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卷土重来已成为现实
赵干城
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近日绑架并威胁处决23名韩国人质的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今年3月以来,陆续有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人质遭塔利班武装绑架。经过谈判,这些人质大部分获释,但也有一些惨遭杀害或仍被扣押。塔利班为何频繁制造绑架事件?它目前在阿富汗的势力究竟如何?阿富汗的反恐前景如何?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军事实力难敌北约 绑架人质制造恐慌
1、与对北约部队直接发动袭击相比,塔利班出于什么目的频频绑架各国平民人质?它为什么坚持要政府释放囚犯?
答:6年前,美国发动对塔利班政权的战争,但塔利班这个词不但没有从媒体上消失,反而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在恶化,韩国人质事件正是最新例证。
北约的安全维持部队接管在阿富汗的行动,曾经给阿富汗的未来带来一点希望,毕竟以北约为主的多国军队与美国一家相比,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都要好一些。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塔利班没有被根本摧毁,而是被打散了,因此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就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美国把主要精力放到伊拉克,将阿富汗的安全事务交由北约处理。多国部队的进驻,在塔利班看来,可能是显示他们的力量的时候了。
2006年,塔利班展开了一系列攻击,使当年成为美国打散塔利班后最血腥的一年,塔利班逐渐在南部山区和农村形成新的势力范围,给联军造成极大的困扰。至于卡尔扎伊政府,更是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据外电报道,卡尔扎伊政府目前甚至连首都喀布尔都无法完全控制,遑论边远山区。在这种情况下,北约的军队接管了阿富汗南部地区,并于9月发动了据称是北约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进攻,塔利班在该次行动中损失惨重,有将近2000人被打死。
上述背景给塔利班最近连续绑架杀害外国平民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注脚。很明显,塔利班卷土重来在阿富汗已成现实,如果说他们在军事上还无法与北约对抗,那么通过绑架杀害平民这种恐怖手段在阿富汗制造恐惧,为卷土重来造势,威吓阻止国际社会的重建努力,同时又打击卡尔扎伊政府的公信力。在这次绑架中,他们提出释放塔利班囚犯的要求,使阿富汗政府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以满足绑架者的条件来解决绑架问题向来为国际社会所不取,满足其条件只会带来更多的类似事件;另一方面,阿富汗政府又面临韩国政府要求其作出让步。
北约现行策略有误 塔利班实力在增强
2、目前塔利班面临的内外环境如何?实力到底是增强还是减弱?
答:塔利班政权被打掉后仍有足够的时间逃亡,因此有大量武装人员向与阿富汗接壤的国家的边境地区扩散,在情况危急时,他们当然会越过边界。这给邻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比如说巴基斯坦,这也是两国之间的一个问题。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人员逃往巴基斯坦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那里有同情他们的土壤和环境。如果他们还要图东山再起,那么建立可靠的“根据地”是首选战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有长达2000公里的边境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塔利班人员中普什图族人是主体,而普族人也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更是西北边境省的主要人口,此外,在巴军队中普族人也占相当比例,包括上层军官。
巴基斯坦政府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对塔利班的活动进行了打击。但这个问题对穆沙拉夫政府来说,不单单是打击国际恐怖势力,还涉及国内的舆论和民族的团结问题。尽管美国一再指责巴政府打击塔利班不力,但白宫也很清楚,如果巴国内分裂,政权不稳,那就算是不力的打击恐怕都维持不下去。塔利班在这个夹缝中得以生存,并已在巴国内一再挑起事端。经过多年的冲突,巴军队也有重大牺牲,据报道有上千名巴军人死于清剿行动。有鉴于此,穆沙拉夫总统于去年9月与边境地区的部落武装组织签订了和平停火协议。这基本上是一个“井水不犯河水”的协议,遭到西方的批评,认为是在助长塔利班的气焰,但支持者强调了塔利班的草根性,认为军事行动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塔利班就是普通人,拿起枪是塔利班,放下枪就是老百姓。笔者7月初在巴黎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时与北约的一些将军讨论该问题,他们也表示北约的现行策略确实过于注重军事打击,所谓重建阿富汗的经费实际上大部分用于军事行动,这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正确途径。
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恶化表明塔利班势力在加强。尽管北约投入了强大的兵力,美国国务院最近甚至声称如有必要将直接派遣军队进入巴基斯坦实施打击,遭到巴政府的严词拒绝,但有一个事实是清楚的,那就是西方认为在阿富汗只要施行军事打击和民主投票的双管齐下政策就可以恢复秩序,此乃幻想。阿富汗问题的复杂性远非白宫的那些新保守派人士所开出的药方就能解决。例如,塔利班政权当政时在国际社会压力下一度曾经同意的削减鸦片种植,如今在阿富汗又重新蓬勃生长,去年产量达到历史新高,据估计占全球毒品的9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源头,也是塔利班现在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北约人士曾经愤愤不平地告诉笔者,阿富汗政府招募的军警每月只有数十美元的薪金,塔利班则出手大方,招募人员动辄就给数百美元,追随者当然越来越多,阿富汗形势实在令人忧虑。
解决方式出现分歧 未必表示内部分裂
3、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塔利班内部目前也开始出现分歧?
