的好处,这就是水的性格。只对民众有利,不让民众感到在受迫害,这难道还会
给你带来什么过错吗?显然你可以成为较好的统治者、成为圣人也!
【读后】
显然本章主题是“不争”。利用水的特性,处“下”,不向“上”爬,不“攀附”等一针见血的品德,把
众人反其道而为之的嘴脸暴露无遗!这就是老子的风格!合情合理、处处入木三分。可惜而遗憾的是,几
乎所有的人,都把本章的意思“读歪”了,把老子的思想“搞拧”了。
全文四十七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好一个“不争”,好一个“居善地”!一个统治者能“不争”、能“居
善地”吗?很难、很难。并且统治者们不知道什么是“不争”,什么是“居善地”,他们怎么不难呢?他
们耳濡目染的正是他们“要争”的,他们的小圈子正是他“居”的“善地”!他们所看到的是:江山多娇
,风景这边独好!他们所听到的是:歌舞升平,“祥瑞”气象万千!好不豪情满怀、一展雄才大略之抱负
!
本章又是在规范统治者的“言”、“行”,并且还要有个前提,那就必须“居善地”,“心善渊”,否则
其“言”其“行”也是不着边际地胡作非为。
本章在表现手法上也很明朗,要统治者去学习“水”的品质:只奉献,不要任何回报;千万不要学习“众
人”的“过失”。这与64章的“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是一致的。这也就告诉我们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重复众人的过失就是对民众的犯罪!
【历史性的错误】
“上善”被理解成“最好的善(行为)”,是人们认识《老子》的不可替代的错误!这一认识违背了《老
子》全书的宗旨;歪曲、否定了周宣王和单逨六十年的实践和认识的总结;同时也违背了客观事物本身的
规律,而强按自己的意念去迎合他人的观点。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六事三句的问题,也是当今大家忽视而产生错
误的缘由之一。同时,这三句还不是并列的句子:显然是从“居、心”而才能进入到“言、正(‘说’导
致的后果的‘政务’);再从“言、正”才有可能而“事(事业、职责所在)、动(符合时宜)”。于是
乎,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看到,那句什么“与(予)善仁”的问题,就是故意做作而横梗其中的病句!
“众人”是本章揭露出来继“智者”之后的,又一危害民众利益的国家之“大患”。他们的面貌是,与“
水”的性格相反而往上爬。怎么往上爬?他们可以而且必须:采取一切方式、方法,尽量以力所能及、不
择手段、等等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如此而已。
本章真是老子推心置腹的金玉良言:从居善地,心善渊起;到言善信,正善治;进而到事善能,动善时的
客观实际效果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难道我们的统治者们,不应该按老子说的去做吗
?
另外我们看到老子的思维风格的高超,处处都是这样层层推进,并且条理清晰。这是西周末年中国古代思
想家的特殊论理的风格,这既是推理,又是演绎的完整论述。除去那些胡言乱语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对《老
子》狂吠者之外,真是使我们后来和现在的理论家们也深感自愧不如啊!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应该很好地展开探讨,特别应该在理论单位,在高级公务员的思想理论认识之中,来探讨“居善地、心善
渊”的问题;继之才能认识“言善信、正善治”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善能、动善时”的为民众办理
实事的效果。如果能够这样,这才是“人民政府”!这样,如果真能这样,我们的国家必定是最好的国家
!这才是老子梦寐以求的国家,也是他和周宣王的共同夙愿。显然,这也是大禹、成汤、盘庚、武丁、古
公亶父的宗旨的发扬光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