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董良翮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代主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翮的母亲是老红军何连芝。】
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图)
人民日报:革命的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
我们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向大家推荐这篇通讯,希望认真一读。
董良翮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下乡插队前夕,父母亲勉励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四年多来,董良翮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扎根农村,努力奋斗,逐渐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农民。广大下乡知识青年,特别是革命干部的子女,应当从董良翮进步的事迹中受到启示,鞭策自己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广大革命干部同样应当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已经下乡的子女向董良翮这样的同志学习,教育还没有下乡的子女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
——编者
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到河北省晋县周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落户,已经四年多了。董良翮是革命的好后代。他在高中毕业以后,得到父母的支持,坚决上山下乡,走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如今,他在贫下中农的培养下,正在迅速成长。
一九六九年五月,董良翮在离开北京的前夕,父母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父亲送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红蓝铅笔,勉励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父亲还特别送给他一块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多年、已经破了又缝补起来的旧毛巾,叮嘱他说:“革命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母亲对他进行了忆苦教育:在旧社会,外祖父给地主扛活,家里穷得没有一个完整的碗,有五年没有吃过盐。有一次,外祖父给地主盖房摔伤了腿,没钱医治。为了一家人糊口,还得带着伤,忍着痛,挣扎着继续给地主做活。后来,劳累过度,昏倒在地上。一家人把他抬回来,腿上的伤口已生了蛆了。母亲含着眼泪,用树枝把蛆一个个挑出来。买不起药,就到山上找些中草药,慢慢治好了,外祖父还得去讨饭养活一家人。有一年中秋节,孩子们围着外祖父要月饼。糊口的饭都没有,那儿有钱买月饼啊!一家人哭成了一团。外祖父实在养不活全家人,后来被迫把良翮的二舅卖给了人家。外祖父讨饭时活活饿死在深山里。……
母亲的忆苦,给董良翮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北京。行前他表示,一定要牢记阶级苦,永远不忘本,到农村去就是回到了“娘家”,要在那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农民。
贺家寨当时是晋县的一个后进队,地方比较偏僻。董良翮和同学们来到这里,在社员临时腾出的一间小土屋里安了家。他们把行李卷往土炕上一放,就忙着给房东大娘挑水扫院子,第二天一早就找队干部要求下地干活。
董良翮被分配到第三生产队。他热情很高,什么活都抢着干,可是,由于不熟悉农村,不会劳动,也出了不少笑话。人们见他握着锄头,东耪一锄,西耪一锄,忽远忽近,有时锄掉壮苗,留下了弱苗。贫下中农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并鼓励说:“良翮!庄稼活并不难,只要舍得吃苦,肯学习就行。”听了贫下中农鼓励的话,董良翮心里很热乎,更加刻苦地学习。经过几年的磨练,他泥里来水里去,同大家滚在一起,现在已经学会了耕、锄、耪、耙等多种农活。有一次在三夏大忙季节,他腿上生了疖子,大腿红肿起来,还是坚持劳动,直到由于推车使劲过猛,疖子破了,鲜血直流,他仍旧不肯休息。这一切,对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的青年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但是,每当他想起母亲苦难的家史,想起父母跟随毛主席长征时所经受的艰苦生活,他就浑身增添了力量,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
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斗争。董良翮和他的同学到贺家寨后不久,有的人就吹出一股风,说什么“村子小,放不下大材料”、“住不了几天,充充样子就走了”。董良翮和知识青年们驳斥了这种言论。为了表示决心,他们自己砌起了猪圈,养了猪和鸡,又在屋前栽上了“扎根树”。有的同学来信,劝董良翮去参军或上大学。董良翮回信说:“农村生活是艰苦些,但是,广大贫下中农都这样生活,我不经过这样的锻炼,就不会理解他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忘本,就不能当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我是下定了。”
