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唯我独尊主义·日本产业的盲点
日本虽然产业发展齐备,但是傲慢的日本人总是不肯和当地人深入技术共享,因此,从日本流出的技术,总是最大限地运转于当地日本人形成的网络之中,这激起了当地人强烈的反抗意识。同时日本在某些领域至今也处于劣势,比如日本的飞机产业非常薄弱。
飞不起来的日之丸喷气机
日本飞机产业有一个尚未达成的宏愿,就是让依靠日本人的双手造出的喷气客机飞上天空。日本作为高科技大国,居然还没有国产喷气客机?这种很自然的惊奇居然是现实。如果把这个疑问抛给飞机制造的有关人士,他们给出的理由一定是所谓“七年的空白期”。二战后,日本在GHQ(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的命令下,有7年时间禁止飞机产业的所有活动。而其间,包括与日本同样为战败国的西德、意大利等欧美各国飞机制造商(机身与引擎两个领域),取得了喷气机技术的急速发展。空等了七年的日本完全处于落后状态。
为何第8年又允许日本进入飞机产业了呢?这是因为GHQ,具体点儿说就是美国政府的随意性。朝鲜战争(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美国要修理在朝鲜半岛中负伤的军用飞机而有求于日本厂商,以此为契机日本飞机产业得以重生。然而7年的空白期毕竟太长了,到目前为止,日本厂商在喷气客机(军用机当然更不用说了)的机身制造及相应的引擎生产技术上仍有不得不借助于欧美厂商的地方。
也许有人会回想起“YS-11”这样的国产客机。这是在1962年由日本人首次独立研制的小型螺旋桨飞机,以当时的技术水准来讲,是具有世界顶级性能的经典机型。过去生产出光荣的零式、隼式战斗机的生产技术人员,虽然在“七年空白期”里零散于各地,但终究还是把战前的军用机技术运用到客机制造上。不过,这只是螺旋桨飞机而非喷气机。
日本有一个“YSX”计划,是继“YS-11”后的小型客机喷气化的发展计划。该计划是随着“YS-11”的成功自然出现的新目标,1989年开始作为政府支持的“正式国策项目”开始启动。作为项目推进的最大要素,日本技术人员仍然必须引进能提供被称为“黑箱”的生产技术诀窍(know-how)的欧美合作伙伴。
1995年初时,伙伴问题原本已经解决,美国波音公司已承诺提供机体设计的技术支持。而同年夏天后,情况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波音单方终止了本来已经决定参加的YSX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借口是,“想想YS-11的失败吧”。
没有自主市场和技术就会失败
对日本变得冷淡的波音公司认为,日本并不存在支撑YSX量产化的市场。“YS-11”是有60个座位的高性能螺旋桨飞机,但日本国内需求仅106架就到了顶点,出口虽广受期待,也只售出了75架。日本人在国内能使用几架喷气式客机呢?虽然最初对此就没有很高期望值,但在出口上的萎靡才是心中的痛。也许,日本飞机制造商胸中只充斥了从“空白的七年”中摆脱出来的想法,以至于他们只想到制造“YS-11”,而无暇考虑如何把它卖出去。
也许,波音公司认为即使让日本人在亚洲最早造出喷气客机,也没有销售它们的能力。就算日本厂商有这方面的意愿,亚洲国家也并不是那么喜欢“日之丸”喷气机。其证据就是,在波音公司放弃参与YSX计划前后,当时中国和韩国就开始询问波音参与两国联合推进的小型喷气客机开发计划,即所谓“AE100”项目的可能性。
“AE100”的“AE”是指“ASIA EXPRESS”,是与“YSX”几乎相同规模,有100座位左右的喷气客机,以中国为中心进行开发生产的项目。中国的参与主体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韩国方面则以三星航空工业为主干,将项目纳入国策体制中。与没有销售能力的日本厂商相比,以巨大的中国市场为背景,中韩联合的AE100项目当然更入波音公司的法眼。
波音曾询问日方是否有参与AE100计划的可能性。以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为中心的日方太过拘泥于独立完成YSX计划的想法,而中韩联合方似乎也更没有把日本拉进来的意愿。对他们来讲,在喷气客机的开发生产技术上,完全没有丢开欧美厂商却拉日本入伙的理由。当然,作为市场的日本也根本不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日本企业既无国内市场、又无技术优势,因此被简单排挤掉的失败感,就这样漂浮在YSX计划周围。这种失败感在“背离日本产业以往成功经验”这一点上,是深刻的。战后的日本产业在钢铁、石化、汽车、机电等所有产业上都拥有能够实现“量产化体制”的国内市场;在制造技术上也不是照搬欧美厂商,而是作为“亚洲冠军”君临天下(亚洲)。然而这些经验在YSX计划上却无法通用。
