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探索:批判老子的客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客观规律,更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尽管他们认为世界是辩证发展变化的,但他们否定“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否定人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古代老子的思想就是典型的客观辩证唯物主义。
在《老子》书中提出:客观世界是按照“道”来改变宇宙万物的。书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客观世界就是按照“道”这个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它是一个永恒绝对的本体。人们在“道”面前: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不可闻,不可搏。提出了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道家倡导的这个“无为而治”就是典型的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导致的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它所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人类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改变世界。而自然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无相生”。它忽视了对立转化的必要条件,也没有认识到事物向反面的转化是上升的发展过程,只看成是外部机械式的往复循环。
《老子》第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其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了,才会有人倡导仁义德行;智慧产生了,才会有人做出大的伪装;六亲不和睦,才会有人倡导子孝父慈;君昏国乱,才会出现忠臣。《老子》第三十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到早已。” 其意思是说:按照规律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依靠武力强取天下的。用兵之后就会很快得到报应的。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杂草就会丛生。国家大战之后,必定会出现灾荒的年景。所以,只要取得最好的胜利成果就要罢手,不能依靠武力继续与强敌对战。胜利后不自大,胜利后停止攻伐,胜利后不骄傲。胜利是不得已而取之,胜利之后就不能再逞强。物体壮大之后就会走向衰败,求取强壮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律的,不遵循规律就会很快灭亡。《老子》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意思是说:从事于学问使知识天天增多,从事于“道”使“执着”天天减少。减少再减少,就会达到“无为”。“无为”就能达到“无所不为”。取得天下经常是利用“无为”的“道”,如果以“道”而“有为”,就不足以取得天下。《老子》第五十八章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谜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意思是说:国家的政治混混沌沌,它的人民就无知无识地朴实淳厚了;国家的政治清清明明,它的人民就多知多识地变得狡猾了。天下,福依赖和产生于祸,祸中潜伏着福。谁能正确地认知这是两个极端!祸与福反复交变,善良也会变为妖孽。人们迷惑的时日已经很久了。所以那些深明大道的圣人,品行规正却不害人,品行端正却不伤人,品行正直却不放肆,品行光明却不炫耀。《老子》第六十四章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意思是说:有为者必败,有持者必失。所以圣人无所为而不败,无所持而不失。人民做事常常接近于成功时而失败。在初始阶段和终结阶段保持谨慎,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所想的做常常是别人所未想做的,圣人并不重视难得的宝物;学习别人所不学的,一反众人的过失;只是辅助于万物的自然发展,不敢有所作为。《老子》第六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赋;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其意思是说:古代善于以道治国的人,不是使国家的人民变得聪明,而是使人民变得愚昧。之所以难以统治人民,是因为人民的智慧多。所以,利用使人民的智慧增多来统治国家,国家就会产生兵荒马乱;不利用使人民的智慧增多来统治国家,是国家的万福。《老子》第七十五章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的这种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言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则害国害民不浅,至今它的余毒仍然泛滥;他给历代统治者的“不作为”奠定了“诡变论”的理论基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