四年的斗争生活,使董良翮爱上了贺家寨,爱上了这里的贫下中农,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他常说,“干着当前,要想着长远”。他同干部和贫下中农经常议论改造贺家寨的远景规划。他看到农村缺医少药,群众治病不方便,便抽空学会了针灸,随时给贫下中农治病。一次,村里韩大婶牙痛得睡不好觉,董良翮就去给她扎针。韩大婶听说要扎脚,难为情地说:“我的脚怪脏的,别扎了!”董良翮细心地给大婶做思想工作,打消她的顾虑,经过针灸把她的牙痛治好了。贫农社员贺大叔在劳动中把脚砍破,鲜血直流,董良翮立即背到卫生所去急救。贺大叔养伤期间,他多次去看望照顾。大叔感动地逢人就说:“良翮这孩子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后代,和咱贫下中农是一个心眼。”
一九七一年麦收后,董良翮年迈的母亲、一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老干部,来到贺家寨看望儿子。母亲到达那天,董良翮本想找个大车去接她,又怕影响生产。正巧,队里要到车站拉化肥,董良翮就把这个任务接过来,一事两就。他拉着车走了三十多里路,在车站上接到了母亲。母子俩见面格外高兴。董良翮让母亲坐上装化肥的小车,自己拉着回贺家寨。不凑巧,走到半路车胎突然压崩了,这时天已黑下来,老母亲下车徒步赶路,董良翮为了不使车胎被轧坏,用手抬着坏了的车脚,一个轮子着地,走了八里路回到了贺家寨。
董良翮的母亲从这些细小的地方,看到儿子思想感情的变化,她感谢贫下中农对孩子的培养。白天,这位革命老人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拿着筐打猪草;晚上,走东家,串西家,和贫下中农促膝谈心。母亲保持着老红军的这种优良传统,也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董良翮。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关怀教育下,董良翮于一九七○年十二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一年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一九七二年又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时候,六十多岁的原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向他赠送了这样几句话:“要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样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永远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父亲也在百忙中写来一封信,告诫良翮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一得自矜”;二是不要“浅尝辄止”。这些话,都使董良翮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董良翮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贫下中农对他满怀着希望,鼓励他说:“良翮啊!咱们不能光靠吃国家的统销粮过日子,可得变变样啊!”贫下中农的期望,对他是一个很大的鞭策。担子这么重,自己又缺少工作经验,怎么办?他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并且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和老干部请教。
为改变落后面貌,董良翮到后进的第一生产队去蹲点。经过调查研究,他首先抓了生产队领导班子的建设,帮助干部增强信心,克服撂挑子的思想;同时,对社员进行路线教育,发动大家开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是依靠外援,向国家伸手”的大讨论,克服资本主义倾向,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对于生活上确实有困难的社员,切实帮助解决。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齐心协力,团结战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这个生产队的生产面貌很快改变。去年亩产量由原来的五百二十斤猛增到八百二十斤,摘掉了落后帽子。
董良翮担任干部以后,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紧张的劳动中,有时负了伤,他坚持不下火线。队里缺肥料,他带领群众想方设法扩大肥源;缺乏优良品种,他和社员一起精心培育;他还发动群众积极扩种小麦,大搞间作套种,实行科学种田。农忙紧张时节,他早上摸黑下地,晚上披着星星回来。贫下中农说,良翮为了工作,经常吃不到应时饭,睡不上囫囵觉。贺家寨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关怀下,董良翮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奋斗,使贺家寨这个昔日缺粮少资金的后进队,变成了队队有储备,户户有余粮的先进队。两个冬春,全大队开荒造地八十亩,平整土地六百多亩,实现了百亩一眼井,还购置了拖拉机、脱粒机、粉碎机、电动机等,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去年虽然遇到很严重的干旱,仍然夺得粮、棉、果、菜全面丰收。全大队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五百四十九斤,增加到九百一十九斤,向国家交售了十六万斤征购粮。
今年八月,董良翮担任了公社党委书记兼贺家寨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挑起了新的革命重担,在毛主席指引的光辉大道上,迈开了更大的步伐。
《河北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1973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
