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概要
2007年夏在美国金融市场初露端倪的问题到2008年秋已经演变为一场全面的全球金融危机。随着危机的加剧,金融风暴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逐步升级,风险规避导致利差飙升,股市暴跌,汇率下滑,资本流动衰退。在这种气候下,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前景出现严重恶化,2009年全球增速很有可能从2008年的2.5%降低至0.9%。详细内容
金融市场
金融环境的恶化在2008年9月达到极点,美国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突然崩溃,引起人们普遍担心,金融压力的不断升级可能会对国际金融体系构成系统风险。美国和欧洲当局采取了极端措施来稳定银行系统和恢复信贷市场运行。但是,随着信贷状况收紧,新兴市场已开始感觉到高收入国家信贷和资本市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会增大,即使是在巩固银行系统的措施开始生效之后也不会减弱。详细内容
全球展望
预期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在2008年下半年会同时陷入衰退,2009年上半年复苏才会逐渐显现。这些地区在2010年的复苏将会依赖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解冻目前处于冻结状况的信贷流动取得持续进展。2009年经合组织国家的GDP增长可能降低0.1%,2010年回复到2.0%。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会受到经合组织经济衰退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额减少、油价和非能源商品价格下跌,以及资金流动断裂等表现出来。2009年的投资增长趋弱,预期将会导致总增长从2008年的6.3%降低至4.5%。2010年有望随着高收入国家的复苏而出现复苏,增速反弹至6.1%。详细内容
世界贸易
在2009年世界贸易预期会降低约2.1%,这是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降低。随着经合组织国家的进口需求转正为负,发展中国家将很难实现出口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石油输出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贸易条件的显著变化将会扩大对源自贸易额的经常账户的影响。详细内容
商品市场
从2006年直至2008年中原油、食品和原材料价格飞涨以来,油价在2005年的水平上上涨了约150%,达到每桶145美元的最高点,食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了约75%,之后价格开始回落,主要原因是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降低了对能源、金属、食品及饲料需求的预期。早些时候对国际商品价格采取的强制措施推高了全球通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并对食品净进口国产生了不利影响,使部分贫困人口贫困加剧,波及面甚广。接踵而至的价格暴跌将会在通胀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反周期措施打开一些财政空间——同时也会在未来数年造成全球经常账户平衡的大幅变动。详细内容
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和基础的经济状况大规模恶化结合在一起,对市场参与者——以及预测者构成了极端不确定的环境。在这个紧要关头,全球经济出现各种情况都是可能的。详细内容
地区概要
2009年发展中国家增长总体将会降至5%以下,这是1990年代初期出现下滑以来的首次。除贸易额降低外,高收入经济体的金融崩溃将会对新兴市场投资支出产生削弱性效应,而后者是过去5年的一个主要增长来源。增长结果存在区域差异,取决于每个地区内的各国对国际市场金融压力的抵御能力。详细内容
地区展望
本节提供了对近期发展态势以及中低收入国家和世界银行各地区直至2010年的展望、预测和风险的更详尽的讨论。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