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点评2011年8月13日-8月15日《参考消息》

竖琴螺 · 2011-08-1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11年8月13日参考消息

《多元化尝试“失败”,社会坐标右倾,走向“排外”的欧洲让人担忧》,日本《东京新闻》8月12日社论。正如日媒所讲的那样,欧洲之所以必须尝试与移民谋求共存和发展,就是因为欧洲的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所谓欧洲社会的发展。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所谓的欧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这个社会的发展为什么会受到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影响呢?答案很明显,欧洲的社会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劳动力的基础之上的,而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恰恰使得欧洲资本所能剥削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因此,它不得不通过吸纳海外移民的方式来补充劳动力。然而,也正是因为欧洲吸纳海外移民的动机是为了给资本家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换言之,欧洲的移民政策给欧洲提供的是社会的奴仆,而不是社会的主人,因此,在这个移民政策的作用下,欧洲内部的不平等、不均衡的状况反而是被恶化了,而且,由于该移民政策所提供的人口几乎都是要与欧洲本地的劳动者抢饭碗的,因此,该移民政策也为欧洲的各种民族、种族、宗教矛盾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知,欧洲的这个所谓的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不过是劳动阶级的多元化,反过来说,剥削阶级的文化从来都是单一的,就只有基督教文化这一个而已。因此,欧洲多元化尝试的失败不过是欧洲经济危机爆发的产物。正是因为欧洲本地的劳动力感觉是被外来劳动力抢了饭碗,所以欧洲本地人才会出现越来越强烈的排外言行,以至于出现了挪威的爆炸枪击案和英国的大骚乱。也正是因为剥削阶级始终只有基督教这一个文化,因此当经济危机开始威胁到剥削阶级本身的生存安全的时候,剥削阶级自然就会将宗教差异转变为宗教冲突,从而为剥削阶级摆脱经济危机开辟道路。因此,欧洲才出现了那么多的排斥伊斯兰文化的事件。最后,由于,欧洲的这个多元文化主义是只允许增加奴仆,而不允许增加主人,因此,这个多元文化主义是一个根本没有包容性的东西。既然欧洲的这个多元文化主义不允许外来移民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人,因此,这个多元文化主义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根本上来说,民族、种族、宗教等因素是作为剥削阶级专政的外衣存在着的,反过来说,如果在剥削阶级专政的社会中真的实现了所谓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话,那么剥削阶级就不可能再利用民族、种族、宗教等问题来转移阶级矛盾的了,换言之,剥削阶级就将直接面对无产阶级的进攻了,而这恰恰是剥削阶级最不敢直接面对的事情,毕竟它们是人类社会的极少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尽管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美国也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美国国内的宗教、民族、种族等矛盾并不存在彻底解决的条件。只要美国身陷经济危机,美国国内的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和种族冲突就会纷纷出现。

 就中国而言,之所以这些年来,宗教、民族矛盾不断增多,就是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占据了经济社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外资大举入侵乃至垄断中国诸多行业的状况下,中国的宗教、民族矛盾只会不断增多。发展经济——在理论上——的确是缓和宗教、民族矛盾的一个根本的办法,但是,这个理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环境下,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中才是正确的,相反,如果这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话,那么经济的发展非但不可能缓和宗教、民族矛盾,反而只会越来越激化宗教、民族矛盾,因为资产阶级本身需要利用宗教和民族矛盾来为自己转移阶级矛盾开辟道路。