通过“自主市场”与“自主技术”的组合,首先在日本国内构筑冠于亚洲的产业基础,然后再将其出口,并开展海外生产——这就是亚洲范围的日本主导的新产业形成的浪潮。YSX计划可以说是在这一产业发展循环的最初阶段就栽了跟头的典型案例。
萎靡不振的高清电视
拥有日本国产的“自主技术”,也有“自主市场”,还想逐步挑战世界市场的霸主地位,这就是日本的高清电视。“高清(hi-vision)”这个词成为常用语并不是最近的事情。1985年召开的“筑波科技万国博览会”前后就出现过这个概念,在博览会的会场上也进行了高清电视的公开试验播放。高清电视是NHK[1]从1964年着手开发的高品质高精度的电视技术,比现在的电视画质更鲜明,画面更大,更具有临场感和压迫感。是日本人对电视“更大、更美、更真实”的不懈追求,在技术体系上,以左右画面细致程度的水平扫描频率达到现行电视的两倍(由现行的525线变成1125线),画面的横幅更宽为特征。
高清电视吸引喜欢电视的日本人眼球的,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高清直播。看高清节目必须用专用的电视机,支持高清技术开发的日本厂商,想把彩色电视代替黑白电视的热情,重现在高清取代彩电上,将日本家庭中的普通电视都变为高清电视的热情充满胸怀。同时,也已经在筹划在日本形成高清电视的巨大市场后,如何在将来向世界推广的问题了。
然而在还未进入21世纪的1996年之初,“高清电视将萎靡不振”的看法就已变得浓厚了。96年末,富士通和东芝解散了高清电视核心部分的图像处理用集成电路的开发团队,冲电气工业(OKI)也直接退出生产。日本国内的彩电保有量约四千万台,而高清电视自91年以来的总销售量才刚刚突破了30万台,这种战略撤退未免太不成熟。日本厂商对大市场到来的预判到底是错在哪里呢?其原因就在于“自主技术”。
30多年前,NHK中开始高清电视的基础研究时,核心问题就是,为了呈现出更美和更生动的画面,画质需要达到何种精密程度。其结论就是要达到普通电视两倍的水平扫描频率,这样,电视画面的映像信号量就要达到原有电视的约5倍。如此庞大数量的信号,要如何送到家庭电视机上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是被命名为“MUSE”的周波数频带域的压缩方式,经过这一系统压缩的映像信号可以通过与现有电视同样的“模拟信号”传送到家庭中。
NHK从1989年开始使用“BS-2b”通讯卫星进行高清电视的实验播出,90年将高清电视的核心技术“MUSE”带到“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总会,要求将其认定为国际统一标准。电视机本来是从欧美文化中产生的,被日本吸收之后已席卷了彩色电视机的整个世界市场。现在日本又想控制新一代电视机的技术主导权。因此,CCIR总会上欧美厂商出于本能的反弹自然是情理之中的,“MUSE”的国际标准化被否决。
并且他们的应对并不是只有“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态度,而是将两个新概念摆到了日本人的面前。一是新一代电视中“新一代”含义,大肆抨击日本的高清只不过是对现有电视画面的高品质化、高精细化。为取代日本技术,欧美方的设想是“多频道化”。提议发展远超10或20个频道水平,可达到提供50至100个频道选择的电视。与高清电视为提高画质而希望扩大映像信号量相比,“多频道化”则是为传送信息种类(节目)的增加而希望扩大映像信号量。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必须对不断膨胀的信息进行压缩后再传送。不过高清电视在信息的压缩处理体系上有一定的限度。如前所述,普通电视约5倍的信息量可以压缩到用模拟信号传送的程度,因此在处理完毕后,高清信息就可以和普通电视一样,毫无问题地以模拟方式传输。而多频道化线路随着频道的不断增加,对传送容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所以需要以数字线路传输压缩过的数字信号系统的支持。这被称为MEPG方式,是相对于MUSE方式的,欧美新一代电视机的核心体系。
MEPG方式以映像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大前提为基础,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产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电视机本身也会“数字家电”化。今后,日本新一代电视机的发展轨迹也会并到欧美的“多频道化”以及同时出现的“全数字化(映像压缩与传输的同时数字化)”上。
