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
︰张文木
2011-07-26 19:41:15 来源︰中国军网
http://www.chinamil.com.cn/big5/txjs/2011-07/26/content_4603662.htm
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宣布利用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标志着中国海权事业的一个很大进步。
中国对海权的诉求日益强烈
从经济地理上来看,近些年来,中国出现了“环海经济圈”,崛起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华南三个巨大的港口群,中国海洋经济每年的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可以说,21世纪的海权已经超越了以往那种只停留于保卫商船航行及海外领地权益上的海权。
走向世界的中国,对海权的诉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前几天,我踫到一个美国人,他问我,中国造航母,你支持么?我说当然支持!他说,我们美国都不要航母了。我心里想,现在他们是不要了,但几十年前美国遇到海上压力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那时候的美国同样是要建造航母。我就对这位美国朋友开玩笑地说,你们不要,都给我们,我们全要。中国和美国所处的阶段不一样,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航母体现的是国家捍卫海洋利益的战略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航母是和平性质的,将它理解为“威胁”是不对的。它是中国的海上技术以及对海洋安全观念的大飞跃,也是中国的海权、制海权建设的大幅提升。
航母还没有过时
现在有人说,航母已经落后了。的确,航母发展到今天会有它不适应的地方,但是,现在大家纷纷提出、论证的那些先进的海上技术,都没有经过充分的实战检验,唯有航母是经过充分的实战检验的。只在纸上论证,未经实战检验的技术是靠不住的。
中国现在发展海军,在没有现成技术的条件下,是选择纸面上论证的技术,还是选择经过实战检验的航母技术?当然要选择有实战经验的保险技术,尽管航母不是最理想的,但它是经过无数次大海战检验的。
迄今为止,航空母舰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航空母舰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还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空母舰不应被理解为一支战舰,而应被理解为一个最具机动性质的国家海上作战大平台。航空母舰可以比陆地运输更快的速度,根据战争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区。
航母是当代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
还有人认为,随着导弹远程精确打击技术出现,航空母舰不仅成为多余,而且还成了海上毫无自卫能力的“活棺材”,因此发展航空母舰应为发展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所代替。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远程精确打击技术并不是导弹技术的产物,而是外层空间卫星及以此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而现代航空母舰本身就已与现代卫星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据此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问题是远程精确打击仅具有本土防御的意义,对于世界范围的制海权而言,则意义不大,它解决不了关于海外商业争执、资源进口线受阻及海外商人和侨民保护问题。一句话,航空母舰不是一般的战舰,它也不仅仅属于海军,它是一个集海陆空及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为一身并在全球范围具最机动性质的作战平台。它本质上是国家作战力量而不仅仅是海军作战力量的标志。恩格斯在1877年回顾欧洲舰船发展历史时说过︰“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航空母舰就是这样一个与经济发展概念相联系的因而具有攻势性的军事工具,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攻势社会运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航母建设既是当代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没有航空母舰,或没有与航空母舰同等效力的海上机动作战平台,我们在国际上任何重大涉外事件中,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力;就不能对影响我国海外安全的行为,在其初始阶段实行制止,最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外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从而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
也有人提出过浮岛技术,我也了解过,浮岛技术很有开发潜力,也可能将来取代航母。但是它目前的论证也只是纸面上的,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而航母已经历了“二战”以及后来的无数次大规模战争。
所以,当一个国家在做重大项目的技术选择时,不能轻易依托于一个只有纸面论证而无实际检验的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选择发展航母的考虑是成熟的。成熟的选择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无从选择条件下的选择。如果能同时启动相关替代技术研发的话,这样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