2011年8月14日参考消息

《日报称美韩演练对朝“斩首行动”》,日本《朝日新闻》8月13日报道,韩联社首尔8月13日电。最近一段日子,人们很容易被“朝美会谈”、“韩国向朝鲜运送救灾物资”等等新闻所困扰,大家会问,这些现象究竟是不是表明朝鲜半岛的局势已经有了缓和的希望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必须回答另一个问题,就是朝鲜半岛的局势究竟是如何紧张起来的呢?显然,朝鲜半岛局势之所以会紧张起来,那完全是由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半岛(韩国一侧)的军事占领所造成的,如果没有美军的介入,朝鲜半岛的局势早就可以稳定下来了。即使还是分裂为两个国家,但,只要按照当初卢武铉的政策方向继续走下去,那么朝鲜半岛的局势一定是会稳定下来的。然而,由于美国内部引爆了经济金融危机,因此,为了将内部的危机转嫁到外部,美国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而朝鲜半岛的旧矛盾恰恰成为了美国向该地区转嫁危机的条件。换言之,只要美国没有从危机中彻底解脱出来,那么美国就不会让朝鲜半岛安定下来,反过来说,在美国深陷危机的时期,美国在朝鲜半岛地区所做的任何看上去是有利于缓和地区紧张状况的动作都应被理解为那是美国搞的暗渡陈仓之计。如果有了这个认识,那么就不会对美国在该地区不断制造事端,以及不断恶化该地区的安全局势感到任何意外。因此,美韩大规模联合军演,以及不断炮制挑衅朝鲜的事端,就是为了它们吞并朝鲜进而威胁中国在做准备工作。如果美韩真的抱有一丝的善意的话,就不应该有那么多军演和挑衅行为了。

 《医改法案条款被指违宪,奥巴马标志性政绩受打击》,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12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8月12日电,路透社华盛顿8月12日电。由3名法官组成的亚特兰大联邦上诉法院的陪审团12日判定医保改革法中的个人强制参保条款违宪。之前,我们就讲过这个问题,奥巴马所谓的医改法案实际上并不是降低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负担,恰恰相反,奥巴马的医改法案会大大增加美国人民的生活负担,而且,这一医改法案会造成一种产业资本的利润进一步向金融资本集中的机制,因此,此医改法案实际上是侵害了美国产业资本的利益,也就是侵害了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在当下这个时刻,由于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欧盟的军事实力受到广泛的不信任,反过来导致美国的军事实力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换言之,国际资本更需要美国军事霸权的保护,因此,美国产业资本在对奥巴马的这个医改法案“说不”的底气就越来越足了。医改法案最后是否会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那还完全要看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地位究竟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2011年8月15日参考消息

《美报披露默克尔放弃核电内幕》,美国《纽约时报》8月13日文章。我们之前分析过德国弃核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德国缺少足够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美国的军事威慑下不得不走上了弃核的道路。尽管我们的这一观点并不见诸于主流媒体,但是,正所谓做贼心虚,德国媒体自己把德国政府决定弃核的政策解读为那是顺应民意,而且顺应的是在反对阵营领导下的民意。这一观点已经被我们批驳过了,在形式上是民主的体制下,一个政府的政策当然应该代表多数派的意见,怎么可能让少数派牵着鼻子走呢?显然,德国媒体自己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而德国媒体之所以要这么解释,那完全就是因为能够操纵德国多数民意的德国资本集团本身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放弃核能的,那根本就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的,于是,既然多数派自己并不甘心,所以就把责任都推卸到少数派头上了,这样也为将来德国能够恢复核电预留后路。也正是因为德国媒体的解释很容易让人从自相矛盾的逻辑中感到“弃核”背后有大文章,因此,美国媒体就出来堵窟窿来了,但美国媒体的这一行为,反而将美国在“德国弃核”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给暴露出来了,所谓欲盖弥彰、越描越黑,说的就是美国媒体现在所做的事情。

 美国媒体说了些什么呢?美国媒体把德国之所以能够弃核的原因几乎都归功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个人身上。然而,纽约时报文章中的上下文却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文章说,“人们普遍认为,在今年3月日本发生核电事故之后,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的德国公众随时准备放弃核电,而一向在政治上随波逐流的德国总理顺应了民意。但是接近默克尔的人士将她改变主意说成是某种醒悟。强大的工业和能源利益集团反对这样的变革,但是默克尔的盟友说,她准备领导德国进入一个新时代。”

 首先,文章没有解释为何发生核电事故的日本都没有同意放弃核能,反而在地球另一头的德国却要决定放弃核能,当然,文章更没有解释,为何美国没有因为日本发生核电事故而决定放弃核能,同样的,为何法国、英国这些德国的邻居和盟友也不同意放弃核能。如果放弃核能是一项正确的决定的话,那岂不是说,全世界只有德国人民(至少是德国资本家)是最聪明的?!然而,这可信吗?这是让人第一个感到不可理解的地方。

