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扒开门缝看美俄“间谍门”事件

薛晓明 · 2010-07-20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文:《环球财经》记者/薛晓明


“打扰一下,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见过面?”
“我们可能见过,但我想是在哈尔滨。”
说这段话的人是一位叫米哈伊尔·谢缅科的俄罗斯型男,2003-2004年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并在中国居住过多年,会说俄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汉语普通话,后来在美国阿灵顿一间旅行社工作,主要协助华人和西班牙裔人策划旅游行程以及向美国人推广俄罗斯旅游。但是旅行社的同事们不知道谢缅科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俄罗斯间谍,至少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认为他是一名KGB间谍。美国《每日邮报》援引FBI话报道,谢缅科经常使用的接头暗号是“对不起,我们在加利福尼亚遇到过吗?”或者是“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遇到过?”。
同时与谢缅科被捕的,还有9名“俄国KGB间谍”,那天是2010年6月27日;而就在6月26日,奥巴马总统刚与到访的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大搞“汉堡外交”,在华盛顿特区郊外一家汉堡店畅谈美俄关系的“美好未来”。消息一经披露,世界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大国之间互派间谍实在是件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是大国游戏的“潜规则”,即使被渗透的国家一般也都心知肚明,只要这些外国情报人员不是太过分,那就监控起来不事声张,在必要的时刻再作为外交牌局上的筹码打出来,是以名为间谍战,实为外交战。而美国司法部偏偏挑这个敏感的时机打出这张间谍牌所为何来?
山寨间谍团
这个所谓“俄罗斯间谍网”颇有几分喜剧色彩。
根据路透社披露,美国司法部呈交纽约联邦法庭的文件中列出这些疑犯的指控,指称他们是持有虚假身份的“不法分子”,进入美国的目的是为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工作,任务主要是搜集以下相关内容的情报:
* 美国关于恐怖分子互联网使用的政策
* 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
* 美国军事政策问题
* 西方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评估
* 美国对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立场
* 美国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立场
* 美国关于伊朗核项目的立场
但是这些俄罗斯“间谍”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以下据称是2002年9月10日,被告“胡安·拉萨罗”(Juan Lazaro)和“维基·皮雷兹”(Vicky Pelaez)被FBI监听部门录下的讨论莫斯科对拉萨罗近期情报质量表示失望的录音节选:
拉萨罗:“他们说,因为我没有提供消息来源,所以我的消息没有价值,对他们没用。”
皮雷兹:“随便写个美国政治家的名字不就行了!”
至于这些俄罗斯“007”们搞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报,根据此间不少美国媒体的报道,充其量也就是些公开资料,在美国报纸或一些智库的网站上都能轻易获得。除此之外,就是找一些美国人聊天获取一些信息,这些美国人还不是什么关键部门的重要目标,对美国“国家安全”构不成什么威胁。
这些“间谍”接触到的最高层美国精英人士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政治筹款人帕特里考夫(Patricof) 。FBI公布的文件显示,俄间谍嫌犯辛西娅·墨菲与有一些“工作关系的私人会面”,而跟她见面的人是“纽约知名金融家”,“在政界也赫赫有名”,是“活跃的政治筹款人”,“与美国现政府的某位高官关系密切”。而帕特里考夫——克林顿一家的政治资金筹集人,也向媒体承认,自己就是那个俄“间谍”提到的金融家。他的确与一位名叫辛迪娅·墨菲的女人见过几次面。她称自己在曼哈顿一家提供税收服务的公司工作。但帕特里考夫说:“从未与她谈及除税收和付款以外的事,而且我们是通过普通电话或会议联络的……她从来没问过我关于政策之类的事。”