目前在毛主席和中央的号召下,同志们正在为人民建立新的功勋。主席曾经说过: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主席讲过一个故事。战国时候,赵国的赵太后执政,她非常溺爱她的小儿子长安君,这时候秦国攻击它,攻得很紧,她请齐国出兵解围,齐国说,要把你的小儿子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能出兵,她不肯,她舍不得她那小儿子,很多大臣进谏,要她派长安君去,她恼火了,说谁再来劝说,我就要唾他的脸,当时有个左师(官名),叫触 [龙言],他去求见太后,赵太后盛怒等着他。他腿有病,故意走得很慢,慢慢地慢慢地走。然后,他就问寒问暖,先不说政治,然后说,我快要死了,我有个小儿子,十五岁了”,太后能不能给派个吃饭的差使,我死了也就心安了。赵太后就说,丈夫也爱少子吗?他说,甚于妇人。听了这样的话,太后的气消下去了。她说不见得,我看溺爱少子,还是女人比男人厉害。左师就驳她说,我看你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燕后是燕国国君的妻子,是赵太后的女儿)。她问何以见得?左师说,燕后出嫁的时候,你抱着她哭,因为是远别。燕后出嫁以后,每当祭祀你都为她祈祷说,你千万不要回来,要她在燕国生儿育女,世代为王,替她打算的是很长久的。可是你对长安君就没有这样,太后说不是,左师然后就问,咱们赵国过去有名的世袭的这些人,他的子女,他的后代,现在还有没有继续世袭的啊?太后回答说,没有了。左师又问,不但赵国,其他各国,子孙封侯的,还有没有呢?太后说,没听说还有。左师说,都没有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还不是由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狭重器多也”所造成的吗?“重器”者,指的是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宝器。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权力。左师说,你给长安君那么高的职位,给他许多肥沃的土地,给他的权力又很大,不及时叫他为国家立功,有朝一日你去世了长安君能在赵国立足吗?我认为你为长安君打算的太短,你爱他不如爱燕后。左师触[龙言]讲了上面的话以后,赵太后立刻下了命令,准备百辆车子,送长安君到齐国去,齐国马上就出兵,解围了。
主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在座的同志,大概权是很多的。伯达同志经常说,他是个小小老百姓,我就更小了。但是这个权就不能轻易用。既然人民给了咱们这么高的职位,俸禄也很厚,权又很大,如果我们不立新功,对得起人民吗?久了人民能要我们吗?这个故事,主席讲了很多次。对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曾讲了很多次。但他们是不怎么理解的。多年来,我一直是很欣赏这篇东西,曾多次翻阅。我不懂古文,就查字典。
最后,我想简单讲一点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不要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把他们看作是人民的财富,人民的后代。如果对自己的子女就宝贝得上天,对人家的子女,劳动人民的子女,就不在眼下,这是不对的。但这只是一部分如此,而不是大部。大多数同志是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子女的。如陈士榘同志,就能大义灭亲。当然也不是将孩子怎么样,而是管起他来,让他学习学习,好好想一想,受受教育,陈士榘同志,你那孩子管起来没有?(陈士榘同志:管起来了。)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别同志,少数同志;太过份了。这也就是那个“长安君”的问题。这个“重器”是什么?“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他们的“重器”是什么?自行车、照象机、收音机,有的还坐小汽车,最重要的还是他父母的级别。有的人认为,这是爱儿女,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要把我们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真正的革命接班人,是不太容易的。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教育,另一方面有社会的影响。我们家的子女也不是那么高明的,他们虽然都到大厨房吃饭,可是他们还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总还是有社会影响的。我们要很严格地教育他们,如果抓得紧,将来他们可能会好一些。社会影响这一面,就拿我们的一个孩子来说,她在小学的时候,她说,我们有个教员讲,有一本什么“顿顿的静河”。误人子弟呵,是《静静的顿河》。我说,你是不是要看这部书啊,她说“是呀,妈妈”。我说这部书,你只能当作苏联的历史材料来看,当作苏联的战争史的材料来看。这部书可不好啦,它把一个大叛徒、大反革命分子当做主角,这是不好的。她驳我说:“妈妈,你能这样说吗?大家都说好。”她就这样责问我,因为当时对这本书还不能够批判。我说,你不要出去说,妈妈是研究过的,是妈妈个人的意见,后来不知道她如何想法,反正为子女还是得从政治上、思想上服一点务。例如《红与黑》,法国的修正主义分子把这部小说抽掉了政治、经济内容,拍成了一部黄色电影。我们就得要研究,把所有的材料拿来研究,对身边的青年、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一讲。我自己的工作,每天虽然比起同志们来做得不多,不重要,可是每天的工作量还是大的,身体也不太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子女,但是,只要是我发现了的,我都进行了研究,并给他们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同时,父母对他们要平等。不是“我是老子”,实行封建家长制。这一点,我觉得要向主席学习。我们家里可民主啦,孩子可以驳爸爸的。有时还故意地要他们驳。他们驳了以后,当然要给他们讲道理。但是很多时间,他们不是驳斥,对父母是尊敬的。他们驳,有好处嘛。让他们造点反,有什么坏处呀,弄得老是“是,妈妈!”“是,爸爸!”有什么好处啊,我看那不好。我觉得,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一点,就是对他们的爱护。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