 其次,文章对默克尔的作风做了截然相反的描写。先是为了表现默克尔的所谓民主作风,把默克尔描绘成一位随波逐流、顺应民意的总理。然而,随后,文章用所谓接近默克尔的人士的话彻底否定了此前对默克尔民主作风的判断,相反,把默克尔刻画成一位在资本集团面前绝不低头的强硬政治领袖。或许有人说,顺应民意和不向资本集团低头并不矛盾,但是,如果这两者在默克尔身上是统一的话,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默克尔是靠什么力量上台的?第一,如果是靠民意上台的话,那么既然德国民众“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那为何默克尔上台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决定“弃核”?而且,默克尔在这次决定是否要弃核的过程中为何会反反复复,犹豫不决?如果默克尔真是随波逐流、顺应民意的话,那么此前默克尔没有出台“弃核”政策的行为也应被理解为是“顺应民意”的结果,但是,这一结论却与美国纽约时报所称的德国民众“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的说法相矛盾。因此,如果默克尔是一位顺应民意的总理的话,那么德国民众就不可能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的问题。反过来说,如果德国民众真是“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的话,那么这只能说明默克尔根本就不把德国民众的意见放在眼里,换言之,默克尔的政策完全决定于资本集团的意见,而默克尔顺应民意的形像不过是由资本集团操控的媒体一手炮制出来的假象而已。

 第二,如果默克尔是靠资本集团的力量上台的话,那么默克尔的政策就应该符合德国资本集团的意志,然而,既然德国资本强烈反对弃核,那么为什么默克尔还要决定弃核呢?有人马上会重复纽约时报的话说,那是因为默克尔顺应民意的结果,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明默克尔并不是“一直”顺应民意的,而“只是在这一件事情上”顺应了民意,而这与纽约时报对默克尔的描述恰好相反。由此,我们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既然代表德国资本集团利益的默克尔决定弃核,那么那只能说明“弃核”是德国资本集团的决定,然而,作为强势一方的“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搞核电”的德国资本集团自然没有可能去顺应“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核电”的德国民众的立场,因此,引起德国资本集团改变立场的原因也就不可能是德国国内的原因,反过来说,改变德国资本集团立场的原因是国外原因,而且是一个能够压服德国资本集团的强势力量,那么这个强势力量除了美国之外,还能是谁呢?

 由此可知,默克尔既不是一个顺应民意的总理,也不是一个敢于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人物。换言之,美国纽约时报对默克尔的吹捧完全就是南辕北辙、不着边际,反过来说,美国纽约时报之所以那么吹捧默克尔,无非就是因为默克尔做了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就是“弃核”。并且,美国现在是反过来利用此事——通过吹捧默克尔来制造、加剧德国政治集团与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弃核”原本是德国资本集团在美国压力下所作出的决定,然而,现在美国只讲那是默克尔的决定,这样一来,就等于是说,美国只肯定默克尔,而忽略了德国资本集团。这不仅是美国要向德国资本集团加大打击力度的信号,同时也是美国分化德国政治集团与资本集团的行动。之所以要把“弃核”的功劳完全归于默克尔一人享有,而绝口不提德国资本集团在这个决策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那就是为了在德国国内进一步孤立默克尔,从而迫使默克尔及其领导下的政治集团进一步依赖美国的扶植(事实上,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肯定默克尔,比如给默克尔颁发奖章什么的,更重要的是,默克尔接受了,而不是拒绝了),从而为美国利用德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向德国转嫁危机开辟道路。

 对一个国家的官员或政治人物来说,如果他在国内的地位是靠着外面大国的势力而得以确立的话,那么这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危害。《韩非子》说:“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除内,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因此,如果默克尔在德国国内的政治地位是由美国来保障的话,那么德国就必然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为美国危机埋单了,反过来说,如果德国不能很好的借鉴日本统治集团的经验——通过不断更迭政府或政府官员来避免政治集团与美国形成稳定的联系,从而将政治大权牢牢掌握在资本集团的手里——的话,那么德国政治集团就会越来越成为美国在德国的代理机构,而以德国为核心的欧元区的覆灭也就指日可待了。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3.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4. 这是一股妖风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7.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8.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9.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10.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7. 朝鲜领导落泪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0.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