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蹋汉字是崇洋媚外心态作怪
见惯了“你好+goodbye”的说话逻辑,别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生水起,无论是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不可避免都面临交融的命运。这的确是浩浩荡荡的历史发展趋势。只可惜,很多人把“交融”错当成了“搭配”。
“北京腔”搭上“地方话”,有人会说幽默诙谐,也有人会说见多识广,但更多人听后会按住肚子不让倒胃。当然,这不包括刚刚上映的川话版《让子弹飞》。
有关部门曾专门给影视领域下过一律讲普通话的“规范文书”,还是有“顶风而上”的特例,到底是对文化的亵渎,还是活跃了观影气氛,就不得而知了。
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指出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在当前的各类出版物中遭受到了“非礼”,出现了在汉语言中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等滥用语言文字的问题。这种“乱配鸳鸯谱”的做法,恐怕并非“中外文化”上真正意义的“交融”。
在经历“八卦、结绳、书契”几个原始阶段之后,中国社会终于有了统一的文字标识,暂不论是否“仓颉造字”,不论是否缘起“陶器刻符”,也不论“殷商甲骨”还是“夏代起源”,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梦醒来,有了独到的形体和特征,源远流长之瑰宝,竟会被后人如此“暴殄”?仓颉倘若在世,也不由得长叹如斯。
中外文化的交融,毕竟是智慧与智慧的对话。一味地“舍我其谁”,都是不明智的文化骂街。上古的中国用“丝绸”首先敲开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门扉,向国外输出了物质,也输送了文明和文化;国人的瓷器和“四大发明”也远走非洲和埃及;当今的中外文化交流更作为国家战略正在世界各国深入开展。
早早打开国门的中国,也时常品受着从国外飘来的优质文化清风。中国用儒家学说换来了印度的佛教和基督文明,用“中庸”之道缓和了世界文明冲突,用“和谐文化”换取了世界广泛认同的和平思维。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融。是文化上的彼此尊敬和认可。
汉字加外语的“时尚”,充其量是流行的元素,并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而那些并不适宜的元素,正是侵犯汉字健康肌体的流毒。“官二代”们都深谙其中之理,否则,他叫嚣的不再是“我爸是李刚”,而是“myfather是李刚”。
向自己的汉字致敬,这是起码的道德。只可惜,“崇洋媚外”的心态和“标榜自我”的意识,连同对文化交流的错解,让汉字受到了诽谤,也让民族蒙受了奇辱。
当世界远离战争,当文化渗透变成和平演变,那些非中非外的言词还能成为你的时尚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