而据前英国情报官员格雷莫·哈维日前透露说,这些可疑间谍传递信息的方法读起来也像一部古典间谍小说。其中被捕的两人,曾在访问南美期间,用隐形墨水向俄罗斯官员传递信息;还有两名嫌犯曾从地下挖掘出另一名嫌犯两年前埋下的钱袋子,里面除了现金外,还有用于制造假身份的出生证明。这些间谍都有自己的代号,比如“农民”、“猫”以及“鹦鹉”等。哈维说:“这些间谍的秘密活动几乎能与世界侦探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的小说情节相媲美,比如他们擦肩而过时交换身份袋、在死信投信口秘密碰面、利用死亡公民身份制造个人简历或者创建全新的假身份等等。在当前的数码时代,他们使用Wi-Fi(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以及隐写术(关于信息隐藏的技巧与科学)传递信息。当你用发送电子邮件和附件时,一些藏在照片中的信息就会传回莫斯科。”
对此,我国著名军事评论员、《舰船知识》主编直指:“这些嫌疑人目前所从事的活动,看上去更像是复原60年代的一些谍战片,比如他们缺了钱,会向上级通报,上级会在公园里埋上钱让他们再挖出来,甚至在树干上做一些信号,让他们去找一些情报的训练……美俄此次间谍风波从目前来看,是一次级别非常低的间谍战。
俄联邦安全局前局长尼古拉·科瓦廖夫则将美方说法称为“糟糕的间谍小说”。谈及将现金包裹埋入土里这种做法,科瓦廖夫说:“你会在21世纪这样行动吗?”按照他的说法,“非法情报行动通常为单线联络,这是世界上任何特殊行动的黄金法则”,美方指控俄罗斯11名特工一起从事间谍活动的说法“会令每一名(谍报)专业人员发笑”。
而俄罗斯民众根本就不相信这些人真的是间谍。据路透社7月12日报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 53%的受访者认为这宗间谍丑闻是美国情报机构策划的,纯粹是美国情报机构无事生非,想要破坏两国关系,认为美国逮捕的确实是俄罗斯间谍的受访者只有10%。
 
从实际审判的过程来看,尽管美国检方仅以“洗钱”和“非法入境”、而不是“间谍罪”的罪名来起诉着10名嫌疑犯,但是10名俄间谍嫌犯还是很快认罪,并公布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然而8日出庭时压根儿就没有交待他们在美国充当俄罗斯间谍期间到底从事了什么“间谍行为”,只是说他们有“掩护身份”,为俄罗斯“从事秘密工作”。那么为什么这些嫌犯认罪认的那么快呢?
这与美国的法律体系有关。根据美国的法律,如果检方和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话,法院是会根据这个协议来定罪量刑的,比如这个协议的内容是,嫌犯只要承认有罪,法院不会判刑,这在美国的法院系统是可以的,但这是法律框架范围,恐怕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这10个人当中有人不承认自己是俄罗斯政府的情报人员,俄罗斯就没有理由接收他们。
俄罗斯政府当然接受了这批“山寨特工”,代价是同时向美方转交4名在押美国间谍。美国和俄罗斯7月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将各自扣押的10名和4名间谍嫌疑人移交给对方,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两国间最大规模的间谍交换行动。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美俄采取交换间谍的方式化解了两国之间可能出现的紧张关系,但是俄媒却不买账。
 
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认为,同意交换代表俄方承认了在美国安插间谍这一事实。但是这些间谍非常不专业,“接近于白痴水平”,而莫斯科还承认这些“走红喜剧片的主角们正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先遣小分队”。而真正为俄罗斯效力的优秀特工还在美国监狱关着。比如,为俄效力的美国前中情局工作人员艾姆斯,1994年被判终身监禁。再比如1996年被判18年徒刑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利普卡,1996年被判27年徒刑的美国空军研究所设计师列森金等。该报认为,之所以俄对外情报局不会急急忙忙换回上述特工是因为“他们在该局没有亲戚。”
阴谋与阳谋
从汉堡外交到间谍门,这种先给个枣吃再送上一巴掌的做派,事实上只是大国博弈常用的一种伎俩,且并非美国的独门暗器,俄罗斯也惯用,即使中俄素称友好邻邦,关系亲密无间,也是事故频传:2009年年初中俄刚签订了石油合作,媒体炫耀双赢的时候,传出俄舰击沉中国货船;再如2007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友好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了俄罗斯的“中国年开幕式”。而4月俄罗斯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从事零售经营的法律正式生效,20万华商血本无归……
