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3月22日)讲座
主题:新中国六十年军事冲突的得与失
主讲人:王晓建大校(总参谋部兵种部大校,著名军事专家)
地点:书社(海淀区苏州街18号院1号楼长远天地C座1单元901室,电话:010-62760856)
主办:书社
参加范围:感兴趣者皆可参加。
讲座简讯:
王晓建老师《新中国六十年军事冲突的得与失》的讲座主讲的内容是中国的对外战争。
第一次: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北朝鲜军队顺利向南推进,6月27日美国宣布派兵入朝,7月1日美国地面部队进入朝鲜,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国军”,趁着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南部作战,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并向三八线挺进。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对美国发出警告,10月初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10月19日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带领下入朝参战。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了5次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抗美援朝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结束,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形式,经历了1951年夏秋季的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粉碎绞杀战、1952年秋季的战术性反击作战、1953年的夏季反击作战等。
历史上,中国自明朝起共打了三次入朝的战争。
第一次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万历皇帝派遣中国军队入朝打了七八年,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撤军。王老师说:明朝援朝一役可以说是惨胜,明朝为了朝鲜战争耗尽了国库,士兵死伤也相当惨重,在后金(清朝)起事,李自成造反的夹击下,明朝不久便亡国了。王老师认为:明朝亡国和第一次援朝战争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次在1894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这次更惨,中国当时依靠洋务运动有了些起色,仓促参加了朝鲜的战争,结果战争失败,北洋舰队覆灭,割让了辽东和台湾,签订了马关条约,非常耻辱。
第三次即为1950的抗美援朝战争,王老师认为:此役是战争结果最好的一次,第一、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了中国的军事力量,从此以后,中国再也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保持了将近六十年的和平。第二、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自信心。第三、中国军队的高层认识到了现代化的战争,开始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但在后来的反教条过程中,军队现代化进程被打断了。
同时王老师指出,朝鲜战争也有一些失误。第一、没有能在第三次战役大胜情况下适时停战,当时美国已经沉不住气了,美国曾向中国军队提出了停战,他们不再保台湾了,美国也不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了,可惜我们当时统帅部有些头脑发热,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再打一次战役就可以把敌人彻底消灭,结果丧失了大好机会。第二、在医治战争创伤的情况下,用了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投入战争。而且中国与苏联签订的协议也不够明确,比如:他提供武器,谁来付钱?以至于后来苏联拿着军火账要债,以至于在三年困难时期仍然在勒紧裤腰带还苏联的军火债,这对中国人来说不公平。
第二次: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时间:1960年11月——1961年2月
此战源于解放战争后期和末期,国民党的第八军、二十六军、还有两个团,跑到了云南的边疆地区,缅甸的北部地区,1950年台湾发现了有这批残军败将还存在。1950年9月,蒋介石派原第8军军长李弥来到缅北,纠集残部,组成“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配合台湾“反攻大陆”。1951年5月下旬,李弥指挥残军2万余人分两路进犯云南临沧、思茅地区,结果遭到解放军迎头痛击,都是击溃战,没有形成歼灭战。1960年10月中缅划定了边界线,到了11月,由柳元林统帅的国民党残部大概1万人盘踞在缅甸北部,东西宽200公里,南北长300公里的地带,对中缅边境进行破坏,使两国无法划界。于是缅甸政府邀请中国军队入缅与缅甸军队一起联合对国民党残军作战,第一次作战从1960年11月22日开始打了28天,第二次作战从1961年1月25日到2月9日,攻克了柳元林的国民党残兵总部,还打了30多个据点,两次作战共歼灭了逃缅的国民党军队700余人,协助缅甸国防军肃清了逃缅国民党军队占领的三万多平方公里地区。此战保证了中缅联合勘界的顺利进行。
王老师认为:此役打的有些勉强,从五十年代的地图可以看出作战的地区原来就是中国土地,如果有一直中国军队驻扎也不是一件坏事,国民党军队溃逃以后,当地成了贩毒武装的天下,毒品涌入中国,危害极大。如果那是中国地盘或者由国民党军队控制,恐怕比战争的结果都要强。
第三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时间:1962年10月——1962年11月
中印边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两国的边境从来没有划定,两国一直有着一条传统的“中印边境习惯线”。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指: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亨利·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后来的历届政府,从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这条麦克马洪线。印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其独立后便接管了英国侵占的中国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并进一步向北推进,1951年到1953年印度趁着中国抗美援朝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之机,派出军队越过了中印传统习惯线,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蚕食了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并且不断在东段和西段制造流血事件。1959年中国发生了西藏叛乱,达赖喇嘛逃亡印度,中国边防军平叛作战曾到过山南一些军事要地,印度军队不断向北推进,已经越过麦克马洪线,并在东段、西段和中国边防军发生了武装冲突。1961年印度军队不断向中国境内入侵,在边境西段设立了43个侵略据点。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十几个旅驻扎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向中国军队发起了挑衅性的进攻,中国军队奉命反击。第一阶段,10月20日到10月28日中国边防军在西部歼灭印度第七旅的大部分,收复了达旺寺地区,在西段拔除了印军据点37个,10月24日周恩来总理致信印度总统尼赫鲁呼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但印度政府拒绝和谈。第二阶段,11月14日中国军队发动了反击战,在西段拔除了6六个据点,在东段击溃了印度数个旅,此时印度朝野陷入慌乱。中国军队并未乘胜挺进,在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22日起中国单方面停火声明。停火后,中国军队为表示诚意,从12月1日起开始全线后撤,到1963年3月1日中国西线军队全部撤到了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的位置,同时中国政府将缴获的大批物资全部交还了印方,后来也全部遣返了印度俘虏。
