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从源头上说,是由美、日两国合作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合作再好也不能吃亏。”在央视的《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中,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于永达两位专家,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丰田召回门事件背后的真相——“在贸易利益分配失衡后,矛盾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美日贸易纷争虽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看似剑拔弩张的两个国家,在博弈背后更是经济合作方面的好伙伴:美国输出日本技术,日本学习之后改造,发展本国产业,继而向美国出口。当利益分配在平衡的范围内时,双方相得益彰,贸易氛围也会比较融洽。
具体到汽车产业上也是如此:日美两国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美国发展更尖端的、数字的、汽车内控的比较新型的产业;而日本则采取了跟随性的战略,美国发明新技术,很快就会在日本得到应用。在两国贸易中往往是“美国向日本输出技术,日本学习之后改造,发展本国产业,出口进入美国和全球市场”的过程。
于永达分析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应用美国技术的日本汽车回到美国市场竞争,凭借其节油、性价比、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不但抢占了美国汽车企业的份额,在经济危机这种大的背景下,甚至对美国的支柱产业构成了威胁。美国提供基础科学、日本提供应用科学,但最终的结果是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生存状况迥异。“合作再好也不能吃亏”,因此双方在利益分配的争夺一直十分激烈,甚至是惨烈。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肖炼的赞同。肖炼分析认为,日本在价值链中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每个环节都挣钱,而美国只是在“研究”一个环节挣钱,利益分配不均、贸易逆差巨大,这就形成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如果美国用更先进的技术开发汽车产业,本可以消除矛盾,但实际上美国没有这么做。既然两国利益产生矛盾不可避免,此番摩擦自然不能避免。
五年贸易纷争的历史告诉大家:在两国贸易战中,日本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商品中所占比重超过20%时候,美国国内就会出现经济问题,两国之间就会在该产品领域产生严重的贸易摩擦。也就是说,在日本与美国的贸易中,需要时刻注意一个“度”。
而在召回事件之前,仅丰田一家汽车产品的市场份额便已十分接近20%这一临界点,对美国经济和汽车产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丰田显然是超过了双方贸易的“度”,超过了美国方面所能承受的极限,丰田也就“顺利成章”地陷入美国的“埋伏圈”。
丰田再遭美方调查 1637.5万美元只是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07:5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仍然没有走出召回事件的漩涡。5月11日,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监管部门已经向丰田公司提出了新一轮的调查,对象为丰田部分产于2004年和2005年的卡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原因是这些车辆存在转向问题缺陷却未能及时报告的情况。
据了解,丰田汽车之前一年已宣布在日本召回相近型号的卡车Hilux。丰田汽车向美国方面表态称,此类问题仅限在日本销售的车型,而不包括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不过,根据美国的法律,汽车生产商仍须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运输部下属的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发表公告称,已决定对丰田汽车是否履行法律义务及时召回美国市场存在缺陷车辆的情况展开调查。
“如果最终被证明存在这样的事实,那么,不排除丰田汽车公司进一步被美方处罚的可能性。”昨日,招商证劵分析师汪刘胜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在今年4月,美国运输部以未及时报告汽车缺陷为由对丰田公司处以了1637.5万美元罚款,同时,“召回门”事件让丰田支付的汽车修理费截至目前就已达到了1800亿日元。
这已不是美方对丰田的第一次调查,而且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美方目前还在要求丰田提供有关召回事件的公司内部文件。屡屡调查,意欲何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5月10日在日本丰田公司总部对媒体说,在相关前提下,美国有可能对丰田公司实施进一步的制裁。有意思的是,拉胡德还说,确保汽车安全是奥巴马政府的要务之一,丰田公司制定的措施能否被落到实处至关重要。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一直以来,美日汽车贸易交锋从未中断过,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而“确保汽车安全是奥巴马政府的要务之一”或许是变相打压日本汽车的一种方式,也是美针对本国市场,潜在提高日厂制造成本的一种追加售前、售后合法标准的途径。
根据汪刘胜的介绍,美国汽车去年销量并不好,才1200万辆,与前几年正常的1700万辆至1800万辆的销量存在明显差距。因而,汪刘胜同样认为,丰田汽车“召回门”似乎已经突破了事件本身,并已逐渐牵扯到了美日贸易问题上来,“或许,美方希望借事件更好地保护好美国自身的汽车工业利益。”
见习记者 黄烨 发自上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