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日参考消息
《以要美提供钻地弹对付伊朗》,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3月22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3月22日电。美国政要三番五次地向以色列作安全保证,并不是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是要让以色列方面同意美国在中东的撤军计划。然而,以色列方面非常担心,一旦美国军队撤出中东地区,那么以色列的安全就会受到直接的威胁,以色列能否在新一次的中东大战中获得生存,那是很值得怀疑的。对美国来说,自然不用考虑那么多,美国需要的就是要使中东重新打起来,而它抽身世外就可以把这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转移出去了。对以色列而言,它不仅要考虑来自伊朗、叙利亚、土耳其方面的威胁,而且它还要考虑来自中国、俄罗斯、欧盟方面的威胁。由于中东大战直接威胁着欧盟和中国的生存安全,因此,中东大战很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以色列一旦成为美国的帮凶,那么以色列恐怕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因此,以色列方面必然要谨慎从事。现在以色列总理向美国方面讨要钻地弹,其目的就是要在美军还没有撤出中东前就对伊朗下手,即使爆发中东大战,那么也能把美国拖死在中东。对以色列而言,轻易让美国从中东滑脚是对自己安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地方选举,萨科齐成“超级失败者”》,德新社巴黎3月21日电,德新社巴黎3月22日电,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22日文章,法新社巴黎3月22日电。法国总统萨科齐所领导的右翼势力的失败,实际上是欧盟整合失败的必然结果。而欧盟整合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法德等家都是右派执政。
萨科齐是打着改革的旗帜上台的,而且,他在法国所推行的改革是为了配合欧盟的整合来实施的,但是,我们知道,法国作为一个欧盟大国,它在推进欧盟整合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要先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也只有支付了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使欧盟整合成功。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由于欧盟和欧元区的不重合,欧元货币发行体制与欧元区各国的财政体制不统一,结果就因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造成了目前欧盟和欧元区的巨大动荡,欧盟出现了解体的危机,欧元区出现了崩溃的可能。同时,在《里斯本条约》通过后,欧盟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闹得不可开交,现在谁也吃不准欧盟内部到底谁说了算了。欧盟整合的失败结果使得法国的前期投入几乎化为了乌有,于是萨科齐所推行的改革就几乎不可能见到效益甚至收回成本了,而支付这些成本以及承受这些损失的都只可能是法国广大的民众,因此导致法国民众对萨科齐领导下的右翼势力强烈不满,法国右翼在大区选举中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现在法国的右翼危机已经开始了,而这种影响必然会波及到它的同盟——德国。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想象,德国默克尔政府更加不敢去援助希腊了,因为问题不止是一个希腊,而是欧元区的许多国家都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了。前两天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支持援助希腊,看来恐怕意大利的债务问题也很严重了(现在它支持欧盟去救希腊,就是瞄着将来让欧盟来救它意大利自己)。对与德国而言,要给钱也可以,但是必须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如果不能促进欧盟内部的政治整合的话,那么援助将会是一个无底洞。经济基础整合固然是上层建筑整合的前提,但是,上层建筑的整合方式与经济基础的整合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在政治、法律、文化的框架制约下完成的,而前者则是要在破除政治、法律、文化的框架束缚下才能完成的。对欧盟各国而言,其上层建筑已经从改革的动力转变为了改革的对象了。然而,上层建筑又是所有既得利益集中体现的地方,要改变上层建筑就等于是要改变既得利益分配的格局,这当然会触及到每一个具体的集团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也就必然会遭到比经济基础整合时更为强大的抵制力。对欧盟而言,整合失败的现实会明确无误的表明一个结果,就是欧盟需要再出一个拿破仑或俾斯麦,否则欧盟的整合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法国右翼失败的影响也会波及到英国,英国在5月就要举行大选了,只不过英国工党作为左翼政府并不大可能享受到法国左翼胜利的鼓舞,相反,英国工人的大罢工已经昭示着英国工党铁定下台的必然结果。毕竟,工党在台上的时间太多了,而其带给英国民众的痛苦也太多了,其对世界人民所犯下的罪孽也太多了,它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台上呢?而且,更加可笑的是,萨科齐刚刚到英国支持了一下布朗,回来就在法国大区选举中失败了,这对布朗领导下的英国工党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此外,欧洲的政局动荡对美国将危机转嫁到欧洲头上则是非常有利的情况。美国并不是要去支持谁或反对谁,而是要欧洲各国的政局动荡起来,只有他国的政局不稳,才能为美国转嫁它自身的危机创造有利条件。同样,我们看到国内的某些学者、专家或媒体人,它们今天支持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明天又反对高房价,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为了搞乱社会。
《北约报告坦承无法在阿富汗取胜,英报报道伊朗为塔利班提供免费训练》,俄罗斯《新消息报》3月22日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21日报道。瑞典出报告称北约在阿富汗无法获胜与美国一直在声称的在阿富汗的战事获得节节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到底是欧洲人说的对,还是美国人说的对呢?谁也不知道。不过,英国媒体又开始编造为侵略伊朗而需要的证据了,而且这个所谓的证据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获得证明的地方,而且即使被证明也根本不能成为攻击伊朗的理由。不过,西方的媒体一向善于此道,强盗要杀人总也能讲出许多仁义道德来。