王老师认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本身打的很成功,但打的有些窝囊,我们的撤军直接导致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印度占领。因为我们打完之后我们又撤了,我们本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结果我们又撤回了麦克马洪线以北,而印度马上将军队派到了中国军队撤退的地区,中国的仁义并没有打动印度政府,而且变本加厉。从今天来看,中国军队撤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内是一次重大的失策。
第四次:援老抗美和援越抗美
时间:1962年——1978年(援老抗美),1965年2月——1973年8月(援越抗美)
援老抗美是支援老挝人民抗击美国的斗争,根据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政府的请求,从1962年到1978年中国派出了11万余人的工程部队到老挝,帮助老挝修建了大量的公路等基础设施,这对于老挝抗美救国战争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援越抗美是从美国南打北炸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军队进入越南,中国共派出军队32万人次,最多时达到17万人,中国的高炮部队是1965年8月进入越南北部达到15万多人,在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总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0多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与此同时中国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1975年9月越南实现统一。
王老师认为:后来越南政府把中国政府为越南统一做出的贡献给忘了,而且还把中国当成了最危险的敌人、最大的敌人。我们支援了半天,支援了一个白眼狼。
第五次:中苏边界战争
时间:1969年3月——1969年8月
3月的战争就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击毙苏军边防部队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和杨辛中校,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铁列克提事件;中国在珍宝岛之战胜利了,苏联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战役后,中苏边境局势进一步紧张,苏军在漫长的边境上频频挑起冲突,寻求报复的机会。
铁列克提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裕民县巴而鲁克山西部地区,与苏联交界。进入1969年6月后,苏军频频在这一带挑起冲突。一开始只有步兵,后来逐渐出现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当时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但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龙金书认为,苏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恐吓,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前沿人员提出的暂时停止巡逻的建议也未予采纳,这直接造成了事件的加速发展。
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红旗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然而,当地苏军的赫尔丘上校,等主要负责人都没有露面。
8月13日上午8时,我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队厉行出发,其后,按照正式说法: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步兵300余人,悍然入侵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在连长范进忠指导员扬政林的率领下,奋起还击,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连续打退苏军3次进攻。终因战前准备不周,兵力火力对比悬殊,巡逻队38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来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牺牲者中,还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温炳林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连祥。
由于巡逻队全体官兵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
王老师认为:第一、中国敢于对抗侵略成性的俄国人,使俄国人不敢轻易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第二、我们取得了珍宝岛一役的胜利,我们在外交谈判中的地位也就有所改善和加强;第三、中苏冲突也促使了中国高层领导人重视改善中美关系。
第六次: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时间:1974年1月
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越南南方当局侵占西沙群岛之珊瑚等岛屿,并对南海其他诸岛怀有领土野心。1973年9月,南越当局又非法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各群岛拥有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决不容许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任何侵犯。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驱逐舰16号("李常杰"号)侵入西沙的永乐群岛海域,对在甘泉岛附近从事捕鱼生产的中国402、407号渔轮挑衅,无理要求渔轮离开甘泉岛海域,并炮击甘泉岛;17~18日,又增派驱逐舰4号("陈庆瑜"号)、5号("陈平重"号)及护航炮舰10号("怒涛"号)侵入上述海域,强占金银、甘泉两岛,企图作为继续侵占其他岛屿的据点。
面对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击入侵之南越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出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编队,在舰队航空兵掩护下,于1月17日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执行巡逻任务,保护中国渔轮安全生产。18日,扫雷舰389、396号也驰援永乐海域,加入巡逻编队;猎潜艇281、282号部署于宣德群岛之永兴岛,准备随时支援巡逻编队作战。
