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远北林讲座简讯
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
主讲人简介:杨思远,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阅卷组成员。近年来先后在北大、清华、北航举办多次学术讲座,深受大学生群体欢迎。
2007年12月1日晚,应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团总支和的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思远在北京林业大学做了一次讲座,与同学们畅谈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
杨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这三个主题:一、时代和个人的关系;二、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三、在今天的时代,个人应该走什么道路。
一、时代和个人的关系。杨老师首先谈到了航天员杨利伟的故事,杨利伟1965年出生于辽宁绥中, 1983年入伍,考取了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他小时候的理想只是能够坐一次飞机,在他七八岁时,爸爸送给他一架航模。这一不经意的礼物让杨利伟充满了兴趣,得到了他的认可,可以说这是很偶然的。杨利伟并不怎么聪明,但是他在踏上理想之路后,非常敬业。由于他在业务方面的卓越成绩,最终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并在五年多的训练里,从9名航天员中脱颖而出。他的理想适应了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需求,所以才能取得一番成就。
像鲁迅,毛泽东这些人,后来从事的事业都不是他们原来的选择,他们的转变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他们能够有一番作为。运动员刘翔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得到了改善。而在这之前,中国田径在世界上一直是不行的,在这样的时代中,刘翔才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袁隆平所处的时代,大家吃不饱,穿不暖,他的研究正是中国人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造就了他的研究成果。东北有个叫马永顺的,在六七十年代国家需要大量木材时,他发明了两种砍树方法,极大提高了砍树的效率,被评为黑龙江省劳模。而在八九十年代国家需要植树造林时,他又发明了两种新的种树方法。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从“砍树劳模”到“植树英雄”的过程中,他认清了时代的特点,把自己的事业和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杨老师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几次党代会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杨老师说,别人在学十七大时,总是在关注这次会议有什么新的提法和新的变化,而他自己则在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六次大会的报告题目中,杨老师总结出了两点不变的东西,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建设”。如果认不清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三、人生的追求。杨老师认为儒家的人生观注重生的质量,觉得活着要有价值。雷锋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很有价值。人活着就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最怕的就是苟且偷安的生活。共产党受儒家的影响很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长征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一种信念的支撑,就很难度过那段时期。过去的共产党员,能够在刑场上依旧保持乐观,正是因为他们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而现在,为人民服务是要倒霉的。所以社会主义在今天需要一场斗争,需要作出牺牲。
在讲座的最后,杨老师就同学们困惑的问题,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