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文章:次贷危机是世界经济转折点
马丁•沃尔夫
现在是世界经济的历史性时刻。在1997年和1998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和2000年技术股泡沫破裂时,我也有这种感觉。我认为这次信贷危机可能成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同样重要的转折点。下面是几点理由。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天信贷市场发生的一切,沉重打击了看重交易的金融资本主义的信誉。在纽约和伦敦金融市场,人们看到裙带资本主义与极端的无能结合在一起。从向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人发放次级贷款到设置种种原本难以理解、定值或者销售的资产并对其做出较高的评级,这些活动充满利益冲突,而参与者又能力低下。在后来的“剧变”时期,重要的金融市场陷于停滞。
第二,这些事件使人们对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提出怀疑,至少是目前这种证券化的形式。支持这种变化的理由是,它可以把信贷期限变换的风险从脆弱的银行系统转到那些最能承担这种风险的人肩上。实际的情况是,风险转给了那些最不能理解它的人。结果,我们今天看到由资产支持的票据市场迅速萎缩。
第三,这场危机使人们对央行和监管人员的作用提出了很大疑问。例如,在危机期间,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责任应扩展到什么程度?在重要市场流动资金枯竭时央行应该做什么?同样,这场危机表明,流动性定值太低。这说明银行的监管体系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吗?那种认为我们可以依靠金融机构按照它们自己的模式管理风险的观点还有多大的可信度?另外,人们对评级机构还能期望些什么呢?
第四,还记得美国官员曾经讲过尽快让资产价格均衡化和市场透明化的重要性吗?现在我们则看到美国财长保尔森试图组织一个由不良证券化资产持有者组成的卡特尔。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美国财政部为了支撑住房市场而直接干预抵押贷款利率的确定。这些主意可能是好的,但是与美国历来建议其他国家在类似情况下所做的背道而驰。
第五,这场危机表明有必要重新评估风险。它也表明人们在转向持有更透明、更具流动性的资产。这种调整是完全可取的,另外它也是有选择的。目前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在投资者逃离美国楼市时,新兴市场成为安全的避风港。
第六,这次危机很可能表明美国作为世界经济最后求助的消费者的作用有限。正如经合组织最近指出,调整正在进行之中,它预测,在2007年,美国最终的国内需求将只增长1.9%,低于2006年2.9%的增幅。它预测需求增长明年会继续减速,增幅仅为1.4%。今明两年美国的出口将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美国以这种方式把它前几年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的经济激励因素重新引进国内。信贷危机很可能加快这一过程。
第七,美国可能出现衰退。衰退是否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外贸逆差主要是因为家庭支出大于收入。这意味着储蓄极少而家庭债务急剧上升:抵押贷款在1995年占可支配收入的63%,2005年上升到98%。在住房市场下跌的情况下,这种上升的趋势不大可能继续下去。
最后而且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几十年来的“传递外贸逆差”游戏有着重大影响。事实已经证明,新兴市场经济几乎不可能保有巨额逆差而不陷入危机。过去10年里,美国作为最后求助的举债者填补了越来越大的缺口。这个时代现在也许结束了。如果我们要享受全球宏观经济的稳定,那就必须出现一批可靠的举债者来填补缺口。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12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