19日晨,南越海军10、16号舰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巡逻舰艇接近;4、5号舰由金银岛以南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中国海军扫雷舰389、396号将南越海军10、16号舰拦阻于广金岛西北海面,猎潜艇271、274号进至琛航岛东南海域,与南越4、5号舰对峙,形成分割南越舰艇的态势。7时40分和49分,南越4、5号舰先后以40余人,强登琛航、广金两岛,当即被中国守岛民兵在海军舰艇编队支援下击退。10时22分,南越4舰同时向中国舰艇编队发起攻击,中国舰艇被迫奋起自卫,各舰群近战歼敌,集中火力猛烈还击。与此同时,增援的281、282号艇由永兴岛向永乐战区急进,于12时12分加入战斗。经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护航炮舰10号被击沉,驱逐舰4、5、16号被击伤后逃逸。
19日海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遵照上级指示,为输送、掩护陆军分队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岛屿,并准备打击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舰艇,迅速调集各型舰艇15艘,载运陆军4个步兵连,于20日8时以前,分批抵达永乐群岛海域。9时35分,步兵分队由海军舰艇和渔轮输送并在海军航空兵掩护下,向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至13时45分收复三岛,全歼入侵的南越军队。
王老师认为:西沙之战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第一、由于处在文革期间,作战的准备不足,对派往西沙的军队强调打的准备不够,直到敌方先开火才仓促还击;第二、组织指挥的层次多,分工不够明确,协同作战也不够;第三、我军技战术水平较低;第四、武器装备的技术状况很差。
第七次: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时间:1979年2月——1979年3月共28天
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的一仗,这是在越南当局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并在国内进行排华运动,而且一再宣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且占领了一些岛屿,并说三分之二的北部湾是越南领土,越南提出的口号是:一切都是为了打败中国。越南还出兵占领了柬埔寨金边,在如此的情况下,中国对越南做出了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作战。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向当面越军发起攻击。参战部队的步兵、装甲兵等陆军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举击退了入侵越军。广西边防部队采取南北对进的作战手段,于22日完成了对越南重镇高平之越军的合围,战至25日,攻占了高平。云南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后,右翼部队强渡红河,迅速歼灭了对岸守敌,左、右两路达成对老街地区越军的合围,激战至20日,歼灭了老街守敌大部,攻占了市区;22日一部夺占了代乃,切断了越军顽抗部队同增援部队的联系,尔后,反击作战部队分左右并肩突击向纵深发展,25日云南方向参战部队占领柑糖市和柑糖矿区。27日,广西边防部队分三路向谅山发起攻击,3月4日,反击作战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越过奇穷河,占领了谅山市,控制了市区以南各要点。云南边防部队于27日对越军增援部队发起攻击,至3月3日,攻占了沙巴、铺镂、郭参、封土等要点。3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推进到浅近纵深20~40公里,攻占谅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要点。
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自当日起参战部队开始回撤。并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至3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和老山、者阴山作战。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回撤后,中国政府一再建议越南政府同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协商解决两国争端。但越南当局表面上接受中国的建议,暗中却加紧扩军备战,继续侵犯边境地区要点,对中国边境地区军民进行袭扰,使中国边境地区人民不能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创造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又实施了收复法卡山、扣林山战斗,收复和保卫老山和者阴山作战;1981年5月5日,广西边防部队对占领法卡山之越南侵略军实施反击,当日收复了法卡山,尔后转入保卫法卡战斗。于当日、10日、16日、19日、6月7日,先后击退越军团营规模的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5月7日,云南边防部队对侵占扣林山的越军实施了反击,当日收复了扣林山。在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粉碎越军组织的营以下规模的反扑192次,狠狠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
1984年4月2日,云南边防部队发起了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4月2日至27日,中国边防部队对越军实施了持续的炮击,重创入侵老山的越军阵地、指挥所等目标千余处,为收复老山、者阴山创造了条件。1984年4月28日、30日、5月15日,中国边防部队先后攻占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至此,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从1984年5月中旬起至1989年10月止,中国边防部队在老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先后粉碎越军7次师团规模的反扑和1700余次的袭扰。
王老师认为:要和越南开战,要打也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打,把越南好好教训一下,另外也把西沙、南沙的群岛都控制住。现在回头看,在没有打到越军多少正规部队的情况下,我们伤亡还很大,有些得不偿失。这一战也有一些好处,中国军队多年没有打仗了,打一仗练练兵也可以,当年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士兵都成了我军的骨干。同时部队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战后便于着手解决,比如说,指挥相当混乱,因为没有军衔,大家的军装都一样,不知道谁是领导,导致很多问题。同时中越战争也促进了中美建交。
第八次:南沙群岛海战
时间:1988年
赤瓜礁海战又称南沙之战,是中国与越南为争夺南海岛礁的一场小规模战争。战争爆发于1988年春,事件的起因是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察站。
1988年1月23日,中国海军552编队(护卫舰502、531、556)到达南沙群岛。
1月31日,中国军队6名官兵驾驶小艇登上永署礁,插上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2月2日,越南海军派出舰只抢占中国军队所据的礁盘,中越海军在礁盘上相互对峙了近一个月。
3月14日8时,中国士兵杜祥厚在和越军对峙的过程中,出手拔掉插在礁盘上的越南国旗,一名越军用枪瞄准杜祥厚,另一名中国士兵杨志亮用手推开对住胸膛的枪口,这时越军勾动的扳机,击伤杨志亮。随后双方交火。越军604船上的机枪也响,中国502舰的机枪亦开火还击。4分钟后,越军604船起火下沉。9时,越南505登陆舰打出了一面白旗投降。
王老师认为:假使1988年我军一鼓作气趁着赤瓜礁海战的余威把侵占南海岛屿的越军武装歼灭或者赶走,并定期派军舰巡逻,或许今天我们在南海行使主权要有利的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