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11月15日文章】题:工业先锋(尼尔·巴克利)
几年内,伏尔加河岸将矗立起一个工业巨兽,那是俄罗斯铝业公司斥资70亿美元兴建的世界最大铝熔炼厂,年产100万吨,由两个核反应堆提供动力。
俄罗斯再度雄心勃发,上述规划表明该国的经济振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从共产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所造成的经济大衰退已经结束,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以美元名义价格计算是1999年的六倍。以实际价格计算,GDP终于回到了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的水平。
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政治权力重新收归克里姆林宫的工作也基本完成。由于石油价格暴涨,俄罗斯的财力也得到了巩固,如今已积累约4500亿美元外汇储备。
俄罗斯在去年的世界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第九,今年夏天俄政府在圣彼得堡举办投资论坛时,确立了到2020年跻身世界经济五强的远大目标。经济学家认为,这有点难,但并非不可能。今年9月在黑海旅游胜地索契召开投资会议时,俄政府宣布将在10年内投资1万亿美元重建和扩大干疮百孔的社会、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这是在中国以外最声势浩大的此类计划之一,俄政府准备从包括外国人在内的私人投资者那里筹集80%的资金,这将给国际建筑和工程集团带来滚滚财源。
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两次表态说明俄罗斯开始了自彼得大帝赶超西方时期以来的又一个周期。深谙俄罗斯经济的巴克莱资金公司董事长汉斯一博尔格·鲁德洛夫说:“俄罗斯几十年来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仍然远远落后于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不管是公路、机场、医院还是医疗服务。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是经济强国,也不可能是地缘政治劲旅。”
然而,普京式的中央控制和国家指导型资本主义模式是否适合有赖于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投资与扩张新阶段还令人有些怀疑。
仅改善基础设施这一项任务就令人望而生畏。俄罗斯幅员辽阔,铁路总长却只有美国的一半,货运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公路总长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优质”(在俄罗斯是指至少有两条车道、路面平整)公路只占5%。
俄政府声称要投入上万亿美元解决这些问题,恐怕象征意义多于实质内容。但官方大力宣扬的一些具体数字表明,俄罗斯的确心怀大志。
经费不只是花在基础设施方面。俄罗斯正斥资50亿美元成立一家俄罗斯纳米技术公司,目的是刺激高技术行业发展。俄罗斯某独立研究机构今年发表的报告称,规划中截至2020年的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这还仅包括投资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
支出计划还着眼于减少俄罗斯对自然资源开采的依赖,谋求加强冶炼和加工能力。与此同时,新建的医院、学校和住房会让俄罗斯人终于感觉到他们在分享国家的能源财富。
与中国不同,俄罗斯没有能力一切靠自己。然而它恐怕难以如愿以偿从私人投资者那里筹集到80%的资金。当初把战略工业收归国家控制的举措可能会使投资者不愿与政府联手发展基础设施。
还有人担心,与国家控制的大公司联系日益紧密会阻碍建设一种充满生机的经济。投资者认为,这种模式或许适合用来振兴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航天、造船和核能,俄罗斯在这些领域都创办了国家控股公司。但俄政府关于国家在制药、修路甚至渔业控股的打算引起担忧。
批评者表示,国家所有权意味着管理绩效不如私人所有权,在俄罗斯尤其如此。2004年以来相当大一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资产收归国家控制,正是在这段时间,产出增长率一落千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