先给点甜头,再来一记拳头,这就是强权政治的固有逻辑。只不过这次的吊诡之处在于时机的把握。而这种吊诡给无数阴谋论上足了发条:有人认为美国情报部门选择这个时机高调炒作间谍门事件,无非是不满奥巴马与俄罗斯走得太近,因为美俄暗战着实养活了一批情报人员和军工复合体,利益受损的这批利益集团必定要做点什么以强化美俄的敌国意识,为自己拿到更多的国会拨款和政府采购订单而奋斗;另外一批人则着眼于两党政治,指司法部行动的背后,有一股“共和党”以及“鹰派分子”的阴谋气味。随着11月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斗争日渐白热化。双方利用一切可以炒作的议题,如国内的移民问题、就业问题;国际方面的以色列扩建定居点问题(影响到国内势力庞大的犹太选民)等,给对方使绊下套。“间谍门”,有可能是共和党向民主党使出的阴招。
这些说法,不能不说都有一定道理。但细究之下似乎又不那么简单。须知现任美国司法部部长埃里克·欣普顿·霍尔德也是非洲裔美国人,且与奥巴马是校友,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担任奥巴马的高级法律顾问,曾在奥巴马选择约瑟夫·拜登为副手的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是奥巴马总统竞选的“功臣”之一,可称是总统的心腹干将,怎么可能拆总统的台?而据凤凰卫视7月10日国际新闻报道,白宫官员透露,早在一个月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已经得知数名俄罗斯间谍将被逮捕,已经秘密监察他们10年的美国特工向总统汇报说,其中的两人打算离开美国,是时候收网了。奥巴马当时已经考虑到以何种名义起诉这些间谍,事件对刚刚回暖的美俄关系有何影响,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情况。当时就有人建议,与俄罗斯交换间谍。当然交换间谍并非逮捕俄罗斯人的初衷,不过他们如果可以换来分量更重的被俄关押的间谍这就是一笔超值的买卖,奥巴马点头同意了。
如此看来,这套两天之内先奉上“汉堡外交”的胡萝卜拉拢、后祭出“间谍门”大棒敲打俄罗斯的外交组合拳,实际上是早已设计好的戏码。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华府要刻意对俄罗斯使出这套组合拳呢?
仔细观察美俄双方这一年多来的动作,似乎可以将这道谜一般的“间谍门”推开一条缝隙。
2009年7月,奥巴马访问俄罗斯,旨在“重启”美俄关系,美俄在政治、外交领域阶段性地克服了欧洲导弹防御系统、核裁军、伊朗核问题等难点后,又借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期访美之机,将双方合作扩大至高科技和经贸领域。标志事件是双方在俄罗斯周边部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一事达成妥协;双方在吉尔吉斯斯坦事件中唱双簧,美方默许亲俄力量颠覆巴基耶夫政权;俄罗斯在2010年6月安理会制裁伊朗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紧接着这次梅德韦杰夫访美,除了汉堡外交,还得到了美国方面支持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扩大高科技和经贸往来的空头支票;似乎俄美两国关系彻底走出俄格战争的阴影,迅速走向合作。
但是在东北亚地区,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副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天安舰事件中,俄罗斯站在朝鲜一边,质疑美韩方面对北朝鲜方面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在随后美韩热炒联合军演的时候,俄罗斯又从6月28日起(间谍门事件爆发的第二天)高调进行了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东军事演习,兵锋所向,不言而喻。
在仔细看一下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从俄格战争到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的暂时解决,保证了其欧洲战略方向基板盘的安全和巩固;支持对伊朗制裁、在吉尔吉斯斯坦搞俄版颜色革命、其后又维持吉国乱而不治的局面,摆明了就是要恶化中亚局势;而在东亚,对美日韩同盟大亮其肌肉,显然意在遏制美日韩同盟在朝鲜问题上的冒险倾向,不遗余力地维护东北亚局势的安全与稳定。
为什么俄罗斯要在其西部欧洲方向和东部东亚方向向西方势力亮肌肉、积极维护上述两地区的稳定;而在其南部中亚地区一定要配合美国把水搅浑?