答:塔利班在韩国人质的解决方式上产生的分歧未必表示其内部在组织上有分裂。塔利班产生的源头是宗教派别。当年在抗击苏联入侵时,阿富汗境内的各伊斯兰派别在共同敌人面前团结一致乃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但共同敌人一旦消失,以普族人为主的逊尼派促成了塔利班的产生,而以塔吉克等其他少数族为主的“北方联盟”在与塔利班多年的内战中从未占过真正的上风。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塔利班内部真的有分歧,在对外时未必会显现。例如,“9·11”前美国和伊朗等外部势力都试图通过支持“北方联盟”打击塔利班,但并未奏效。
塔利班的原意是“(伊斯兰)宗教学生”,早期只是一股松散的宗教激进势力,甚至直到苏联撤出阿富汗后,塔利班也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塔利班真正的发迹地是坎大哈,从1994年起他们在宗教领袖奥马尔的领导下逐渐壮大,用了两年时间攻占喀布尔,确立了他们在阿富汗的主导地位。塔利班当政时期严格按伊斯兰法治理国家,形成了政教高度合一的政权。尽管塔利班的统治很严酷,但连西方也承认,他们是得到很多民众支持的,特别是在落后的山区农村。这也是塔利班在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甚至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塔利班被打散后流窜各处,其原有机构自然也不复存在,现在塔利班究竟是以分散打游击的形式与西方对抗,还是有严密的统一指挥机构,目前也无定论,在处理韩国人质事件中,塔利班方面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混乱的,无从断定他们究竟要什么,同时又一再设置所谓的“最后期限”,这一切似乎表明塔利班在这个事件中并没有严密的控制中枢,令出多方。其真相究竟是什么,恐怕要等危机过后才能清楚。
长老求情最为妥当 秘密妥协难被接受
4、在塔利班不接受其他条件、政府不肯释放囚犯的前提下,韩国人质危机最终将以何种方式解决?
答:这次韩国人质危机再次显示了无辜平民在政治冲突中会受到何等伤害。目前,塔利班明显处于主动地位,阿富汗军警虽有包围一说,但这实际上也是做给韩国看的,究竟是否真正包围了人质扣押处也不清楚,而且就算真的包围了,也有“投鼠忌器”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究竟如何解决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难题。韩国政府仍然指望通过当地有声誉的部落长老和地方人士出面求情,以争取一个妥善的解决。这看起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当然在某一个极端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以非公开的方式,阿富汗政府部分或全部满足塔利班的要求,秘密释放囚犯,争取事情的圆满解决。毕竟,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塔利班要求释放的囚犯并非是什么重要恐怖分子。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塔利班能够接受不对外公开真相,否则阿富汗政府将成为国际社会批评的焦点。
另一方面,秘密解决恐怕并不符合塔利班的需要。说到底,塔利班绑架人质本来就是要威吓参与阿富汗重建或支持卡尔扎伊政府的国家,如果以秘密方式解决,那么绑架的本来意义就失去了。这可能在塔利班内部产生分歧,从而使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当务之急恐怕是寻找一个对各方都可以下的台阶,从塔利班一再设置所谓“最后期限”的行为来看,找到台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尽管国际社会对人质问题的和平解决仍然持有希望,但也不能排除演变成悲剧的可能性,无论是阿富汗政府军警发动攻击以解救人质,还是塔利班最后失去耐心转而杀戮人质,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也是国际社会最不愿意看到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