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5部门联手办公
2008年03月13日 国际先驱导报
为了保障经济安全,美国打造了一整套制度化的、互相制约的体系,印度则实行“宁错勿放”的外资审查机制。而中国是不是也应该设立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呢?
美国:咬人的狗不叫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设立后,对企图并购美国敏感行业的外资企业来说,威慑力不可低估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刚发自纽约 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美国政府部门中就有这么一条看家狗,平时不叫,但长着锋利的牙齿,把美国“不欢迎的投资”拒之门外。这条狗的名字,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审查考量三大因素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美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专管部门,设立于1988年。之所以设立这个委员会,初衷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与该委员会配套的,则是美国根据1950年国防生产法中的“埃克森-弗劳里奥法”而特别设立的外国投资审批制度。
尽管相关制度并没有对“国家安全”做出明确界定,但从操作层面看,美国政府一般会从是否涉及美国国防生产能力,是否涉及向特定国家销售、转售军事技术,以及是否影响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这三大因素,来考虑是否审核通过该投资项目。
根据规定,外国投资人在并购时如果认为项目不构成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则不需上报。但是美国投资委员会有权强行要求外国并购方提供有关情况。
15个部门联手办公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机构。办公机构设在财政部,财政部也作为主席单位负责总牵头。该委员会涉及8个行政部门,其中包括财政部、国务院、商务部、国防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和劳工部。
此外还有7个白宫机构参与审查过程,包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科技办公室、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情报总监。这些部门中,能源部、劳工部和国家情报总监依职权范围参与,其他12个部门为固定成员。
委员会成员中因各自代表的行业利益不同,对外资并购也存在分歧。一般来讲,商务部、财政部多从活跃经济、提高就业考虑,对外资并购较宽容;国防部、司法部则更多考虑国家安全,想方设法阻止或逼迫收购方签署妥协条款。
通常说来,在接到关于并购的通知后,委员会用30天展开调查。如果成员一致认为不存在安全威胁,审查到此为止,协议继续履行。但哪怕只有一名成员反对,委员会也必须展开历时45天的正式调查,然后围绕是否阻止收购的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总统随后要在15天内做出决定。
威慑作用不可低估
自1988年成立以来,尽管该委员会裁定进行调查的比例,仅占受理的数千件并购案总量的1.6%左右,但委员会设立后,对企图并购美国一些敏感行业的外资企业来说,威慑力不可低估。
2007年,美国还在“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中增加了国家安全方面的限制性解释,包括购并案件是否有外国政府控制,购并企业所在国在不扩散、反恐、技术转移等方面的记录以及购并对长期能源、关键资源需求的影响等等。
而许多外国企业为了不捅到“国家安全”这个马蜂窝,或多或少地会作一些妥协:轻则尽量调整、削减并购规模,免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这一关卡;重则自动放弃相关收购。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如近两年,迪拜港务公司收购美国6家港口管理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受阻,就是典型的例子。而最近中国华为公司联手美国私募基金贝恩资本公司打算收购美国网络技术公司3COM的计划,上周也因为美国政府拒绝放行而流产。
印度:对外国投资保持高度警惕
2008年03月13日 国际先驱导报
印度嘴上说多数外资不需审查程序,但实质上却对外国投资保持高度警惕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伊洛发自新德里 印度人往往自诩说,自己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是新兴市场国家中最自由、最透明的,多数外资不需审查程序。但隐藏在这句话后面的,是一份长长的封杀名单。
仅以中国企业投资印度为例: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得标参与印度喜马偕尔邦的电厂工程案,李嘉诚旗下的和黄投资参建新德里德里机场案,中兴通讯在印度开拓售后服务网计划,华为在印度兴建新设施计划……都因印度当局的所谓“安全审核程序”,至今搁置。
这份黑名单让人们不禁要问,印度实行的究竟是外资审查机制,还是外资封杀机制?
外资审查标准繁多
据了解,印度并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的外资审查标准,而是由政府各个部根据所管辖行业的要求制定标准,同时不断补充、修订。
首先,有些行业完全禁止外资进入,如原子能、博彩业、零售业、铁路运输等。就连房地产业也到2005年才向外资开放。其次,某些行业规定有外资最高限额。如电视频道、平面媒体、国防工业等行业的最高限额是26%,房地产、通讯服务、国内航运等行业则为49%。
再次,某些地区是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比如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锡金、东北部地区。当然,来自某些“敏感国家”的资本同样受限,即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南亚邻国以及中国。
申请要走17个部门
对外资的审查机制,形式上都要通过印度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促进局。申请企业向该局提交材料,该局于30天内予以答复。
可实际上,外资申请还需经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部门、安全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合审批。一般说来,每一项申请需要约17个部门的批准。
外资的审批采用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也存在基本的衡量标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安全考虑。
近年重视“安全因素”
据悉,印度对国防工业、核工业、港口、通讯等行业,对于边境地区、源自周边曾经发生过冲突的邻国投资保持高度警惕。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甚至授权内政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外资可以一票否决。
近年来,印度审查外资的“安全因素”格外突出,尤其针对中国的案例增多。没有清晰的安全标准、个案的处理方式、有关部门“宁错勿放”的保守思维以及两国关系中仍然存在的疑虑等因素,都是投资“安全门”难以逾越的原因。
总体而言,印度的机制更趋保守,更多的是从拒绝而不是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设计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