因为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
“新丝绸之路”撬动地缘政治
一部地缘政治斗争史,就是陆权与海权争锋的历史,盖因国际贸易的主要线路,也就是大规模财富转移的路径,无非是海路或陆路。近代西方掀起大航海扩张浪潮,逐渐夺取并控制全球海洋要道,进而建立殖民体系、操纵世界经济。现实中,海路仍是联系整个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总体上看,海路发挥极其重要作用,但海洋充满危险以及海权争夺,这也是不争事实,海上力量不足者显得有些被动,而海上强权则在大洋中耀武扬威。
同时,由于高铁技术的显著进步和不断推广,表现出陆路重新夺回优势的迹象,特别是在相互连接的大陆区域。因此,可以前瞻性地推测,整个世界贸易商路网络,将呈现海、陆并存与并重格局,世界级和区域性大国将会奉行海权与陆权并重原则,并根据情况变化而作动态调整。随这种状况变为现实,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当人们观察北美、亚太、欧盟三大区域经济,则会发现后二者同处欧亚大陆、分处东西两端,除了既有海路相通,还能通过陆路对接,中间则是资源能源富集的中东、中亚、俄罗斯,至此,欧亚大陆贸易网的宏伟前景逐渐清晰,堪比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中国主导的“新丝路计划”,正是运用高铁技术,重新规划欧亚陆路贸易网线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战略,就是要在国内广建高铁网络的基础上,将高铁线路向西延伸,与欧洲铁路网对接,直通不列颠。 
关于泛欧亚铁路的“新丝路计划”,大约可分两类,一类是亚洲局域网,一类是欧亚互联网;欧亚互联网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中国—中亚—中东—欧洲线路,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出发,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最终踏上欧洲到达德国,并与西欧铁路网连接。另一条是中国—俄罗斯—欧洲线路,计划从中国黑龙江省出发,捎带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通过北部的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连接到西欧、北欧。对此,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经中亚高铁最终可能会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届时旅客从伦敦王十字火车站只需要48小时,就可以走完5070英里的旅程抵达北京,而从伦敦抵达6750英里之外的新加坡,也只需要72小时。报道称,有关国家已经与中国政府就上述项目展开谈判,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高铁动车就能在欧亚大陆上疾驶。另据中国官方人士透露,中国与俄罗斯已就铺设横跨西伯利亚的高铁路线达成一致,印度也在就其国内铺设高铁线与中国谈判(借助中国高铁经验和技术)。
从这两条线路我们可以看出,中亚-中东线所处的位置,“恰好”位于美国反恐重心的“不稳定弧”地带,美国可以投棋布子的“眼”很多,近在咫尺的阿富汗战争,还有伊朗战争可能爆发的前景,是一道又一道的拦路虎,并且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可以理解乌鲁木齐7·5事件、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的深层战略原因;而在吉尔吉斯斯坦事件中,俄美双方唱了一出并不高明的双簧,然则此事对俄来说,利害攸关之处仅在于:中亚-中东线远比俄罗斯线距离要近得多,一旦中亚-中东线搞成了,俄罗斯线被放弃怎么办?那几乎可以说是俄国复兴唯一的希望。所以,吉尔吉斯斯坦一定要乱。
而在东北亚地区,一旦因天安舰事件发生大规模动荡,俄罗斯线的前景同样不美妙,所以俄罗斯在远东的头等国家利益在于全力维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天安舰事件中俄罗斯站在了美日韩的对立面,平衡东北亚的均势;所以要在历史上首次将黑海、波罗的海、太平洋三大舰队同时集结在远东地区进行大规模军演,威慑美日韩方面的战争冒险野心。
在这个大背景下就我们就能看清这次美俄间谍门事件中,华府精心炮制出的这出闹剧“良苦用心”何在——用“汉堡外交”奖励俄罗斯在中东、中亚地区配合美国围堵中国战略有功;用“间谍门”敲打俄罗斯,在东北亚问题上还是要寻求亲美立场,才可能兑现在“汉堡外交”中对俄罗斯开出的空头支票。只不过深谙强权博弈之道的俄罗斯,在间谍门事件的第二天,以规模前所未有的远东军演来回应;领教了俄罗斯展示肌肉的滋味后,美方不得不在间谍门事件上偃旗息鼓,再演一出“捉放曹”,草草收场了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2. 这是一股妖风
  3. 文革期间“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考证
  4.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5.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6.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7.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8.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9. 《邓选》学习 (十)
  10.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7.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