看不到世界的技术人员
以上回顾了有关高清电视的来龙去脉,也引发了“高清电视到底是什么”的思考。拥有像NHK这样世界少有的遵守付费电视体制的组织;与之紧密合作的日本厂商群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几乎独占整个国内市场的通信卫星等传播基础设施(NHK卫星传输接收数达1000万以上),却仍无法形成高清电视的“自主市场”,其教训在哪里呢?将各种技术性背景简单概括起来,应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自主市场”的孤立性或独立性。在技术上如果独立性越高,那么在市场的形成上也会有对独立性的要求。形成战后日本产业成功模式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领域,虽拥有“自主技术”性质,但更为根本的部分中对领先发展的欧美进行模仿的部分也是无法否定的。因此,“自主市场”的形成上也有“先行模式”可循。而在高清电视问题上,越强调其技术的独立性,在市场形成上也就越陷入孤立性。
第二点同第一点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就是NHK与日本厂商想打造的“自主市场”的封闭性。日本的高清电视相关研究人员对于新一代电视机的“多频道化”方向,或者说是通过数码技术扩展多媒体应用的世界潮流,与其说是迟钝还不如说是漠不关心。他们只是沉浸于“技术在我们手上”的奢侈与懈怠之中。
亚洲汽车产业对日本的疏离
日本的汽车产业一直以来在亚洲的冠军地位可称实至名归。首先是已在日本国内开发和积累了大量“自主技术”能力。诚然,汽车制造技术的起点是“汽车城”底特律,日本是从模仿出发的。然而以巨大的“自主市场”为背景,日本在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加上了自己的“创意功夫”。如果不客气地讲,亚洲各国对日本的汽车产业都怀有憧憬与尊重的心情,尊日本为师。其典型就是三菱汽车工业公司对马来西亚的贡献。
1981年起步的马哈蒂尔政权,想通过培育自主“国民车”的过程,将汽车产业打造成马来西亚“工业立国”的核心产业。1983年成立国营汽车公司宝腾(proton)和三菱的合资公司,现该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压倒性的份额,并到临近的菲律宾等海外市场当地开展生产。
而宝腾公司也有“排除日本”或“排除三菱”的意识,用“排除”也许有些极端,不过脱离三菱,与三菱保持关系淡化、独立化的态势明显。1996年4月起,宝腾公司开始销售与法国雪铁龙共同生产的“迪亚拉(TIARA)”(以雪铁龙AX车型为基础)。宝腾公司对三菱最大的不满据说就是“技术转让”。在发动机制造等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转让上,三菱的消极态度使马哈蒂尔总理无法忍受。
马哈蒂尔总理的想法就是三菱不教,我就去找欧洲厂商。日本汽车厂商不想失去在东南亚已打造好的独占市场份额的局面,因此在技术转让上十分慎重;而对欧洲厂商来说,则没有什么可以损失的,别人愿意和自己一起追赶日本汽车制造商总不是什么坏事。
暗示日本汽车产业在东亚“将来的孤立”的事件,1996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又一次出现。印度尼西亚政府突然公布了“国民车”计划,国产化支持措施的内容为:一、公司由100%印度尼西亚资本设立;二、以独立车型、独立商标开展汽车生产;三、采用印度尼西亚现有的基础技术、设计、工程技术;四、零件国产化率一年后达到20%、两年后40%、三年后60%。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汽车厂商将被认定为“先锋企业”,完全免除最高为65%的零件进口关税及最高35%的奢侈税。
印度尼西亚的国民车计划在零件进口的高关税以及对特定的国内厂商给予免税的重点上,与马来西亚培养宝腾公司的过程酷似,而最大的差异是把合作伙伴从日本换成了韩国的起亚汽车。被认定为先锋企业的TPN(Timor Putra Nasional)公司,之前是韩国起亚整车的印度尼西亚国内销售公司。如果按照宝腾与三菱的合作模式,TPN公司肯定会同作为起亚技术支持方的日本马自达公司进行合作,但最后却选择了起亚。
以“日本人中心”经营的亚洲小公司