《矿商与日企达成铁矿石初步协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2日报道,美国华尔街金融网站3月21日文章。对于铁矿石价格的谈判问题,其实就是世界各个钢铁产业资本与国际金融资本之间的斗争问题。我认为,金融资本现在的弱项就是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害怕的以及声称要剔除的斗争方式也是政治、军事斗争方式,因此,对于产业资本而言,就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政治和暴力的斗争方式来逼迫金融资本把铁矿石价格降下来,否则铁矿石价格就不会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2010年3月24日参考消息
《“缺乏自信”导致印度不停叫板中国》,法国《回声报》3月22日文章。自信源于实力,印度所谓的缺乏自信实际上正是它实力不足的结果。我们从简单的工业生产就知道,印度的工业基础极其落后,修路造桥的水平都很差,这样的实力如何能使得印度在国际上表现出自信心呢?现在印度的所谓的强大,除了买来的之外,更多的都是西方媒体的吹捧的结果。西方媒体把印度的那个所谓的民主制装裱得和原子弹一样威力巨大,似乎印度有了那个所谓的民主制就能算作是世界一极了。可是,印度自己心里很清楚,它并不接受西方的这种捧杀行为。不过,印度却善于利用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来获得西方的很多支持,这种做法和二战前的德国有些类似,只不过印度自己的工业制造基础实在是太差了,印度依然还是的农业国家,因此,印度要成为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中国的情况和印度差不多,只不过由于毛泽东时代特别重视独立自主地发展工农业,因此,尽管改开后有较长时间不重视独立自主的研发制造了,但是至今这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基础还在,还有一些底子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所以恢复起来也比较快,国家一重视,我们自己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们的积极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几年的成绩还是很明显的。也正是因为国家重视独立自主的研发制造了,所以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够自主控制继续前进,于是,我们国家的城市化也就因此能够继续推进了,否则,如果工业发展的步伐一直被外国人所控制的话,那么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也就会一直被外国人所控制。
回过头来说,印度现在几乎完全靠外卖式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能促进其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的,最多也就是维持现状罢了,反过来说,由于经济发展不能促进很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印度国内的矛盾并不会因经济数据的上升而有所减少,反而会造成农村矛盾日益突出的景象。
《日报称经济困境将迫使朝对外开放》,日本《产经新闻》3月23日文章,韩联社伦敦3月23日电,韩联社华盛顿3月22日电。由于朝鲜去年实行了一项均贫富的政策,结果导致国外媒体的疯狂攻击和诬蔑,因为朝鲜的这个均贫富政策恰恰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最害怕的东西,因此,开足马力、想方设法也要将之妖魔化。也就在朝鲜实行了这一均贫富的政策后,我们判断朝鲜就要实行它的改革开放了,因为很显然,朝鲜是在借鉴了中国方面的经验后才实行的这个政策。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改开之所以能够获得比较大的成功,那完全是因为在毛泽东时代已经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整个社会的贫富差别很小,于是也就为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前提,而整个改开过程将社会经济总量的绝对值大幅拉升的代价是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也被大幅打开了,当然,发展总是沿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轨迹螺旋式上升着的,换言之,如果中国方面不能重新缩小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的话,也就是不能完成“否定之否定”过程的话,那么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就会遇到最大的阻碍,而缩小社会内部贫富差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去私有化”,对任何能够稳定获取利益和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应该“去私有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有财富的保值增值,私有资本只能进入高风险、高不确定性、高度竞争的领域,否则就会重现“私人煤老板自己每天赚100万元而把污染和灾难留给社会其他人”的恶劣情况。
现在朝鲜利用这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实行改革开放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我们已经看到欧盟在蠢蠢欲动了,而日本方面由于其和朝鲜的尴尬关系导致其只能学几声狐狸叫。外国资本家们已经看到了朝鲜的巨大商机,而各国政府则出于留住流动性的需要而拼命唱空朝鲜。不过,一旦朝鲜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话,资本主义世界的这些政府是挡不住它们国家的资本家到朝鲜淘金的冲动的。
《英三名前大臣因“游说门”遭惩处》,法新社伦敦3月22日电。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英帝国的腐败案也都被冲到台面上来了。
《美国医改“摸着石头过河”》,路透社芝加哥3月22日电,合众国际社华盛顿3月22日电,路透社纽约3月22日电,美国《纽约时报》3月22日文章。现在通过的这份医改方案和奥巴马当初承诺的医改方案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但尽管如此,这份医改方案的通过仍然给美国的产业资本以非常重大的打击。由于美国的产业资本家本来就要为他们的工人们上保险,因此,保费已经是计算在他们的运营成本之中的了,然而现在这个医改法案的通过实际上会使得这些资本家还要为不属于他们的工人或其他人再支出一部分医保费用,这当然会遭致他们的强烈反对。此外,还有大批美国的富人们也要为其他原来没有医保的人支付一部分费用,这当然也成为他们反对医改的理由。此外,尽管保险公司被命令不得再以“过往病史”为由拒绝申请人投保,但实际上医改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扩展保险公司的客户对象,这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反而是非常有利的事情。因此,医改方案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偏向金融资本一方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法案的通过,民主党在今年年底的中期大选中也就能稳定不少席位了。而作为平衡,奥巴马政府必然会在其他方面给产业资本以补偿,中美的贸易大战是否会因此爆发?抑或是美国政府放松对华出口限制?这就取决于中国能否再展现一些实力了,美国只有在中国的现实实力压迫前才会考虑退而求其次的。
