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曝光高盛“不义之财”
陈 刚
“作为一名和经济学家,我接到大量读者来信,很多人在信中对一些集团可能操控政府发出警告……最近我发现这样的集团很可能是一个大的投行,因为来自这个集团的人出现在美国财长、总统高级顾问、州长还有美国参议员等各处。”
署名“本•斯坦”的专栏作家近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矛头直指美国著名投资机构高盛公司,质疑该公司在次贷危机中误导投资者,大肆牟利。
质疑声音异常尖锐
专栏文章指出,高盛在过去两年半中是推销抵押贷款担保债券最多的金融机构之一。高盛在十分清楚投资风险的情况下,把将近1000亿美元的抵押担保债券卖给投资者。
而在推销此类债券的同时,高盛因预见到债券价格下跌大肆卖空获取暴利。文章质问,为什么在高盛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问题时,公司会将大量的垃圾债券推向市场?
文章抨击高盛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把危险的金融产品注入世界商业市场,这与当年美林证券在网络泡沫时向投资者推销垃圾股票如出一辙。建议美国政府在研究如何应对危机的同时,调查华尔街和高盛在这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保尔森成关注焦点
这篇文章很快得到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斯托弗•多德的响应。多德把矛头引向曾担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美国财长保尔森。
作为共和党政府的财政部长,保尔森自1999年至2006年间掌管高盛公司,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次贷危机从酝酿到爆发前的关键阶段。多德要求保尔森对高盛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予以说明。他说,保尔森最好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否则他将可能面临更为正式的调查。
对于多德的质疑,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保尔森“正在与国会两党成员共同努力,帮助那些处于困境的(贷款)购房者找到解决办法……这才是我们所有人应当关注的问题”。高盛方面回应称,“认为高盛存在不正当行为的假设完全错误”。
为什么偏偏是高盛
为什么高盛在次贷危机中被盯上?美国业内人士分析,其实美国几家投行都在“卖垃圾”,只有高盛在赚钱,而且赚得厉害,高盛自己的基金也没有赔进去。
高盛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招人眼红。受次贷危机影响,花旗、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同期均出现大幅亏损,花旗和美林的首席执行官先后被解职,然而高盛却一枝独秀。在美国金融行业普遍重挫近 50%的情形下,高盛成为年内股价上涨的少有企业。
公司财报还显示,今年前9个月高盛开销169亿美元用于员工薪酬,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和。虽然保尔森在出任财长前已被迫了结公司的股份,但高盛该如何解释今年的高利润呢?
虽然有美国媒体认为,多德盯住保尔森更多是出于大选考虑。但毋庸置疑,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暴中,不只一家投行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从贷款银行到投资银行、从评级机构到金融企业、从货币政策到金融监管,一连串的责任需要追究。高盛的故事不过是华尔街逐利本性的再次体现。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12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