“他们离开日本能干什么呢,只给特定国内企业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这根本就是违反关贸总协定(GATT)的做法。”这是20年前就在印度尼西亚从事现地生产,承担提供汽车任务的自负的日本汽车厂商的抱怨。事实上,日本政府也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国民车计划后,即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因为继GATT后的WTO也有“等同国民待遇条款”,承认外资企业拥有与当地国内企业相同贸易投资条件的权利。
不过,在印度尼西亚方看来,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才是“恶人”。已在当地经营20年以上,却依然独占印度尼西亚国内汽车生产销售份额的90%以上;根本不积极推动被称为“Local Contents(零件当地调配)”的零件国产化;不表示对同印度尼西亚一起发展汽车出口的关心,只想让印度尼西亚增加国内组装配件的进口,然后减少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正是对日本厂商的这些不满,引发了他们“不再依靠日本”的反对情绪。
日本人真的不把先进技术教给亚洲各国的人们吗?考察一下日本厂商在东南亚的合资企业的人事组织构成就能看出,最高负责人多为日本人,甚至实质上的“NO.1”由当地人担任的情况都很少。而且负责技术方面的副职或“车间主任”等职位也多由日本人出任。因此,从日本流出的技术,即使不是独立运转,也最大限地运转于当地日本人形成的网络之中;更准确地说,是由“从东京本社到当地工厂”的等级制度在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技术无法脱离日本人。
超越唯我独尊主义
以上,从YSX小型喷气客机、高清电视和汽车三方面,尝试对高科技大国日本直面的考验进行轮廓勾勒。三个案例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技术”与“市场”的组合提起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总结起来即是图3-1。
YSX的情形是,日本在技术上依然只能向欧美厂商低头,在机体设计、喷气引擎开发两方面都只能依靠引进欧美的先进技术;在市场上,只依靠日本国内市场根本没有形成量产体制的可能,必须重新制定以国外市场开发为目标的业务计划。如果日本商界还残存有“日本第一(Japan as NO.1)[2]”式的唯我独尊主义的气势,那么,应该不会出现在推进YSX计划时那种令人沮丧和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如果想真正推进YSX计划,就必须向掌握技术的欧美厂商展示出广阔市场规模的魅力。具体来说,日本必须和近邻的亚洲市场调整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且不能只由日本独占引进的技术,为提供市场的亚洲相关国家也要分配相应份额的技术。无论如何,这不是日本唯我独尊主义能够横行的世界。
高清电视又怎样呢?在“技术”方面,应当舍弃对在一段时间内“孤独求败”的,模拟传送“自主技术”的迷恋,迅速将原有技术积累转移到正在成为市场主流的全数字化技术体系中。日本市场在视听领域仍拥有充分和相当规模的魅力,因此,在对欧美厂商开放“自主市场”的同时,也能谋求重建“自主技术”的优势地位。在这里,唯我独尊主义仍不适用。
汽车产业在战后的产业发展方式,是以“自主市场”(丰富的潜在国内需要的显性化)和“自主技术”(对欧美的相对自主性和对亚洲近邻各国压倒性的优势地位)的幸运组合下形成的。可以说是寄生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唯我独尊主义的温床。现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出现的“排除日本”的事态,说明这种唯我独尊主义遇到了一个大的转折点,最要紧之处就是日本厂商的技术转移战略。
技术转移的速度与内容由日本方面决定,后发的亚洲厂商只是遵从就可以了,这是日本优先的共存思想。但在亚洲与日本之间的技术能力差距相对较小时,或像雪铁龙或起亚那样,有能够替代日本厂商的新技术来源出现时,这种想法就无法得到应用。
日本汽车厂商今后“战略革新”的课题是,不是在技术层面上分隔与亚洲厂商之间的能力界限,而是要采取两者之间界限能够经常融合和相互流动转移的新型产业合作方式。这也是难以从以往的唯我独尊主义中衍生出来的新想法。
那么应当如何去做呢?第六章将继续对此问题深入探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