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公司替美政府搞情报
杭月 张哲
“外包”是一个十分时髦的商用语,指的是大公司将接受的业务分成小块儿再转包给外围的小公司处理。据美国《全球研究》网站日前披露,“外包”现在竟然也成为美国情报界的流行做法,国家情报部门将大量的情报任务交给一些私人公司来执行,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美国情报界控制在了私人公司的手中,这在美国政坛引起了巨大争议。
从美国情报界获得巨额资金
5月14日,国防情报局在科罗拉多州召开会议,此次会议首次对外透露家情报局负责采购的官员特里•埃弗里特在会议上的发言显示,美国花费在私人公司上的费用可能占到美国情报总预算的 70%。埃弗里特还强调,“如果我们不购买,就无法开展情报工作”。由于美国的情报预算属于机密,外界无法得知真实的数字,但是美国科学家联盟研究国家秘密预算项目的专家史蒂文•阿福特戈德指出,预计2007年美国情报界的费用大约为480亿美元,这意味着至少有340亿美元是用在向私人公司购买情报上。
冷战时代,美国情报机构经常需要依赖私人公司来获得技术和硬件。像洛•马公司根据中情局的要求制造了著名的U-2间谍飞机。而其他的一些著名公司,例如雷神公司,帮助情报机构研发了高分辨率的相机。国家安全局也曾雇用IBM公司制造超级计算机帮助破译密码。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编码、信息科技、影像和卫星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情报机构的研发能力。同时,冷战刚刚结束,美国的防务和情报费用大幅削减,迫使许多前情报人员因裁员而流向了私人情报公司。“9•11”事件发生后,政府对情报的需求量大增,尽管政府也建立了诸如国家反恐中心等新的部门,但依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迫不得已,中情局和其他机构被授权可以从私人情报机构中雇用大量分析人员和人力情报专家。
在中情局办公的60%是承包商的人
据报道,现在私人情报公司已经渗透进美国情报界的各个角落。《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称,在美国两个关键的情报部门;国家反恐中心和国防部反情报活动办公室中,来自私人情报公司的人员已经占了一大半,而在后一家单位中,竟然达到了70%。最近,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前官员透露说,在中情局办公的人员中有 60%都是承包商的人。
仅仅是数字还不能说明私人情报公司渗透美国情报机构的程度。许多曾经只能是政府情报人员才能接触的工作和任务现在都已经交由私人公司雇员来处理。例如,私人情报公司分析大部分卫星和无人机所搜集到的情报,他们撰写的报告也能够递交到政府的高级官员手中。他们提供并且维护一些软件,而这些软件能够搜集用来跟踪国内外恐怖嫌疑分子的信息,并且确定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对哪个目标进行打击。同时,国家安全局对国内外进行大规模窃听的信息,也有很多是私人公司提供的。
而在十分关键的谍报领域,私人公司也已经开始涉足。在中央情报局,私人公司不仅为驻海外站点的情报人员提供各种伪装和掩护,甚至提供指导。据前中情局官员罗伯特•贝尔透露,一名在伊拉克的承包商甚至指示中情局的特工在在巴格达如何活动,与哪些人会面。美国国家卫星侦察局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从商业公司手中购买软件和卫星图片。今天,1.4万多名工作人员中有一半是全职的承包商人员,他们在国家卫星侦察局中工作,却从公司领取工资。
大批情报官员正流入私人公司
私人情报公司的能量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可以游说国会议员,来获得利益。例如,美国最大的情报承包商科学应用国际公司,在2006年花费了133万美元在国会进行游说,重点是获得来自政府的情报和防务费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美政府每年在一名情报官员身上的花费大约是12.65万美元,而对于私人情报公司的一名人员则需要每年支付25万美元。这个巨大的差价使得情报机构的人员正流向私人情报公司。而这个行业的迅速增长也对一些退休的高级别情报官员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如前中情局局长特尼特,现在作为十家同美国情报机构签订有合同的公司的顾问,每年能挣到上百万美元。
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对于当前美情报机构过于依赖私人情报公司的局面,美国政坛已经响起批评的声音,认为这可能是引发美国情报失误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滋生了腐败。2006年3月,加利福尼亚州的前共和党众议员兰迪•坎宁安被判处8年监禁,因为他从一家位于圣迭戈的私人情报公司那里获得了200万美元的贿赂。为了对该公司进行回报,坎宁安利用他在众议院拨款和情报委员会的位置,为该公司从中情局和国防部反情报活动办公室那里获得了数亿美元的合同。此外,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专家担心,私人情报公司可能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制造假情报,这将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摘自2007年6月7日《环球时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