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讯息显示,朝鲜在核试验前一小时知会了中国。但人们有理由猜测,此前中国已得到更多讯息。即使事前勾通不够,核试验对中国具有一定突然性,事后中朝双方也必定进行了充分勾通,并已达成谅解。正如中方能够理解朝鲜的核试验立场一样,朝方也能够理解中国的“捍然论”姿态。
不应怀疑中国致力于东北亚无核化的基本立场,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利益所在。中国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的态度是真诚的,但是,朝核问题只是全球视野下的一个小点:全球一盘棋,和其它国家一样,中国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布局。
在东北亚无核化这一点上,中美利益是一致的。中国也急欲向美国显示自己愿意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之诚,因为在美国所主导的现行秩序中,也有中国的一份既得利益。这是中国积极为六方会谈奔走的重要原因。但毕竟中美须面对的全球视野与利益格局大相径庭,美国的雄心也早已不止于维持现行秩序,而是试图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改造世界。在朝核问题上,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既要迫使朝鲜终止核试验,消除其可能获得自卫性威慑力量的可能性,又要保持自己在东北亚乃至亚洲打击“独裁统治”、改变其政权的自由,不能自缚手脚。所以美国拒绝答应以有效承诺保证朝鲜安全这一朝鲜终止核试验的充要条件,从而使六方会谈一次次无果而终。中国的既定方针是:既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又支持朝鲜以终止核试验作为条件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希望将朝核问题办成“以现实战略利益换取国家合法生存权”的经典案例,为一强独大的美国单边主义套上一副紧箍咒,进而改变美国的行为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安全态势。中国之所求,正是美国之所不欲;美国之所欲,正是中国之所惧,这就是同床异梦。
因此,中国对待朝鲜核试验持有复杂心态。虽然中国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但在美国坚不作出安全承诺、六方会谈突破无望的情况下,中国未始不希望事态生出变化,进一步考验美国的底线立场,只要这种变化不会一下子将东北亚拉入核武竞争。10月9日发生的核试验显然不足以陷东北亚于核武竞赛的泥沼,从道义上说,它也并非大逆不道。且不说“在核武面前人人平等”之类的高调,按照美国的逻辑,只要没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任何国家都有权进行核试验、拥有核武,这是美国承认印巴、进而与印度展开核合作的理由。如果朝鲜“捍然”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美国自己就曾经多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际条约),有印巴之“判例”在前,它就拥有了自由发展核武的法理依据;但现在的朝鲜并没有这么做,而只是将核试验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它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及美国利益所作出的牺牲,理当获得安全承诺之类的回报。
冷战终结后,全球顺理成章进入“美国时代”,长期一强独大的现实及单方面决定重大国际事务的可能性使美国的自我意识膨胀。自小布什就任以来,在顾及眼前现实利益的同时,美国开始越来越多致力于可一劳永逸保证美国领导地位的终极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经意识形态包装后,在小布什2004年的连任演讲中被表述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由,向独裁宣战。
虽然所有的“潜在遭打击国”都感受到了“布什宣言”的威胁,但美国并不打算、也不可能同时针对所有目标,只能分步骤逐步推进。第一批进入打击名单的,是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对于名单外的“潜在遭打击国”,美国抛出了“战略合作关系”、“利益攸关方”之类的安心诱饵。所有国家都明白,美国的战鼓不会止于“邪恶”或“无赖”国家,但惮于美国的强大,在小布什“朋友或敌人”的斯芬克思之问下,没有谁愿意成为美国的下一轮打击目标。对于美国理由牵强的单边主义武力行动,“潜在遭打击国”纷纷选择了或表面顺从,或小声反对,没有进行实质性地阻挠。这就给了美国从容布置、各个击破的机会。
作为具有现实感的政治家,“潜在遭打击国”的领导人或许会对美国的征战之路究竟能走多远心存侥幸,甚至寄希望于“利益攸关方”之类的角色定位。但是,本.拉登、萨达姆等美国曾经的“战略伙伴”兼“利益攸关方”前车之鉴不远,没有人不会对美国的“各个击破”战略有所心理准备。正面对抗既力有未逮,在所有美国的目标上拖其后腿、延缓其战略日程表的进程,就成了理性选择。朝核问题更为改变美国的行为模式、进而改变其战略日程提供了绝佳契机:如果朝核能成为“以现实战略利益换取国家合法生存权”的判例,那么其它“潜在遭打击国”也将起而效尤,以种种方式“讹诈”美国,美国的征战之路将不得不告一段落,其雄心只能贻之于力量可能消长的不可知之未来。
因此,朝核已被一些国家视为阻止美国征战步伐的阻击点,希望将美国的帝国图谋终结于此处。在朝鲜孤身挑战美国底线的背后,凝聚着不少国家的努力、心血与希望。六方会谈表面是五对一,实际不知可划分为多少势力集团。正象历史上的滑铁卢、斯大林格勒一样,朝核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枢纽点,它决定着未来是美国时代的延续,还是后美国时代的开始。
胜负未分,围绕朝核的较量仍将继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