2010年3月25日参考消息
《医改使美政坛进入“激烈敌对时代”》,法国《费加罗报》网站3月23日文章,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23日文章,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3日文章。美国的医改方案是通过了,但是,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一个共和党议员的支持,也就是说,医改方案在美国国内实际造成的分歧并没有因为医改方案的通过而弥合。换句话说,由于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实际上加大了美国产业资本的负担,同时,又使得金融资本能够从医保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一来,当然会引起美国国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新的矛盾。但是,这个矛盾的消化过程并不一定会完全在美国国内进行,就现在美国与中国的汇率之争而言,美国国内的确是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想把美国国内的这个矛盾转移到中国头上,把原本属于美国资本内部的矛盾转移成美国与中国的国际矛盾,进而把原本属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矛盾转移成本土资本与跨国资本之间的矛盾。
美国国内的资本按其生存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如果按其生存范围来分,则可以分为本土资本和跨国资本。由于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剥削导致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经济金融危机中被充分地爆发出来了,然而,资产阶级在解决这个矛盾时发现,如果单凭低利率和货币贬值政策,并不能实现通过减少金融资本收益来弥补产业资本损失的目的,因为经济金融的全球化,美国国内的这个矛盾并不可能在美国国内独自和平解决,而且,一旦把解决矛盾的方向确定为解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后,那么无论哪一方面获胜,对美国而言都将面临不可承受的巨大损失。因此,只有通过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矛盾转移成本土资本与跨国资本的矛盾,才有可能把美国内部的矛盾给转移出去。也就是,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强大的趋势,就是分别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内部搞分化,然后再重组成两个分别包含着产业与金融的集团。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这场矛盾斗争的走向演变为:要么本土资本获胜,则能在美国国内提高就业率,从而巩固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要么跨国资本获胜,则能帮助美国提高出口额,从而巩固美国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而一旦美国成功地把矛盾斗争的方向转移成本土资本和跨国资本之间的斗争的话,那么无论哪一方面获胜都只会给美国自身带来好处而不会危机美国自身的安全了。
因此,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在和美国进行斗争时必须注意到这方面的区别,应该尽力扩大其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避免陷入美国给他国设计的所谓本土资本和跨国资本之间的矛盾斗争圈套之中。就拿现在美国对中国展开的汇率斗争而言,美国的借口是由于人民币被低估,所以导致美国的出口减少、就业率降低。请注意,美国在讲这个问题时是把金融问题和产业问题联系在一起讲的,这其实就是美国方面故意为之的结果。我们知道,美国金融资本只有在美元坚挺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美元的国际信用和美债的需求量是成正比的),而美国的产业资本只有在美元疲软的情况下才能扩大出口占领世界市场,这两者本来就是矛盾的。但是,美国方面绕开这个矛盾不谈,转而要求中国一方面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另一方面又要扩大从美国的进口,看上去“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和扩大从美国的进口”是有必然联系的,但是如果中国方面真的这样去做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导致中国自己的出口下降,国内的流动性兑现出逃,我们自己的产业也就因为失去流动性支持而崩溃了。换句话说,一旦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去做了,那么就等于是美国成功地把其国内的矛盾给转移到中国国内来了。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由于国际资源的价格都被美国的金融资本所控制,因此,即使人民币升值再多也不可能买到真正的便宜货。
特别要指出的是,美国在经济金融危机后掀起的一股极右保守势力的运动浪潮就是美国资本将矛盾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转移到本土资本与跨国资本之间的政治行动。在这股极右保守势力的宣传下,美国上下,特别是无知的美国老百姓们都把自己的危机遭遇归咎到外国身上,这种情况就和当年希特勒在法西斯德国搞得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IMF副总裁称气候变化将重创东南亚经济》,法新社河内3月22日电。这个IMF的第一副总裁完全是在胡说八道。地球的气候变化难道是人类所能影响得了的?!地球之前的四次冰川期就意味着地球之前也经历了四次变暖期,现在最多只不过有可能是第五次变暖而已,而且,这两年的全球大地震,大量热量被释放到地表,这种能量释放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难道不必人类的那些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更大吗?!那气候变化问题来妖言惑众,企图兜售私货的行为是极其无耻的。如果真的有哪个东南亚国家相信了这个人的话,那么倒霉的就是这个国家自己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